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业是一个人在学生阶段做重要的工作,只要上过学,你就没办法忘记作业中的恩恩怨怨。但是很奇怪,关于作业的研究却不多,或是即使有了一些成果,也很少被学习和推广。尽管我们的学生和老师现在每天都被作业包围着、折磨着,但在作业面前人们常常摇头不语,更多的人则避而不谈。这种漠视不正常,我们有必要对作业进行新的认识和理解。
当前语文作业存在的弊端
尽管在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学习强调“民主、合作”的形式,但在作业改革方面的效果却微乎其微。学生面对每天枯糙的作业,学习的热情慢慢被消磨,这使得学生们认为写作业时一件费力不讨好的差事。当然,一直以来我也翻查过一些有关学生作业方面的文献资料以及对学校学生做过详尽的调查分析,归纳为现在作业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作业内容枯燥乏味。作业形式单调,统一任务多,自主选择少;作业内容中知识巩固题多、应用实践题少;作业形成内容多,教师自编内容少;作业活动缺少乐趣,导致学生厌烦。(2)作业评价方式单调,等第走过场,评语刻板教条,缺乏感染力,缺乏人情味。而很多老师有个习惯做法——叫家长签字。本意是让要求家长配合监督,但学生却认为是自己不被老师信任。而且,作业本上的错误和红叉,学生是不愿意让家长看到的,所以,动不动让家长签字使得学生很紧张、很反感。(3)学生在作业上没有交流,更没有合作。很少有老师布置需要同伴合作、共同探讨的作业,学生被告戒要独立完成作业、超越伙伴,学生在订正作业时,出错、挨罚的学生会被随意讥笑。
学生被这样传统、枯糙、缺乏自主的作业折腾的没有了兴趣,对学生来说作业是什么感觉。唯有用一个字可以形容,那便是“苦”,新课程标准下不是倡导学生应快乐自主地学习吗?②学生为何不能喜欢上作业,从作业中收获乐趣呢?看来,作业的革命刻不容缓。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在平时的作业设计以及批语上做改变,追求一种多元的方式,形式多样性,从而激发学生对作业的乐趣,当学生开始觉得作业也不是想象中那般是个难事的时候,学生会渐渐喜欢上你所布置的作业,作业质量增高了,那何谈学生的语文成绩不会提高呢?可如何让学生对作业充满乐趣,我也对此做了一些研究和思考,并且这些方法也在我的班级里运用到了自己班上的语文教学,发现这样的作业方式是可以受用的,以下便是我的一些归纳和总结:
(一)设计多元化作业,让学生多感官得到体验
作业不应当是单一枯燥的文本,而是富有色彩、充满情趣的多元复合体,它是一种凭借,由此激发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感官体验,在愉悦合理的情境中获取知识,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并积累大量的愉快而幸福的经历。课堂教学中,教师已经注意到多方面地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因此,教师要寻求作业创新,要设计形式多样、多元化的作业。加德纳说过:“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只是表现为不同的方式而已。对于一个孩子的最重要、最有用的教育方法,是帮助他寻找一个他的才能可以尽情施展的地方,在那里它可以满意而能干。”我们的教育恰恰没有重视这一点。
(二)作业批语形式重视激励,体现师生互动过程
学生的作业形式在走向多元化和自主式,那么作业批语也是作业形式中的一部分。新的课改理念告诉我们,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能起到激励教育的作用。因此,“用发展的眼光看孩子”是我们对学生评价的指导思想,在评价学生的作业时力上也应力求多元化。
1、 作业批语中多用激励语,少用禁忌语。作业评定应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把评价作为学生再学习的一种动力,同时要使每个学生品尝到学习成功的喜悦。传统作业中当学生作业出现错误时,就会用触目惊心的“×”作批示,这当然有警示的作用,但也经常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作业本上的“×”应当适量。尊重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尊重他们的学习成果,评价时我们改变过去那种“区分行评价”为“激励性评价”,尽量捕捉学生作业中的亮点。如有的学生字写得好,即可得五角星一颗;有的学生理解与众不同,富有创新,即可得笑脸一个;有的学生作业质量高令人赏心悦目,即可得大奖一个,并获“作业能手”称号。
作业批语刚开始在我班实行的时候,我所写的批语并不丰富,如:孩子的作业出现马虎,字迹不端正的时候,我就写到字迹不清楚,需要端正态度。原本以为孩子会立即接受,可是没想到这样的语言是很难走近孩子内心深处的。可以说在实行作业批语期间,我并不是闭门造车的,而是利用课间的时间和孩子交流,问问他们对这些批语的想法。从孩子的意见中,我清晰地感觉到作业批语绝不仅仅是在后面留些话语就行的,侧重点在于这些话语是否能走近孩子的心灵里去,而不是用一种大人的口气在和他交流。产生这种想法还源于一次作文批语中,孩子捧着作文本来找我,疑惑不解地问:“老师,中心不明确,主题不鲜明,是什么意思啊?”当时,我恍然大悟,这才意识到作业批语的风格、形式需要改进,于是我向前迈进了一步,之后的作业批语,我都尽量用形象话的语言,让他们一看就能理解,一看就能心悦诚服地接受。这才是拉近孩子和教师距离的纽带,否则写再多的话语,不贴近孩子,这些批语依然是徒劳的。
