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处贫困山区的罗山人,为谋生求富,从中原腹地来到东南沿海,在遥远的他乡开辟一条创富之路
岁的张建国2006年从广东回到河南罗山县老家,阔别了近20年的故土,依旧感觉格外亲切。“太想念家乡了”,这是张建国回乡后说的第一句话。当年夏天,在广东普宁市做了20年运输生意的张建国,由于年纪偏大,视力又不好,决定离开从事多年的运输生涯。
在豫南罗山县普遍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吃饭靠种田,养猪为过年,喂鸡为换盐。地处大别山北麓的罗山县,南部多山地丘陵,北部为平原,工厂企业少,且规模不大。农业种植以水稻为主,结构简单。上世纪80年代初期,杂交水稻还未推广时,稻谷产量低、米质差,价格低廉,遇到自然灾害,吃饭都成了问题。
当时子女上学,孩子的学杂费、书费成了老张最头疼的事。在这种背景下,经过复杂的思想斗争后,张建国决定离开家乡,外出谋生,从此走上打工生涯。
初次打工尝到甜头
张建国告诉记者,外出打工需要特长,以前自己在罗山县农机部门当过拖拉机技师,懂得驾驶和修理技术。又碰上县里的一家农机公司有几辆破旧的东风自卸车要出租,他抓住时机,东挪西借,凑够了半年的租赁费,找了个担保人,租下了一辆破旧的自卸车。1993年3月,他和同村的几个打工者带着几辆破车,来到了陌生的、同时也是向往的广东省珠海市,做起了拉土填海的工程活儿。
此时的珠海已被国家列为经济特区,城市建设如火如荼。来到珠海的张建国每天早上5点就开始干活,有时干到凌晨2点,一天下来累得连饭都不想吃,晚上睡在工棚里,蚊叮虫咬,很难休息好。身高1米8,体格强健的张建国,一个月下来体重减了10斤。尽管条件艰苦,劳动强度大,但有钱挣总比没钱挣好。
一个月下来,张建国算了一笔账,除了燃油费、修车费、生活费等能挣到近4000元钱,如果车辆再新些,挣的就更多了,因为相当一部分钱都花在了修车上。每月发完工钱,他们及时寄回罗山老家,一方面可以赶紧把借的钱还上,毕竟大家都不富裕,借的钱都是从手缝里挤出来的。另一方面每家都有上学的孩子,用钱的地方很多。在珠海的这些日子,同来的罗山老乡都很节俭,连身像样的衣服都没有,虽然苦了点、累了点,能挣到钱养家糊口,大家还是很快乐,干劲十足。
在珠海干了8个月的工程活后,几乎找不到什么活了。这8个月,张建国不仅还清了全部的租赁费,还积攒下两万多元。后来老乡得知郑州黄河大堤有复堤工程,正好用上自卸车,张建国就和同乡来到了郑州。
在外出打工的同乡中张建国是年长者,大家都很尊重他,他也总为大家更好地谋生出谋划策。由于租赁方不断涨价,张建国认为租车没有买车划算,于是就花了1.6万元买了辆破车,修修补补凑合着能用。1995年春至1996年秋,张建国用这辆破车,和罗山老乡在郑州干了近两年。
外出打工近三年,张建国开阔了视野,省内外的运输业信息也多了起来。1997年夏季,黄河郑州段的复堤工程已接近尾声,两年来在张建国的带领下,外出打工买自卸车的就有10多户,当时去珠海打工时租赁的车才有4辆。
谋求致富重返沿海
1997年夏天,张建国的二儿子考上了浙江大学,加上老大,家里一下子有了两个大学生,肩上的担子又重了不少。孩子考上大学是件好事,邻居都用羡慕的眼光看老张,见了面就夸奖称赞。张建国乐在脸上,心里却在想,他外出打工的日子里,除了老伴跟随自己外,上学的孩子都寄宿在亲戚家里,有的常年都不曾见上一面,总觉得对不起自己的孩子,再难也得让孩子去上学。
尝到打工创业甜头的张建国等人,决心卖掉旧车换成新车继续经营,把十几辆载重5吨的东风车开回了家。本来买车的钱有部分还是借来的,加上两儿子的学费和生活费,这让他很犯愁。无奈,张建国只得高息贷款让二儿子上了大学。
当年秋天,张建国同罗山老乡开着20多辆货车奔赴广东东南部的普宁市,一来就是十几年。这次南下打工,开启了张建国等人创业致富的历程。
说起在广东普宁的创业经历,张建国等人像过电影一样,“你来讲、我补充”,往日的创业经历在他们口中娓娓道来。当初到普宁时,已经有十几辆罗山货车在此“驻扎”多年了,这批罗山运输队是1987年来到普宁下海经商的,虽说挣了不少钱,但都没有攒下,大多都是吃喝挥霍掉了,后来这些人把车卖掉后,又回老家原单位上班了。
