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华夏文明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四大文明之一,是现今古文明仅存的璀璨明星,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已逐渐黯然消逝。数字传媒时代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全面降临我们的生活,传统文化的传播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动画作为与现代文明共同成长的朝阳产业,亦需要厚重的文化底蕴为内涵,只有充分融合了中华文明的精髓,才能创造出具有典型标志性的中国特色的动画。中国传统文化与动画创作的结合,既为保护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又为民族动画的发展提供了厚重的文化支撑。
【关键词】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播;中国特色动画;动画文化内涵
1 传统文化动画传播的传承
中国的传统文化随着朝代的更迭,不斷的补充、融合、沉淀、积累,有日益完善的,也有逐渐凋零的,在几千年的风霜雨雪之下逐渐形成了今日的面貌,它是华夏祖先智慧的结晶,是炎黄子孙的本源,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文明的精髓。它使中华的文化带有鲜明的辨识性和独特的气韵。然而,一方面,传统文化形态在时代前行的脚步中和技术革新的冲击下,正承受着前所未有冲击,这是一种自然选择下的优胜劣汰,如何适应当代发展的需求已成为必需面对的课题,以戏曲为例,社会生活节奏慢,走进戏园观赏戏剧已成为日趋小众的传播方式。另一方面,在全球化风潮引领下,不只经济,在文化方面,西方文化带来的碰撞日益加剧,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冲击,使得中国的传统节日,民族服饰等日渐式微,君不见当下的新生代力量只识西方的情人节却对中国的七夕冷漠以待,白纱覆头已渐代盖头遮面。
2 动画创作文化内涵的需求
传统文化在动画创作中的体现在国产动画中早已有之,其中“中国学派”的鼎盛时期更是创作的巅峰,其中《小蝌蚪找妈妈》《三个和尚》《神笔马良》等,撷取了传统文化的不同侧面,在世界范围内使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得到了展示与弘扬。随着时代的沉浮,国产动画再次提供“中国文化、世界讲述”的海外传播战略和文化软实力提升意识,表现民族文化的动画如雨后春笋般崭露头角。2016年迪士尼第57部动画《海洋奇缘》的导演在影片设定集中表示想通过动画带观众来到不一样的地方,感受不同的文化,他这一观点鲜明地点出了文化内涵在动画创作中的重要地位,迪士尼动画“花木兰”更是将目光投注到中国传统诗歌《木兰辞》上,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的巾帼英雄推向世界舞台。
3 传统文化与动画创作结合方式的探索
动画的传播没有国界,不分种族,它将中国传统文化带向世界舞台,如何将民族文化作为文化资源融入动画创作是中国动画人一直以来的研究方向,而如何将动画用于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则是中国动画发展的新课题,动画与传统文化的结合方式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3.1 传统文化艺术形式与动画美术风格设定的结合
风格样式的美术设定是动画整体风格的奠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当一部分艺术形式具有独特而完整的标志性视觉体系,能够为动画创作提供完善的风格导向,与此同时,也将自身的文化特性顺理成章地完成动画的文化传承过程。如当代动画短片《双下山》,其影片的美术风格设定借鉴了传统水墨画的绘画风格,其中“点 春留白”的技巧尽显国画艺术的风韵,带有强烈的中国特色。而花费一万块石膏板的最重动画《夏虫国》,为了更好地展现敦煌壁画的艺术特点,每张画面都是在石膏板上进行刻画,整部动画耗费的石膏板重达20吨,既以强烈的中国风引起国内外的轰动,又将传播敦煌壁画这一中国传统艺术的动画载体作用充分发挥。
3.2 传统文化元素与动画剧体创作的结合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成为动画创作取之不尽的创意蓝本,动画将传统文化作品通过视听语言的再加工,以新的形式展现与大众视线之内。动画电影《大鱼海棠》影片的剧本中大量引用了文学、诗歌及民间风俗,其创作灵感来自于古典文学的经典之作《庄子.逍遥游》。动画片《怪哉》其故事剧本改编于清代著名文言文短片小说《聊斋志异-白莲教》其影片揉合诡异的画风,有效地烘托出聊斋故事的基调。
3.3 传统表现艺术与动画表演的结合
