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h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古人云:“积行成习,积习成性,积性成命!”有好习惯的人会有好命运。小学阶段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养成好习惯,才会有好成绩,才能建立好人格,才能为未来打下好基础。我们可以通过诵读经典、传统节假日、教师及班级的独特作用,去引领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
  【关键词】诵读;领悟;教育;教师;班级
  好习惯成就好孩子,好习惯打造好未来。有着好习惯的孩子,是具有一定的自主性、自觉性、坚持性、主动性的。从长远发展来看,一个能控制自己的人,不会被外控或他控,自然会有大好前程。记得叶圣陶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从事班主任工作已有30个年头,从平时的日常工作中,也深深地感到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性。下面就谈谈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几点做法。
  一、诵读经典,领悟人生之道,养成良好习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是经过几千年的积淀、淬炼的经典之作,不仅言简意赅、精炼简约而且极富韵律美、音乐美和结构美,读起来既明白如画、优美如画,又抑扬顿挫、琅琅上口,非常容易让人在朗读、背诵中领会其含义。习近平总书记也曾说过“要通过研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吸收前人在修身处事、治国理政等方面的智慧和经验,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不断提高人文素质和精神境界。”是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艺术、智慧与劳动的结晶,蕴含着很多宝贵的教人怎样做人做事的道理。因此,我们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为人处世的真理完整无误地呈现于他们眼前,努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所以教师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通过教师范读,带读,学生集体读,分小组读,接力读,竞赛读;早读课上课前十分钟,午读十分钟,每月一次班级读书会,让学生在交流中习得方法、提高能力,悟得人生之道。教师进而引导学生用以指导自己的日常行为,心怀一把尺,时刻铭记,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例如,在诵读到《大学》这一文化经典中的“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在,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时,教师通过让学生朗读、背诵这一内容,结合译文和寓言故事《掩耳盗铃》懂得“如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自欺欺人,掩耳盗铃,总有东窗事发的一天”的道理,从而明白要做个严于律己,表里如一的真诚的人。
  又例如,当发现学生坐姿站姿不正确时,我就让他们背诵“步从容、立端正……”;当发现班里的学生不认真改自己的错误时,就让他们背诵“过而不改,是为过也。”“不迁怒,不贰过”。进行“孝”的教育,让他们背诵“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
  二、利用中华传统节假日对学生进行教育,促进习惯的养成
  传统节日具有鲜明的民族地方特色,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元素,是一种潜在的巨大教育资源。例如,重阳节和清明节蕴涵着深深的感恩情感和孝道,春节和中秋节洋溢着浓浓的家庭温情,端午节则包含了强烈的民族情感。在我们深刻地理解传统节日文化中附着的教育意义之后,我们抓住节日的核心意义,把握要点进行价值遴选,找准和突出节日文化中的精华,然后设计活动,使学生在传统节日活动中健康情感得到发展,促进其良好习惯的养成。例如,在“清明节”节日活动中,老师与学生一起动手做花圈,带学生到革命英雄纪念碑瞻仰英雄烈士,学生在聆听革命故事的过程中为爱国主义英雄的精神所感动,深深受到爱国情感的熏陶,同时也获得了一颗感恩之心,懂得了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春节、中秋节是中国人合家团圆的日子,正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儿童与全家人团团圆圆,共同放鞭炮、包饺子、吃月饼、登山、赏月,一家人其乐融融,在亲人之间相互表达关心、祝福和思念的过程,也增进了儿童与家人的感情。学校在节日前组织学生讨论向亲人表达祝福的方式,鼓励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表达对父母及祖辈的深厚感情。在进行“端午节”这个传统节日教育时,通过多种手段向儿童讲述屈原的故事,让学生充分感受爱国诗人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形成强烈的民族认同感。重阳节期间老师组织“我向爷爷奶奶献孝心”主题班会,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孩子们在听老師讲重阳风俗,接受“尊老敬老、感恩回报”的教育;在家中为爷爷奶奶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事,送爷爷奶奶一件自己精心制作的小礼物;还可以在老师带领下走进社区,为爷爷、奶奶表演节目,祝福天下所有老人幸福、安康。
  以传统节日为纽带,让儿童接受传统文化情感的熏陶,使孩子从小耳濡目染,浸润并受益于中国独有的传统文化情怀,无论对于人的个体成长、群体塑造、社会发展,还是民族文化的传承与更新都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
  三、发挥教师和班级作用,帮助养成良好习惯
  1.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
  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师的表率作用不可忽视。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因而,教师必须严格遵守学校作息制度,严于律已,讲究公共卫生,维护公共秩序,言行举止文明大方,处处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好思想、好品德、好作风、好言行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工作中,教师不仅要用师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也要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纳入自己的条例,因为在教师用眼睛监督学生行为的同时,也有几十双眼睛注视着自己。教师做事严谨的态度,一丝不苟的精神,说到做到的品质对学生更是一本可以研读的书。要想班里的学生做得好,教师必须自身做得好。一个“学生敬、学生爱”的老师,学生会很乐意听从老师的教导,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老师要平等对待学生,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对那些问题学生不应该歧视,更应该多关心、有耐心。深入了解学生,寻找问题症结,做到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因人因事而异,因材施教。同时,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与联系,家庭与学校的教育同步进行。
  2.发挥班干部的“领头羊”作用
  一个班集体应该选择那些已有着好习惯的、活泼开朗、热爱班集体、同时热心助人,有一定责任心的学生担任班干部。班主任要经常对班干部进行培训,一起探讨管理班级的方法,指出优点及存在的不足,教他们工作方法,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充分发挥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
