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境一致性对大学生内隐和外显记忆的影响:情绪对比性效应

来源 :心理技术与应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ister6352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采用传统的任务分离范式,探究心境一致性对大学生内隐和外显记忆的影响,来揭示情绪诱导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产生影响的不同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个体的内隐记忆中,被试存在显著的情绪词汇记忆偏向,对积极情绪词汇的记忆偏向尤为显著,心境一致性有利于内隐记忆的提高,同时在内隐记忆中出现了情绪对比性效应,而在外显记忆中则没有出现此效应。
  关键词心境一致性;任务分离范式;内隐记忆;外显记忆;情绪对比性效应
  分类号B842.6
  DOI: 10.16842/j.cnki.issn2095-5588.2018.01.002
  1引言
  心境一致性效应是指当个体处于某种情绪或心境状态时,更容易编码或者回忆与个体具有相同情感效价的材料(王振宏, 蒋长好, 2008; Blaney, 1986)。Bower最早用实验证明了心境一致性效应,并依据情绪记忆的联结语义网络模型予以解释(Bower, 1981; Bower & Cohen, 1983)。该模型认为每一种基本情绪,例如恐惧、愉快等在记忆网络中是以节点的形式表征的,每一个基本情绪的结点都与其他许多结点相联系(如表情行为、自主反应模式、评价唤醒、语言标签等),一个情绪结点被激活,相联系的结点也被同时激活,从而出现心境一致性效应。
  关于心境一致性效应的研究多在于区分内隐与外显记忆的不同,即内隐和外显记忆是否均存在心境一致性效应(龚琳峦, 徐晨, 刘犇, 杨莹, 王振宏, 2014;何养成, 钟玉芳, 2009;齐平, 梁承谋, 2003; 陶云, 霍俊丽, 高松, 叶存春, 2007)。内隐记忆(implicit memory)是指在不需要意识或有意回忆的条件下,个体的过去经验对当前任务自动产生影响的现象(杨治良, 1999)。外显记忆则与之相反,是在意识的控制条件下产生的。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分离有两种方法,包括传统的任务分离范式和加工分离范式,任务分离范式是目前大家普遍采取的一种分离方法,即在测验阶段,一部分被试完成直接测验,另一部分被试完成间接测验,然后统计两种不同任务的正确成绩,从而探究自变量对内隐和外显记忆的影响。加工分离程序(Process Dissociation Procedure, PDP)最早是由Jacoby (1991)提出的,经后人对其程序的完善,现在学者们所采取的加工分离程序是由Buchner, Erdfelder和Vaterrodt-Plunnecke(1995)修订的模型(Process Dissociation Framework, PDF),PDF是在相同的时间和反应任务记忆活动中,通过公式严格地分离出意识性提取与自动提取,即区分外显和内隐记忆。
  研究发现,心境一致性效应在内隐和外显记忆中均存在。例如,Bradley, Mogg和Williams (1994)的研究发现,抑郁个体比正常个体对抑郁相关词显示出更强的阈下和阈上启动, 间接证实了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均有心境一致性效应。陈图农,林万贵,季伟华和武欣(2003)以临床抑郁者和正常人为被试,发现回忆测验中外显和内隐记忆均有心境一致性效应。陈巍(2009)以大学生为被试,采用任务分离范式来研究情绪与内隐和外显记忆的关系,证明了心境一致现象存在于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中。此外,Howe和Malone (2011)采用DRM范式对抑郁患者的研究发现,無论是对词汇的自由回忆还是再认,与轻度抑郁者相比,重度抑郁者表现出了更大的心境一致性效应。龚琳峦等人(2014)结合双加工信号检测模型对再认记忆认知过程的解释来分离外显和内隐记忆,结果表明,心境一致性效应在非临床抑郁个体和诱发抑郁个体的外显和内隐记忆中均存在。然而,也有学者的研究结果不尽相同,研究发现,抑郁组和控制组对正性、负性情绪效价词的回忆、再认和词干补笔成绩无显著差异,表明了抑郁个体在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上均无心境一致性效应(Danion, Kauffmannmuller, Grangé, Zimmermann, & Greth, 1995)。
  综上所述,有关内隐和外显记忆的心境一致性效应研究结论并不一致,以往的研究多选用临床抑郁个体为研究对象进行情绪诱导,本研究统一了研究对象,选取了大学生为研究群体进行情绪诱导,并且采用了传统的任务分离范式,探究心境一致性对大学生内隐和外显记忆的影响。
  2方法
  21被试
