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过不去的坎

来源 :中老年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jian87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的承受能力,其实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就像不到关键时刻,我们很少能认识到自己的潜力有多大一样。
   有这样一位农村妇女,她18岁的时候结婚,26岁赶上日本人侵略中国,在农村进行大扫荡,她不得不经常带着两个女儿一个儿子东躲西藏。村里很多人受不了这种暗无天日的折磨,想到了自尽,她得知后就会去劝:“别这样啊,没有过不去的坎,日本鬼子不会总这么猖狂的。”
   她终于熬到了把鬼子赶出中国的那一天,可是她的儿子却在那炮火连天的岁月里,由于缺医少药,又极度缺乏营养,因病夭折了。丈夫不吃不喝在床上躺了两天两夜,她流着泪对丈夫说:“咱们的命苦啊,不过再苦咱也得过啊,儿子没了,咱再生一个,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
   刚刚生了儿子,丈夫因患水肿病离开了人世。在这个打击下,她很长时间都没回过神来,但最后还是挺过来了,她把三个未成年的孩子揽到自己怀里,说:“娘还在呢,有娘在,你们就别怕。”
   她含辛茹苦地把孩子一个个拉扯大了,生活也慢慢好转起来。两个女儿嫁了人,儿子也结了婚。她逢人便乐呵呵地说:“我说吧,没有过不去的坎,现在生活多好啊。”她年纪大了,不能下地干活,就在家纳鞋底,做衣服,缝缝补补。
   可是,上苍似乎并不眷顾这位一生坎坷的妇女,她在照看孙子时不小心摔断了腿,由于年纪太大做手术危险,就一直没有做手术,她每天只能躺在床上。儿女们都哭了,她却说:“哭什么,我还活着呢。”
   即便下不了床,她也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坐在炕上做针线活。她会织围巾,会绣花,会编手工艺品,左邻右舍的人都夸她手艺好,还来跟她学艺。
   她活到86岁,临终前,她对自己儿女们说:“都要好好过啊,没有过不去的坎。”
   人总是在遭遇一次重创之后,才会幡然醒悟,重新认识自己的坚强和坚忍。所以,无论你正在遭遇什么磨难,都不要一味抱怨上苍不公平,甚至从此一蹶不振。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只有过不去的人。
其他文献
多吃肥肉喜欢吃甜   说来奇怪,一般老年人的饮食是素食低糖,耿老太太却恰好相反。她喜欢吃高能量的食物,耿老太太最喜欢吃肉,尤其喜欢吃肥肉;另外,还特别喜欢吃甜食,连喝茶都要放些糖在里面,她说,这样喝才舒服。老人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饮食习惯:吃饭先喝汤,汤喝足了再吃饭。   慢功洗脸冷水洗眼   耿老太太喜欢用毛巾焐脸,每天早晨洗脸花费的时间特别长,至少在1个小时以上。有意思的是,老人平常还喜欢
期刊
药王孙思邈在西魏时代出生,相传活到141岁才仙逝,其长寿心得必有过人之处。但事实上幼时的孙思邈体弱多病,所以才因病学医,总结了唐代以前的临床经验和医学理论,编成两部医学巨著——《千金药方》和《千金翼方》。孙思邈的养生之法相信会对您有所裨益。   1.发常梳   将手掌互搓36下令掌心发热,然后由前额开始扫上去,经后脑扫回颈部。早晚各做10次。头部有很多重要的穴位,经常“梳发”,可以防止头痛、耳
期刊
