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与生俱来就拥有音乐的天赋,因为在我们出生之前,就伴随着母亲的心跳声一起生活了9 个月!这种匀速、规律的声音就像音乐中的节拍,成为了我们每个人发展音乐才能的基础。
和宝宝一起玩音乐游戏吧。你会发现,宝宝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令人惊奇!同样,你也会被音乐所感动!
0~1岁
婴儿都喜欢音乐,对音乐有着天生的理解力。宝宝小的时候,给他提供一个好的音乐环境,可以提高他的大脑对听觉的反应能力。音乐训练开始得越早,大脑对音乐的反应就会越强烈。
宝宝的音乐能力让人惊奇!
新生儿 : 出生两天就可以对声音作出反应。
1 个月 : 开始寻找声源,能发出3 ~ 4 个音调。
2 个月 : 喜欢听乐曲和歌声,能配合音调变化进行音乐交流。
3 个月 : 能从各种声音中辨别出人的声音,能辨别出相距两个八度音程的两个 音调。
4 个月 : 开始对音乐作出积极反应(之前,宝宝还只是个被动的听众)。
5 个月 : 开始对韵律和音调作出反应,能够分辨出相差只有半音的音调。
6 个月 : 听到音乐会作出肢体反应,会和着音乐的旋律发出咿呀声。
7 个月 : 会随着律动的变化(包括音符间隔的变化与主旋律的升降)晃动小脑袋。
8 个月 : 能辨别旋律中细微的节奏变化。
9 个月 : 发出的咿呀声已具备音乐的基本要素,可以称做“有节奏的胡言乱语”。
10 个月 :开始能很容易地从自己的角度来辨认旋律。
11 个月 :开始会发出复杂一些的咿呀曲调。
12 个月 : 会模仿音调,对喜欢的音乐表现出兴奋,对不喜欢的表现出不愉快。
音乐游戏现在开始!
1.妈妈的心跳,好熟悉的声音呀!
适合年龄:出生不久的宝宝
妈妈把小宝宝抱在怀里,让他的耳朵对着妈妈的心脏位置,去聆听世界上最好听的旋律——妈妈的心跳,感受生命的律动。这既是安抚宝宝最有效的方法,对刚出生的宝宝来说,也是非常好的音乐聆听训练!
还可以怎么玩儿?
★ 有趣的吹风机。宝宝哭闹的时候,让他听听吹风机的声音,你会发现,他安静下来了!原来,吹
风机的声音有点像妈妈子宫内的声音,熟悉的环境可以增加小宝宝的安全感。但要注意,声源不能太近,防止吓着宝宝。
★ 听更多人的心跳声。宝宝长大一些后,可以让他听不同人的心跳,如爸爸的心跳,爷爷、奶奶的
心跳。每个人的心跳都按照不同的速度进行,这样安静的聆听可以使宝宝的听觉更加敏锐,对事物有更好的专注力。
2.妈妈的哼唱,温柔动听!
适合年龄:出生不久的宝宝
妈妈放松心情轻声地哼唱,同时随着小曲的节奏,或重或轻地在宝宝身上按摩。可以在宝宝的手掌心画圆圈,或抬起他的小胳膊、小腿进行有节奏的被动律动游戏。每次唱到某段固定的旋律或高潮时,还可以给宝宝挠痒痒,宝宝会很开心。
3.哪里发出的声音?
适合年龄:6 个月以上
准备一些可以自主发音的小玩具,如八音盒、小闹铃等,放在床上或地板上。先让宝宝注意听听它的声音,然后用一块毛巾盖住,观察宝宝的反应。如果宝宝没有找到,可以引导他贴近毛巾去听一听。
4.亲子华尔兹
适合年龄:6 个月以上
妈妈或爸爸一只手环抱着宝宝,另一只手握着宝宝的一只手,伴随着华尔兹音乐翩翩起舞。还可以边唱宝宝喜欢的儿童歌曲,边合拍起舞。一定要和同成人跳国标舞一样,前进、后退、转圈……宝宝会非常开心,说不定他以后还会对跳舞很着迷,主动邀请你共舞呢!
不同的时间段里,播放什么样的音乐好呢?
吃奶时,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入睡前,播放安静、柔和的摇篮曲;玩游戏时,播放欢快活泼的音乐;体育活动时,播放节奏鲜明、坚定有力的进行曲……
如果妈妈在孕期就进行了音乐胎教,经常听、唱《摇篮曲》或某首歌,那么当宝宝听到妈妈哼唱或播放这些歌曲时,就会很容易入睡。如果没有进行过音乐胎教,那么从宝宝出生后,每次入睡前播放《摇篮曲》,宝宝很快也会形成条件反射,听到《摇篮曲》就会出现睡意。当妈妈有事需要外出时,还可以录下自己唱的摇篮曲,伴随宝宝安静地入睡。
5. 说说、唱唱、拍拍
适合年龄:3 个月以上
选择几首节奏感强、有韵律的民谣、儿歌或唐诗。你一边按照节奏诵读,一边温柔地移动宝宝的手、胳膊或双腿。还可以在抱着宝宝时,跟随节奏轻轻拍打宝宝的小屁股、小肩膀、小膝盖、小手心、小脚心等。这样做可以增加宝宝对音乐节奏的感受力。
6. 聆听自然
适合年龄:3 个月以上
天气好的时候,带宝宝到户外去,听听小鸟的叫声、风吹树叶的沙沙声……天气不好的时候,你可以抱着宝宝,在窗边听风声和雨滴声……你也可以把大自然的这些声音录下来,放给宝宝听。
7.小小打击乐手
适合年龄:6 个月以上
宝宝6 个月以后,就能够拿稳积木、小棍、盒子之类的硬东西进行敲打了。当宝宝听到音乐时,会用手中的东西随着节拍敲击,还想给音乐伴奏呢。开始时,宝宝敲击的节拍不会很准确,妈妈可以在旁边拍手引导,或者握着宝宝的小手一起敲击。
8.鸡鸡斗,虫虫飞
适合年龄:6 ~ 10 个月
妈妈坐在椅子上,宝宝脸朝外在你的腿上坐稳。你将手伸到宝宝前面,握住宝宝的两个小食指,边唱念边做动作,说到“鸡鸡斗”时,两食指相碰;说到“虫虫飞”时,两食指分开表示飞。这个游戏对培养宝宝的节奏感、注意力和手眼协调能力很有帮助。
9.孔雀与大灰狼
适合年龄:9 个月以上
简单的有一组琴键的玩具电子琴也是宝宝学习音乐的理想玩具,它一般带有小动物的叫声和几首好听的儿童歌曲。宝宝可以通过它来练习听音、合拍拍手和随性舞蹈。如果宝宝有兴趣,还可以用手或脚去触动键盘,制造音响。当手指触动一个琴键时,一定产生了乐音,妈妈就说:“多美的声音啊,像只孔雀!”当多个琴键同时被触动时,一定是不和谐的音程,妈妈说:“真可怕呀!是大灰狼吗?”激发宝宝的想象,培养对音乐的感受力。
10.小黄莺
适合年龄:9 个月以上
9 个月以后的宝宝开始会发出音乐一样的叫声了。你仔细听:宝宝叫妈妈的声音,有时像是s o l -
mi 的音调;叫爸爸时像re-sol 的音调;学汽车的嘀嘀声,像是拉长的m i - m i 音调……宝宝最容易发出的音调是mi-sol-la。如果妈妈用声音同宝宝一唱一和,宝宝会更喜欢唱出这些好听的声音。所以人们常说,宝宝是先会唱歌,后会说话的。
让宝宝从小就听世界名曲吧!
