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25岁的梁超买房子创办了一本潮流杂志《YOHO!潮流志》。2008年因没做预算,却大面积做线下活动,公司突然陷入现金流枯竭,最后是他把自己、父母、亲戚的房子抵押贷款才渡过难关。同年,YOHO!从媒体跨界到电商,推出潮流电商网站“YOHO!有货”,如今“YOHO!有货”年流水达到20亿人民币,梁超又想走入线下,开中国独一无二的潮流社区店。
几乎每一位创业者都有一个曲折的创业故事,把梁超放在千万创业者中看,最动人的不是其冒险故事,而是他輕松打破了两条创业魔咒,一是第一次创业难成功,二是垂直B2C难存活。
草根团队开创潮流帝国
1980年,梁超出生于南京,虽然是80后,但梁超没有时髦的互联网行业背景。为了创办杂志,他不惜把自己在南京的房子卖掉,拿到几十万开始动手做。那一年,梁超25岁,在此之前,他仅在一家电视台工作过两年,这是第一次转型。
2005年,电子商务、B2C是只有极少数人才听过的名词。梁超首先想做的也不是电商,而是办一本年轻男性爱看的潮流服装杂志。理由很简单:市面上没有类似刊物。
起初,梁超哪里懂做杂志,顶多就是看过几本香港传来的潮流刊物。回忆创业初期,他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出版人,有任何问题他都会和其它刊物比对。比如说,为什么《YOHO! 潮流志》上一页内容上只排了三件衣服,但国外的杂志排得更紧密,信息量更大。这些他都要追问原因。
由于切准了需求,梁超的创业起步走得相对很顺:杂志创刊一周年的时候,梁超做了盘点,发现第一年就营收平衡了,第一期杂志就卖掉60%,而经销商以为只能卖10%~30%。他开始意识到这个市场需求是真实存在的。
杂志做了差不多两年,有越来越多的读者给编辑部来信,他们都很喜欢杂志里面的衣服,想知道哪里可以买到。那时候是2008年,天猫还在娘胎里,淘宝上则是妖孽丛生,线下则是班尼路、美特斯邦威的天下、顶多来俩耐克和阿迪。
梁超发现这是一个难题。或许现在无论哪位互联网人士穿越回去都可以告诉他垂直媒体和电商的转化关系,但当时连 iPhone3gs 都没有,可想而知这道题有多么难解。
没过多久,梁超想出了一个销售策略。他利用两年来建立起来的品牌资源采购货品,同时在杂志里夹带一张别册,里面附上各个衣服品牌的价格以及销售电话,读者看上哪件衣服就可以通过电话采购。
你没看错,就是电话。如今 YOHO! 集团年销售额20亿,90% 来源于“有货” App ,而最早真的是用电话做销售的,这就是无法阻挡的草根智慧。不过电话销售总不是长久之计,团队看得下去投资人也看不下去。好在除淘宝之外,当时 B2C 电商模式也已经兴起,典型代表就是如日中天的当当网。
其中的核心原因,是梁超做对了两件事。
一是死守平台调性。2012年之后,淘宝和天猫的势能越来越强,大批垂直B2C死去。如果说京东活下来的武器是物流,那么“有货”能抵抗大平台的就是自己的平台调性:不管外界咋变,他只选择潮、酷和个性的服装。 二是选择的是服装这一非标品类。就算天猫上的服装品牌越来越多,细分领域用户依然有个性化需求难得到满足,也需要内容为其做决策参考。同时,相对于大类目中的大品牌,潮牌更容易依附于平台。当年选择做手表、运动鞋、女鞋、箱包的垂直B2C,选择的品类不符合上述特征,最后没有人走出来。
梁超透露,现在“有货”98%以上的销量来自官方APP,并且其中50%以上的品牌是“非脸熟”品牌。做到了上述两点,“有货”左手能掌握得了供应商,右手能留得住用户。
不越界 坚持才是制胜关键
