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管网技术管理若干问题的探讨

来源 :企业文化·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mingsha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北地区冬季较长,因此采暖期较长,冬季供热是居民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如何适用最优的设计方案,是保证供热质量的关键问题。本文就供热管网的技术管理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供热管网的涉及面广,应该注意的是用热负荷的大小、上下水走向与地质情况,如何保温防腐等诸多因素都应在热网设计中统一布局、综合考虑。
   1.负荷的调查要准确:热负荷的调查及计算是一项细致的工作,设计中需反复计算及核定。热负荷分为季节性热负 荷和固定常年热负荷两种。哈市适用于季节性热负荷,其特点是与室外气象条件有着密切关 系,所以在调查时要考虑到哈市近5—10年间平均最冷的5天的平均温度。室内温度不低于18 ℃。准确计算热负荷,才能达到养活一次投资,降低工程造价。减少运行成本。保证供暖质量的目的。
   2.适应例题的热指标:在换热指标前我们先了解供热总负荷公式
   ∑Q=1.05(q1+q2+q3+……qn)
   式中∑Q—热网供热的总负荷,W;
   1.05—管网沿程热损失系数;
   q1+q2+q3+……qn—单体建筑物设计热负荷ω。
   当以上某个或几个单体建筑在准确条件下不允许时,集中供热系统中常常利用热指标进行规划式初步计算,它能够满足实际要求:
   Q=q5 F W
   Q=qV W
   热指标的选择是设计中的决定因素,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初投资和运行费用。目前有些地区在设计中,热指标选用时都略有偏大,取的都是上线。而我们考虑哈市地区近10年冬季温度偏高这一特点,单位面积(单位体积)热指标应取下线+5W/m2(5W/m3),使初投资成本减少到最经济的曲线内,可减少运行费用。
   3.供暖参数的选择:供回水温差及比摩阻是影响管网设计的主要参数,选择不当,运行中不但耗电量大,还会引起管网严重失调。我公司根据实践证明,主干线经济比摩阻在30-80Pa为宜,支线大些可有利于调节,但不应超过300Pa。温差大循环量则小,温差小循环量则大。以我公司为例,香坊一级网供回水温差选用40℃为宜。动力一级网供回水温差选35℃为宜,二级网供回水温差选用20-50℃。
   4.水压图的绘制:绘制水压图是一项主要设计程序,不能省略,尤其是在供热管网设计上和运行中,能够随时掌握供热系统是在什么样的工况下运行;管网中各点压力大小变化如何;系统能否安全运行;水力计算是否正确;用户入口选择方式是否合理,特别是地形复杂供暖半径较大的供热管网,其必要性更为突出,水压图的形式能明显清晰地表示出上述各项内容。现在有些设计仅凭经验,根本不搞什么水压图,这给将来的运行调节造成了很大麻烦,只有绘制出水压图,才能有利于进行管网的水利平衡。
   5.选择适当的敷设型式:城市供热管网采用直埋的优点很多,如占地面积小、施工简单、工期短、保温防腐性能好等。特别是使用聚氨酯保温管效果更好。因为这种保温管在周围沙垫层厚度不小于200mm时导热系数、吸水率、使用寿命等都好于其它保温材料。特别是在排水和暖气沟交叉时使用聚氨酯保温管,效果更佳。
   6.供热管网的建设要有规划:供热管网的布局,走向要服从总体规划,管网规划要有超前意识并留有发展余地,避免建一栋住宅改一次管网。供热管网的规划布置一定要兼顾城市其他性质的几种管线,确定实际施工中的标底是否有问题,是否与其他管道“打架”。
   二、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施工是设计的体现,施工的质量将直接影响供热管网的使用寿命和供暖效果。管网的施工必须按设计要求及有关技术规范要求进行,要严把质量关。
   供热管网属隐蔽工程,一旦埋入地下,质量将难以检查,所以要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督,如管路的焊接、焊口探伤、口保温、填沙以及埋深等都要严格按设计要求监督施工,特别是施工后的打压冲洗工作,一定要细致,因为供热管网的施工条件都不是很好,施工过程中管内难免要进入泥沙,石块等杂物,如不认真冲洗很容易造成管路堵塞,影响供暖。
   三、供热管网的调节
   供热管网调节是一项复杂、细致、理论性和专业性较强的工作。供热管网调节的目的是使热用户内散热器的放热与热用户热损失的变化相适应,以确保热用户室内温度达标,既节约能源,又保证供热质量。
   1.间接式供热系统的初调节:间接供热系统的初调节分为一次系统初调节和二次系统初调节,初调节时应先调节一次系统,后进行二次系统的调节,为减少初调节时的盲目性和提高调节效果,在调节前应分别对一次和二次系统进行准确的水利计算,然后按计算结果进行调节。
   (1)一次系统的初调节主要是利用换热站内或管道上设置的检测仪表(流量计、压力表等)对网路上或换热站内的调节阀按水利计算结果进行反复调整。应注意的是对二次管网较长或保温不好的用户进行初调节时,其调节量应包括为补偿二次管网热换失而增加的流量。(2)二次系统的初调节同直接式供热系统的初调节一样,即借助各种检测仪表,按水力计算结果,先对管网上或热用户入口处各阀门进行调节,然后再调节用户室内部分的各主管、支管阀门。为保证各用户得到所需流量初调节常要反复进行。