  从黑龙江省某学院中,随机选取被试60名,其中男生30名,女生30名,平均年龄为2045±130岁,被试无明显情绪障碍,视力及矫正视力正常,此前未参加过本实验情绪诱导影片评定和情绪效价词评定等过程,且并未参加过类似实验。
  22实验设计
  采用3(情绪诱导组别:积极组,消极组,控制组)×3(效价词:积极词,消极词,中性词)×2(测验类型:再认,补笔)的三因素混合实验设计。其中,情绪诱导组别和测验类型是被试间变量,效价词是被试内变量。因变量是被试对不同效价词的正确记忆成绩。
  23实验材料
  231情绪效价词
  从《现代海域频率词典》中抽取,并在百度引擎中搜索具有情绪效价和中性的词汇共150个,然后请两位心理学硕士研究生初步筛选出120个词汇,其中积极词汇、消极词汇、中性词汇各40个。然后将这120个词编入情绪效价词评定的问卷中,词汇评定采用7级评定(1表示感到最不愉快,7表示感到最愉快)。情绪效价词评定的问卷总计发放45份,筛除无效问卷7份,故有效问卷为38份,然后计算每个词的平均效价,最后确定30个效价词,其中积极、消极、中性词汇各10个。
  232情绪诱导影片
  对于诱发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影片材料的选取,通过广泛地搜集相关视频材料并经过截取、合并等步骤,初步选取了两类视频各3部,参照朱兰兰(2010)、牟冬莲和王光荣(2010)的评定方法,请43位大学生(不参与正式实验)对播放的每部视频进行评定,最后确定了《人在囧途》片段作为诱发积极情绪视频,《南京!南京!》片段作为诱发消极情绪视频,每部视频的时长在5分40秒左右。   233情绪报告问卷
  参照黄敏儿和郭德俊(2002)的情绪报告问卷并进行改编,问卷包括10种情绪。涉及5种积极情绪和5种消极情绪,积极情绪包括:快乐、兴奋、轻松、喜悦、舒适;消极情绪包括紧张、愤怒、悲伤、恐惧和痛苦。此问卷为5点等级量表(1表示无情绪,3表示中等,5表示非常强)。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8。
  234再认试卷
  测定外显记忆的再认试卷由48个词汇组成,其中包含学习阶段呈现的词汇共30个:积极词汇、消极词汇、中性词汇各10个。另外出现的干扰词有18个,每类词汇各6个。在再认试卷中,所有词汇随机排列,防止被试由于在学习阶段产生的顺序效应对再认成绩造成影响。
  235补笔试卷
  测定内隐记忆的补笔试卷由30个词汇组成,即在再认测验中出现的30个词全部呈现,所有词汇随机排列,要求被试在短时间内补全词语的另一半。
  24实验程序
  在安静的实验室里,预约被试前来进行实验。实验前让被试签署知情同意书,被试自愿填写,如果在此实验中有不适或不想继续参加实验的情况出现,被试可以申请退出。被试总共分3组,包括情绪诱导积极组、情绪诱导消极组和情绪控制组,每组人数20人,同时在每个情绪诱导组内,又将被试分为两组,包括再认测验组和补笔测验组,每组各10人。
  241情绪诱导阶段
  在情绪诱导之前,为了防止被试当前心情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先询问被试此时的情绪状态,若没有强烈的情绪波动,便可以参加此实验。观看影片前的指导语为:“同学您好,接下来您将观看到一部简短的小视频,请您集中注意力,尽力去体会影片带给你的情绪变化。”待被试准备好后,给被试带好耳机,开始观看影片。当观看影片完毕后,被试填写情绪报告问卷,报告观看后感受到的情绪及强度,控制组不进行情绪诱导,直接参加后面的记忆测验。
  242学习阶段
  被试情绪诱导完毕后,立即开始学习阶段,即记忆电脑屏幕上所呈现的词汇,为了防止被试在记忆过程中所产生的顺序效应对实验结果所产生的影响,所有记忆的词汇被编入了E-prime程序中,每个词呈现200毫秒,词汇随机出现。记忆开始前电脑屏幕上所出现的指导语为:“接下来将会呈现一系列词汇,请您尽力去记忆下列词汇,准备好后,请按P键开始实验。”当被试学习词汇完毕后,立即口头呈现三位数加减法2分钟,作为掩蔽任务,防止被试复习所学内容。
  243测验阶段
  在再认测验中,要求被试圈出被试认为在记忆材料中出现的词。在补笔测验中,要求被试尽量快地补充词的另一半,不要有意识地回忆,并称此任务是为下一个任务准备的,与本实验无关,且在被试作答完毕后询问被试所填词汇有多少是凭有意识记忆填写的,剔除有意记忆比例较大的的试卷。
  25数据处理
  在再认测验中,正确圈出一个在记忆材料中呈现的词记1分;在补笔测验中,正确补全一个在记忆材料中呈现的词记1分。所有实验数据被录入SPSS220进行描述统计、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等处理。
  3结果
  31不同实验处理条件下个体对情绪词汇的记忆概况