多民族融合的民族构成结构给予了传统文化多元的艺术文化特点,在几千年的劳动和斗争中,各族人民逐渐创造出了风格迥异的表演艺术形式,以国粹“京剧”为代表的中国戏曲,以兽皮制作角色形象的皮影戏,牵线操作的木偶戏,少数民族特有舞蹈、杂技表演等独具中国特色的表演方式,形成一座瑰丽耀眼的民族艺术宝库。为传承戏曲艺术而创作的戏曲动画不胜枚举,第十一届的全国美术作品展银奖作品《十字坡打店》的动作表演,动作行如流水,尽显京剧程式化动作的形式美。动画短片《夫妻观灯》则是借鉴了皮影戏的表演特点。
3.4 传统文化元素在造型设定方面的结合
动画的角色形象担负着推动剧情进展,展现整体动画风格的重要使命,一个优秀的角色造型设计往往能够成为影片天然的代言人。经典动画《天书奇谭》中角色设定中对于戏曲脸谱的借鉴成就了经久不衰、历久弥性的人物形象。脸谱化的形象设计使角色从性格到形象形成了由内而外高度的形神合一。这既是动画创作以传统戏曲艺术为资源,从中汲取灵感,又是以动画为载体对戏曲脸谱元素的再创作,使传统文化通过动画的形式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4 结语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全球的联系日益紧密,地球村的态势越发明显,知识和文化的交流突破了传统时空的限制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通,在此前提之下,如何保护和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不在知识融合的洪流中淹没,并使其以典型的艺术特征融入现代文化传播是当代动画人首先关注的重要课题。这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同时也是动画艺术对于文化内涵的内在需求。
参考文献
[1]杨状振,王普.2011年国产动画发展报告[J].当代电视,2012(02):44-46.
[2]张赛娟.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动画造型设计中的运用[J].艺术百家,2010(s1):128-129.
作者简介
于冰(1982-),女,山东省莱芜市人。硕士学位。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现为长春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动画教研室助教。研究方向为动画创作。
作者单位
长春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动画教研室 吉林省长春市 130000
华夏文明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四大文明之一,是现今古文明仅存的璀璨明星,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已逐渐黯然消逝。数字传媒时代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全面降临我们的生活,传统文化的传播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动画作为与现代文明共同成长的朝阳产业,亦需要厚重的文化底蕴为内涵,只有充分融合了中华文明的精髓,才能创造出具有典型标志性的中国特色的动画。中国传统文化与动画创作的结合,既为保护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又为民族动画的发展提供了厚重的文化支撑。
【关键词】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播;中国特色动画;动画文化内涵
1 传统文化动画传播的传承
中国的传统文化随着朝代的更迭,不斷的补充、融合、沉淀、积累,有日益完善的,也有逐渐凋零的,在几千年的风霜雨雪之下逐渐形成了今日的面貌,它是华夏祖先智慧的结晶,是炎黄子孙的本源,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文明的精髓。它使中华的文化带有鲜明的辨识性和独特的气韵。然而,一方面,传统文化形态在时代前行的脚步中和技术革新的冲击下,正承受着前所未有冲击,这是一种自然选择下的优胜劣汰,如何适应当代发展的需求已成为必需面对的课题,以戏曲为例,社会生活节奏慢,走进戏园观赏戏剧已成为日趋小众的传播方式。另一方面,在全球化风潮引领下,不只经济,在文化方面,西方文化带来的碰撞日益加剧,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冲击,使得中国的传统节日,民族服饰等日渐式微,君不见当下的新生代力量只识西方的情人节却对中国的七夕冷漠以待,白纱覆头已渐代盖头遮面。
2 动画创作文化内涵的需求