从小就听一些经典的世界名曲,可以提高宝宝的欣赏品位。你可以挑选一些带讲解的儿童世界名曲的磁带或光盘,如《小蜜蜂》《钟表店》《玩具兵进行曲》《四只小天鹅》《狮王进行曲》等,这些都很适合宝宝欣赏。
1~2岁
音乐在为12 ~ 24 个月大的宝宝创造丰富的学习环境方面所起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简单地为孩子播放音乐就能让他受益,积极地让孩子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去,他的收获就更大了。
宝宝的音乐能力让人惊奇!
12 ~ 15 个月:身体对音乐的反应增强了,听到音乐时开始频频发音。
15 ~ 18 个月:以前对高频音更敏感,现在开始对低频音的敏感性也增加了,并且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声音了。
18 ~ 21 个月: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使自己的动作与音乐协调一致;开始学着唱歌,还能够掌握音准了。
21 ~ 24 个月:开始会唱比较长的、旋律简单的歌曲了;常常不由自主地唱起歌来,即使没有音乐的伴奏,也能哼唱较长的歌曲;有的宝宝还喜欢整天不停地唱歌,而且还会自编自唱呢。
音乐游戏现在开始!
1.拔萝卜
宝宝扮演萝卜坐在地上,妈妈边唱边做动作,随着音乐的韵律使劲拔,最后把“大胖萝卜”拔起来了(两手抓紧宝宝的腋下腾空提起),对宝宝说:“好漂亮的大萝卜呀,让我来洗一洗。”然后,富有动感地说唱:“洗萝卜、洗萝卜,洗、洗、洗!”同时搓揉宝宝的身体,然后依次“切萝卜、捏萝卜、抓萝卜(丝)、炒萝卜、吃萝卜……”随着欢快的节奏,对宝宝展开有趣的肢体律动。等宝宝熟练了,可以交换角色玩。注意,“拔萝卜”时,不要用力过猛。
附歌词:拔萝卜,拔萝卜,嘿哟嘿哟拔萝卜,嘿哟嘿哟拔不动。老太婆快快来,快来帮我们拔萝卜。拔萝卜,拔萝卜,嘿哟嘿哟拔不动。小孙女快快来,快来帮我们拔萝卜。拔萝卜,拔萝卜,嘿哟嘿哟拔不动……(依次是小花狗、小花猫、小耗子,你也可以改编歌词,比如改成好爸爸、好妈妈、小宝宝等。)
2.这首曲子我喜欢!
宝宝1 岁左右,就能记住一些播放过的音乐了,还会用动作告诉妈妈“再听一遍”。妈妈也能知道宝宝最喜欢哪几首乐曲了。当播放自己爱听的乐曲时,宝宝会摇摆身体,并用动作表示节奏。对一些安静的曲子,宝宝还会表现出陶醉的样子。这表明宝宝对音乐有了明确的记忆,并有了自己的选择性。
3. 听,什么乐器发出的声音?
准备两三件小乐器,如摇铃、小鼓、沙锤等。妈妈敲打不同的乐器,等宝宝熟悉后,可以把这些声音录下来,再放给宝宝听,让他一一找出听到的相应的乐器。最后,让宝宝挑选一件自己喜欢的打击乐一起听音乐,或唱出熟悉的旋律,合着节奏打击乐器。
4. 找呀找呀找朋友
这个阶段的宝宝最喜欢跟着歌曲做动作。当你唱“找呀找呀找朋友”时,教宝宝按着节拍招手;唱到“找到一个好朋友”时,先指对方再指自己,两个人互相碰碰头;唱到“敬礼、握手”后,再指对方和自己,再碰碰头,然后挥手表示再见。动作配合歌词,宝宝很容易学会。以后每唱这首歌时,不用你示范,宝宝就会按着节拍做动作了。
5. 随音乐跳起来吧!
挑选各种不同类型的音乐,如节拍简单的儿歌、快慢拍子的华尔兹、轻快拍子的进行曲、大自然音乐、非洲乐等,然后带着宝宝一起跳舞。在快、慢、轻、重不同的旋律中,观察宝宝的肢体反应。
舞蹈没有固定的模式!
宝宝天生就是舞者,也是最能自我满足的舞者。在跳舞的过程中,宝宝如果能够自然地喊叫,可以尽情地释放自己的情绪。你在和宝宝跳的时候,也要尽情地融入到音乐中,体会不同乐器带来的律动。千万不要这样想:“我不会跳舞。”其实跳舞没有任何形式,只要随着音乐摆动,表达自己听音乐时的感受做出的动作,就是舞蹈。没有人规定舞蹈一定要婀娜多姿、体态优美,印第安人的舞蹈、土著人的舞蹈、非洲等不同国家民族的舞蹈都很简单质朴,你学着宝宝跳舞时那种忘我的精神就对了。
6.一个人的乐队
除了喜欢听优美的音乐,宝宝也喜欢制造“噪音”。不要觉得烦,宝宝自己制造的杂乱的声音,其实对宝宝的听力也是一种训练,满足宝宝的愿望吧。准备下面这些东西:小铃铛、发声玩具、小鼓、塑料碗、杯子、空盒子、牛奶箱等,就可以组成一个小乐队了!把宝宝放在这些“乐器”中间,先让他自己摆弄一会儿,然后你再教他发出各种声音的方法:猛击、轻敲、有节奏的敲击、晃动、滚动等。
7.响亮的名字
教宝宝用熟悉的歌谣旋律或节奏介绍自己,大声地告诉别人自己的名字,如“我——叫——××× !”然后,妈妈重复一下宝宝的名字。这样介绍自己很有创意哦。
8.身体变乐器
妈妈拍拍宝宝的小屁股,会有噼噼啪啪的声音;把嘴巴张开,用手一盖一合,会发出类似喇叭的呜呜声……你还可以教宝宝试着自己动手、动脚、动全身,变化出各种各样的节奏组合,给歌曲或音乐配上“身体打击乐”。这给宝宝学音乐增加了许多情趣。
9.你拍一我拍一
教宝宝从最简单的一个拍手动作逐渐展开游戏。在拍拍打打中,宝宝需要手、口、脑并用。如果用洗
干净的拖鞋来拍打,会更有趣。其实,生活中很多东西都可以充当乐器,这也是音乐可以培养创造性思维
的一种表现。
附词:你拍一,我拍一,一个娃娃坐飞机;你拍二,我拍二,两个娃娃扎小辫儿;你拍三,我拍三,三个娃娃吃饼干;你拍四,我拍四,宝宝是个好孩子!
