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国智慧的催化剂

来源 :大理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guo4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人类繁衍生息的这颗星球,准确地说是“水球”,而不应称为“地球”,因为它70.8%的面积被海洋所覆盖。水是生命之源,地球的血液,在地球生命演化的过程中,水无可争议地扮演着主角,它既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又是人类创造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载体。纵观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我们会发现,水在中华文明的发展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形象和色彩,它在给予中华民族无穷财富和深深忧患的同时,赋予了民族巨大的创造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孕育了民族的生存方式和思维模式,培育了民族的文化品格和精神气质。水与我们这个民族的联系实在是太密切了,以至于中华文明的许多元素都闪耀着水的光芒,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文化即是水之文化。在古代中国,大自然提供华夏先民赖以生存的水利条件,既有慷慨恩赐一面,又有严酷制约一面。中国是大陆型国家,东南临海的国土受时空所限,“望洋兴叹”恰到好处地描述了先民对海水的神秘与无奈;在内陆腹地,江河纵横,湖泊星落棋布,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江河就有1580条,湖泊数万余个,可是这些江河湖泊多数集中在西部、中部和南部;辽阔的西北、东北和北部地区江河稀少,湖泊散落,高原大漠水资源相当匮乏;即便是在江河两岸的丰水区域,洪水时常泛滥,也直接威胁着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在这样的自然条件下,我们祖先只可能有两项选择:要么听天由命或祭神祈雨,要么战天斗地或改造山河。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对水的渴求、与洪水泛滥的斗争、掠夺水资源的征战,始终占据文明生长的主流,这种渴望与斗争始终不曾停息过,长江以北比长江以南更紧迫,黄河流域比长江流域更激烈。当然,听命大自然的摆布,屈从大自然的神威,也在文明生长中占有一席之地。大致来说,古代中国的地域处于丰水区、满足区和枯水区,它们基本构成三分天下的格局,水资源分布不均,各区域水量的或多、适中、或少,是导致中华文明呈现多元性特征的原因之一,特别是华夏先民在长期治水与祈雨的实践中,不断改变水的自然形态,使得中国水文化一直朝着征服与敬畏两极方向流入大海,也就是说,虽然文明的源头始终涌向丰水区域,也就是黄河长江流域,但它包裹着许多高原大漠的文明因子,并逐渐形成“人定胜天”和“自然崇拜”的思想,一直影响到今天。我们从华夏先民对水的认知、征服、崇拜和享用方面作表层的、零散的阐述,水是怎样孕育和涤荡中国文化的,它又是如何塑造中国人双重性格,以及它怎样历史地引导着我们民族的命运?
  
  1、水文化的两极流向:征服与崇拜
