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素的情话

来源 :老来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s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女儿撑着下巴问老伴:“爸,情人节你送什么给老妈?”“我们这辈人,哪有什么情人不情人的!”老头子听到这个字眼,心里很别扭,瞪了女儿一眼。
   我们年轻时,听人叫一声爱人就很尴尬了,如今“情人”两字被无数桃色新闻歪曲着,我们怎么敢追求这个时尚呢?不过,今年我确实过了个不错的“情人节”。说起来,还得感谢儿子的一个电话。
   那天我正和老伴逛街,身边的红男绿女特别多,不时,便有一个手持鲜花的女孩含羞而过。老伴感到非常好奇,又非常不解。我这老几十岁的人了,不知为什么,竟有几分嫉妒。突然,有个不懂事的小孩窜到跟前对老伴说:“情人节,买花吧,老来也相爱。”直到弄清小孩真是让自己买花时,老伴气得脸都红了,拉着我便走,边走还边骂,说:“把我当什么人了?”我刚为孩子辩护几句,老伴的火更盛了,吼道:“看我的模样,像玩情人的那种吗?”
   我顿时语塞。虽然我知道,我这辈子再想让老伴送花给我是不可能的了,但他犯得着发那么大的火吗?何况,人家是在祝福我们。我们拗着,直到走进商场,老伴仍没和我说一句话。那一刻,我突然感觉有些苍凉。跟了老伴一生,我不企求什么浪漫,但女人都是需要关怀的,老伴他懂吗?
   这时候,儿子突然来了电话,似乎也说起了给我买礼物的事。老伴对儿子可是万般迁就,虽然他对“情人”两个字特别反感,但命令是儿子下的,他也就无奈地答应了,转脸对我说:“你不是喜欢喝葡萄酒吗,给你买一瓶。”回家后,我们老两口对面坐着,就着葡萄酒说起了这些年家里的变迁,说到了我们恋爱时的不易。老伴借着酒劲,破天荒地看着我说:“这些年辛苦了,老太婆!”我不知道这算不算天下最朴素的情话,反正,我流泪了。
   老伴对女儿的追问仍是不理不应,我过去说:“我们也不买别的,再买一瓶葡萄酒,不然,儿子又要破费了。”老伴一听,心疼了,赶紧接话说:“行,到那天我给你买两瓶,不过不是为什么情人节,顶多是……”老伴思索的工夫,女儿接茬说:“夫妻节。”这下说得老伴喜笑颜开。
其他文献
郑寒,当代著名砚雕家,安徽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安徽省黄山市“郑寒砚雕艺术中心”主任,黄山市屯溪区政协委员,“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歙砚制作技艺”项目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中国第一国礼砚雕家    自从少小年纪在他的家乡“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歙砚之乡”——歙县踏上专业砚雕之路,至今已经从事歙砚民间艺术的创作、挖掘、整理、保护、研究和开发工作达30多年,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艺术修
期刊
俗话说,少年夫妻老来伴,老伴、老伴,牵手相伴。在几十年的岁月里,我和老伴深深相爱,相依为命,彼此间脾气性格、厌恶爱好、生活习惯都了如指掌。双方一个脸色、一个眼神、一个手势,相互都能读懂,真可谓心有灵犀一点通。   近年来,病痛打乱了我们的生活节奏,带来了种种不便,但我们的情感未变,关爱依旧。一天我从医院回家后,埋怨道:“人太多,挂号、量血压、测体温挤得够呛。”听罢此言,细心的老伴当天下午便特意从医
期刊
为了让老年人欢度晚年,国家提倡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和老有所乐。我认为,在“五老”当中,“老有所乐”可谓中心目标。有种说法:高官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寿,高寿不如高兴。这高兴就是乐。可见“老有所乐”是何等的重要。所以社会各方面积极为老年人寻乐创造条件,许多老年朋友更是千方百计地寻求乐趣。诸如含饴弄孙,以求天伦之乐;乐善好施,以求救援之乐;爱财的投入商战,以求积财之乐;爱跳爱唱的投入舞
