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竹青

来源 :金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c3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谈 到丹阳吕城新闻文化事业的发展、过去 和现在,历史上都绕不开韦竹青,离不开韦竹青,忘不了韦竹青。
  韦竹青,他是一头拓荒牛,吃草挤奶,一步一痕,把脚印深深地镌刻在故乡的大地。他是一杆路标,无论是在雾霾重重的晨钟暮鼓声中寻觅,还是在烟雨苍莽的山野前行,都不失南北;他更是一位善解人意的良师益友,不羡慕不嫉妒,不攀比不丢失自己, 坦坦荡荡依心而行,执着地坚守着自己手中那支笔。
  我与韦竹青是1981年下半年在丹阳县广播电台通讯员表彰大会上相识的。他着布鞋,穿一件半新不旧的蓝色卡其布外套,身材矮小,黑黑瘦瘦的,手不离烟卷。萦绕飘散的烟雾中,他抿着嘴巴,眼睛瞪得又圆又大,明亮的双眸注视着倾听着,不多说话。大家都叫他韦记者或韦老师。那时我在丹阳县委宣传部工作。临别时,他邀请我到吕城看看。
  韦竹青出身农家,家境贫寒。年轻时怀揣报国之志,结伴远行,奔赴甘肃,闯荡新疆。回到家乡后,六十年代在乡农具厂做工,不久被聘到《红镇江报》工作了一段时间,然后再调到乡政府做通讯报道员,一干就是几十年。
  韦竹青的朋友很多,瓦木匠、理发员、裁缝、铜匠、铁匠、邮政员、图书员,还有养鸡养鱼的农民、农技员、教师、干部,各行各业都有他的知心朋友。朋友有什么喜怒哀乐都喜欢与他聊聊。吕城的人和事,吕城的文化、历史、掌故,他如数家珍了如指掌,如同自家厨房里的锅碗瓢盆那样熟悉。我们一见面仿佛多年不见的老朋友那样古今中外谈天说地,很快成了莫逆之交。我觉得他像家乡老村旁那株古老的枫杨,平凡,普通,根深叶茂。
  韦竹青才到乡里工作的时候,正是“割资本主义尾巴”时期,谁家多养了一只鸡,都要被称为“阶级斗争新动向”“资本主义苗子抬头”,闹得村村鸡飞狗跳,老百姓怨声载道。对那些树立起来的所谓“典型”“样板”,他十分反感,无心问津,因此得罪了乡里的某位权贵,说他“脾气大、太清高”。下班回到家已是掌灯时分,屋里一片漆黑。头发花白的母亲佝偻着腰,从麦地里摸黑挑担才进门,冷水盖住锅,晚饭还没有开做。韦竹青心头一阵辛酸,走到门前大口大口地抽完两支烟,站到桌边展纸泼墨,当即写下汪洙诗句:“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聊表悲愤之情。隔日又择“我有笔如刀”一幅,请人装裱好,悬挂在自己卧室,以此明志。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韦竹青作为从事新闻工作的基层“记者”,以他独特的敏锐和视角,最先感觉到春天的信息、大地的温暖。吕城乡党委政府在“三级干部”大会上,请“专业户”“重点户”讲致富经验,韦竹青连夜写稿及时报道。十年动乱中,吕城远近闻名的“罱泥王”被批,罱泥船被毁,现在又重操旧业组成罱泥组,流动为乡亲们罱泥,韦竹青立即采写了《罱泥王重显身手》的稿子,被新闻单位采用。为了报道吕城知名盆景栽培专业户焦国英的事迹,韦竹青三次到村里采访,从早到晚陪同老焦在地头整整一天,以此为典型写出《让“两户”之花开遍千家万户》的好稿。