  在我们引以为骄傲的众多江河中,黄河与长江是流途最长、流域最大的两条河流,它们由西向东横贯全国,直接哺育和影响着中华民族。黄河是世界上最奇特的一条大河,它全长近5500公里,流域面积75万平方公里,从巴颜喀拉山北麓的冰峰雪山中发源,向东而流横穿黄土高原,携带着大量黄土泥沙,遂变成了一条黄色的泥河,由于泥沙淤积河底,河床抬高后成为世界上罕见的“地上河”,正是这条河,孕育了一个黄色皮肤的华夏民族,神奇的大自然把黄土,黄水,黄种人联系在一起,这确实令人思绪万千、感叹不已。长江全长6300多公里,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水资源的40%以上,它从青海唐古拉山发源,与黄河一道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与长江对塑造华夏文明起着无可估量的作用,所以有人说中华民族是大河民族。
  生活在两河流域,特别是黄河流域的华夏先民既是幸运的又是不幸的。面对大自然的慷慨恩赐,他们只需把绝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到土地上,依靠肥沃的土地和江水河流的滋养,便能从事农业生产,过上安定而舒适的生活,然而,他们面前横着一道坎,那就是大河流域附近的土地经常遭受洪水侵蚀,农业生产难以维系,而远离河流的大片沃土又缺水无法耕种,农业发展受到限制,我们都知道:黄河是世界上最暴戾、最任性的一条大河,据说2000多年来,仅黄河发生决口洪水泛滥成灾多达1500多次,干旱造成的自然灾害达数百次,如何趋水利而避水害,迈过这道坎,成为衡量华夏先民是否有足够的智慧和勇气跨越生存的高度。历史证明,面对洪水泛滥或无水之害,我们祖先发挥了巨大的创造力,采取兴利避害的征服姿态,开发和治理大江大河,据中国水利史记载古代有许多治水工程,如:大禹治水、李冰修都江堰、夫差开邗沟、郑国凿秦渠等等,中国人需要永志不忘的是,大禹率领数十万先民,与黄河水患展开殊死搏斗的壮举与悲情,开水道、引水渠,这一堵一疏、一防一建的意义在于:它不仅为华夏先民早期征服自然积累了第一桶金,摆脱了对自然环境的单纯依赖,走上了改造自然的历程,农耕时代进入新纪元;更值得称道的是它凝聚了华夏先民跨区域的大规模协作的文化心态,塑造了中华民族对水的主宰精神,增强了中国人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培育了中华民族集体主义和“一个中心”政治思想观念,由此,中国人的宗教理想开始衰退,政治权威开始增强,东方专制主义开始萌芽,黄河流域成为了华夏文明的摇篮。
  生活在长江以北的华夏先民面对高原戈壁、茫茫草原、风沙弥漫,缺雨少水的自然环境,水利资源相对匮乏,生存条件较之恶劣。西方有一个著名的观点,环境越困难,刺激文明生长的积极力量就越强烈。为了寻求水资源,为了拓展生存空间,华夏各氏族不断向两河流域集聚,“缘水而居,不耕不稼”,形象地描述了华夏先民向往和涌入河流两域的景象,以此同时,争夺水资源的征战,在华夏氏族之间不断地展开,这种征战时间之长,改朝换代之多,在世界历史上也属罕见。我们都知道,中华民族的主要成份是汉族,而汉族的始祖是炎帝和黄帝,炎黄两帝又都是西北的游牧民族,炎帝是羌族,炎帝从西北进入中原,与北上中原的九黎族相遇,炎帝联合黄帝打败了九黎族,当他们骑着战马进入中原时,看到了世界上最辽阔的长江黄河平原,遂定居下来。我们祖先依靠水利之便,进行稻田耕作,发展农业经济,生产效率显著提高,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物质需求得到前所未有的改善,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炎黄两帝进入两河流域的意义在于:它不仅控制了江河权,提高了治水能力,中国人的治水,历算,土地测量、农业耕作,饲养家畜以及制陶冶炼等技术,比西方至少早一千年,为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宝贵的精神财富。但更重要的是:造就了中华民族的一种生存伟力,自强、坚韧、勤劳与中华民族的命运始终联系至今,开创了中华帝国的文明史,由此,首开先河地带来了华夏各氏族之间为水利和土地,无休止地杀戮与战争,这业已成为我们这个民族多灾多难的历史根源。对此,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说,中华文明史是从大禹开始的,是从炎黄始祖入驻中原腾升的,中华民族的早期发展史,是一部开发水利的农业发展史,也是一部争夺“河流”控制权的社会发展史。
