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干预中的效果。方法选取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20例)采取常规护理的方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心肌梗死疾病的患者康复情况及后续的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过健康教育后对急性心肌梗死病症的了解明显多于对照组。且患者的恢复速度快复发率较低。以上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健康教育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干预中能够明显使患者对疾病要有足够的认知,在治疗过程中保持健康的心态,从而对患者的康复有很大的帮助,还能够有效的避免了疾病的复发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护理价值。
关键词:健康教育;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干预
急性心肌梗死作为一种常发的老年疾病,其发病原因是由与冠状动脉心肌缺血而导致的急性持续性出血,最终导致心肌坏死。当病人发病时会感觉到胸骨后剧烈且持续的疼痛。一般硝酸脂类藥物作为急救药物。急性心肌梗死的病因主要来自人们长期不正确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我国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逐渐增加,尤其是老年人更是该病的高发人群。急性心肌梗死具有发病迅速的特点,时刻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且易发生后遗症。疾病的反复发作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中,除了药物治疗外,我们必须对健康教育进行重视,而大多数患者及其家属对此了解不多,对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不够了解。这就要求医务人员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教育,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健康知识,这对患者的健康康复非常有帮助。本文将40例住院患者分组,观察健康教育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干预中效果,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治疗。受试者的选择依据如下标准:精神状态良好、无言语障碍、无无意识障碍、无器官功能障碍。其中分为观察组20例,年龄50-70岁,平均年龄(59.73 +3)岁。对照组20例年龄50-75岁,平均年龄(61.22 +2.7)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1.2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医生对病人及其家属进行用药指导,让病人和他们的家属了解药物的意义,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让病人和家属知道连续治疗的必要性,监测生命体征,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心电图监测、给药、氧气,抽血检查,提醒家属让病人多休息,等等。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包括:
(1)心理健康教育,急性心肌梗塞疾病将对患者造成巨大的心理冲击,在患者治疗是可以会出现焦虑和抑郁的心理现象,这时就需要病人和护士之间加强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积极寻找方法来缓解病人情绪,从而使病人能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日后的治疗,从而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2)预防知识教育:护士应该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疾病原因,使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的产生做到充分的了解,并告知家属预防急性心肌梗死的具体方法,使患者及其家属能够及时对疾病进行防范,尽量避免患者做出诱发疾病的不健康行为。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患者病情反复情况的发生。
(3)饮食健康教育:护士为患者及其家属讲解一些健康的食物搭配方法,以及提醒家属患者患病时对食物的忌讳,帮助患者健康康复,让患者及其家属为注重均衡饮食。
(4)运动健康教育:适量的运动对病情的恢复十分有益,护士应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适合患者的运动方式及运动量,并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在运动中的一些注意事项及一些简单的运动方法,进行适当的运动,促进患者的健康恢复。
1.3 观察指标
自制健康知识测试表,了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健康知识,并通过日常预防、自我护理、合理用药、疾病知识四个方面来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比较两组住院患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的变化。采用SDS量表和SAS量表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比较。患者两种量表的得分越高,患者的心理状态越差。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观察组患者焦虑得分平均为(30.13±1.12)分;抑郁得分平均为(36.43±1.25)分。对照组患者焦虑得分平均为(47.93±1.41)分;抑郁得分平均为(48.55±1.21)分。两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三、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的预后与梗死面积、并发症、治疗及死亡密切相关。它主要发生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后1周内,还多患者因室颤死亡。一些病人死于严重的心律失常,包括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近年来,随着医院护理的发展,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呈急剧下降趋势。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后一周内预后良好。
在治疗过程中,护理是非常重要的。作为护理干预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理应被医护人员重视。本文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了解健康知识以及对患者的心理护理非常有帮助,可以有效促进的缓解病人因患病而产生的恐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从多个方面对患者康复保驾护航,促进患者康复,保证患者处于稳定的心理状态,值得临床护理推广。
四、结论
健康教育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促进病人的病情的稳定,让患者及其家属知道急性心肌梗塞的知识,可以有效地避免疾病的复发,病人的病情稳定,临床护理价值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苏静."急性心肌梗塞护理干预中应用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30 (2017).Print.