2、 作业批语要重视学生心理,多一些个性评价。每个孩子的心理是不一样的,作业反映情况自然也是不同的。在前期工作中,我发现作业批语也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心理,如果只是千篇一律是很难走近孩子的心灵世界的。而作业批语的目标则是用文字与孩子沟通,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因此在作业批语中要注重个性化的评价语,才能起到与孩子交流的效果,让孩子欣然接受教师提出的意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从语文学科的这一特性出发,我们可以看出语文学科的价值在于为“人”服务。即求得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发展,而且是语文素养与儿童内心的充分和谐发展。语文自身就是一种工具,人们利用这一工具,可以表达思想、沟通情感,可以搜集、处理、储存信息。语文是人类思维的工具,是认知世界发展思维的工具。④因此小学阶段使学生学好语文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除了按新课程提出的语文学习的“四项目标”教学而外,语文作业的批语在其中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优化课堂教学,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成为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中,学生作业的批语成为一种教学过程的延续,成为沟通教师与学生心灵的一座桥梁。作业批语的好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每一个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甚至有可能影响学生一生的成长。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是摆在全体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如何有效地开展语文家庭作业,给学生提供富于实践性、探索性、开放性、趣味性、层次性的作业材料,提供自主活动、自主探索的机会,是提高语文家庭作业的质量。因此,我认为家庭作业应该是教师精心准备的送给学生的一份“礼物”,而这份礼物让所有的学生都喜欢。那么,今后作为语文一线教师,我们在语文作业的设计和批语上,应充分发挥文字的“亲和”功能,在语文作业上展示真挚、美丽而动人的微笑,力求形式美,内容佳,让学生爱上作业,爱上语文。
参考文献:
[1]刘春生.让学生爱上作业[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9.
[2]华应龙.个性化作业设计经验[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1.
[3]边玉芳.学与教的新评价[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6.
[4]张奠宙.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编 [M].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7.2.
当前语文作业存在的弊端
尽管在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学习强调“民主、合作”的形式,但在作业改革方面的效果却微乎其微。学生面对每天枯糙的作业,学习的热情慢慢被消磨,这使得学生们认为写作业时一件费力不讨好的差事。当然,一直以来我也翻查过一些有关学生作业方面的文献资料以及对学校学生做过详尽的调查分析,归纳为现在作业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作业内容枯燥乏味。作业形式单调,统一任务多,自主选择少;作业内容中知识巩固题多、应用实践题少;作业形成内容多,教师自编内容少;作业活动缺少乐趣,导致学生厌烦。(2)作业评价方式单调,等第走过场,评语刻板教条,缺乏感染力,缺乏人情味。而很多老师有个习惯做法——叫家长签字。本意是让要求家长配合监督,但学生却认为是自己不被老师信任。而且,作业本上的错误和红叉,学生是不愿意让家长看到的,所以,动不动让家长签字使得学生很紧张、很反感。(3)学生在作业上没有交流,更没有合作。很少有老师布置需要同伴合作、共同探讨的作业,学生被告戒要独立完成作业、超越伙伴,学生在订正作业时,出错、挨罚的学生会被随意讥笑。
学生被这样传统、枯糙、缺乏自主的作业折腾的没有了兴趣,对学生来说作业是什么感觉。唯有用一个字可以形容,那便是“苦”,新课程标准下不是倡导学生应快乐自主地学习吗?②学生为何不能喜欢上作业,从作业中收获乐趣呢?看来,作业的革命刻不容缓。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在平时的作业设计以及批语上做改变,追求一种多元的方式,形式多样性,从而激发学生对作业的乐趣,当学生开始觉得作业也不是想象中那般是个难事的时候,学生会渐渐喜欢上你所布置的作业,作业质量增高了,那何谈学生的语文成绩不会提高呢?可如何让学生对作业充满乐趣,我也对此做了一些研究和思考,并且这些方法也在我的班级里运用到了自己班上的语文教学,发现这样的作业方式是可以受用的,以下便是我的一些归纳和总结:
(一)设计多元化作业,让学生多感官得到体验
作业不应当是单一枯燥的文本,而是富有色彩、充满情趣的多元复合体,它是一种凭借,由此激发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感官体验,在愉悦合理的情境中获取知识,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并积累大量的愉快而幸福的经历。课堂教学中,教师已经注意到多方面地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因此,教师要寻求作业创新,要设计形式多样、多元化的作业。加德纳说过:“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只是表现为不同的方式而已。对于一个孩子的最重要、最有用的教育方法,是帮助他寻找一个他的才能可以尽情施展的地方,在那里它可以满意而能干。”我们的教育恰恰没有重视这一点。