  正像昼夜有交替、月有盈缺一样,华夏先民除了有对水征服的一面,也有对水屈从的一面。远古时期,人类面对洪水的泛滥,西方的传说,靠神恩赐的诺亚方舟才使少数人摆脱了洪水的劫难,我们有汉族神话“女娲炼石补天”的故事,有西南少数民族神话“伏羲兄妹”躲在葫芦里对付洪水的故事,我们祖先丰富的想象力并不比西方的逊色。令人遗憾的是,在早期的长江流域,特别是魏晋以后,当土地开发初步呈现人文状态以后,我们祖先对无水之害,更多地采取敬畏和屈从态度,虽然有“夸父逐日”的传说,有“后羿射日”的传说,然而,我们祖先的创造力是乎减弱了、消融了。遇洪水,不是去治理,而是采取凿大佛、铸铁犀,企图镇住洪水,四川乐山大佛、湖南常德铁犀集中体现了这一历史现象;逢干旱,不是修库蓄水、开渠引水,而是采取祭河神龙王,祈雨求水,遍布全国的大小龙王庙便是最好的佐证。当农耕时代来临时,华夏先民在有水与沃土的地方逐渐过上了农耕定居的生活,除了天上的太阳、地上的泥土以外,水成为古人生存最重要的因素和最强大的自然力,于是,水成为华夏先民最早产生并延续最长久的自然崇拜之一。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中就有记载殷人祭河神的卜辞,商周以降,水被列为古代的“八政”之一,从上至下,各民族、各地区都有自己崇奉的江河之神,如黄河有水神河伯、湘水有水神湘君夫人等,各种各样的水崇拜现象,五花八门的水祭祀仪式,在古人的眼中,水是神的恩赐,不可不恭,老天不降雨,那是人冒犯了神所遭致的惩罚,因此,先民对水的崇拜之强烈,对水神更是顶礼膜拜。如祈雨就是先民水崇拜的一种重要形式。上至帝王、下至黎民,无不对祈雨活动充满狂热的宗教热情。商代开国之君汤,因国家连续七年遭受大旱,庄稼缺水枯萎,民众四处逃荒,他便亲自到桑林中祈雨,以积薪自焚的诚意来感动水神降雨。中国水文化就是这样朝着征服与崇拜相向而流,直至流入中国人的心理,这也许就是中华民族具有自强与屈从、坚韧与懦弱双重心理特征的初始根源,也是造成中国南方民族与北方民族性格差异的原因之一。
  随着大河流域华夏氏族的不断集聚,随着农业经济与水的关系日益紧密,我们先民对水的依赖程度不断加深,用水浇灌、用水运输、用水煮食、用水洗漱、用水制陶……,无论是农业的丰收,畜牧业、工商业的发展,还是乡村、城镇的繁荣,离开了水便寸步难行,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加深了华夏先民对水神的无限尊崇,在诸多水神中,中国人最敬畏、最崇拜、最高贵的偶像便是著名的龙神,龙是水的具象。传说,先民们从撕裂云层的闪电中,看到金蛇狂舞伴随风雨交作的景象。于是,他们创造了龙的形象。龙的形象集多种动物的特征为一身,“龙身九似”,外形充满了力感、动感和美感。龙是一种能腾云驾雾、呼风唤雨的神兽,它神通广大,不但能兴云布雨,而且能主宰江河湖海泉等各种水体,龙水一体,无水不龙,群龙治水,欲水求龙,这十分符合中华民族祈求风调雨顺的愿望;龙还是一种变化莫测、来去无踪的神灵,它象征着信仰、理想和权力,中国帝王认为自己是龙的化身,“真龙天子”,掌握着至高无上的权力,视平民百姓为“龙子龙孙”,中国人也称自己是“龙的传人”,无可奈何地崇拜权势,这十分吻合华夏先民依赖与崇拜水的心态;龙更是一种生命的符号,寄托着古人对生命的循环,死而复生的愿望,表达了华夏先民追求和平、幸福、吉祥、长存的文化心理。