   2.间接式供热系统的运行调节:根据调节地点不同,供热系统的运行调节分集中调节、局部调节和个体调节三种方式。集中调节在热源处集中运行;局部调节在热力站或用户引入口进行;而个体调节是直接在散热设备(散热器等)处进行的调节。其中集中或局部调节方式又有如下几种:
   A.质调节:保持流量不变,用改变网路供水温度来调节的方法。B.量调节:保持供水温度不变,用改变网路循环水量来调节的方法。C.分阶段改变流量的质调节:按室外温度高低把供热期分成几阶段,在不同阶段保持一定流量情况下进行质调节的方法。D.间歇调節:通过改变每天供热时数来调节的方法。
   (1)一次(高温水)系统的运行调节:由于一次系统的水利工况较易调节,系统压力可调范围大,因此其运行调节应采用质调与量调并用,在保证最不利点压差足够的情况下,尽量采用量调的方法,特别是供热初期和后期应以量调为主,供热中期以质调为主,量调为辅。
   (2)二次(低温)系统的运行调节:间接式供热系统中的每一个独立的二次系统实际上是一个小型直接式供热系统,也是以质调为主。一个间接式供热系统由几十个或数百个二次系统,这些系统运行调节要求同步进行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因此人工调节方法无法实现,应采用自动控制方法。这样的自控系统一般由室外温度传感器,一个单板机和一个自动调节阀组成,它可根据输入单板机内的运行曲线,按室外温度变化对一次系统供水量进行自动调节,来控制二次系统的供水温度,达到对二次系统质调的目的。
   综上所述,关于供热管网的技术管理问题,只是根据供热的实际情况,个人在工作运用中的感受看法以及不成熟的管理经验进行浅谈,以供同行校正指导。
  
  (作者单位:1.沈阳祥运热力供暖有限公司
  2.沈阳浑南热力有限责任公司)
其他文献
位于眶尖部的海绵状血管瘤采用常规的眼科经前方入路常难以显露和切除,由神经外科医生采用经颅入路可使部分患者得到合适的治疗[1].自1990年1月至2002年5月,我们共经颅入路切
摘 要:本文简要分析了成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内训师需要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企业内训师;知识;技能水平  企业之间的竞争,虽然有技术因素和市场方面的因素,但是人才竞争力的提升才是企业发展和壮大的关键。企业如果有很好的硬件,在人力资源方面却比较的落后,那么也不能够将其称之为有竞争力的企业。因为人力资源是可以不断发展的,可以不断的开发和利用。  1、要对受训对象的
1发电机的过负荷运行   发电机的定子电流和转子电流均不能超过由额定值所限定的范围。但是,当系统发生短路故障发电机失步运行、成群电动机自启动以及强行励磁装置动作等情况时,发电机的定子和转子都可能短时过负荷。电流超过额定值会使绕组温度有超过允许限度的危险,严重时甚至还可能造成机械损坏很显然,过负荷数值越大,持续时间越长,上述危险性越严重 因此,发电机只允许短时过负荷。过负荷的允许数值不仅和持续时间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在脊柱转移性肿瘤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39例脊柱转移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磁共振成像(M RI)对上述患者的
期刊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志愿者走进养老机构,为老年人提供精神慰藉、文化娱乐、卫生保健、医疗康复等服务,为养老事业和老龄化社会做出了贡献。但志愿者参与养老服务也面临着诸如
为了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效率,向课堂教学要效益和质量,近一年来,在市教体局的要求和倡导下,我市各校都积极开展高效课堂达标活动,要求从理论考核到实际讲课,人人过关达标并从中选拔部分优秀教师参与市级高效课堂赛讲。在该项活动中,我本人也积极参与,获得市级教学能手称号。同时,也认真听了几十节高中英语达标课和示范课,从中受益匪浅,对高效课堂有了一个全新的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  
目的:探讨超声在妊娠期子宫破裂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1例妊娠期子宫破裂患者行超声检查,观察分析超声特征,分析诊断结果.结果:10例超声诊断正确,1例误诊.诊断准确率为90.9%.
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不健全,养老服务缺乏医疗机构提供的有针对性的养老康复服务,亟待规范化、低成本化的医养康结合的养老模式。文章以广州市天河区暨
伴随着社会矛盾的增多和激化,我国突发公共事件频繁发生.在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置和救助工作中,政府提供的救助仅仅是标准化的基础救助,其目的是为了满足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和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