  为了尽快地、更多地把吕城经济发展的大好形势报道出去宣传出去,韦竹青尽心尽力地施展着自己的抱负与才华,忘我忘情地工作。那时候没有打字机,没有电脑,文字全靠手写手誊。他白天采访晚上写作,经常通宵达旦。一天一篇,一天两篇,有时一天三篇、四篇,被省、市、县报纸和广播电台等新闻单位采用。有一次他因阑尾炎住院,手术后的第二天,就捂着伤口给省报和市报写稿。住院期间,他写的稿子被刊用了四篇。这些有血有肉、有声有色,来自最底层的报道和声音接地气,连着百姓,关乎民生,一叶知秋,在社会上反响震动很大。
  吕城为丹阳“四大集镇”之首,历史上是商贾云集之地。改革开放初期,集镇市场又日益繁荣,正成为周边县市农副产品的集散地。大运河南来北往的船只穿镇而过,将安徽、山东、浙江的农副产品在这里卸货转运。吕城的苗猪市场、耕牛市场、水产家禽市场、粮食饲料市场、蔬菜水果市场、芦帘杂竹市场、木材市场等,一个个专业市场迅速兴起,交易量节节攀升。韦竹青敏锐地发现市场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吕城经济大发展的猛烈势头已经到来。他从市场入手,采写了《访吕城牛市场》的通讯稿,紧接着又写了《百家经营、生意兴隆》的新闻稿,都先后发表在《新华日报》上。
  乡镇工业大发展,是吕城经济的又一特色。但一度时期“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具备100万到600万年生产能力的镇办大厂,受到厂房场地、人力的限制,得不到进一步发展。全乡17个大队办厂有场地有劳力,但缺资金设备技术和供销渠道,大多数生产不正常。根据这种情况,乡里组织社队办厂互相挂钩,以大厂带小厂形成配套生产能力。特别是同行业的归口配套,形成乡办带村办、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大好局面。韦竹青立即采写了《吕城乡社、队工业出现新气象》的新闻稿,给予报道与肯定。稿子被《新华日报》《中国乡镇企业报》等多家省以上新闻单位刊载,为全省、全县乡村工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典型。
  韦竹青不辞辛劳地宣传党的农村政策,反映吕城群众的心声,针砭社会时弊。到1984年,为新闻单位写稿3800多篇,还在省市以上的报刊杂志上发表了许多散文、杂文和报告文学,连续14年被评为县优秀通讯员,群众都热情地称他“韦记者”,韦竹青的名气也越来越大。
  1988年8月,中共丹阳市委派我到吕城镇任党委书记,与韦竹青在一幢楼里办公,想不到从此又与他成了同事。由于分工和工作性质不同,也不是天天见面。
  我上任后需要解决的第一件事,是东村村一位到镇里上访的退伍军人贫困户问题。这事闹得很大,影响也不好。民政科长很为难地告诉我,这些贫困对象年年都安排,民政经费不够,只是救急不救穷哇。当时吕城镇的经济状况在全市算是好的,但贫困户仍然不少。对于贫困户的救助方法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没有像现在这样综合治理的政策。我与分管乡镇工业的王镇长商量,进一步加大那些有劳力、有子女可以就业贫困户的帮扶力度,至少保证他们一户有一人能够进镇办厂做工,无工不富嘛。第二天一早,我约来韦竹青,让他陪我去东村看望那位上访的贫困户。一路上,韦竹青向我详细地介绍了情况。退伍军人老庄身体不好,妻子是个残疾人。有一个十多岁的女儿在读小学。老庄家一间小屋四壁空空,墙上石灰剥落,灶壁灶台被烟熏得漆黑一片。在那间小屋里,拉着老庄的手,我心里酸酸的,脑子里考虑着怎么办。离开的路上,韦竹青带我去他的朋友处小坐,又看了东村的村办厂。