因此,龙得到了上至皇帝、下至百姓的普遍接受和推崇,祭龙求雨便逐渐成为帝王和民间一种盛行的风俗,这种风俗是民族蒙昧时期的文化觉醒。然而,这种崇拜又是蒙昧的、复杂的、变化的,人们需要水,水被龙王主宰,人欲水先得求龙,华夏先民真正是爱它又恨它,赞美它又诅咒它,这是一种多么复杂的感情,就像龙的形象一样复杂,于是,中国人也变得复杂起来。一方面,人们把龙王老爷供奉得使它无可挑剔,把它敬奉上权力的巅峰;另一方面人们又要在丰收时,舞龙耍狮,锣鼓欢歌,这是一种绝妙的中国式智慧和幽默,人们在敬畏和戏弄之间,获得了微妙的心理平衡。龙神在其漫长的传承演变过程中,对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以至于先民把龙的精神赋予了永不衰竭的精神力量,成为中国的象征。
  从古至今,中国人既善于制造“改天换地”的奇迹,又极力推崇“风水龙神”的神话,为了明天更美好,古有“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的传说,今有“围湖造田”、“南水北调”的壮举,以及林林总总的水电站、水利工程,对此,我们已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于是遭受惩罚的我们又退耕还湖、退耕还林、疏通河道,以弥补我们的过失,中国水文化就这样在征服自然与敬畏自然中反复轮回,不知何时才能从对立的两极中找到“天人合一”入口处。
  
  2、水性格的双重性:温和而倔强
  水文化植根于农业社会的土壤,影响遍及政治、经济、文艺、哲学、宗教、民俗等领域。有趣的是,水是万物之灵,人是万物之灵长,先秦诸子的哲学思想常常萌生出对水的遐思,从水里获得灵感,他们都喜欢用水的特征,来阐释对宇宙、人生、社会和自我的抽象认识。从一定意义上讲,水是中华文化中最普遍、最具创造活力的意象符号。在古圣先贤看来,世界是由“水、火、木、金、土”组成的,水居于物质五要素之首。管子说“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把水作为世界万物构成的唯一元素。儒家的孔子以水至理,他有一句名言:“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这种“比德”的山水观,给山水打上了深深的社会文化意义,难怪我们常把国家称为“江山”、“河山”。孟子对水更是情有独钟,他从水的形态、性质和功能中找出论据,深入论述了他的人性善和仁政学说。佛学也说,“一水四见”,意思是同样是水,用不同的心,水就有不同的表象。真正把水放在哲学层面上来思考的首推道家,以至于有人说,老子的哲学就是水性哲学。在老子眼中的水,充满着人性色彩,“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就是说最完美的“善”,像水一样养育和滋润着万物,而始终甘于处在谦卑的地位,这就是“道”的境界,老子还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他从水的“柔弱”悟出柔弱胜刚强的人生妙谛。兵圣孙子也以水纵论兵法,他说:“夫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又说:“故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集儒、法等家之大成的荀子说:“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又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在这些充满东方智慧的言论中,水已不仅仅是自然之水,而是升华为一种哲学之水、文化之水、人格之水。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把水神灵化,而且把水人格化。