2010年凡客卖了30亿,2011年陈年把目标定为卖100亿,品类从卖服装拓展到拖把、棉被等各种品类。当年最后勉强卖了40多亿,剩下的库存甩了几年都没甩完,凡客也从此一蹶不振。这个时期的梁超,做得最对的一件事就是守住了边界。“就怕因为数字压力,变得和别人一样,这才是最危险的事情。”
被问及自身最大的缺点是什么时,“不够social(社交)。”梁超说这一点很妨碍他与外界交流。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理解,梁超的不够social也给了他一道隔热层。在2010年前后,在电商最为疯狂的阶段,梁超没有被外界所干扰,“有货”只卖潮、酷和个性化的服装,在大平台挤压之下还有自己的价值。
梁超回忆,当时董事会讨论时,有人有不同意见,但最后达成了统一:“有货”要做的不是疯狂冲销售额,而是在保持现有潮流调性、货品独特性的前提下,保留一定的利润。在垂直电商普遍亏损的大背景下,2012年5月,“有货”实现单月盈利。
“有货”一开始采取的经销商模式:从潮牌那里进货,再在平台上卖出去。他说2011年“有货”就有200个品牌,到2013年还是200左右的品牌,只是中间进行了大量的淘汰和择优。“有违我们平台定位的我们不做,我们一定要让我们的品牌结构更加趋于合理,同时帮助中国的原创设计师去发展。”
二是开线下潮流社区店YOHO!STORE。“第一家店开在南京,面积大概有5000平方米,不仅是卖货,还要做成一个潮流社区,是潮人坐下来交流、喝咖啡的地方,在这里他们还可以做造型、看展览、办论坛和见面会,或者还会加入表演元素,比如做音乐的Live House。”
梁超认为目前国内还没有类似YOHO!STORE的线下店,可以看到的原型是日本东京的原宿街区(日本潮流文化的聚散地)。“电商发展这么火,对原宿有冲击吗?一点也没有。那中国未来会不会也出现这样的线下潮流街区诉求?我们在购物中心内是否可以内置mini版的原宿街区或纽约苏荷区?”
在梁超眼里,现在商场里的品牌都一样,这点对年轻人来说很乏味。而YOHO!STORE带来的全新品牌与消费体验是完全不一样的。也是因为这一点,梁超说YOHO!STORE受到商业地产和政府的欢迎,租金相对更便宜。“我们是给他们引流的,贵是贵在人力成本、店铺装修上,综合算下来会接近于线上的成本。”
为了开线下店,梁超已经准备了三年时间,YOHO!STORE一开张,其货品、库存、物流和线上是全部打通的。“这个系统也是我们自己研发的,我们从2013年就开始准备了。”
“这是一件全新的事情,其中最大的挑战是人,而不是市场需求,等我们摸索清楚了,才会开第二家,再往其他一二线城市渗透,那个时候再考虑是不是要加盟商进来。”梁超说。
时尚就是个轮回,每个时代每个时间段都需要一个艳压全场的高颜值姑娘。而Kaia Gerber从出生开始,那整个时尚圈都在等她长大。
身为传奇超模Cindy Crawfrod的宝贝女儿,年仅16岁的她已经有了超模的大长腿和得天独厚的时尚气质,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她从小就生活在镁光灯下,年纪轻轻就成了Versece童装的代言人,上一线杂志封面也是分分钟的事情,在殷实家境和强大人脉资源的加持下,Kaia Gerbe将开启超模星二代的未来。 超模二代的年少成名路
在2018纽约春夏时装周首场最受瞩目的Calvin Klein秀场上,Kaia担任模特,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她的人生中走的第一场秀,她用着大跨步的猫步和圆规式的步伐,冷静的姿态和时装的冰冷距离感一战成名。紧接着又在Alexander Wang的秀场上担任开场模特,这届时装周她走了四场秀,除了Calvin Klein、Alexander Wang,还有Fenty×PUMA by Rihanna和Coach,Kaia的高起点有目共睹。