回到镇里与有关部门商定,老庄尚可劳动,由村集体安排农田看水员之类稍轻一些的工作,妻子由民政部門定期补助一点,女儿的读书费用除学校照顾外,又请韦竹青私下出面,由他的朋友,也是一位村办厂的厂长民间帮助,保证不失学。在这件事上,韦竹青做得很好,既帮助了贫困户又保护了老庄的自尊心。   韦竹青写稿经常熬夜。他的办公室就在我楼上。夜晚,我们在一起谈新闻文化、谈文艺创作、谈党的农村政策和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谈多数农民想什么盼什么急什么忧什么。谈得最多的是吕城的老百姓希望党委政府为他们做些什么。从路桥的修缮到教育医疗计划生育,从乡镇工业到农田水利,从干部作风到社会风气,无话不谈。他知识广博情况熟悉,思路清晰是非分明。他看问题全面深刻,一些建议和意见合情合理。我在把韦竹青当作挚友的同时,也把他作为了解吕城社情民意的重要渠道。在吕城工作期间,他在生活上工作上给了我很大的支持与帮助,我们之间的情谊也更加深厚。
  后来,我因工作需要离开了吕城到镇江工作。由于大家都很忙,逢年过节电话问候互致祝福外,联系也不是很多。
  大约是2001年,他因阑尾炎手术引发的肠粘连后遗症到镇江治疗。我和夫人隔三岔五地看他,给他补充一些住院的必需品,将他换下来在医院不便洗濯的衣服带回洗干净,还征得医生的同意,为他做过几次汤和菜送过去。
  他恢复得很快,脸色红润,精神饱满,坐在床上看书。一见我去,就从床上起来到走廊散步,到楼梯口点上一支烟(那时医院对抽烟管得不紧)。他告诉我,最近又有几篇稿子被什么报纸和什么杂志录用了。他想把以前发表的散文、杂文整理一下,出版一个集子。我为他高兴,劝他先养好病,工作上的事按计划慢慢做。
  不久,他出院了。那年秋天,韦竹青约了吕城的朋友来镇江看我。他背着两条大棉花胎来送给我,说是他老家责任田里种的棉花,也是他的一片心意,我很感动。
  韦竹青自从到镇政府机关工作起,与吕城前后15任党委书记和镇长一起工作过交往过。与他一起在《红镇江报》同屋同铺的同事朋友,有多位后来都担任了地级市的主要领导。在商品经济汹涌的年代,镇办厂和周边乡镇企业曾慕名前来高薪聘请他“下海”经商。他有过发财的机会,但他总是笑笑,以“不懂经济”或“镇里工作走不开”为理由婉谢了。不羡慕不攀比,他依然那样执着,坚守着自己。他从不为自己的事找领导,经济再拮据,生活再困难,身体再多差,都是默默地自己扛。直到退休,还是农民的身份,拿着镇办厂的工资。每每想到这些,我感觉到对他关心是很不够的,乃至是亏欠的。
  韦竹青的脾气是有些耿直清高,有时不听人劝。他不肯学自行车,不管路多远,一直到老,走路都是靠双腿。有人说他是“老古董”。但他对人真诚,有话直说,不搞弯弯绕,也从来不打“小报告”,不在背后评头论足说人不是,有时直率得像小孩。一次,我回吕城,听说他与交往多年的老朋友闹了误会不来往。他的朋友也是我的朋友。我与他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问他:“‘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是谁写的?写的是什么意思?”他低头抽烟一声不吭。他懂,心里是清楚的。懂就行,跟我走吧!与朋友一见面,大家又和好如初了。到退休年龄以后,韦竹青仍然在镇里领衔主编《吕城镇志》,笔耕不辍。他说,等镇志编好,印刷出版以后,一定先送我一套。