人格化的水具备了与人相同或类似的思想、感情、行为等,并且赋予了水许多品性、涵养和气度,如:水有宽容大度的品格,有雍容华贵的气质,有坚忍不拔的毅力,有自强不息的精神,有艰苦朴素的作风,有无私奉献的情操。水是柔和的、透明的、无色又无味,形态变化无常。溪水潺潺,给人的是一种轻柔欢快的愉悦;飞瀑悬泉,给人的是一种滴水穿石的坚韧;江河拍岸,给人的是一种撼天动地的力量;苍茫大海,给人的是一种神秘莫测的恐惧。水何以能如此?因为它有柔的性格、忍的性格、变的性格。柔赋予了她包容一切的胸怀,忍赋予了她积蓄力量的耐心,变赋予了她捕捉机会的智慧。中国传统文化表面上十分推崇水的柔和、隐忍、变化的品性,实质上暗暗称赞水的柔克刚、静制动、弱转强的风格,实现这一转化,需要深藏不露,等待时机,顺势而变,这就是中国文化具有包容性、灵活性的初始原因之一,也是中国人具有温和而倔强的双重性格的文化渊源。
  以水寄情、以水至理。老子的“上善若水”集中体现了水的人格化特征。老子赞美水的隐忍和无坚不摧的力量,欣赏水的“贵柔、谦下、不争”的谦和美德,水的确像人,它愈浅流得越急,愈深波则越平;它愈浊看得越神秘,愈清识得越真切。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甜如蜜”,“水至清则无鱼”,“水涨船高”,“山不转水转,人不转心转”,这些都告诉人们要学会水的至深至浅和至柔至坚之道。我们今天还在用水的“深浅”和“清浊”,来形容世道的多变性和复杂性。“上善若水”其实是中国文化以水比喻人的理想性格。什么是理想的性格?理想的性格就是无性格,即水性格。它的实质不可名状,正像盐水虽咸无涩,虽淡有味,它的基本性格特征是中正平和,表面看上去似乎总是那么平淡。而具有这一性格特征的人,接触起来和蔼可亲,但正是在这和蔼可亲中,他却包含着一股强大的力量,这类人身陷逆境时,忍性十足;机会出现,当机立断。该仁慈之时,她总是慈眉善目;该勇猛时,他又势如猛虎下山。紧要关头,他心细如发,任何微小的变化皆能发现;开拓之时,他又豪气勃发,再大的局面他也能把握。 综观中国古代史,这一性格特征最为突出的代表有汉朝的刘邦、清朝的曾国藩。如:刘邦的性格就是典型的无性格,因为其无,故无所不有,无所不包,无所不容,也称太极性格,甚至有时还表现得有些流氓气息。鸿门宴上,他低三下四,显尽出自己的懦弱;项羽挟父相逼,他厚颜无耻讨一酌,表现出自己的忍从;凯旋而归,他豪情万丈,尽展出自己的博大;属下相助之时,他从善如流,尽显出自己明达。正因为他具备双重性格特征,所以张良愿为其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萧何愿为其镇后方、抚百姓、供粮销;韩信愿为其统兵百万,夺得天下。
  华夏先民对水的认知表现出既亲和又敬畏的心态,对水的态度表现为既征服又崇拜,对水的体验表现出既神灵化又人格化,这根源于华夏先民对水的深切依赖,对黄河暴戾的无比恐惧,对理想社会的无限向往,对人性完美的执着追求这就是中国水文化的“根性”。以水的自然属性融于儒道文化中,彰显出一明一暗的特质,直到今天,仍然深深地影响着现代中国文化,影响着中国人的心性、品格、气质和精神,中国人笃信“吉地不可无水”、“风水轮流转”,崇尚人与青山绿水的和谐共处,中国人敬畏自然神力和权贵势力,却又隐藏着对恶势力反戈一击的力量,以及圆滑世故、听天由命、逆来顺受等性格特点。
  
  3、水形态的双面胶:浓烈而清淡
  我们祖先治水的初衷是为了生存需要,当这种需求被简单的、粗糙的满足以后,一股强烈的、活跃的需求便汹涌而出,为了满足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我们祖先又从水文化的母体中,摧生了诸如酒文化、茶文化、澡堂文化等等,这些水的衍生物便进入了先民精神文化生活中,一直传承到今天。中国水文化在汇入浩瀚的传统文化海洋过程中,她特别钟爱的酒文化、茶文化这对孪生兄妹,对中国文化的特质与走向,对民族心理结构和文化品质形成,无疑产生重要而深刻地影响。
