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舞台展演以辽宁皮影戏、鼓乐、木偶戏、高跷、地秧歌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为切入点,创新性地融入杂技、舞蹈、歌唱等元素,以及灯光、音响、多媒体视频特效等舞美设计,在突出原生态特色的基础上,增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舞台艺术的节奏感和紧凑性,提升了整体的舞台表现力。
一、创新性实践的文化背景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党中央十八大以来治国理念的重要来源,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强基石。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倡导要以文化自信、返本开新的信念珍爱传统、发扬光大,这些都为弘扬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赋予了更浓重的家国情怀、文脉延亘的时代使命。
面对中国强劲崛起这一鲜活的社会现实,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时代主题的呈现,传统文化对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意义得到充分重视,我们正处于一个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价值意义再发现、再转化、再运用的时代。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舞台展演的探索实践正是基于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它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贯穿始终,立足于辽宁本土,通过专业艺术的渲染与衬托,处处彰显非物质文化遗产原貌之美、韵味之美、创意之美、精神之美。
二、创新性实践的内容和形式
(一)创新性实践体现在民族地域文化特色的集中呈现
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舞台展演汇集了我省所有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涉及满、蒙、朝等多个少数民族,项目覆盖辽东、辽南、辽西、辽北、辽中五大区域。为了展现辽宁的地域文化特色,展演期间除了选调短调民歌、马头琴音乐、好来宝、农乐舞等少数民族非遗项目外,还将享有“辽东山区烂漫花”美誉的抚顺地秧歌,辽西地区广为流传的凌源皮影戏、辽西木偶戏以及辽南地区的海城高跷和辽宁鼓乐搬上舞台,让观众可以在现代都市里欣赏到田间地头上带着泥土芬芳的欢快与热辣,同时也充分展现辽宁独特、多元、融合的文化特点以及各民族团结友爱的深刻内涵。
(二)创新性实践体现在本土演员演绎艺术经典
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舞台展演参展人数众多,演出阵容强大,汇集了刘兰芳、冯玉萍、周丹、杨振华、常冬、王小宝等多位全国知名的辽宁本土名家名角同台献艺,舞台呈现既有群体表演的大气震撼,又有乡间田野式演绎的静谧柔美,还有娓娓道来般暖人心脾的真情流露。这种综合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舞台展演是促进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好举措。
(三)创新性实践体现在对原生态的艺术提炼和加工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历来遵循坚持原真性原则,对于传统意义上的坚持和保留,绝不仅仅是保留其原汁原味,绝不仅仅是简单的复制和照本宣科,而是需要从作品中提炼精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舞台展演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为主线贯穿始末,涵括了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等四大门类的10多个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通过对原生态表演方式的提炼、编排和组合,让根植于民间的原生态的非遗项目绽放于舞台,全景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性和观赏性,让观众充分感受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其中对抚顺地秧歌的艺术加工是创新性实践的成功尝试,在编排创作期间,着重在抚顺地秧歌的原生态基础动作中汲取养分,打破了在田间地头进行原生态表演的局限,通过专业化舞台艺术形式赋予了地秧歌全新的舞蹈结构和舞蹈语汇,让地秧歌的呈现在保留原生态内核的同时又不失韵味,艺术感得到加强,艺术水准也更加凸显。
(四)创新性实践体现在多位一体凸显视觉震撼
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舞台展演通过演员、灯光和多媒体视频背景的完美融合,将舞台多元化的视觉体验划分为前、中、后三个不同层次,浑然一体的层次感塑造了舞台的时空维度,强化了观众的视听体验效果。
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凌源皮影戏为基础编排的《凌河影人》节目,采用空间对比创作手段,以四维空间方式,将原生态影窗搬上舞台,将幕后的操影、唱影、锣鼓伴奏展现于台前,与多媒体视频背景中的影幕交相呼应,增强了整体节目的艺术性和趣味性,呈现出戏中戏的演绎效果,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视听体验。
三、对创新性实践的辩证思考
一段时期以来,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究竟应不应该创新,又该如何创新,一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所纠结的问题。事实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一代从事这些技艺、表演的传承人在继承中都会将自己的体会、经验融入其中,所创作的作品也不可能不留下时代的印记和元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因是不变的,但在这不变中,每一代传承人的思考和人生又会汇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传承恒定性和流变性的统一。
只有建立起這样完整的认识,创新才有一个结实的根基,创造出来的新作品才可能是继承了深厚文化内涵的精湛艺术,否则连前辈的技艺还没有掌握,就谈创新,则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一)创新性实践就是在保护中利用
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我们对待非物质文化遗产应有的态度,通过艺术实践来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才能获得新的生长点,赋予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加丰富的内涵、更加多样的外延、更加多姿多彩的艺术魅力。
(二)创新性实践就是在探索中发展
客观地看,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象征着历史,是一种岁月的积淀,具有较强的年代感和历史纵深感,与现代人的生活经历和成长历程没有太多交集,这显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的传承发展增加了难度。因此,对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我们就不能满足于只是简单地呈现,而是要突破历史的局限,积极探索传承发展的新模式,促进传统与现代的有效对接,用新手段、新科技、新思维赋予非遗新的生命、新的活力、新的形态。
(三)创新性实践就是在生活中融入
尽管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我国又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可事实上,对绝大多数民众而言,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属于“冷门”。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中的创新,就是要充分利用“非遗+创新”模式,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温度、有故事、有创意,更好地走进生活、贴近民众。