带宝宝去乐器王国旅行!
有条件的话,不妨带宝宝逛几次大些的乐器店,去认识不同的乐器,聆听不同的音色。哪个是乐器之王,谁又是王后?如果你不懂乐器,可以先找一本音乐书看看,或者到网上搜索一下,里面会有非常专业的介绍。在这个奇妙的声音世界里,宝宝的视觉、听觉、想象力、感受力和记忆力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熏陶。
10.我是小花狗:汪、汪汪!
宝宝很喜欢模仿小动物的叫声。听,小狗是不是这样叫:“汪、汪汪!”假设在四二拍中,这就是一个四分音符和两个八分音符组成的简单节奏型。小猫常常这样叫:“喵、喵!”这就是两个四分音符的简单节奏型。老牛叫“哞——”就像一个二分音符。小蜜蜂的“嗡嗡嗡嗡”就像是四个八分音符……通过模仿小动物快慢不同的叫声,就可以对宝宝进行节奏练习,加上逼真的动作,宝宝会感觉很有趣,印象也更深。
11.锅碗瓢盆协奏曲
准备好盘子、小碗(底朝上放)、筷子、金属小勺等当乐器。教宝宝敲一敲,先听听它们的不同音色,想象一下,谁像妹妹?谁像姐姐?再听妈妈打节奏,让宝宝注意观察和倾听这些有趣的声音。然后鼓励宝宝自己打出不同的节奏。
12. 姥姥门前唱大戏
一边念童谣《拉大锯,扯大锯》:“拉大锯,扯大锯,姥姥门前唱大戏。接闺女,迎女婿,小外孙孙也要去,小外孙孙也要去!”一边和宝宝做动作。这既是经典的民间童谣,又是带有典型节奏训练的小律动,操作性非常强,每个宝宝都会喜欢的。
13.象声词音乐会
咚咚锵,丁零零,呼啦啦,稀里哗啦、噼里啪啦,叮叮咣咣,咕噜咕噜……看到这些象声词,不用标注节奏,也不必有音乐学习的经验,妈妈们也一定能感受到它们内在的节奏,也能自己变换不同的节奏念出来。同样,这些象声词对宝宝来说也是充满了无限的魅力。调动你的智慧,邀请更多的象声词,来开个象声词音乐会吧。
培养节奏感很重要!
节奏是音乐的灵魂。任何一段称得上叫音乐的东西,或许没有和声,或许没有旋律,但绝对不可能没有节奏。如果把音乐比做人,那么节奏就是其骨骼。从节奏进入音乐,是最自然、最容易被孩子接受的一种方式。孩子2 岁前,就可以让他熟悉各种声音的节奏,这是孩子理解音乐节奏的基础。培养孩子的节奏感,有助于提高他的音乐感受力与理解能力,甚至可以帮助他长大后养成做事有条理的习惯。
2~3岁
3 岁左右,孩子的听觉已经完全发育成熟。如果3 岁前经常接触音准好的乐器,那么孩子就能获得类似于天赋的绝对音感。这样的孩子对乐谱的记忆力强,对音乐更敏感,以后学习音乐会有很多优势。
宝宝的音乐能力让人惊奇!
24 ~ 30个月:会自己创作歌词,并为熟悉的旋律改编新词了;能够模仿听到的音调和曲调;能准确地重复几首歌曲;会用小的打击乐器或手鼓,吹简单的管乐器(如喇叭)。
30 ~ 36个月:能记住并重复自己喜欢的童谣或儿歌;懂得音乐有音程和重复等形式;知道音乐的符号,开始理解如强弱、高低、快慢、升降调等音乐符号;能根据韵律的变化唱相应的歌曲;喜欢跳舞,会用优美、饱含感情的动作来跳,包括身体和手臂运动;可以根据不同的旋律弹奏简单的乐器了。
音乐游戏现在开始!
1. 水钢琴
最原始的音乐是打击乐。不同材质、不同体积的乐器,演奏出来的音调是不一样的。其实最普通的物
品就能演奏出美妙的乐曲来。多准备几个玻璃杯和一些颜料、水、筷子等,和宝宝一起感受音调的变化吧!首先在玻璃杯中倒入不同体积的水,拌入颜料加以区分;然后让宝宝敲打杯子发出不同的音高,根据颜色的不同指出哪个音最高,哪个音最低;最后按照音阶,从高到低进行排列演奏。注意,宝宝玩玻璃杯时要小心。
还可以怎么玩儿?
当按照音阶从低往高慢慢敲时,可以让宝宝猜猜像什么(如像上山、爬楼梯)?当按照音阶从高往低欢快地敲击时像什么(如像下山、下楼等)?从低往高快速地滑行时像什么(如像彩虹)?从高往低快速滑行时又像什么(如像滑滑梯)?如果宝宝的演奏有困难,可以在钢片琴上进行,非常好玩。
2.摇摆舞
听到摇滚乐,宝宝自然就会跳起来。宝宝现在越来越关注各种音乐形式了。打开音乐,和宝宝一起摇摆吧。妈妈可以发出口令,如“晃手臂”、“扭屁股”、“转圈圈”等,一些动作分左右交替完成,可以随着音乐起立、跺脚或踏步。
3.站起来、蹲下去
和宝宝玩一个很简单的听音游戏:当宝宝听到高的音时,就站起来;当听到低的音时,就蹲下去。两个音为一组,每次可以根据宝宝的状态玩5 ~ 10组。这样的游戏可以帮助宝宝听辨音的高低,锻炼宝宝的注意力和反应速度。
4.小铃和小鼓
准备小铃铛和小鼓。妈妈敲鼓时,宝宝跺脚;妈妈晃铃时,宝宝拍手。要求宝宝拍手和跺脚的节奏要与鼓声和铃声的节奏一致。这可以锻炼宝宝听觉的灵敏度,并能用拍手、跺脚的动作表现节奏。
5.奇特的舞步
用一根绳子把妈妈和宝宝的各一只脚绑在一起,这样走路,步调必须一致,否则就会摔跤。开始跳舞吧。打开音乐,前进、前进、前进进……妈妈一定要配合着宝宝。尝试几次,如果舞步非常娴熟了,就换个曲子,探戈、伦巴、进行曲都可以。和宝宝一起好好配合,千万别摔跤啊!
