无人机高光谱成像技术在作物生长信息监测中的应用

来源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cox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高效精准无损检测技术发展与应用,精准农业发展趋势明显,高光谱遥感作为该领域前沿技术,应用广泛.高光谱成像(Hyperspectral imaging,HSI)技术具有波段多、光谱窄、数据量大优点,利用光谱特征研究作物生长信息、各种光谱模型及精细分类和识别.文章重点论述近5年国内外HSI技术在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system,UAS)遥感系统中对作物生长信息快速无损检测应用的研究进展,通过数据集扩充与注释、最佳波段组合和利用,配合反演方案开发与训练,以及精确图像处理技术评估作物氮素营养、生物量和产量、病害或胁迫、表型及植物功能特征等生长信息,该技术精准快速反映农业生产中许多具体问题,为现代化精细化农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其他文献
2021 年 9 月,由河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育成的一化性柞蚕新品种“豫杂 6 号”通过河南省蚕桑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证书编号:豫蚕审字202102 号).rn“豫杂 6 号”是由柞蚕优良育种材料 181 和33 组配而成的单杂交组合,经实验室筛选与农村试养,最终培育成体质强健、发育齐一、饲养省力、增产效果明显的新品种.该品种为黄蚕血统,一化性,四眠五龄;单蛾产卵255 粒,克卵 102 粒;卵壳乳白色,椭圆略扁,蚁蚕头壳红褐色,体黑色;5 龄壮蚕呈香蕉黄色,成虫淡咖啡色,茧呈淡黄色.该品种的全茧量 8
期刊
蚕种感温是促进胚子发育齐一,提高越年种孵化率最安全、最有效的方法.本文总结几个现行家蚕品种越年种感温处理的经验,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应根据丁1期胚子发育程度来确定降温冷藏的时间,再根据冷藏时间来确定感温的时间;需要结合制种日期、品种特性、用种时间制定感温计划;需加强感温期间的技术管理,确保感温蚕种的安全性和保护质量.
新疆作为中国优质奶源基地,具有发展现代高质量奶业的先天基础.本文以新疆龙头企业天润集团为例,通过建设发展规模化、标准化和现代化奶源基地,平衡上下游利益关系,完善种养结合体系,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企业抗风险能力等举措的分析,指出新疆地区未来将在龙头企业的带领下,走上循环经济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质量效益型、经营节约型、自主创新型和产业一体型的现代化高质量奶产业发展道路.
“四链”重构是近年来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理论研究中提出的新理念.本文基于对蚕桑产业的SWTO分析结果,探索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平衡下蚕桑产业的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和利益链的发展方式.在实体经济方面:延伸蚕桑的产业链,实现产业规模化发展;提升产业的价值链,开发多元价值体系;优化产业的供应链,完善基础设施;完善产业利益链,实现互利共赢.在虚拟经济方面:线上线下推动蚕桑产业融合发展,挖掘产业的绿色生态价值,强化线上供应新模式,引导健全服务体系建设.“四链”重构有望实现蚕桑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协调发展,这对探索蚕桑产
优良桑树品种是我国茧丝绸产业良性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选育不同适应性的优质高产高抗性桑树品种是桑树育种的重要目标.近年来,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高产优质品种改良岗位科学家吕志强研究员带领的科研团队以广东桑试 11 号为母本,鲁桑农桑 14 号为父本,培育出2 个桑树新品种“强桑 3 号”“强桑 5 号”,并获得了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授权(已于2021 年 9 月拟授公示).
期刊
桑树生产管理机械装备标准的建设对桑树生产管理机械装备的研发与推广以及桑园管理机械化水平的提高等均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桑树生产管理机械化岗位科学家李法德教授团队在研发推广新型桑树生产管理机械与设备的同时,致力于桑树枝条收获机械相关标准和鉴定大纲的研究,2021 年 10 月 25 日,团队制定的《T/NJ 1228-2021/T/CAAMM 113-2021 草本桑收获机》团体标准颁布实施,这是我国实施的首个关于桑树枝条收获机械的团体标准.该团体标准的实施,将更有利于草本桑收获机械的制
期刊
由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蚕蛹加工岗位科学家廖森泰研究员主持完成的科研成果“家蚕微粒子病新病原鉴定和理化防控新技术研发与应用”获2020—2021 年度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该成果针对蚕业生产上家蚕微粒子病病原来源复杂、污染严重、防治难度增大、治疗rn手段缺乏等问题,取得了多项理论和技术突破:率先研发出国内唯一获兽药生产批文的家蚕微粒子病治疗药物防微灵,创制了阻断病原垂直传播的蚕种高温处理新技术;系统收集鉴定了家蚕微粒子病新病原,阐明家蚕与野外昆虫微孢子虫的交叉感染关系,为新常态家蚕微粒子病防控提供理论依
期刊
采用高通量测序和土壤代谢组学方法,研究有机种植与常规种植制度下玉米根际土壤中细菌群落结构和差异代谢物.结果表明,有机和常规种植土壤中土壤理化性质、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土壤代谢产物均具有差异,试验共检测到176种差异代谢物,包括脂类、有机酸、糖类和生物碱等物质,有机种植促进有机酸及其衍生物分泌和生物碱及其衍生物代谢,降低氨基酸及其前体含量,苯类、碳氢类和有机氮化合物在常规种植中增加.通路分析发现,差异代谢产物之间主要参与氮和碳代谢途径,研究结果为有机种植对根际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生物过程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
为研究“单本密植-大苗机插”技术下水稻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以及叶面积指数增长特性,以晶两优华占为材料,在3种大田种植密度(常规密度D0:16万穴·hm-2、中密度D1:19万穴·hm-2、高密度D2:24万穴·hm-2)和2种施肥(常规施肥处理N0、减施肥处理N1:常规施肥基础上减肥24.19%)下比较其产量形成差异,运用Logistic方程对群体叶面积指数和地上部生物学产量增长动态及其特征参数进行模拟,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减少施肥量可增加产量.结果表明,D2N1处理产量较D0N0处理高2.53%,其主要通过增
G2-like转录因子在植物中广泛存在,是GARP转录因子超家族中重要成员之一,在叶绿体发育、果实生长、生物或非生物胁迫和植物衰老等方面均起重要作用.研究对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胁迫下东农L-10(抗病)根部进行转录组测序,初步筛选得到8个与大豆胞囊线虫抗性相关G2-like转录因子,并通过在线软件对其作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G2-like家族成员中8个G2-like转录因子均定位于细胞核,为亲水性蛋白;蛋白质二级结构大多以无规则卷曲为主;GlGLK-3含有与大豆生长发育及逆境胁迫密切相关顺式作用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