别看Kaia Gerber只有16岁,作为一个兼具外貌条件和身份条件的模二代,她的模特之路早就启程了。
因为妈妈曾经是设计师Gianni Versace最爱的缪斯,Kaia在年仅10岁的时候就为Versace的童装拍摄了广告。Versace现任设计师Donatella Versace还表示:“就像她妈妈一样,Kaia有着与生俱来的天赋。”
跟Kaia 接触过的工作人员,对她基本一致好评,说她家教好,有礼貌。和她妈妈一样,她超级和善,拍摄会对每位工作人员说谢谢。Kaia 自己也说, “每当看到自己的妈妈在工作中非常友好地对待周围的工作人员时,都能给自己树立一个非常好的榜样形象,这也激励着我向她学习。”
打开Kaia的社交平台页面,除了发布秀场、T台、拍摄杂志、出席活动的照片之外,她也喜欢秀一些生活美照,记录生活的日常点滴,和小动物的合影也是随处可见,虽然和Kendall她们一样,都是社交平台上的红人,但她不愿意被粉丝数、点赞数给控制。褪下超模光环的她,私底下是个很可爱的小姑娘。
每个人在社交媒体上都只会呈现最好的自己,但她想把最真实的一面告诉大家。并且她不愿意沉迷于网络,每年夏天都会和家里人一起去加拿大的豪宅过一个没有wifi的暑假。搜索Kaia的日常街拍,你就会发现她和美国那群青少年没什么两样,穿出了所有少女们的style,卫衣、T恤、牛仔裤、运动鞋、马丁靴、人字拖等常见单品,都是她最日常最生活化的服装搭配,反而更显得她平易近人又单纯可爱。
虽然还没成年就已经踏入时尚圈,成为了别人眼中的网红星二代,但Kaia和其他人不太一样,感觉她更克制,她的想法甚至不像一个16岁的女生。Kaia觉得自己和妈妈比,她更勇于打破规则。今年6月份,她在ins上发了一张浴袍照引起了争议,大家说美是美,但是小小年纪就发这种照片很不合适。她说自己会更遵循自己的内心,不会过于迎合别人的看法。
完全继承了母亲强大的模特基因和甜美长相的Kaia Gerber,在某种意义上的确在起始点就赢了许多人,但她也用日渐成熟的表现力和带有自身特色的台步风格,为超模事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样有实力有想法的Kaia能开启属于自己的超模新时代。
几乎每一位创业者都有一个曲折的创业故事,把梁超放在千万创业者中看,最动人的不是其冒险故事,而是他輕松打破了两条创业魔咒,一是第一次创业难成功,二是垂直B2C难存活。
草根团队开创潮流帝国
1980年,梁超出生于南京,虽然是80后,但梁超没有时髦的互联网行业背景。为了创办杂志,他不惜把自己在南京的房子卖掉,拿到几十万开始动手做。那一年,梁超25岁,在此之前,他仅在一家电视台工作过两年,这是第一次转型。
2005年,电子商务、B2C是只有极少数人才听过的名词。梁超首先想做的也不是电商,而是办一本年轻男性爱看的潮流服装杂志。理由很简单:市面上没有类似刊物。
起初,梁超哪里懂做杂志,顶多就是看过几本香港传来的潮流刊物。回忆创业初期,他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出版人,有任何问题他都会和其它刊物比对。比如说,为什么《YOHO! 潮流志》上一页内容上只排了三件衣服,但国外的杂志排得更紧密,信息量更大。这些他都要追问原因。
由于切准了需求,梁超的创业起步走得相对很顺:杂志创刊一周年的时候,梁超做了盘点,发现第一年就营收平衡了,第一期杂志就卖掉60%,而经销商以为只能卖10%~30%。他开始意识到这个市场需求是真实存在的。