6.歌唱接力赛
妈妈和宝宝进行歌唱比赛。从一人一句到一人一首,看谁唱得好。比赛能使宝宝集中注意力,积极地记住歌曲的唱法。宝宝从中可以学到歌唱的技巧、语言的表达,提高韵律与节奏感。注意,妈妈一定要表扬宝宝唱得好。
听听别人是怎样练琴的
有条件的话,带宝宝去听别人练琴,钢琴、提琴、胡琴、琵琶都可以。最好是爸爸妈妈的亲属在家里练琴,带宝宝去听。听别人弹奏练习曲对宝宝会很有帮助的。宝宝听熟了,就有了记忆,以后如果自己练习就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比从未听过的更容易学会。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激发宝宝长大后也要练琴的愿望。
7.咚嗒嗒、咚嗒嗒
妈妈和宝宝一起听一首熟悉的圆舞曲。妈妈拿着棍子在小鼓上敲节拍,把重拍敲在鼓的中间,出现“咚”的重音;把轻拍敲在鼓的边缘,出现“嗒嗒”的轻音。让宝宝也拿筷子去敲一个空的纸盒,跟随妈妈,敲出“咚嗒嗒、咚嗒嗒”的声音。再找出宝宝熟悉的两拍的儿童歌曲如《丢手绢》,同宝宝一面唱一面敲。第一拍重敲在鼓的中央,第二拍轻敲在鼓的旁边,出现“咚嗒、咚嗒”的声音。以后再听音乐时,首先辨认歌曲的拍子,再开始敲节拍。宝宝学会了辨别节拍,分出重拍和轻拍来敲击伴奏,这对以后做律动和学舞蹈都很有帮助,对以后学乐器就更有用了。
8.摇豆豆
准备4 个卫生纸卷轴,先用胶布和纸封好其中一侧(也可以用装薯片的纸筒)。在每个卷轴内放入不同的东西:豆子、大米、方便面、塑料球等,再将另一侧封好。让宝宝摇动每个卷轴,仔细听它们不同的声音。然后在第五个卷轴内加入4 种材料中的一种,让宝宝摇,说说和哪个的相同,最后检验一下猜对了没有。
带宝宝参加各种音乐会
宝宝小,正式的音乐会一般都没有机会参加。不过有许多场合的音乐会却可以带宝宝去感受一下。比如,音乐附中或附小会举行一些音乐会,里面有乐器独奏,如钢琴独奏、小提琴独奏等,也会有一些独唱或合唱,最后会以乐器合奏或大合唱等告终。这些节目最能吸引小宝宝了。如果有机会参加中小学生或幼儿园举办的音乐会,也都不要错过哦,因为大孩子很容易成为小宝宝学习的榜样。
9.神气活现的小指挥
如果宝宝看过大型的音乐会,就会模仿乐队指挥,拿着筷子或小棍对着玩具娃娃们边唱边指挥,神气活现像真的一样。看到这种情景,你赶快给宝宝播放音乐,让他过一把指挥的瘾吧。通过指挥,宝宝可以了解节拍和音乐的情绪,更富有表现力。
10.欣赏芭蕾舞
准备一张芭蕾舞的光盘,反复播放其中的一些片段,如《天鹅湖》中的一小段双人舞,或有儿童参加的舞蹈片段等。每次只看比较简单的一小段,多次重复,宝宝就会熟悉这段音乐了。以后听到音乐,宝宝就会想到舞蹈的场面。这样一面听音乐,一面欣赏舞蹈,看到动作与音乐的配合,宝宝可以受到美的熏陶,更容易理解音乐的内涵。
11.清洁律动
播放音乐,随着音乐节奏,妈妈做不同的做家务的动作。比如跪着擦地板,蹲着擦椅子,站着擦桌子,踮起脚尖擦稍高些的家具;用手擦家具、用脚擦地板等。宝宝也拿一块抹布,跟着音乐和妈妈一起做清洁动作。宝宝熟练后,可以根据音乐节奏的快慢,做身体位置不同的动作。比如音乐节奏缓慢时,做身体位置低的清洁动作;音乐节奏快的时候,做身体位置高的清洁律动。在不同的音乐中,让宝宝感受节奏的变化,让音乐变得生活化。
随时录下宝宝的歌声
两三岁的宝宝几乎都会“作曲”了,高兴时就会哼唱自己的“歌”。如果妈妈留心记录,就可以留住宝宝的作品了。不妨用录音机把宝宝自己唱的歌录下来。如果有条件,还可以找人帮忙谱出曲来。
妈妈可以和宝宝一起唱他自己作的曲子,鼓励宝宝即兴作曲。在你的鼓励下,宝宝会创作出第二首、第三首……这种作曲才能巩固下来,就成为宝宝的创作才能了。你会发现,宝宝的创作很朴实、很自然,这种浑然天成的创作境界绝对是大师级别的!
12.小小词作者
找一首宝宝喜欢的歌曲的曲调,鼓励宝宝将自己感兴趣的或者发生的有趣的事情编成新的歌词,通过喜欢的调子唱出来。这会让宝宝对歌唱更感兴趣。鼓励宝宝自己创编,对好的作品,你把它记录下来,然后让宝宝自己给新歌起一个名字。每次演唱之前,妈妈就介绍说:“这首好听的歌曲的词作者是×× 宝宝。”这会让宝宝感到很自豪。
13. 听音乐配图画
宝宝对自己听过的歌曲或音乐会有特殊的感受。可以在欣赏音乐时,让宝宝自己挑选与音乐相配的图片加以欣赏。例如,听摇篮曲时,看妈妈哄宝宝睡觉的照片;听舞曲时看跳舞的图片;听进行曲时看行军的图片。你如果故意把音乐和图片配错了,宝宝还会提出抗议,并要求你马上改正呢。试试看,你的宝宝会不会有这种表现。如果你能帮助宝宝合理配图,还能提高宝宝的欣赏品位呢!
宝宝喜欢什么样的音乐和图片?
把宝宝特别喜欢的音乐和图片记录下来,标上日期。看看过几个月后,宝宝喜欢的音乐和图片有没有变化,哪几首乐曲和图片是宝宝从小到大都喜欢的,哪些后来发生了变化,更换的频率怎样。
编辑/ 陈淑琴(chensq@bphg.com.cn)
文章来源:《父母必读》2010年第3期
和宝宝一起玩音乐游戏吧。你会发现,宝宝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令人惊奇!同样,你也会被音乐所感动!