这些人一走,张建国他们的运输市场空间就更大了。1998年到2000年间,当地的运输生意十分红火。当时海上打击走私管理不严,废塑料、破电视、旧服装、走私烟成了普宁运输业的热门生意。除此以外,还有当地工业产品、食品、农副产品,每年都有长达10个多月的好生意。当时柴油价格也比较低廉,一升才1.65元,当地收取的运管费低至每月300元,比内地的少2/3。政策宽松、经济发展,加上治安稳定,在这里做运输生意的基本都挣了不少钱。张建国等人也逐渐摆脱了贫困,走上致富路。
三年期间,来到普宁的打工仔,如司机,甚至跟车的学徒,后来都成了普宁运输业的老板,或有钱人。仅三年,停留在普宁市池尾镇的罗山运输货车已达260余辆。
后人接手继往开来
2000年后,罗山运输业在普宁地区不断壮大,这与普宁经济的飞速发展不可分割。普宁市地处广东省东南部潮汕平原的西边缘,揭阳市的西南部,东毗邻汕头市潮南,南邻惠来、陆丰,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相邻的多为沿海经济发达城市。
改革开放后,普宁市利用侨乡和市场优势,纺织业与服装加工业迅速发展,形成了集短纤、纺织、织造、印染、成衣、设计、生产、销售、出口系统的产业链条。此外,普宁在商业、汽车配件、旅游等诸多方面都有较快的发展。
普宁经济的快速、长足发展,给交通运输业带来了商机,一批又一批罗山人,通过亲戚朋友来到普宁,加入运输业行列。自2000年以来,通过七八年的成长,罗山县在普宁的车辆就达700多辆,这些车辆车况较好,每台车的价格基本都在30万元以上。除此以外,罗山的运输车辆还分布在广东珠海、惠州、东莞、深圳等地。
目前,罗山县交通局运管所已在普宁市设置了办事处,加强了对罗山车辆的管理,实行跟踪服务和上门服务,提高了办事效率,既便捷了车主,又避免了车主每年因交费、年审等方面的长途奔波。
如今,像张建国、老李、老许他们这一代到广东发展的罗山人,少数已赋闲在家,车辆基本都交给了子女营运。还有不少在普宁等地购买了住房,与子女一起在当地定居生活。那些像张建国一样眷恋家乡的老一辈,有的回到罗山家乡,盖了楼房生活在农村;有的在罗山县城买了楼房,过上了城里人生活。
据张建国讲,他的大儿子仍在普宁经营运输,并且已经在当地买房定居。女儿女婿、弟弟弟媳、侄子外甥都在普宁搞运输,收入还算可观。在这些做运输的罗山籍人员当中,资产过百万元的就有数百人之多,但他们都很谦虚,从不露富。
岁的张建国2006年从广东回到河南罗山县老家,阔别了近20年的故土,依旧感觉格外亲切。“太想念家乡了”,这是张建国回乡后说的第一句话。当年夏天,在广东普宁市做了20年运输生意的张建国,由于年纪偏大,视力又不好,决定离开从事多年的运输生涯。
在豫南罗山县普遍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吃饭靠种田,养猪为过年,喂鸡为换盐。地处大别山北麓的罗山县,南部多山地丘陵,北部为平原,工厂企业少,且规模不大。农业种植以水稻为主,结构简单。上世纪80年代初期,杂交水稻还未推广时,稻谷产量低、米质差,价格低廉,遇到自然灾害,吃饭都成了问题。
当时子女上学,孩子的学杂费、书费成了老张最头疼的事。在这种背景下,经过复杂的思想斗争后,张建国决定离开家乡,外出谋生,从此走上打工生涯。
初次打工尝到甜头
张建国告诉记者,外出打工需要特长,以前自己在罗山县农机部门当过拖拉机技师,懂得驾驶和修理技术。又碰上县里的一家农机公司有几辆破旧的东风自卸车要出租,他抓住时机,东挪西借,凑够了半年的租赁费,找了个担保人,租下了一辆破旧的自卸车。1993年3月,他和同村的几个打工者带着几辆破车,来到了陌生的、同时也是向往的广东省珠海市,做起了拉土填海的工程活儿。
此时的珠海已被国家列为经济特区,城市建设如火如荼。来到珠海的张建国每天早上5点就开始干活,有时干到凌晨2点,一天下来累得连饭都不想吃,晚上睡在工棚里,蚊叮虫咬,很难休息好。身高1米8,体格强健的张建国,一个月下来体重减了10斤。尽管条件艰苦,劳动强度大,但有钱挣总比没钱挣好。
一个月下来,张建国算了一笔账,除了燃油费、修车费、生活费等能挣到近4000元钱,如果车辆再新些,挣的就更多了,因为相当一部分钱都花在了修车上。每月发完工钱,他们及时寄回罗山老家,一方面可以赶紧把借的钱还上,毕竟大家都不富裕,借的钱都是从手缝里挤出来的。另一方面每家都有上学的孩子,用钱的地方很多。在珠海的这些日子,同来的罗山老乡都很节俭,连身像样的衣服都没有,虽然苦了点、累了点,能挣到钱养家糊口,大家还是很快乐,干劲十足。