  据说:酒大约在父系社会就出现了,距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酒以水的物质形态承载着文化,文化又体现着酒的内在魂魄,缓缓地流入华夏文明的长河中,流进人们的文化精神深处,这大概是因为我们祖先以酒祭祀、与酒成俗、与酒成礼、以酒助文,特别是以酒为媒,将酒与政治协商、经济商贸、社会交往、文化交流等关联起来,才形成这样独具魅力的中国酒文化,中国酒文化成为中国人道德、思想、文化独一无二的综合载体,在世界上恐怕再也找不出一种像酒那样强大的文化功能产品了。
  中国酒文化开篇之题是以“德”为内核,以“礼”为形式,以“酒”为载体,传播儒家的伦理观。早在远古时代,酒被视为神圣的物质,酒的使用,一般是在祀天地、祭宗庙、奉佳宾等才使用,礼仪相当庄严而隆重,遇节令交替,要把酒奉献给上天、神明享用,逢丧葬或喜庆,要把酒奉献给祖宗、长辈享用,这种“酒”德行在个人需求和社会强力的双重推动下,渐渐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之中,其形式生动活泼、千姿百态,中国酒风酒德之民俗实在太深厚,传承今天并被发扬光大到极至。比如人们常说的“酒德”,至今中国大部分地区还保留“三巡”的习惯,无论待客还是朋友小聚,首先是要通喝三杯,然后再来佳肴、美言、歌舞等别的花样。还有敬酒,晚辈或下级在碰杯的时候,酒杯要低于对方,敬酒者先干为尽,以示长幼有序、君臣有别等等。又比如酒俗:中国人结婚要喝“喜酒”,生了孩子要喝“满月酒”,祝捷要喝“庆功酒”,情人要喝“交杯酒”,交朋友要喝“拜把子”酒等,此外,送行、开业、升迁包括托人办事等等都要请客喝酒,离开了酒,民俗活动便无所依托。更为精彩的是无酒不成席,酒已成为中国人际交往的桥梁和纽带,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酒已经不是一种单纯的饮料,而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和个人性格的“壮胆剂”,起到调节人际关系、张扬个性的作用。这些不成文,但成风成俗的强大礼仪要素,在不断的重复过程中,又强化人们礼仪思维和行为方式。其实,中国酒精神的真正源头是道家哲学。庄子宁愿做自由的低空飞舞的蝴蝶,而不做受人束缚的昂头阔步的千里马。中国酒神精神的精髓在于追求绝对自由、忘却生死利禄及荣辱。在一个缺少宗教信仰的国度,是不是唯有酒才能让人超越时空,摆脱世俗的束缚,喷发胸中的烈火,进入精神自由的殿堂,但酒这个变化多端的精灵,确实起到了这个作用。酒能叫人超脱旷达,才华横溢,放荡无常;能叫人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和烦恼,达到绝对自由的境界,在人世的时空中尽情翱翔;酒也能叫人肆行无忌,勇敢地沉沦到深渊的最底处,叫人丢掉面具,原形毕露,口吐真言。酒展现了自己的性格,它或浓烈、或刚强、或豪放、或清淡、或柔软、或委婉……,可见,酒既有火的风格,又有水的品性,有时它表层是火,深层是水,有时它表层是水,深层是火,有时它又是水火交融。酒这门学问,犹如爱情这个主题,亘古不变,说完难,说清楚更难。