0~1岁
婴儿都喜欢音乐,对音乐有着天生的理解力。宝宝小的时候,给他提供一个好的音乐环境,可以提高他的大脑对听觉的反应能力。音乐训练开始得越早,大脑对音乐的反应就会越强烈。
宝宝的音乐能力让人惊奇!
新生儿 : 出生两天就可以对声音作出反应。
1 个月 : 开始寻找声源,能发出3 ~ 4 个音调。
2 个月 : 喜欢听乐曲和歌声,能配合音调变化进行音乐交流。
3 个月 : 能从各种声音中辨别出人的声音,能辨别出相距两个八度音程的两个 音调。
4 个月 : 开始对音乐作出积极反应(之前,宝宝还只是个被动的听众)。
5 个月 : 开始对韵律和音调作出反应,能够分辨出相差只有半音的音调。
6 个月 : 听到音乐会作出肢体反应,会和着音乐的旋律发出咿呀声。
7 个月 : 会随着律动的变化(包括音符间隔的变化与主旋律的升降)晃动小脑袋。
8 个月 : 能辨别旋律中细微的节奏变化。
9 个月 : 发出的咿呀声已具备音乐的基本要素,可以称做“有节奏的胡言乱语”。
10 个月 :开始能很容易地从自己的角度来辨认旋律。
11 个月 :开始会发出复杂一些的咿呀曲调。
12 个月 : 会模仿音调,对喜欢的音乐表现出兴奋,对不喜欢的表现出不愉快。
音乐游戏现在开始!
1.妈妈的心跳,好熟悉的声音呀!
适合年龄:出生不久的宝宝
妈妈把小宝宝抱在怀里,让他的耳朵对着妈妈的心脏位置,去聆听世界上最好听的旋律——妈妈的心跳,感受生命的律动。这既是安抚宝宝最有效的方法,对刚出生的宝宝来说,也是非常好的音乐聆听训练!
还可以怎么玩儿?
★ 有趣的吹风机。宝宝哭闹的时候,让他听听吹风机的声音,你会发现,他安静下来了!原来,吹
风机的声音有点像妈妈子宫内的声音,熟悉的环境可以增加小宝宝的安全感。但要注意,声源不能太近,防止吓着宝宝。
★ 听更多人的心跳声。宝宝长大一些后,可以让他听不同人的心跳,如爸爸的心跳,爷爷、奶奶的
心跳。每个人的心跳都按照不同的速度进行,这样安静的聆听可以使宝宝的听觉更加敏锐,对事物有更好的专注力。
2.妈妈的哼唱,温柔动听!
适合年龄:出生不久的宝宝
妈妈放松心情轻声地哼唱,同时随着小曲的节奏,或重或轻地在宝宝身上按摩。可以在宝宝的手掌心画圆圈,或抬起他的小胳膊、小腿进行有节奏的被动律动游戏。每次唱到某段固定的旋律或高潮时,还可以给宝宝挠痒痒,宝宝会很开心。
3.哪里发出的声音?
适合年龄:6 个月以上
准备一些可以自主发音的小玩具,如八音盒、小闹铃等,放在床上或地板上。先让宝宝注意听听它的声音,然后用一块毛巾盖住,观察宝宝的反应。如果宝宝没有找到,可以引导他贴近毛巾去听一听。
4.亲子华尔兹
适合年龄:6 个月以上
妈妈或爸爸一只手环抱着宝宝,另一只手握着宝宝的一只手,伴随着华尔兹音乐翩翩起舞。还可以边唱宝宝喜欢的儿童歌曲,边合拍起舞。一定要和同成人跳国标舞一样,前进、后退、转圈……宝宝会非常开心,说不定他以后还会对跳舞很着迷,主动邀请你共舞呢!
不同的时间段里,播放什么样的音乐好呢?
吃奶时,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入睡前,播放安静、柔和的摇篮曲;玩游戏时,播放欢快活泼的音乐;体育活动时,播放节奏鲜明、坚定有力的进行曲……
如果妈妈在孕期就进行了音乐胎教,经常听、唱《摇篮曲》或某首歌,那么当宝宝听到妈妈哼唱或播放这些歌曲时,就会很容易入睡。如果没有进行过音乐胎教,那么从宝宝出生后,每次入睡前播放《摇篮曲》,宝宝很快也会形成条件反射,听到《摇篮曲》就会出现睡意。当妈妈有事需要外出时,还可以录下自己唱的摇篮曲,伴随宝宝安静地入睡。
5. 说说、唱唱、拍拍
适合年龄:3 个月以上
选择几首节奏感强、有韵律的民谣、儿歌或唐诗。你一边按照节奏诵读,一边温柔地移动宝宝的手、胳膊或双腿。还可以在抱着宝宝时,跟随节奏轻轻拍打宝宝的小屁股、小肩膀、小膝盖、小手心、小脚心等。这样做可以增加宝宝对音乐节奏的感受力。
6. 聆听自然
适合年龄:3 个月以上
天气好的时候,带宝宝到户外去,听听小鸟的叫声、风吹树叶的沙沙声……天气不好的时候,你可以抱着宝宝,在窗边听风声和雨滴声……你也可以把大自然的这些声音录下来,放给宝宝听。
7.小小打击乐手
适合年龄:6 个月以上
宝宝6 个月以后,就能够拿稳积木、小棍、盒子之类的硬东西进行敲打了。当宝宝听到音乐时,会用手中的东西随着节拍敲击,还想给音乐伴奏呢。开始时,宝宝敲击的节拍不会很准确,妈妈可以在旁边拍手引导,或者握着宝宝的小手一起敲击。
8.鸡鸡斗,虫虫飞
适合年龄:6 ~ 10 个月
妈妈坐在椅子上,宝宝脸朝外在你的腿上坐稳。你将手伸到宝宝前面,握住宝宝的两个小食指,边唱念边做动作,说到“鸡鸡斗”时,两食指相碰;说到“虫虫飞”时,两食指分开表示飞。这个游戏对培养宝宝的节奏感、注意力和手眼协调能力很有帮助。
9.孔雀与大灰狼
适合年龄:9 个月以上
简单的有一组琴键的玩具电子琴也是宝宝学习音乐的理想玩具,它一般带有小动物的叫声和几首好听的儿童歌曲。宝宝可以通过它来练习听音、合拍拍手和随性舞蹈。如果宝宝有兴趣,还可以用手或脚去触动键盘,制造音响。当手指触动一个琴键时,一定产生了乐音,妈妈就说:“多美的声音啊,像只孔雀!”当多个琴键同时被触动时,一定是不和谐的音程,妈妈说:“真可怕呀!是大灰狼吗?”激发宝宝的想象,培养对音乐的感受力。
10.小黄莺
适合年龄:9 个月以上
9 个月以后的宝宝开始会发出音乐一样的叫声了。你仔细听:宝宝叫妈妈的声音,有时像是s o l -
mi 的音调;叫爸爸时像re-sol 的音调;学汽车的嘀嘀声,像是拉长的m i - m i 音调……宝宝最容易发出的音调是mi-sol-la。如果妈妈用声音同宝宝一唱一和,宝宝会更喜欢唱出这些好听的声音。所以人们常说,宝宝是先会唱歌,后会说话的。
让宝宝从小就听世界名曲吧!