  在再认和补笔测验中,不同情绪诱导个体对情绪词汇的记忆正确量进行2×3×3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效价词的主效应显著,F(2,53)=1010,p<0001,η2p=016,事后检验结果表明,被试记忆积极词汇和消极词汇的成绩均显著高于中性词汇(p<001),但积极词汇和消极词汇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此外,效价词和测验类型的交互作用显著,F(2,53)=1054,p<0001,η2p=016,进一步简单效应检验发现,效价词在补笔测验中的简单效应显著,F(2,76)=1749,p<0001,被试记忆积极词汇的成绩显著高于消极词汇和中性词汇,同时被试记忆消极词汇的成绩显著高于中性词汇,这说明了被试存在显著的情绪词汇内隐记忆偏向。与此同时,测验类型在积极词汇上的简单效应显著,F(1,38)=594,p<005,补笔测验的成绩显著高于再认测验;测验类型在中性词汇的处理效应边界显著,F(1,38)=376,p=006。这说明了被试对积极情绪词汇存在内隐记忆偏向。此外,情绪诱导的主效应不显著,三因素交互作用不显著,ps>005。
  32心境一致性对内隐记忆的影响
  以补笔测验成绩为因变量,情绪诱导、心境一致性为自变量进行2×3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心境一致性的主效应显著,F(2,17)=1665,p<0001,η2p=048,心境一致的记忆成绩显著高于心境中性不一致的記忆成绩(p<0001),心境反向不一致的记忆成绩显著高于心境中性不一致的记忆成绩(p<001),心境一致与心境反向不一致的记忆成绩没有显著差异(p>005)。这表明了心境一致性有利于内隐记忆的提高,同时出现了一定的情绪对比性现象。此外,情绪诱导的主效应不显著,情绪诱导与心境一致性的交互作用不显著,ps>005。
  33心境一致性对外显记忆的影响
  4讨论
  41不同实验处理条件下个体对情绪词汇的记忆概况
  被试记忆的积极词汇显著高于中性词汇,同时记忆的消极词汇显著高于中性词汇,积极词汇和消极词汇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被试在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中,记忆情绪词汇的正确量显著高于中性词汇,这与陈巍(2009)关于积极情绪词汇对内隐和外显记忆的影响研究中的结果一致。更进一步说,个体在记忆不同类别的词汇时,会更多地关注情绪词汇,即被试对情绪词汇存在显著的记忆偏向。
  在补笔测验中,被试记忆积极词汇的成绩显著高于消极词汇和中性词汇,同时被试记忆消极词汇的成绩显著高于中性词汇;而在再认测验中,没有出现这种结果。此外,被试在记忆积极词汇的过程中,补笔测验成绩显著高于再认测验;在记忆消极词汇和中性词汇中,再认测验和补笔测验没有显著差异。即被试对积极情绪词汇的记忆存在内隐记忆偏向。在不需要意识的控制之下,被试对积极词汇的提取易于消极词汇和中性词汇,这说明了被试在提取积极词汇的过程中,表现出了一定的内隐优势。   42心境一致性对内隐记忆的影响
  在内隐记忆任务中,心境一致性对内隐记忆有着显著的影响。心境一致和心境反向不一致的记忆成绩显著高于心境中性不一致的记忆成绩,心境一致与心境反向不一致的记忆成绩没有显著差异。这表明了心境一致性有利于内隐记忆的提高,同时也出现了情绪对比性效应。也就是说心境一致的被试在与心境中性不一致的对比条件中,的确出现了心境一致性效应,即心境一致性促进了个体的内隐记忆,这与陈图农等人(2003)和陈巍(2009)的研究结果一致。但是心境一致的被试在与心境反向不一致的对比条件中,却没有显著差异,这说明了在心境反向不一致的条件下,被试对情绪词汇的记忆出现了情绪对比性现象。可能的解释是,已有研究发现,人们出于对情绪的有效管理,会主动搜索积极的内容(陈艳丽, 2012)。即使在消极情绪下人们也能产生积极回忆(Blaney, 1986; Parrott & Sabini, 1990)。也就是说,人们通过选择与回忆材料不一致的内容来调节自己的情绪。在消极情绪诱导下,被试的内心充满了压抑、愤怒等负性情绪,此时当他看到一些积极的词汇时,两种反向情绪的强烈对比,被试出于对自我负性情绪的调节,会有效地记忆一些积极词汇。此外,被试或许也可以利用这种心境反向性的记忆策略来完成记忆任务。心境反向不一致下的记忆成绩显著高于心境中性不一致条件下的记忆成绩,这是由于反向心境的情绪对比性更加强烈造成的。
  43心境一致性对外显记忆的影响
  在外显记忆中,没有得到心境一致性效应,也就是说心境一致性对外显记忆没有显著影响。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不符(陈巍, 2009; 龚琳峦,等, 2014)。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我们猜测这可能与情绪稳定性和情绪关注有关系。研究表明,心境一致性受到个性因素的影响,只有高稳定个体在情绪关注后消除了一致性效应(原琳, 袁晓娇, 赵晓晨, 周仁来, 2009)。有研究指出,被试一旦注意到自己的情绪状态,就比没有关注情绪的人更容易消除心境一致性效应(McFarland, White, & Newth, 2003)。通常认为,情绪关注是认知重评的前提,关注到情绪的人更容易对事件进行归因、评价,从而有效调节情绪。也就是说,在外显记忆中心境一致性的消除很有可能受到个体情绪稳定性和情绪关注的影响,高情绪稳定性的个体在关注自己的情绪状态后更容易进行情绪调节。此外,在外显记忆任务中,个体能够有意识地回忆之前所记忆的材料,无论之前所诱导的情绪是否是正性的,个体都能够在再认测验任务中表现出良好的记忆成绩。