  3.发挥班级文化的熏陶作用
  如教室两边墙上,走廊上张贴的名人名言以及班级学生自己写的“名言”(学生写的精彩语句),以人为本的提示语,教室后学习园地的布置、手抄报的展示,红花表,成长屋等班级文化建设,使其成为学生的精神指引。
  渐渐地,在老师的表率带动下,在班干部“领头羊”的鼓舞下,在班级文化环境的熏陶下,学生言行举止会越来越规范文明,良好的习惯就会逐渐养成,不良的习惯也会逐渐改正。
  古人云:“积行成习,积习成性,积性成命!”有好习惯的人会有好命运。小学阶段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养成好习惯,才会有好成绩,才能建立好人格,才能为未来打下好基础。相信在我们老师的努力下,我们的学生一定都会养成良好的习惯,成为社会之人才,建设国家之栋梁!
其他文献
【摘要】优秀的体育教师除了具备本专业知识与运动技能外,还应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具有较强的教学组织监控和应变能力。体育课不仅是实现体育教学、完成学校教学任务的重要形式,也是展示体育教师综合素质的平台。因此,作为体育老师的我们应该努力上好每一节体育课,使学生每节体育课都有所锻炼、有所收获。但是,如何才能上好一节体育课呢?我认为应该跳好以下体育教学“四步曲”。  【关键词】浅谈;体育课;四步曲  一、重
随着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兴技术与教育不断融合,催生出新的课堂教学方式,微课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为一种呈现碎片化的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微课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微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陈旭老师认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合理地应用微课,能够有效地提高历史课程的教学效率。”在实际的应用中,与其他教学手段相比,微课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更新迭代,运用多媒体技术来辅助英语教学是一种趋势。在实际教学中应利用好这些资源,让更多真实的情境得以呈现,让学生的主体性得以体现,以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更好地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与综合素质,促使师生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关键词】信息技术;情境教学;创造性思维  美国教育专家 Moore说:“真正的学习就是让学生经历、体验和再创造。” 英语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要向
【摘要】为了培养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坚持读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语文综合素养,构建个性化、特色化、多样化三化分享平台,使学生有机会展示读书所得,展示自我,激发读书兴趣,从而促进自主阅读习惯的养成。  【关键词】兴趣;分享;习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不仅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还要求小学六年时间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50万字,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是为了转变忽视人的灵性与创造性的被动的学习状态,把学习过程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使其不断得以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心理状态 “要我学
【摘要】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在小学教学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对于提高小学生们的语言能力和表达能力具有一定价值。小学语文教学要实现和多媒体的有机结合,在教学环节里利用好投影、录音和录像等多媒体手段实现语文教学的直观化,吸引小学生们在语文学科上的注意力,挖掘小学生们在语文方面的潜力。  【关键词】语文课堂;多媒体;小学  在小学阶段中语文这门学科的课时量最大,肩负着培养小学生良好语言表达能
【摘要】德育是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其贯穿于教学发展的始终,在发展德育教育时,其不仅仅是思想品德教师的事情,在其他学科也有关于德育教育的内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也有许多与德育相关的内容。本文,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分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内容的方法和策略,以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养,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学生更加健康的成长。  【关键词】德育教育;小学数学教学;渗透;实践  近年来
【摘 要】阅读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提高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发展与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增强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绘本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设计阅读任务,促进学生阅读素养的整体发展;开展分级阅读,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阅读素养;开展拓展阅读活动,展现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核心素养;绘本阅读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
【摘要】 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能使学校教育事半功倍,并使学生在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本人结合自身的教学尝试,从“设立家校联系手册”“建立班级家长委员会”“开展亲子读书活动”“召开别开生面的家长会”“评选优秀家长”这几个方面来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让家庭教育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一片蓝天。  【关键词】 家庭教育;良好习惯  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能使学校教育事半功倍,反之,则极有可能影响并制约学生的
【摘要】数学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计算能力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那如何能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呢?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兴趣,产生计算动力;强化口算,提高计算速度;重视笔算,提高计算质量;运用估算,确保计算准确;注意培养,形成计算习惯;这五方面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關键词】数学;计算能力;策略  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内容,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