从小就听一些经典的世界名曲,可以提高宝宝的欣赏品位。你可以挑选一些带讲解的儿童世界名曲的磁带或光盘,如《小蜜蜂》《钟表店》《玩具兵进行曲》《四只小天鹅》《狮王进行曲》等,这些都很适合宝宝欣赏。
1~2岁
音乐在为12 ~ 24 个月大的宝宝创造丰富的学习环境方面所起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简单地为孩子播放音乐就能让他受益,积极地让孩子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去,他的收获就更大了。
宝宝的音乐能力让人惊奇!
12 ~ 15 个月:身体对音乐的反应增强了,听到音乐时开始频频发音。
15 ~ 18 个月:以前对高频音更敏感,现在开始对低频音的敏感性也增加了,并且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声音了。
18 ~ 21 个月: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使自己的动作与音乐协调一致;开始学着唱歌,还能够掌握音准了。
21 ~ 24 个月:开始会唱比较长的、旋律简单的歌曲了;常常不由自主地唱起歌来,即使没有音乐的伴奏,也能哼唱较长的歌曲;有的宝宝还喜欢整天不停地唱歌,而且还会自编自唱呢。
音乐游戏现在开始!
1.拔萝卜
宝宝扮演萝卜坐在地上,妈妈边唱边做动作,随着音乐的韵律使劲拔,最后把“大胖萝卜”拔起来了(两手抓紧宝宝的腋下腾空提起),对宝宝说:“好漂亮的大萝卜呀,让我来洗一洗。”然后,富有动感地说唱:“洗萝卜、洗萝卜,洗、洗、洗!”同时搓揉宝宝的身体,然后依次“切萝卜、捏萝卜、抓萝卜(丝)、炒萝卜、吃萝卜……”随着欢快的节奏,对宝宝展开有趣的肢体律动。等宝宝熟练了,可以交换角色玩。注意,“拔萝卜”时,不要用力过猛。
附歌词:拔萝卜,拔萝卜,嘿哟嘿哟拔萝卜,嘿哟嘿哟拔不动。老太婆快快来,快来帮我们拔萝卜。拔萝卜,拔萝卜,嘿哟嘿哟拔不动。小孙女快快来,快来帮我们拔萝卜。拔萝卜,拔萝卜,嘿哟嘿哟拔不动……(依次是小花狗、小花猫、小耗子,你也可以改编歌词,比如改成好爸爸、好妈妈、小宝宝等。)
2.这首曲子我喜欢!
宝宝1 岁左右,就能记住一些播放过的音乐了,还会用动作告诉妈妈“再听一遍”。妈妈也能知道宝宝最喜欢哪几首乐曲了。当播放自己爱听的乐曲时,宝宝会摇摆身体,并用动作表示节奏。对一些安静的曲子,宝宝还会表现出陶醉的样子。这表明宝宝对音乐有了明确的记忆,并有了自己的选择性。
3. 听,什么乐器发出的声音?
准备两三件小乐器,如摇铃、小鼓、沙锤等。妈妈敲打不同的乐器,等宝宝熟悉后,可以把这些声音录下来,再放给宝宝听,让他一一找出听到的相应的乐器。最后,让宝宝挑选一件自己喜欢的打击乐一起听音乐,或唱出熟悉的旋律,合着节奏打击乐器。
4. 找呀找呀找朋友
这个阶段的宝宝最喜欢跟着歌曲做动作。当你唱“找呀找呀找朋友”时,教宝宝按着节拍招手;唱到“找到一个好朋友”时,先指对方再指自己,两个人互相碰碰头;唱到“敬礼、握手”后,再指对方和自己,再碰碰头,然后挥手表示再见。动作配合歌词,宝宝很容易学会。以后每唱这首歌时,不用你示范,宝宝就会按着节拍做动作了。
5. 随音乐跳起来吧!
挑选各种不同类型的音乐,如节拍简单的儿歌、快慢拍子的华尔兹、轻快拍子的进行曲、大自然音乐、非洲乐等,然后带着宝宝一起跳舞。在快、慢、轻、重不同的旋律中,观察宝宝的肢体反应。
舞蹈没有固定的模式!
宝宝天生就是舞者,也是最能自我满足的舞者。在跳舞的过程中,宝宝如果能够自然地喊叫,可以尽情地释放自己的情绪。你在和宝宝跳的时候,也要尽情地融入到音乐中,体会不同乐器带来的律动。千万不要这样想:“我不会跳舞。”其实跳舞没有任何形式,只要随着音乐摆动,表达自己听音乐时的感受做出的动作,就是舞蹈。没有人规定舞蹈一定要婀娜多姿、体态优美,印第安人的舞蹈、土著人的舞蹈、非洲等不同国家民族的舞蹈都很简单质朴,你学着宝宝跳舞时那种忘我的精神就对了。
6.一个人的乐队
除了喜欢听优美的音乐,宝宝也喜欢制造“噪音”。不要觉得烦,宝宝自己制造的杂乱的声音,其实对宝宝的听力也是一种训练,满足宝宝的愿望吧。准备下面这些东西:小铃铛、发声玩具、小鼓、塑料碗、杯子、空盒子、牛奶箱等,就可以组成一个小乐队了!把宝宝放在这些“乐器”中间,先让他自己摆弄一会儿,然后你再教他发出各种声音的方法:猛击、轻敲、有节奏的敲击、晃动、滚动等。
7.响亮的名字
教宝宝用熟悉的歌谣旋律或节奏介绍自己,大声地告诉别人自己的名字,如“我——叫——××× !”然后,妈妈重复一下宝宝的名字。这样介绍自己很有创意哦。
8.身体变乐器
妈妈拍拍宝宝的小屁股,会有噼噼啪啪的声音;把嘴巴张开,用手一盖一合,会发出类似喇叭的呜呜声……你还可以教宝宝试着自己动手、动脚、动全身,变化出各种各样的节奏组合,给歌曲或音乐配上“身体打击乐”。这给宝宝学音乐增加了许多情趣。
9.你拍一我拍一
教宝宝从最简单的一个拍手动作逐渐展开游戏。在拍拍打打中,宝宝需要手、口、脑并用。如果用洗
干净的拖鞋来拍打,会更有趣。其实,生活中很多东西都可以充当乐器,这也是音乐可以培养创造性思维
的一种表现。
附词:你拍一,我拍一,一个娃娃坐飞机;你拍二,我拍二,两个娃娃扎小辫儿;你拍三,我拍三,三个娃娃吃饼干;你拍四,我拍四,宝宝是个好孩子!