(二)作业批语形式重视激励,体现师生互动过程
学生的作业形式在走向多元化和自主式,那么作业批语也是作业形式中的一部分。新的课改理念告诉我们,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能起到激励教育的作用。因此,“用发展的眼光看孩子”是我们对学生评价的指导思想,在评价学生的作业时力上也应力求多元化。
1、 作业批语中多用激励语,少用禁忌语。作业评定应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把评价作为学生再学习的一种动力,同时要使每个学生品尝到学习成功的喜悦。传统作业中当学生作业出现错误时,就会用触目惊心的“×”作批示,这当然有警示的作用,但也经常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作业本上的“×”应当适量。尊重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尊重他们的学习成果,评价时我们改变过去那种“区分行评价”为“激励性评价”,尽量捕捉学生作业中的亮点。如有的学生字写得好,即可得五角星一颗;有的学生理解与众不同,富有创新,即可得笑脸一个;有的学生作业质量高令人赏心悦目,即可得大奖一个,并获“作业能手”称号。
作业批语刚开始在我班实行的时候,我所写的批语并不丰富,如:孩子的作业出现马虎,字迹不端正的时候,我就写到字迹不清楚,需要端正态度。原本以为孩子会立即接受,可是没想到这样的语言是很难走近孩子内心深处的。可以说在实行作业批语期间,我并不是闭门造车的,而是利用课间的时间和孩子交流,问问他们对这些批语的想法。从孩子的意见中,我清晰地感觉到作业批语绝不仅仅是在后面留些话语就行的,侧重点在于这些话语是否能走近孩子的心灵里去,而不是用一种大人的口气在和他交流。产生这种想法还源于一次作文批语中,孩子捧着作文本来找我,疑惑不解地问:“老师,中心不明确,主题不鲜明,是什么意思啊?”当时,我恍然大悟,这才意识到作业批语的风格、形式需要改进,于是我向前迈进了一步,之后的作业批语,我都尽量用形象话的语言,让他们一看就能理解,一看就能心悦诚服地接受。这才是拉近孩子和教师距离的纽带,否则写再多的话语,不贴近孩子,这些批语依然是徒劳的。
2、 作业批语要重视学生心理,多一些个性评价。每个孩子的心理是不一样的,作业反映情况自然也是不同的。在前期工作中,我发现作业批语也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心理,如果只是千篇一律是很难走近孩子的心灵世界的。而作业批语的目标则是用文字与孩子沟通,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因此在作业批语中要注重个性化的评价语,才能起到与孩子交流的效果,让孩子欣然接受教师提出的意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从语文学科的这一特性出发,我们可以看出语文学科的价值在于为“人”服务。即求得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发展,而且是语文素养与儿童内心的充分和谐发展。语文自身就是一种工具,人们利用这一工具,可以表达思想、沟通情感,可以搜集、处理、储存信息。语文是人类思维的工具,是认知世界发展思维的工具。④因此小学阶段使学生学好语文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除了按新课程提出的语文学习的“四项目标”教学而外,语文作业的批语在其中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优化课堂教学,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成为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中,学生作业的批语成为一种教学过程的延续,成为沟通教师与学生心灵的一座桥梁。作业批语的好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每一个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甚至有可能影响学生一生的成长。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是摆在全体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如何有效地开展语文家庭作业,给学生提供富于实践性、探索性、开放性、趣味性、层次性的作业材料,提供自主活动、自主探索的机会,是提高语文家庭作业的质量。因此,我认为家庭作业应该是教师精心准备的送给学生的一份“礼物”,而这份礼物让所有的学生都喜欢。那么,今后作为语文一线教师,我们在语文作业的设计和批语上,应充分发挥文字的“亲和”功能,在语文作业上展示真挚、美丽而动人的微笑,力求形式美,内容佳,让学生爱上作业,爱上语文。
参考文献:
[1]刘春生.让学生爱上作业[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9.
[2]华应龙.个性化作业设计经验[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1.
[3]边玉芳.学与教的新评价[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6.
[4]张奠宙.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编 [M].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