杂志做了差不多两年,有越来越多的读者给编辑部来信,他们都很喜欢杂志里面的衣服,想知道哪里可以买到。那时候是2008年,天猫还在娘胎里,淘宝上则是妖孽丛生,线下则是班尼路、美特斯邦威的天下、顶多来俩耐克和阿迪。
梁超发现这是一个难题。或许现在无论哪位互联网人士穿越回去都可以告诉他垂直媒体和电商的转化关系,但当时连 iPhone3gs 都没有,可想而知这道题有多么难解。
没过多久,梁超想出了一个销售策略。他利用两年来建立起来的品牌资源采购货品,同时在杂志里夹带一张别册,里面附上各个衣服品牌的价格以及销售电话,读者看上哪件衣服就可以通过电话采购。
你没看错,就是电话。如今 YOHO! 集团年销售额20亿,90% 来源于“有货” App ,而最早真的是用电话做销售的,这就是无法阻挡的草根智慧。不过电话销售总不是长久之计,团队看得下去投资人也看不下去。好在除淘宝之外,当时 B2C 电商模式也已经兴起,典型代表就是如日中天的当当网。
其中的核心原因,是梁超做对了两件事。
一是死守平台调性。2012年之后,淘宝和天猫的势能越来越强,大批垂直B2C死去。如果说京东活下来的武器是物流,那么“有货”能抵抗大平台的就是自己的平台调性:不管外界咋变,他只选择潮、酷和个性的服装。 二是选择的是服装这一非标品类。就算天猫上的服装品牌越来越多,细分领域用户依然有个性化需求难得到满足,也需要内容为其做决策参考。同时,相对于大类目中的大品牌,潮牌更容易依附于平台。当年选择做手表、运动鞋、女鞋、箱包的垂直B2C,选择的品类不符合上述特征,最后没有人走出来。
梁超透露,现在“有货”98%以上的销量来自官方APP,并且其中50%以上的品牌是“非脸熟”品牌。做到了上述两点,“有货”左手能掌握得了供应商,右手能留得住用户。
不越界 坚持才是制胜关键
2010年凡客卖了30亿,2011年陈年把目标定为卖100亿,品类从卖服装拓展到拖把、棉被等各种品类。当年最后勉强卖了40多亿,剩下的库存甩了几年都没甩完,凡客也从此一蹶不振。这个时期的梁超,做得最对的一件事就是守住了边界。“就怕因为数字压力,变得和别人一样,这才是最危险的事情。”
被问及自身最大的缺点是什么时,“不够social(社交)。”梁超说这一点很妨碍他与外界交流。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理解,梁超的不够social也给了他一道隔热层。在2010年前后,在电商最为疯狂的阶段,梁超没有被外界所干扰,“有货”只卖潮、酷和个性化的服装,在大平台挤压之下还有自己的价值。
梁超回忆,当时董事会讨论时,有人有不同意见,但最后达成了统一:“有货”要做的不是疯狂冲销售额,而是在保持现有潮流调性、货品独特性的前提下,保留一定的利润。在垂直电商普遍亏损的大背景下,2012年5月,“有货”实现单月盈利。
“有货”一开始采取的经销商模式:从潮牌那里进货,再在平台上卖出去。他说2011年“有货”就有200个品牌,到2013年还是200左右的品牌,只是中间进行了大量的淘汰和择优。“有违我们平台定位的我们不做,我们一定要让我们的品牌结构更加趋于合理,同时帮助中国的原创设计师去发展。”
二是开线下潮流社区店YOHO!STORE。“第一家店开在南京,面积大概有5000平方米,不仅是卖货,还要做成一个潮流社区,是潮人坐下来交流、喝咖啡的地方,在这里他们还可以做造型、看展览、办论坛和见面会,或者还会加入表演元素,比如做音乐的Live House。”
梁超认为目前国内还没有类似YOHO!STORE的线下店,可以看到的原型是日本东京的原宿街区(日本潮流文化的聚散地)。“电商发展这么火,对原宿有冲击吗?一点也没有。那中国未来会不会也出现这样的线下潮流街区诉求?我们在购物中心内是否可以内置mini版的原宿街区或纽约苏荷区?”