  前几年的一天下午,突然接到韦竹青的电话,说他在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我隨即丢下手头事务去看他。他坐在床边,脸色憔悴,面部黑得发暗,心情很沉重的样子。他的儿子韦波和女儿都在病房陪着他。韦波告诉我,他的妈妈(韦竹青的前妻)家在镇江,刚才还在这里。由于来得匆忙,专门为韦竹青做的菜忘带了,又赶回去拿。韦波开玩笑说,她与老爸多时不见, 有点激动,说得大家笑起来。韦竹青说他是胃上的毛病,以后又不吭声了。我问了病情,劝他既来之则安之,一定认真检查治疗,一切听医生的,需要我做的一定办到。至于——我想如果他经济上困难,我也有所考虑,会尽力帮他。我们又聊了一会,说好隔天再去看他。第二天下午,他给我电话,说他已出院回到吕城,在吕城医院治疗方便一些。那会儿,我也许能理解他的苦衷,但也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心里有说不出的难受。后来从吕城的朋友处一次次得到的都是他病情不见好转的消息。那段日子里,我一直惴惴不安,处在一种莫名的焦躁中,只能再次去吕城看他,尽我所能帮助他。但也终于没有等到他亲手送给我他主编的《吕城镇志》的那一天。70岁那年,他离我们而去了。
  在他门前临时搭的料理丧事的帐篷里,见到许多来自镇江、丹阳新闻界文学界的同事朋友,还有镇里、村里和四乡八邻赶来悼念他的同事、朋友、亲人,从早到晚一波又一波。一排排寄托着人们哀思的花圈花篮整齐地摆放着,一条条白色的黑色的挽联在风中飘动,我的眼睛模糊了,悲痛的泪水止不住夺眶而出……
  韦竹青走了,我失去了一位好朋友、好兄长。我们从相识相处到相熟相知,留给我的是几十年在一起时,那些艰难岁月里刻骨铭心的记忆。韦竹青在共和国最基层一级镇人民政府的一个部门,坚守着一个岗位,一个人一支笔,任劳任怨地为吕城新闻文化事业工作奋斗了一辈子。他创造的业绩,到达的高度,都是我们这一辈少有人能够企及的。他不是共产党员,但他对党的事业的热爱与执着,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精神,襟怀坦荡、善良正直、为人真诚、刚直不阿的崇高品格,一直是激励我不断前行的正能量,他是我学习的楷模和榜样。
其他文献
她 决定向他告白。她自信满满,他肯定会 答应自己的。想着他帅气的脸,她笑了。  她怎么也没有想到他会拒绝自己。  “你是不是觉得自己是个快递小哥,你放心,我不在意的。”  他摇头。  “你是不是觉得配不上我,没事的,我可以让我爸把你调到我家开的公司。”  他还是摇头。  “我不要房子也不要车,彩礼我也不要,我就喜欢你这个人。”  他依然摇头。  “那你告诉我,为什么?是我不够美?”她的声音早已变了
期刊
那 条长凳,原来是以一棵树的形式存在着 的。是棵枣树,站在老家院门前。后来村里要修门前的街,树碍着,爹便砍了,左看右看,觉得这木材不能浪费了,便做成了这条长凳。爹是个业余的木匠。  邻人来,笑说爹做的长凳丑。但他——爹的儿子——却喜欢得很,当成宝贝,围着凳子抚来摸去,咯咯地笑。那时他小,才三四岁,不及凳子高。  爹从田里回来,如果天气好,就把长凳搬到院子里,坐下,然后喊他坐在身边,一起看院子里奔跑
期刊
“ 办公室主任同意我与雷鸣调换了,雷鸣值 初六,我值除夕!”小王无比兴奋地推开办公室的门,气还没喘匀,便高声向大家宣布了这个让每个人听了都有些心酸的消息。  办公室主任在答应她的请求时,心里也是酸酸的,摇头叹息道:“傻小王啊,安排你初六值班,是为了照顾你呀!”  除夕是阖家团圆的日子,只有傻子才不想回家吃团圆饭、过团圆年呢!小王怎么能是傻子呢?她要是傻,能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吉林大学?能一路过关斩将,