[2]廖爱平."健康教育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干预中的应用价值."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04 (2019):10-12.Print.
[3]杨娟[1]蒋琪[2]."急性心肌梗塞护理干预中应用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引文版:医药卫生 .(2016):258.Print.
关键词:健康教育;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干预
急性心肌梗死作为一种常发的老年疾病,其发病原因是由与冠状动脉心肌缺血而导致的急性持续性出血,最终导致心肌坏死。当病人发病时会感觉到胸骨后剧烈且持续的疼痛。一般硝酸脂类藥物作为急救药物。急性心肌梗死的病因主要来自人们长期不正确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我国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逐渐增加,尤其是老年人更是该病的高发人群。急性心肌梗死具有发病迅速的特点,时刻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且易发生后遗症。疾病的反复发作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中,除了药物治疗外,我们必须对健康教育进行重视,而大多数患者及其家属对此了解不多,对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不够了解。这就要求医务人员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教育,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健康知识,这对患者的健康康复非常有帮助。本文将40例住院患者分组,观察健康教育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干预中效果,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治疗。受试者的选择依据如下标准:精神状态良好、无言语障碍、无无意识障碍、无器官功能障碍。其中分为观察组20例,年龄50-70岁,平均年龄(59.73 +3)岁。对照组20例年龄50-75岁,平均年龄(61.22 +2.7)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1.2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医生对病人及其家属进行用药指导,让病人和他们的家属了解药物的意义,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让病人和家属知道连续治疗的必要性,监测生命体征,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心电图监测、给药、氧气,抽血检查,提醒家属让病人多休息,等等。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包括:
(1)心理健康教育,急性心肌梗塞疾病将对患者造成巨大的心理冲击,在患者治疗是可以会出现焦虑和抑郁的心理现象,这时就需要病人和护士之间加强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积极寻找方法来缓解病人情绪,从而使病人能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日后的治疗,从而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2)预防知识教育:护士应该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疾病原因,使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的产生做到充分的了解,并告知家属预防急性心肌梗死的具体方法,使患者及其家属能够及时对疾病进行防范,尽量避免患者做出诱发疾病的不健康行为。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患者病情反复情况的发生。
(3)饮食健康教育:护士为患者及其家属讲解一些健康的食物搭配方法,以及提醒家属患者患病时对食物的忌讳,帮助患者健康康复,让患者及其家属为注重均衡饮食。
(4)运动健康教育:适量的运动对病情的恢复十分有益,护士应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适合患者的运动方式及运动量,并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在运动中的一些注意事项及一些简单的运动方法,进行适当的运动,促进患者的健康恢复。
1.3 观察指标
自制健康知识测试表,了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健康知识,并通过日常预防、自我护理、合理用药、疾病知识四个方面来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比较两组住院患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的变化。采用SDS量表和SAS量表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比较。患者两种量表的得分越高,患者的心理状态越差。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观察组患者焦虑得分平均为(30.13±1.12)分;抑郁得分平均为(36.43±1.25)分。对照组患者焦虑得分平均为(47.93±1.41)分;抑郁得分平均为(48.55±1.21)分。两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三、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的预后与梗死面积、并发症、治疗及死亡密切相关。它主要发生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后1周内,还多患者因室颤死亡。一些病人死于严重的心律失常,包括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近年来,随着医院护理的发展,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呈急剧下降趋势。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后一周内预后良好。
在治疗过程中,护理是非常重要的。作为护理干预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理应被医护人员重视。本文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了解健康知识以及对患者的心理护理非常有帮助,可以有效促进的缓解病人因患病而产生的恐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从多个方面对患者康复保驾护航,促进患者康复,保证患者处于稳定的心理状态,值得临床护理推广。
四、结论
健康教育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促进病人的病情的稳定,让患者及其家属知道急性心肌梗塞的知识,可以有效地避免疾病的复发,病人的病情稳定,临床护理价值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苏静."急性心肌梗塞护理干预中应用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30 (2017).Print.
[2]廖爱平."健康教育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干预中的应用价值."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04 (2019):10-12.Print.
[3]杨娟[1]蒋琪[2]."急性心肌梗塞护理干预中应用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引文版:医药卫生 .(2016):258.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