带宝宝去乐器王国旅行!
有条件的话,不妨带宝宝逛几次大些的乐器店,去认识不同的乐器,聆听不同的音色。哪个是乐器之王,谁又是王后?如果你不懂乐器,可以先找一本音乐书看看,或者到网上搜索一下,里面会有非常专业的介绍。在这个奇妙的声音世界里,宝宝的视觉、听觉、想象力、感受力和记忆力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熏陶。
10.我是小花狗:汪、汪汪!
宝宝很喜欢模仿小动物的叫声。听,小狗是不是这样叫:“汪、汪汪!”假设在四二拍中,这就是一个四分音符和两个八分音符组成的简单节奏型。小猫常常这样叫:“喵、喵!”这就是两个四分音符的简单节奏型。老牛叫“哞——”就像一个二分音符。小蜜蜂的“嗡嗡嗡嗡”就像是四个八分音符……通过模仿小动物快慢不同的叫声,就可以对宝宝进行节奏练习,加上逼真的动作,宝宝会感觉很有趣,印象也更深。
11.锅碗瓢盆协奏曲
准备好盘子、小碗(底朝上放)、筷子、金属小勺等当乐器。教宝宝敲一敲,先听听它们的不同音色,想象一下,谁像妹妹?谁像姐姐?再听妈妈打节奏,让宝宝注意观察和倾听这些有趣的声音。然后鼓励宝宝自己打出不同的节奏。
12. 姥姥门前唱大戏
一边念童谣《拉大锯,扯大锯》:“拉大锯,扯大锯,姥姥门前唱大戏。接闺女,迎女婿,小外孙孙也要去,小外孙孙也要去!”一边和宝宝做动作。这既是经典的民间童谣,又是带有典型节奏训练的小律动,操作性非常强,每个宝宝都会喜欢的。
13.象声词音乐会
咚咚锵,丁零零,呼啦啦,稀里哗啦、噼里啪啦,叮叮咣咣,咕噜咕噜……看到这些象声词,不用标注节奏,也不必有音乐学习的经验,妈妈们也一定能感受到它们内在的节奏,也能自己变换不同的节奏念出来。同样,这些象声词对宝宝来说也是充满了无限的魅力。调动你的智慧,邀请更多的象声词,来开个象声词音乐会吧。
培养节奏感很重要!
节奏是音乐的灵魂。任何一段称得上叫音乐的东西,或许没有和声,或许没有旋律,但绝对不可能没有节奏。如果把音乐比做人,那么节奏就是其骨骼。从节奏进入音乐,是最自然、最容易被孩子接受的一种方式。孩子2 岁前,就可以让他熟悉各种声音的节奏,这是孩子理解音乐节奏的基础。培养孩子的节奏感,有助于提高他的音乐感受力与理解能力,甚至可以帮助他长大后养成做事有条理的习惯。
2~3岁
3 岁左右,孩子的听觉已经完全发育成熟。如果3 岁前经常接触音准好的乐器,那么孩子就能获得类似于天赋的绝对音感。这样的孩子对乐谱的记忆力强,对音乐更敏感,以后学习音乐会有很多优势。
宝宝的音乐能力让人惊奇!
24 ~ 30个月:会自己创作歌词,并为熟悉的旋律改编新词了;能够模仿听到的音调和曲调;能准确地重复几首歌曲;会用小的打击乐器或手鼓,吹简单的管乐器(如喇叭)。
30 ~ 36个月:能记住并重复自己喜欢的童谣或儿歌;懂得音乐有音程和重复等形式;知道音乐的符号,开始理解如强弱、高低、快慢、升降调等音乐符号;能根据韵律的变化唱相应的歌曲;喜欢跳舞,会用优美、饱含感情的动作来跳,包括身体和手臂运动;可以根据不同的旋律弹奏简单的乐器了。
音乐游戏现在开始!
1. 水钢琴
最原始的音乐是打击乐。不同材质、不同体积的乐器,演奏出来的音调是不一样的。其实最普通的物
品就能演奏出美妙的乐曲来。多准备几个玻璃杯和一些颜料、水、筷子等,和宝宝一起感受音调的变化吧!首先在玻璃杯中倒入不同体积的水,拌入颜料加以区分;然后让宝宝敲打杯子发出不同的音高,根据颜色的不同指出哪个音最高,哪个音最低;最后按照音阶,从高到低进行排列演奏。注意,宝宝玩玻璃杯时要小心。
还可以怎么玩儿?
当按照音阶从低往高慢慢敲时,可以让宝宝猜猜像什么(如像上山、爬楼梯)?当按照音阶从高往低欢快地敲击时像什么(如像下山、下楼等)?从低往高快速地滑行时像什么(如像彩虹)?从高往低快速滑行时又像什么(如像滑滑梯)?如果宝宝的演奏有困难,可以在钢片琴上进行,非常好玩。
2.摇摆舞
听到摇滚乐,宝宝自然就会跳起来。宝宝现在越来越关注各种音乐形式了。打开音乐,和宝宝一起摇摆吧。妈妈可以发出口令,如“晃手臂”、“扭屁股”、“转圈圈”等,一些动作分左右交替完成,可以随着音乐起立、跺脚或踏步。
3.站起来、蹲下去
和宝宝玩一个很简单的听音游戏:当宝宝听到高的音时,就站起来;当听到低的音时,就蹲下去。两个音为一组,每次可以根据宝宝的状态玩5 ~ 10组。这样的游戏可以帮助宝宝听辨音的高低,锻炼宝宝的注意力和反应速度。
4.小铃和小鼓
准备小铃铛和小鼓。妈妈敲鼓时,宝宝跺脚;妈妈晃铃时,宝宝拍手。要求宝宝拍手和跺脚的节奏要与鼓声和铃声的节奏一致。这可以锻炼宝宝听觉的灵敏度,并能用拍手、跺脚的动作表现节奏。
5.奇特的舞步
用一根绳子把妈妈和宝宝的各一只脚绑在一起,这样走路,步调必须一致,否则就会摔跤。开始跳舞吧。打开音乐,前进、前进、前进进……妈妈一定要配合着宝宝。尝试几次,如果舞步非常娴熟了,就换个曲子,探戈、伦巴、进行曲都可以。和宝宝一起好好配合,千万别摔跤啊!