在梁超眼里,现在商场里的品牌都一样,这点对年轻人来说很乏味。而YOHO!STORE带来的全新品牌与消费体验是完全不一样的。也是因为这一点,梁超说YOHO!STORE受到商业地产和政府的欢迎,租金相对更便宜。“我们是给他们引流的,贵是贵在人力成本、店铺装修上,综合算下来会接近于线上的成本。”
为了开线下店,梁超已经准备了三年时间,YOHO!STORE一开张,其货品、库存、物流和线上是全部打通的。“这个系统也是我们自己研发的,我们从2013年就开始准备了。”
“这是一件全新的事情,其中最大的挑战是人,而不是市场需求,等我们摸索清楚了,才会开第二家,再往其他一二线城市渗透,那个时候再考虑是不是要加盟商进来。”梁超说。
时尚就是个轮回,每个时代每个时间段都需要一个艳压全场的高颜值姑娘。而Kaia Gerber从出生开始,那整个时尚圈都在等她长大。
身为传奇超模Cindy Crawfrod的宝贝女儿,年仅16岁的她已经有了超模的大长腿和得天独厚的时尚气质,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她从小就生活在镁光灯下,年纪轻轻就成了Versece童装的代言人,上一线杂志封面也是分分钟的事情,在殷实家境和强大人脉资源的加持下,Kaia Gerbe将开启超模星二代的未来。 超模二代的年少成名路
在2018纽约春夏时装周首场最受瞩目的Calvin Klein秀场上,Kaia担任模特,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她的人生中走的第一场秀,她用着大跨步的猫步和圆规式的步伐,冷静的姿态和时装的冰冷距离感一战成名。紧接着又在Alexander Wang的秀场上担任开场模特,这届时装周她走了四场秀,除了Calvin Klein、Alexander Wang,还有Fenty×PUMA by Rihanna和Coach,Kaia的高起点有目共睹。
别看Kaia Gerber只有16岁,作为一个兼具外貌条件和身份条件的模二代,她的模特之路早就启程了。
因为妈妈曾经是设计师Gianni Versace最爱的缪斯,Kaia在年仅10岁的时候就为Versace的童装拍摄了广告。Versace现任设计师Donatella Versace还表示:“就像她妈妈一样,Kaia有着与生俱来的天赋。”
跟Kaia 接触过的工作人员,对她基本一致好评,说她家教好,有礼貌。和她妈妈一样,她超级和善,拍摄会对每位工作人员说谢谢。Kaia 自己也说, “每当看到自己的妈妈在工作中非常友好地对待周围的工作人员时,都能给自己树立一个非常好的榜样形象,这也激励着我向她学习。”
打开Kaia的社交平台页面,除了发布秀场、T台、拍摄杂志、出席活动的照片之外,她也喜欢秀一些生活美照,记录生活的日常点滴,和小动物的合影也是随处可见,虽然和Kendall她们一样,都是社交平台上的红人,但她不愿意被粉丝数、点赞数给控制。褪下超模光环的她,私底下是个很可爱的小姑娘。
每个人在社交媒体上都只会呈现最好的自己,但她想把最真实的一面告诉大家。并且她不愿意沉迷于网络,每年夏天都会和家里人一起去加拿大的豪宅过一个没有wifi的暑假。搜索Kaia的日常街拍,你就会发现她和美国那群青少年没什么两样,穿出了所有少女们的style,卫衣、T恤、牛仔裤、运动鞋、马丁靴、人字拖等常见单品,都是她最日常最生活化的服装搭配,反而更显得她平易近人又单纯可爱。
虽然还没成年就已经踏入时尚圈,成为了别人眼中的网红星二代,但Kaia和其他人不太一样,感觉她更克制,她的想法甚至不像一个16岁的女生。Kaia觉得自己和妈妈比,她更勇于打破规则。今年6月份,她在ins上发了一张浴袍照引起了争议,大家说美是美,但是小小年纪就发这种照片很不合适。她说自己会更遵循自己的内心,不会过于迎合别人的看法。
完全继承了母亲强大的模特基因和甜美长相的Kaia Gerber,在某种意义上的确在起始点就赢了许多人,但她也用日渐成熟的表现力和带有自身特色的台步风格,为超模事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样有实力有想法的Kaia能开启属于自己的超模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