期刊
黄锐相,一位中等身材的庄稼老汉,快“奔七”的老人,是这里名闻遐迩的“鸽司令”。曾经是江苏溧阳市信鸽协会会长,现为江苏溧阳市信鸽协会名誉主席!他的鸽舍是常州市十大定点舍棚之一,现在还饲养着一百多只信鸽,从家里一楼到三楼,存放着一百多个全国、全省、全市级奖杯以及各个级别的获奖旌旗。  踏进黄锐相老人的鸽舍,鸽们纷纷朝您围了过来,象是见到了老朋友。黄眼、砂眼滴溜溜转悠忽闪着,一派人鸽如亲,人鸽相通的和谐
期刊
我这老头予不知哪根神经发热,近段时间,竟然倒腾出一篇一千五百字小小说。五易其稿,投寄市报。想不到竟然发表了,我心里是多么的兴奋。毕竟是我半个月熬夜的结品。这件事在村里也传开了,大家都投来芹样的目光,那眼神如同审贼似的。村人似乎不敢相信我一个初中生,又清贫如洗,竟然能写出小说来。在他们的愚昧逻辑思维中写文章似乎是只有那些学历高又是大款、企业家之类的能人才能创作而成的。  因此,村人怀疑此怍纯属抄袭之
期刊
这不是我的个人经历,但在这几年里,她的故事和精神深深地感染和打动着我,也使我重新审视老年人生的动力。  认识她,是在公园里。那是一个周末,我们带孩子去公园玩耍,休息的时候,我看到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满头青丝中夹杂着些许白发,两鬓苍染但决不杂乱,目光清亮没有丝毫的呆滞,精神头虽不显活泼,但也决不龙钟;眼观六路,灵活的腿脚走动时还小跑几步,谈不上健步,但给人以自信、希望、振奋和羡慕的感觉。直觉告诉我:
期刊
广东人喜欢品茶,尤以潮汕地区最为出名。潮汕人自小就学会品茶,这也许是潮汕人积淀着闽南、潮汕之“功夫茶”文化底蕴所熏染的缘故。  懂事开始,我就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当然,那时候我并不知道什么叫中国茶文化。只知道品茶喝茶,是我家每天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道生活程序。  记得孩提时,每天的早晨,我就会被一阵敲打碎木炭的声音吵醒。继而是满屋子氤氲的炭烟,熏得我直流眼泪。当我听到几句咳嗽声时,我就知道,是父亲起
期刊
连日来,全家人的心都在为四川等地的地震灾情揪得紧紧的。83岁的老父亲每天中午和晚上,准时把家人召集到电视机前,收看抗震救灾的最新报道。  这天晚上,看完新闻联播,父亲把全家人召集到客厅。“今天,咱们开一个特殊的家庭会议,会议内容就一个:赈灾。你们都看到了,四川、湖北、甘肃等地都先后发生了地震。作为咱普通的百姓,怎样为灾区做点贡献,你们分别谈一谈吧!”  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玲玲首先站了起来:“爷爷,
期刊
四川省彭州市群众艺术馆退休音乐辅导老师萧箫先生,是全市音乐艺术界知名人士。古稀之年的萧箫老师,已从事文化艺术事业五十五周年。13岁还是个娃娃的时候,被招到镇上的宣传队,从此走上了文艺道路。  1980年调入县文化馆后,萧箫老师可谓是如鱼得水。他虚心向省市专家学习,在创作辅导上业务更加精通,无论是个人创作,还是辅导工作,成绩都很突出,并成为四川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在彭州文化艺术界很有威望。  1999
期刊
多少年来,在心中、在梦里,母亲一直都跟我在一起,母亲的音容笑貌时刻印在我的脑海中。——但母亲会说谎,一想到母亲,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母亲跟我们说过的一些“谎言。  刚记事时正赶上村里闹饥慌,全家人饿得受不了,母亲就把玉米芯儿炒熟、碾碎,再加些玉米面,做玉米芯糊糊汤。这种汤稀的还勉强可以咽下,干的根本咽不下去。母亲对我们说:“你们喝稀的吧,干的给我,我能吃。”结果玉米芯卡在母亲的胃肠里,疼得母亲在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