传统文化在动画创作中的体现在国产动画中早已有之,其中“中国学派”的鼎盛时期更是创作的巅峰,其中《小蝌蚪找妈妈》《三个和尚》《神笔马良》等,撷取了传统文化的不同侧面,在世界范围内使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得到了展示与弘扬。随着时代的沉浮,国产动画再次提供“中国文化、世界讲述”的海外传播战略和文化软实力提升意识,表现民族文化的动画如雨后春笋般崭露头角。2016年迪士尼第57部动画《海洋奇缘》的导演在影片设定集中表示想通过动画带观众来到不一样的地方,感受不同的文化,他这一观点鲜明地点出了文化内涵在动画创作中的重要地位,迪士尼动画“花木兰”更是将目光投注到中国传统诗歌《木兰辞》上,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的巾帼英雄推向世界舞台。
3 传统文化与动画创作结合方式的探索
动画的传播没有国界,不分种族,它将中国传统文化带向世界舞台,如何将民族文化作为文化资源融入动画创作是中国动画人一直以来的研究方向,而如何将动画用于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则是中国动画发展的新课题,动画与传统文化的结合方式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3.1 传统文化艺术形式与动画美术风格设定的结合
风格样式的美术设定是动画整体风格的奠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当一部分艺术形式具有独特而完整的标志性视觉体系,能够为动画创作提供完善的风格导向,与此同时,也将自身的文化特性顺理成章地完成动画的文化传承过程。如当代动画短片《双下山》,其影片的美术风格设定借鉴了传统水墨画的绘画风格,其中“点 春留白”的技巧尽显国画艺术的风韵,带有强烈的中国特色。而花费一万块石膏板的最重动画《夏虫国》,为了更好地展现敦煌壁画的艺术特点,每张画面都是在石膏板上进行刻画,整部动画耗费的石膏板重达20吨,既以强烈的中国风引起国内外的轰动,又将传播敦煌壁画这一中国传统艺术的动画载体作用充分发挥。
3.2 传统文化元素与动画剧体创作的结合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成为动画创作取之不尽的创意蓝本,动画将传统文化作品通过视听语言的再加工,以新的形式展现与大众视线之内。动画电影《大鱼海棠》影片的剧本中大量引用了文学、诗歌及民间风俗,其创作灵感来自于古典文学的经典之作《庄子.逍遥游》。动画片《怪哉》其故事剧本改编于清代著名文言文短片小说《聊斋志异-白莲教》其影片揉合诡异的画风,有效地烘托出聊斋故事的基调。
3.3 传统表现艺术与动画表演的结合
多民族融合的民族构成结构给予了传统文化多元的艺术文化特点,在几千年的劳动和斗争中,各族人民逐渐创造出了风格迥异的表演艺术形式,以国粹“京剧”为代表的中国戏曲,以兽皮制作角色形象的皮影戏,牵线操作的木偶戏,少数民族特有舞蹈、杂技表演等独具中国特色的表演方式,形成一座瑰丽耀眼的民族艺术宝库。为传承戏曲艺术而创作的戏曲动画不胜枚举,第十一届的全国美术作品展银奖作品《十字坡打店》的动作表演,动作行如流水,尽显京剧程式化动作的形式美。动画短片《夫妻观灯》则是借鉴了皮影戏的表演特点。
3.4 传统文化元素在造型设定方面的结合
动画的角色形象担负着推动剧情进展,展现整体动画风格的重要使命,一个优秀的角色造型设计往往能够成为影片天然的代言人。经典动画《天书奇谭》中角色设定中对于戏曲脸谱的借鉴成就了经久不衰、历久弥性的人物形象。脸谱化的形象设计使角色从性格到形象形成了由内而外高度的形神合一。这既是动画创作以传统戏曲艺术为资源,从中汲取灵感,又是以动画为载体对戏曲脸谱元素的再创作,使传统文化通过动画的形式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4 结语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全球的联系日益紧密,地球村的态势越发明显,知识和文化的交流突破了传统时空的限制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通,在此前提之下,如何保护和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不在知识融合的洪流中淹没,并使其以典型的艺术特征融入现代文化传播是当代动画人首先关注的重要课题。这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同时也是动画艺术对于文化内涵的内在需求。
参考文献
[1]杨状振,王普.2011年国产动画发展报告[J].当代电视,2012(02):44-46.
[2]张赛娟.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动画造型设计中的运用[J].艺术百家,2010(s1):128-129.
作者简介
于冰(1982-),女,山东省莱芜市人。硕士学位。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现为长春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动画教研室助教。研究方向为动画创作。
作者单位
长春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动画教研室 吉林省长春市 1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