6.歌唱接力赛
妈妈和宝宝进行歌唱比赛。从一人一句到一人一首,看谁唱得好。比赛能使宝宝集中注意力,积极地记住歌曲的唱法。宝宝从中可以学到歌唱的技巧、语言的表达,提高韵律与节奏感。注意,妈妈一定要表扬宝宝唱得好。
听听别人是怎样练琴的
有条件的话,带宝宝去听别人练琴,钢琴、提琴、胡琴、琵琶都可以。最好是爸爸妈妈的亲属在家里练琴,带宝宝去听。听别人弹奏练习曲对宝宝会很有帮助的。宝宝听熟了,就有了记忆,以后如果自己练习就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比从未听过的更容易学会。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激发宝宝长大后也要练琴的愿望。
7.咚嗒嗒、咚嗒嗒
妈妈和宝宝一起听一首熟悉的圆舞曲。妈妈拿着棍子在小鼓上敲节拍,把重拍敲在鼓的中间,出现“咚”的重音;把轻拍敲在鼓的边缘,出现“嗒嗒”的轻音。让宝宝也拿筷子去敲一个空的纸盒,跟随妈妈,敲出“咚嗒嗒、咚嗒嗒”的声音。再找出宝宝熟悉的两拍的儿童歌曲如《丢手绢》,同宝宝一面唱一面敲。第一拍重敲在鼓的中央,第二拍轻敲在鼓的旁边,出现“咚嗒、咚嗒”的声音。以后再听音乐时,首先辨认歌曲的拍子,再开始敲节拍。宝宝学会了辨别节拍,分出重拍和轻拍来敲击伴奏,这对以后做律动和学舞蹈都很有帮助,对以后学乐器就更有用了。
8.摇豆豆
准备4 个卫生纸卷轴,先用胶布和纸封好其中一侧(也可以用装薯片的纸筒)。在每个卷轴内放入不同的东西:豆子、大米、方便面、塑料球等,再将另一侧封好。让宝宝摇动每个卷轴,仔细听它们不同的声音。然后在第五个卷轴内加入4 种材料中的一种,让宝宝摇,说说和哪个的相同,最后检验一下猜对了没有。
带宝宝参加各种音乐会
宝宝小,正式的音乐会一般都没有机会参加。不过有许多场合的音乐会却可以带宝宝去感受一下。比如,音乐附中或附小会举行一些音乐会,里面有乐器独奏,如钢琴独奏、小提琴独奏等,也会有一些独唱或合唱,最后会以乐器合奏或大合唱等告终。这些节目最能吸引小宝宝了。如果有机会参加中小学生或幼儿园举办的音乐会,也都不要错过哦,因为大孩子很容易成为小宝宝学习的榜样。
9.神气活现的小指挥
如果宝宝看过大型的音乐会,就会模仿乐队指挥,拿着筷子或小棍对着玩具娃娃们边唱边指挥,神气活现像真的一样。看到这种情景,你赶快给宝宝播放音乐,让他过一把指挥的瘾吧。通过指挥,宝宝可以了解节拍和音乐的情绪,更富有表现力。
10.欣赏芭蕾舞
准备一张芭蕾舞的光盘,反复播放其中的一些片段,如《天鹅湖》中的一小段双人舞,或有儿童参加的舞蹈片段等。每次只看比较简单的一小段,多次重复,宝宝就会熟悉这段音乐了。以后听到音乐,宝宝就会想到舞蹈的场面。这样一面听音乐,一面欣赏舞蹈,看到动作与音乐的配合,宝宝可以受到美的熏陶,更容易理解音乐的内涵。
11.清洁律动
播放音乐,随着音乐节奏,妈妈做不同的做家务的动作。比如跪着擦地板,蹲着擦椅子,站着擦桌子,踮起脚尖擦稍高些的家具;用手擦家具、用脚擦地板等。宝宝也拿一块抹布,跟着音乐和妈妈一起做清洁动作。宝宝熟练后,可以根据音乐节奏的快慢,做身体位置不同的动作。比如音乐节奏缓慢时,做身体位置低的清洁动作;音乐节奏快的时候,做身体位置高的清洁律动。在不同的音乐中,让宝宝感受节奏的变化,让音乐变得生活化。
随时录下宝宝的歌声
两三岁的宝宝几乎都会“作曲”了,高兴时就会哼唱自己的“歌”。如果妈妈留心记录,就可以留住宝宝的作品了。不妨用录音机把宝宝自己唱的歌录下来。如果有条件,还可以找人帮忙谱出曲来。
妈妈可以和宝宝一起唱他自己作的曲子,鼓励宝宝即兴作曲。在你的鼓励下,宝宝会创作出第二首、第三首……这种作曲才能巩固下来,就成为宝宝的创作才能了。你会发现,宝宝的创作很朴实、很自然,这种浑然天成的创作境界绝对是大师级别的!
12.小小词作者
找一首宝宝喜欢的歌曲的曲调,鼓励宝宝将自己感兴趣的或者发生的有趣的事情编成新的歌词,通过喜欢的调子唱出来。这会让宝宝对歌唱更感兴趣。鼓励宝宝自己创编,对好的作品,你把它记录下来,然后让宝宝自己给新歌起一个名字。每次演唱之前,妈妈就介绍说:“这首好听的歌曲的词作者是×× 宝宝。”这会让宝宝感到很自豪。
13. 听音乐配图画
宝宝对自己听过的歌曲或音乐会有特殊的感受。可以在欣赏音乐时,让宝宝自己挑选与音乐相配的图片加以欣赏。例如,听摇篮曲时,看妈妈哄宝宝睡觉的照片;听舞曲时看跳舞的图片;听进行曲时看行军的图片。你如果故意把音乐和图片配错了,宝宝还会提出抗议,并要求你马上改正呢。试试看,你的宝宝会不会有这种表现。如果你能帮助宝宝合理配图,还能提高宝宝的欣赏品位呢!
宝宝喜欢什么样的音乐和图片?
把宝宝特别喜欢的音乐和图片记录下来,标上日期。看看过几个月后,宝宝喜欢的音乐和图片有没有变化,哪几首乐曲和图片是宝宝从小到大都喜欢的,哪些后来发生了变化,更换的频率怎样。
编辑/ 陈淑琴(chensq@bphg.com.cn)
文章来源:《父母必读》2010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