总而言之,对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态度就是我们对待中华文化的态度。非物质文化遗产舞台艺术呼唤创新性实践注入健康新鲜血液,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开辟出一番新的境界。
一、创新性实践的文化背景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党中央十八大以来治国理念的重要来源,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强基石。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倡导要以文化自信、返本开新的信念珍爱传统、发扬光大,这些都为弘扬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赋予了更浓重的家国情怀、文脉延亘的时代使命。
面对中国强劲崛起这一鲜活的社会现实,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时代主题的呈现,传统文化对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意义得到充分重视,我们正处于一个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价值意义再发现、再转化、再运用的时代。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舞台展演的探索实践正是基于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它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贯穿始终,立足于辽宁本土,通过专业艺术的渲染与衬托,处处彰显非物质文化遗产原貌之美、韵味之美、创意之美、精神之美。
二、创新性实践的内容和形式
(一)创新性实践体现在民族地域文化特色的集中呈现
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舞台展演汇集了我省所有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涉及满、蒙、朝等多个少数民族,项目覆盖辽东、辽南、辽西、辽北、辽中五大区域。为了展现辽宁的地域文化特色,展演期间除了选调短调民歌、马头琴音乐、好来宝、农乐舞等少数民族非遗项目外,还将享有“辽东山区烂漫花”美誉的抚顺地秧歌,辽西地区广为流传的凌源皮影戏、辽西木偶戏以及辽南地区的海城高跷和辽宁鼓乐搬上舞台,让观众可以在现代都市里欣赏到田间地头上带着泥土芬芳的欢快与热辣,同时也充分展现辽宁独特、多元、融合的文化特点以及各民族团结友爱的深刻内涵。
(二)创新性实践体现在本土演员演绎艺术经典
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舞台展演参展人数众多,演出阵容强大,汇集了刘兰芳、冯玉萍、周丹、杨振华、常冬、王小宝等多位全国知名的辽宁本土名家名角同台献艺,舞台呈现既有群体表演的大气震撼,又有乡间田野式演绎的静谧柔美,还有娓娓道来般暖人心脾的真情流露。这种综合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舞台展演是促进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好举措。
(三)创新性实践体现在对原生态的艺术提炼和加工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历来遵循坚持原真性原则,对于传统意义上的坚持和保留,绝不仅仅是保留其原汁原味,绝不仅仅是简单的复制和照本宣科,而是需要从作品中提炼精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舞台展演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为主线贯穿始末,涵括了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等四大门类的10多个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通过对原生态表演方式的提炼、编排和组合,让根植于民间的原生态的非遗项目绽放于舞台,全景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性和观赏性,让观众充分感受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其中对抚顺地秧歌的艺术加工是创新性实践的成功尝试,在编排创作期间,着重在抚顺地秧歌的原生态基础动作中汲取养分,打破了在田间地头进行原生态表演的局限,通过专业化舞台艺术形式赋予了地秧歌全新的舞蹈结构和舞蹈语汇,让地秧歌的呈现在保留原生态内核的同时又不失韵味,艺术感得到加强,艺术水准也更加凸显。
(四)创新性实践体现在多位一体凸显视觉震撼
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舞台展演通过演员、灯光和多媒体视频背景的完美融合,将舞台多元化的视觉体验划分为前、中、后三个不同层次,浑然一体的层次感塑造了舞台的时空维度,强化了观众的视听体验效果。
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凌源皮影戏为基础编排的《凌河影人》节目,采用空间对比创作手段,以四维空间方式,将原生态影窗搬上舞台,将幕后的操影、唱影、锣鼓伴奏展现于台前,与多媒体视频背景中的影幕交相呼应,增强了整体节目的艺术性和趣味性,呈现出戏中戏的演绎效果,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视听体验。
三、对创新性实践的辩证思考
一段时期以来,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究竟应不应该创新,又该如何创新,一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所纠结的问题。事实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一代从事这些技艺、表演的传承人在继承中都会将自己的体会、经验融入其中,所创作的作品也不可能不留下时代的印记和元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因是不变的,但在这不变中,每一代传承人的思考和人生又会汇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传承恒定性和流变性的统一。
只有建立起這样完整的认识,创新才有一个结实的根基,创造出来的新作品才可能是继承了深厚文化内涵的精湛艺术,否则连前辈的技艺还没有掌握,就谈创新,则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一)创新性实践就是在保护中利用
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我们对待非物质文化遗产应有的态度,通过艺术实践来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才能获得新的生长点,赋予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加丰富的内涵、更加多样的外延、更加多姿多彩的艺术魅力。
(二)创新性实践就是在探索中发展
客观地看,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象征着历史,是一种岁月的积淀,具有较强的年代感和历史纵深感,与现代人的生活经历和成长历程没有太多交集,这显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的传承发展增加了难度。因此,对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我们就不能满足于只是简单地呈现,而是要突破历史的局限,积极探索传承发展的新模式,促进传统与现代的有效对接,用新手段、新科技、新思维赋予非遗新的生命、新的活力、新的形态。
(三)创新性实践就是在生活中融入
尽管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我国又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可事实上,对绝大多数民众而言,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属于“冷门”。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中的创新,就是要充分利用“非遗+创新”模式,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温度、有故事、有创意,更好地走进生活、贴近民众。
总而言之,对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态度就是我们对待中华文化的态度。非物质文化遗产舞台艺术呼唤创新性实践注入健康新鲜血液,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开辟出一番新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