期刊
龚 舒琴的《老东乡》散文系列,我是最早的 读者之一,每每她在微信发布之后,我常常在第一时间“互动”:或点赞,或指瑕,或补遗。  全国有成百上千个城市,每个城市都有“四乡八镇”,有东乡。镇江有东乡,句容有东乡,泰州、扬州也都有自己的东乡。  镇江的东乡最早见于南朝文学家沈约的《宋书》,说宋武帝刘裕的母亲葬在“晋陵丹徒县东乡练壁里雩山”,这是地方文献“东乡”的最早来源。在宋、元镇江地方志里有记载:“孩
期刊
我 家和戴家不光是邻里,也是主家和佃 农,因为我家租种着戴家的田。我记事时,戴家的男主人已经过世,女主人是五十刚出头的女人,花白头发,裹着小脚,走路歪歪唧唧,一个女儿出嫁了,她就带个儿子住,一年到头靠收租不愁吃不愁穿。俗话说,“有钱的住门朝南,冬天暖和夏天寒”。戴家有前后两进房子,加上东西厢房、前后院。大门朝南,进门就是一个天井小院,高高的围墙,就像立起来的火柴盒子。墙头上面长了一溜绿油油的狗尾草
期刊
好 不容易休息的休息日,拿出王川老师著 述的《千古江山》。这是一本关于镇江风土的记述,其中一段与徐州有关。所谓镇江,就是早先说的“南徐州”。按照王老师的考证,在两晋南北朝时期,兵荒马乱,徐州作为“兵家必争之地”,是当时荒乱的中心,于是大批的徐州人被迫南迁,其中很多人在镇江落脚。这些远离故乡的人,出于对老家的怀念,便把镇江称之为“南徐州”。如此说来,“南徐州”的称谓已经有了近一千五百年的历史。现在的
期刊
这 天,冯刚回到家,妻子就嘀咕了起来: “你这人说話一点儿也不算数,你早就答应抓副麻将给老爸,直到今天,连个麻将的影子也没见着。”冯刚在派出所当副所长。他皱了皱眉头说:“别唠叨了,三天之内,保证抓一副麻将给老头子送去。”  冯副所长在妻子面前打了包票,可是真的要抓一副麻将,也并不那么容易。  早在一个月前,他接到举报,说是有人抽头聚赌。那时冯刚当上了副所长,新官上任三把火,他立马赶到现场,敲开门一
期刊
太史公的谜案  我相信,早在太史公忍辱负重,含泪修撰他的旷世之作《史记》之时,他对太伯是满怀敬重的。面对着昊昊君王之尊荣,太伯“三让”王位的贤德,显然深深地震撼了空怀忠君济国之宏愿却身遭宫刑之羞辱的司马迁。因此,在他的《史记》中,太伯其人其事列《世家》之首。  据说,太史公为了讲清吴国的始末,曾亲临吴国故地考察。彼时,历经越之满门斩杀,再有楚之疯狂报复,几易其主的吴国都城已是满目疮痍。遗憾的是,司
期刊
扬 子十岁生日那天,在大酒店吃得满嘴 油。爸爸妈妈问:“小寿星,你的理想是什么?”扬子大声回答:“我长大了想当厨师,给爸爸妈妈做很多好吃的!”客人们听了都哈哈大笑。“这小馋鬼,真没出息!”爸爸妈妈责怪道。  扬子长大了,却真想当厨师,这下爸爸妈媽慌了。爸爸说:“你看你姑父、大叔、舅舅、表哥,哪个不是国家干部,光宗耀祖,你就这点出息?”  在爸爸妈妈轮番劝导下,扬子只得选读了行政管理专业,并最终考取
期刊
“ 村长,白哥又汇款来了。”魏冲村会计赵强 进厨房就嚷。  “太好了!”正为抗洪物资发愁的张元,一听“白哥”二字,立马来了精神。  张元和白哥打了十几年的交道,却一直没见到白哥的模样。想不到白哥一年多没动静,这节骨眼儿又冒出来了。  说起这白哥,简直就是魏冲村的菩萨!村里大事小事,像学校危房改造、村道拓宽、敬老院扩建、扶贫捐款……只要是涉及民生的事情,白哥总像长了千里眼、顺风耳,每次都要给村里汇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