  此外,任务分离法的问题在于关注特定的记忆材料,在内隐测验中无意识加工的纯净与否值得怀疑,实际上,探究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间接测验与直接测验均包含了不同程度的意识和无意识加工,也是本研究的局限所在。
  5结论
  (1)在个体的内隐记忆中,被试存在显著的情绪词汇记忆偏向,对积极情绪词汇的记忆偏向尤为显著。
  (2)心境一致性有利于内隐记忆的提高,同时在内隐记忆中出现了情绪对比性效应,而在外显记忆中则没有出现此效应。
  参考文献
  陈图农, 林万贵, 季伟华, 武欣 (2003). 概念驱动测验中抑郁个体的心境一致性记忆研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1(4), 245-248.
  陈巍 (2009). 积极情绪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影响研究. 博士学位论文, 吉林大学.
  龚琳峦, 徐晨, 劉犇, 杨莹, 王振宏 (2014). 外显与内隐记忆的情绪一致性效应. 心理科学, 37(1), 60-65.
  何养成, 钟玉芳 (2009). 中学生心境一致性记忆的实验研究. 社会心理科学, (5), 26-31.
  黄敏儿, 郭德俊 (2002). 原因调节与反应调节的情绪变化过程. 心理学报, 34(4), 371-380.
  牟冬莲, 王光荣 (2010). 不同情绪状态对谎言识别及信任的影响. 心理研究, 3(3), 31-35.
  齐平, 梁承谋 (2003). 诱发正负情绪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影响.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8(1), 143-147.
  陶云, 霍俊丽, 高松, 叶存春 (2007). 心境一致性对大学生外显和内隐记忆影响的实验研究. 心理与行为研究, 5(3), 171-176.
  王振宏, 蒋长好 (2008). 情绪记忆的理论模型.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45(4), 112-117.
  杨治良 (1999). 记忆心理学. 第2版.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原琳, 袁晓娇, 赵晓晨, 周仁来 (2009). 情绪稳定性与情绪关注在情绪一致性效应产生中的作用. 心理科学, 32(4), 854-857.
  朱兰兰 (2010). 心境依存性对中学生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影响. 硕士学位论文, 江西师范大学.
  Blaney, P. H. (1986). Affect and memory: A review. Psychological Bulletin, 99(2), 229-246.
  Bower, G. H. (1981). Mood and memory. American Psychologist, 36(1), 129-148.
  Bower, G. H., & Cohen, P. R. (1983). Emotional influence in memory and thinking: Data and theory. In M. S. Clark & S. T. Fiske(Eds.), Affect and cognition. Hillsdale, N J: Erlbaum.   Bradley, B. P., Mogg, K., & Williams, R. (1994). Implicit and explicit memory for emotional information in nonclinical subjects. 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 32(1), 65-78.
  Buchner, A., Erdfelder, E., & VaterrodtPlunnecke. B. (1995). Toward unbiased measurement of conscious and unconscious memory process within the process dissociation framework.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124(2), 137-160.
  Danion, J. M., Kauffmannmuller, F., Grangé, D., Zimmermann, M. A., & Greth, P. (1995). Affective valence of words, explicit and implicit memory in clinical depression.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34(3), 227-234.