  从酒的火风格来看,俗话说“酒壮英雄胆,谱写正气歌。”酒造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杰出的英雄豪杰。酒蕴藏着军人壮士坚毅刚烈的性格,在军旅生涯中燃烧起熊熊火焰,谱写出一曲曲惊天地泣鬼神的千古传奇。一折曹孟德煮酒论英雄,勾绘出了东汉末年群雄崛起,三国鼎立战争风云的壮阔画卷。一曲“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又咏出了拥兵百万统帅心灵的慷慨悲凉。桃源三结义的捧酒祭天中那碗酒里荡漾的情感义气,是何等的豪情壮志,层浪叠起,它在三国争雄中叙说了多少酒的故事:关云长温酒斩华雄,张翼德酒壮英雄胆,长板坡上一声吼,吓退曹家百万兵。酒滋养了一批又一批中国超尘豁达的文人骚客,在文学艺术的王国中,文学艺术家因酒而获得艺术的自由状态,获得特立独行的人格形态。古代中国,酒仙的轶闻趣事犹如朵朵浪花,无论是大醉60日的阮籍,号称醉令先生的白居易、还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诗仙”、“酒仙”李白,许多文人骚客,诗必饮酒,酒必赋诗,他们或群集饮赋,或诗酒相娱,或诗助酒兴,或酒增诗趣。“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英雄把盏谈天下,自古诗酒竞风流。”“莫道醉魂飞不起,一杯梦酒上红楼。”“雨后飞花知底数,醉来赢得自由身。”“劝君一醉千日醒,世事花开又花落。”类似这样的诗句词赋在中国文学史中俯拾皆是,妙趣横生。在酒的刺激下,许多人酒后说了平时不敢说的话,干了那原本不曾敢干的事,酒后的诗词歌赋、酒后的放浪形骸、酒后的闲情逸致、酒后的风花雪月、酒后的亲情至爱、酒后的阴谋诡计……等等不一而足,充分展示了酒所具有火的风格、洒脱的风格、忘我的风格。
  从酒的水品性来看,以酒为媒,纵横天下,权谋得失。经过几千年的酒文化熏陶与磨练,中国人在政治和社会交往方面,展示出极高地权衡得失,善谋权术,深知隐忍,进退维谷的睿智与品性。比如政治需要礼仪来彰显尊贵,礼仪需要酒来装饰权术。历史上有大量这方面的典故,“宋太祖杯酒释兵权”、“项庄舞剑鸿门宴”等,血淋淋的政治斗争,因酒而兴衰沉浮,如“箪醪劳师”:东周春秋时代,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战败后,为了实现“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复国大略,下令鼓励人民生育,并用酒作为奖品,按生育男女与多寡给予奖励;在率兵讨伐吴国出师前,勾践将酒倒在河的上流,与将士一起迎流共饮,以此激发全军将士的战斗豪情。又如“汉高祖醉斩白蛇”:秦始皇末期,刘邦做亭长时,往郦山押送劳工,夜晚刘邦喝醉了酒,令人前行,探路者回报说,前面有一条大蛇挡住去路,刘邦在酒意朦胧中说“壮师的跟我来”,刘邦挥剑将挡路的大白蛇斩为两段。有一老妇人在蛇被杀死的地方哭,有人问她为何而哭,老妇人说,那是我儿子啊,他是蛇的白帝子,因不知挡了赤帝子的路被杀,刘邦以此鼓动劳工造反,最后夺得天下。难怪欧阳修酒后低吟“醉翁之意不在酒”,道出了酒的另一种真谛。同样是酒,百姓乘兴而饮,官吏借机而酌,区别在于你是借助酒的火风格还是酒的水品性,百姓视酒为朋友,官吏以酒为工具,朋友饮好喝足,有利于超凡脱俗,加深友谊,助文思趣,酒工具用好用巧,有利于保全平安,通达圆润。因此,官吏在皇帝赐宴上不敢放肆,甚至在家宴里不敢放量;文人若感政治没落,或者不满现实,要么嗜酒成风,生活上腐化和放纵,要么狂饮大醉来忘却世态。诗曰:“不愿为官不愿有,但愿长江化美酒。死后埋在沙滩上,浪去浪来喝几口”;“酒可千日不饮,不可饮而不醉”等等,又展现了酒的水品性。然而,更多人还是把酒当作聊以自慰的东西,只是在世俗功利中,酒才酝酿出许多有意思、能传颂、会蔓延的文化风气。