有人说,公子的“公”来自公母的公,是男子的意思,这就大错特错了。公子的“公”是一个敬称,它实际上是来自公私的公。   “公”是个会意字,上面一个“八”字,表示相背;下面一个“厶”字,是“私”的本字。“与私相背”当然是“公”字了。《韩非子·五蠹》说:“背厶谓之公。”《贾子·道术》也说:“兼覆无私谓之公。”就是这个道理。   要说公子的“公”来自与私相对的“公”,也讲不通呀,不能说有敬称的“公子”
期刊
网购实惠快捷、选择性大等特点是吸引消费者的主要原因,如今不少中老年人不再认为“网购”是年轻人的“专利”,也开始追赶这种时尚,成为“网购”一族的生力军。   电业局退休的张老太已有三年的网购经历,属于老练的“网购”一族。她说:“年纪大了最受不了逛街,人多拥挤而且累。网上购物让我在家足不出户,轻轻点点鼠标,想要的东西就送上门来,这是多么轻松的事。”   张老太第一次尝试网上购物是在三年前,有一定电
期刊
老年人除了大把的心事外,还有“五怕”。   怕封闭 老人对社会的认知度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退化,老人不愿接受新事物。事实证明,越封闭的老人衰老得越快,越认为自己与这个社会不协调,因而让老人从封闭的环境中走出来会更有利于老人的健康,如果老年人也能像年轻人那样热忠于上网、旅游,那么老人就会身心愉悦,减少疾病的发生。   怕赋闲 人在年轻时,经常希望老年时会衣食无忧,不用再劳作。但是真正老来闲下来就会
期刊
受访专家:许兰萍。北京朝阳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第四届委员会常委。  司堃范,81岁,北京朝阳医院原大外科护士长,中国第二位南丁格尔奖获得者。  辛苦了一辈子的老年人退休后回到了家,可孩子们却都长大成人,一家人很少有时间聚在一起。老年人的生活看起来清净,却也有不少烦恼。  看问题换一个角度  李大妈最近诉苦,说自己的街坊欺负她,大过节的,给送的饺子居然是生的。常常在一起溜达的
期刊
“一钱太守”。东汉刘宪任令稽太守,政绩卓然。他离任时,几位友人凑了100枚钱一定要他收下,他只收下一枚钱作纪念。于是“一钱太守”的雅称便在当地传开了。   “二不公”。明朝范景文历任兵部侍郎、内阁大学士等职。当时许多亲朋好友登门求助,都被范景文一一谢绝,并在府门上贴了“不受嘱,不受馈”六个大字。他因此被人们赞为“二不公”。   “三汤道台”。清代汤斌任道台时两袖清风,常常以豆腐汤为肴。百姓联系
期刊
父亲十多岁的时候,爷爷就去世了。   当时,家里的日子过得很凄凉。为了能挣些口粮,奶奶一狠心,把父亲送进后草地换粮的车队。   换粮回来的半道上,骡子病了。给牲口看病的工夫,父亲在一家车马店耽搁了一天多的时间。第二天下午,父亲只好一个人往回赶。天越走越黑,风也越刮越大。地上的积雪被扬得四散,天地之间灰蒙蒙的,看不清前头的路。父亲本打算走到前边的一个村庄,找一个地方住下来,但是往前走了很长时间,
期刊
今年是鲁迅逝世75周年,也是先生诞生130周年,说来算是个特殊的年份。然而,比这些干瘪冷冰的数字更值得纪念的是他锋利如刀的文字,在时下社会中的应验与镜鉴。不久前佛山的一场车祸,将经济高速发展外衣下的人情冷漠、法制缺陷袒露人前,令我们陡然惊觉,原来鲁迅先生虽已离去75年,他笔下的阿Q们却仍活生生地奔走在这片土地上,而你我,也不过就是其中的一员……  中国都市倘有人倒地,高兴者尽有,扶助者却极少  有
期刊
我有一个朋友,因为与同事交恶,几乎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以至于家庭生活与工作都大受影响,最后他选择了离职。   我问他:“如果不是那个人,你会留下来吗?”   他回答:“当然,这工作我很喜欢,但是我恨透了那个家伙,只要他在一天,我便觉得芒刺在背,只能离开。”   “你为什么要让他成为你生命的重心?”被我这么一问,他顿时哑口无言。   一个老师将学生分组,12个人一组,一个学生请求老师让他换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