在珠海干了8个月的工程活后,几乎找不到什么活了。这8个月,张建国不仅还清了全部的租赁费,还积攒下两万多元。后来老乡得知郑州黄河大堤有复堤工程,正好用上自卸车,张建国就和同乡来到了郑州。
在外出打工的同乡中张建国是年长者,大家都很尊重他,他也总为大家更好地谋生出谋划策。由于租赁方不断涨价,张建国认为租车没有买车划算,于是就花了1.6万元买了辆破车,修修补补凑合着能用。1995年春至1996年秋,张建国用这辆破车,和罗山老乡在郑州干了近两年。
外出打工近三年,张建国开阔了视野,省内外的运输业信息也多了起来。1997年夏季,黄河郑州段的复堤工程已接近尾声,两年来在张建国的带领下,外出打工买自卸车的就有10多户,当时去珠海打工时租赁的车才有4辆。
谋求致富重返沿海
1997年夏天,张建国的二儿子考上了浙江大学,加上老大,家里一下子有了两个大学生,肩上的担子又重了不少。孩子考上大学是件好事,邻居都用羡慕的眼光看老张,见了面就夸奖称赞。张建国乐在脸上,心里却在想,他外出打工的日子里,除了老伴跟随自己外,上学的孩子都寄宿在亲戚家里,有的常年都不曾见上一面,总觉得对不起自己的孩子,再难也得让孩子去上学。
尝到打工创业甜头的张建国等人,决心卖掉旧车换成新车继续经营,把十几辆载重5吨的东风车开回了家。本来买车的钱有部分还是借来的,加上两儿子的学费和生活费,这让他很犯愁。无奈,张建国只得高息贷款让二儿子上了大学。
当年秋天,张建国同罗山老乡开着20多辆货车奔赴广东东南部的普宁市,一来就是十几年。这次南下打工,开启了张建国等人创业致富的历程。
说起在广东普宁的创业经历,张建国等人像过电影一样,“你来讲、我补充”,往日的创业经历在他们口中娓娓道来。当初到普宁时,已经有十几辆罗山货车在此“驻扎”多年了,这批罗山运输队是1987年来到普宁下海经商的,虽说挣了不少钱,但都没有攒下,大多都是吃喝挥霍掉了,后来这些人把车卖掉后,又回老家原单位上班了。
这些人一走,张建国他们的运输市场空间就更大了。1998年到2000年间,当地的运输生意十分红火。当时海上打击走私管理不严,废塑料、破电视、旧服装、走私烟成了普宁运输业的热门生意。除此以外,还有当地工业产品、食品、农副产品,每年都有长达10个多月的好生意。当时柴油价格也比较低廉,一升才1.65元,当地收取的运管费低至每月300元,比内地的少2/3。政策宽松、经济发展,加上治安稳定,在这里做运输生意的基本都挣了不少钱。张建国等人也逐渐摆脱了贫困,走上致富路。
三年期间,来到普宁的打工仔,如司机,甚至跟车的学徒,后来都成了普宁运输业的老板,或有钱人。仅三年,停留在普宁市池尾镇的罗山运输货车已达260余辆。
后人接手继往开来
2000年后,罗山运输业在普宁地区不断壮大,这与普宁经济的飞速发展不可分割。普宁市地处广东省东南部潮汕平原的西边缘,揭阳市的西南部,东毗邻汕头市潮南,南邻惠来、陆丰,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相邻的多为沿海经济发达城市。
改革开放后,普宁市利用侨乡和市场优势,纺织业与服装加工业迅速发展,形成了集短纤、纺织、织造、印染、成衣、设计、生产、销售、出口系统的产业链条。此外,普宁在商业、汽车配件、旅游等诸多方面都有较快的发展。
普宁经济的快速、长足发展,给交通运输业带来了商机,一批又一批罗山人,通过亲戚朋友来到普宁,加入运输业行列。自2000年以来,通过七八年的成长,罗山县在普宁的车辆就达700多辆,这些车辆车况较好,每台车的价格基本都在30万元以上。除此以外,罗山的运输车辆还分布在广东珠海、惠州、东莞、深圳等地。
目前,罗山县交通局运管所已在普宁市设置了办事处,加强了对罗山车辆的管理,实行跟踪服务和上门服务,提高了办事效率,既便捷了车主,又避免了车主每年因交费、年审等方面的长途奔波。
如今,像张建国、老李、老许他们这一代到广东发展的罗山人,少数已赋闲在家,车辆基本都交给了子女营运。还有不少在普宁等地购买了住房,与子女一起在当地定居生活。那些像张建国一样眷恋家乡的老一辈,有的回到罗山家乡,盖了楼房生活在农村;有的在罗山县城买了楼房,过上了城里人生活。
据张建国讲,他的大儿子仍在普宁经营运输,并且已经在当地买房定居。女儿女婿、弟弟弟媳、侄子外甥都在普宁搞运输,收入还算可观。在这些做运输的罗山籍人员当中,资产过百万元的就有数百人之多,但他们都很谦虚,从不露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