  如果说酒兄长更多的表现刚烈、洒脱和忘我的人生境界,那么茶小妹则主要表现出温文、飘逸和重我的人生境界。酒与茶把中国人所具备的“双面胶”人格诠释得淋漓尽致。中国茶文化具有较完整的水品性。中国是茶的故乡,种茶、制茶、饮茶已有几千年历史,据史载,西汉时期,饮茶就成为社会生活的普遍习俗。茶不仅有解喝、治病、强身等功能,更有娱乐、助兴、载道的作用,我们单从品茶来说,中国的茶艺在世界享有盛誉,名山之茶,名师所制,名泉所泡,名技所兑,其中茶工艺之复杂不说,仅用水就分为十二等级。中国人饮茶,注重一个“品”字,中国是礼仪之邦,若有客来访,首先泡上一壶清茶敬上,社会交往活动或坐茶馆、或开茶话会,选择一个安静、清新、舒适、干净的环境,或自斟自酌,或群聚品评,一方面品茶之风味,品闲情意趣;一方面品山川美景,品诗书情画。其实中国人饮茶更重茶之味外,品茶是中国人群体性娱乐和社交活动一种重要形式,这大概是因为人们想从纷乱的世态中,挪出一点属于自己的空间,所以,品茶重在与谁共饮,重在礼仪,重在意境,这样可以广结良缘、交流信息、悠然自得,也可以让人涤烦益思、修身养性、神思遐想,有助于享受世俗情趣,有助于提升道德情操,有助于通达天人合一。于是,茶又有了自己的性格,它除了有色有味之外,与水的性格别无二致,只是多了些清火之味、悠闲之味、文化韵味,多了些天高云淡、青山碧水、夕阳落照的色彩,中国人的自然心性和精神品质似乎更接近茶的性格。
  从上述可以看出:在中国,若没有酒与茶便也没有了氛围,而文化是需要氛围,需要场合的,正是酒与茶营造了氛围,呼应了场合的需要,成全了其文化品质,酒与茶因了文化,便也有了灵性;文化因了酒与茶,也更加有滋有味起来。数千年来,中国人为酒、茶所浸泡,滋生出酒的浓烈与茶的清淡的生活心性,以及火的风格与水的品性双重品质,同时,在酒、茶的浸泡中,使得中国人心性中原有的刚度、强度和力度逐渐退化和消融。这是否说明中华文明缘于水、兴于水、囿于水,中国文化才显得如此的美好与厚重,中国人才生成阴与阳、柔与刚皆备的双重性格,只不过阴柔性格的成份多了一些罢了。
  (人与自然主持 杨泽文)
其他文献
如何在实践中逐步提高群众音乐文化工作水平呢?这既是当前国民经济不断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深入的形势对从事群众音乐文化工作的干部提出客观要求,也是广大群众音
现在城市里过春节可不如从前了,气氛缺在哪儿呢,那就是没了鞭炮。小时候那种家家户户点着鞭炮过大年的情景实在是令人怀念。在正月十一广西宾阳的炮龙节里,那种久违了的过年
中国人自古以来对数字敏感,从一到十,吉祥话各就各位。台湾高雄市中心有一组著名的街道,皆以数字开头:一心、二圣、三多、四维、五福、六合、七贤、八德、九如、十全,于是甭
要想天下大治,国泰民安,必须让真正的文化归位。归于顶层设计,归于政府行为,归于百姓生活,成为人们心灵不可或缺的大米、阳光和空气。可是,我们看到的事实是,现在不少地方把
童年的记忆像一条小河,流到这人生的秋季越显清澈了。小河顺着村庄流淌,怎么也绕不过村东头那块稻场。狭窄的山沟,小小的村庄和着那块空旷而平整的稻场构成了山村水墨一般的
近几年国内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尤其是“十一五”规划把发展文化产业列入重点规划后,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新一轮“产业政策”浪潮。在这股热浪里,打造“文化产业园区”或“创意
这天下夜班后,我那辆破车不见了,我急忙四下寻找。借着昏暗的路灯,隐约看到一个人正扛着一辆自行车艰难地走着。我冲上前去一把抓住那个偷车贼,却发现他是一个瘦弱的少年。“
吴小丁被组织上列为拟提拔对象,按照有关程序,任职前,相关信息先在媒体上公示一周。谁也没想到,公示期间,居然有人写信举报吴小丁存在严重的经济问题,仅一年之内就贪污公款10
箫风无疑是近几年中国散文诗坛一位颇具影响力的人物,他在散文诗理论的建设和散文诗创作的推广与提高上,都做出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特别贡献。其实绩有目共睹,也为业界所由衷
成立仅8年,职工平均年龄30岁,华电内蒙古开鲁风电有限公司是一家很年轻的企业。走近开鲁公司,发现这是一家充满正能量的企业,员工们朝气蓬勃,积极进取。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