  Jacoby, L.L. (1991). A process dissociation framework: separating automatic from intentional use of memory. Journal of Memory & Language, 30(5), 513-541.
  Howe, M. L., & Malone, C. (2011). Moodcongruent true and false memory: Effects of depression. Memory, 19(2), 192-201.
  McFarland, C., White, K., & Newth, S. (2003). Mood acknowledgment and correction for the congruency bias in social judgment.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39(5), 483-491.
  The Effect of College Students MoodCongruency on Their Implicit
  and Explicit Memory: Emotional Contrast Effects
  WANG Ximei
  (School of Education, Ningxia University, Yinchuan 750021, China)
  Abstract
  Using the traditional task dissociation paradigm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moodcongruency on implicit and explicit memory in order to reveal the different mechanism of the effect of emotion induction on explicit and implicit memor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in the completion test, the correct amount of positive words memory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negative words memory, the correct amount of negative words memory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neutral words; (2) subjects correct amount of positive words memory in the completion test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in the recognition test, but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for the negative words and neutral words between the completion and recognition tests; (3) in the implicit memory, moodcongruent and mood reverse inconsistent memory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mood neutral inconsistent memory score, but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moodcongruent and mood reverse inconsistent memory score; in explicit memory,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for moodcongruent, mood reverse inconsistent and mood neutral inconsistent memory score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subjects have significant emotional vocabulary memory bias in the implicit memory, and the positive emotion vocabulary memory bias is particularly significant. Moodcongruency promotes subjects implicit memory, and the emotional contrast effects appear. However, there are no the effects in the explicit memory.
  Key words: moodcongruent; task dissociation paradigm; implicit memory; explicit memory; emotional contrast effects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基于聚焦解决模式的健康教育对结肠癌围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08例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意愿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
目的:本文根据调强放射治疗的研究现状,结合最优化方法,对IMRT中射野强度(通量)模型进行了深入研究。方法:详细介绍了剂量计算模型与强度(通量)优化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我科cms与pi
目的:探讨Orem自理护理模式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生活质量与智力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124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
<正> 美帝国主义破坏了四国政府首脑会議,把它的和平的假面具拆穿了,完全露出了它的与世界和平为敌的真面目。这决不是偶然的。美帝国主义压根兒就不願意召开四国政府首脑会議,它是在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巨大的压力下无可奈何地被迫同意召开的。它同意了召开四国政府首脑会議,并沒有絲毫打算要在首脑会議上合理解决重大的国际问題,而是要把这些問題拖下去,爭取时
纸浆蛋托是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它卫生、安全、环保,很适合做幼儿园孩子们的手工材料。不起眼的蛋托,经过画、剪、拼等程序加工后,可以带给我们很多惊喜呢。
张艳萍,女,高级教师,研究生学历。1985年漯河师范幼师专业毕业分配到许昌实验幼儿园工作至今。历任班主任、级段长、团支部书记、教务主任。曾荣膺省级名师、骨干教师、学术技术带头人等称号;蝉联许昌市第五批、第六批“学科带头人”;曾获许昌市“五一劳动奖章”、“优秀班主任”、“幼教先进工作者”、“师德先进个人”、“校本教研先进个人”等表彰及各级各类业务比赛奖项;  近年来,多次承担省、市级对外作课指导、国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HBV复制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叉头状螺旋转录因子P~3(forkhead winged helix transcription factor P3,Fox P3)m RNA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提取正常组
<正> 美帝国主义在东方加紧复活日本軍国主义,同时在西方加紧复活西德軍国主义。曾經两度把大部分人类投入战爭血泊的德国軍国主义,不到十五年,在美国的全力扶植下,又在西德复活了。不久以前,美国占領軍和西德国防軍一起,在美国将軍的指揮下,悍然联合举行了以苏联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为假想敌人的原子战爭大演習。这种情况,严重地威胁着欧洲的安全和世界的和平。这里也証明美国的政策是“假和平、真备战”。
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惩罚是经常使用到的一种手段。那么,到底该不该惩罚孩子?什么样的惩罚手段是合适的呢?  从事幼教工作以来,有不少年轻的教师和家长问我:当孩子做了错事的时候,能不能惩罚孩子?应该怎样对待孩子的不良行为?  惩罚也是一种教育手段,对于幼儿来说,当他做了与交往原则和社会道德准则相违背的事,教师和家长需要及时帮他纠正时,惩罚就是必要的。一般来说,对幼儿要使用轻一点的惩罚手段,使他改正
目的:探讨脑脊液引流(CSFD)在治疗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并发截瘫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223例行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