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独家专访
当初主持财经节目,纯属赶鸭子上架,但她还是勇敢地挑起了这一重担。
节目中和股民一起讨论大盘走势,已经很有专业范儿了。
有一次节目直播时突然听到耳机里有人说“错了错了”,她当时脑子里一片空白。
对于熟悉北京电视台财经频道的观众来说,张勤这个名字并不陌生,更何况她还是一个大眼睛美女。张勤真的像她的名字这样勤奋吗?她是一个怎样的财经主持人?带着这些疑问,记者对她进行了专访。
■当初主持财经节目,纯属赶鸭子上架
粗粗算起来,张勤也是一个电视台的老人了,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时候,张勤就已经了北京电视台。当时条件还很艰苦,她主要做一些文化和新闻类的节目,后来逐渐固定地做了一个栏目叫《周末900秒》。由于人手不够,张勤一边做主持人,一边还要外出采访,回来还要写稿子、编带子,是真正的采编播一体。这样也有个好处,就是把电视台各个“工种”都熟悉了一下。
早在那个时候,张勤就在当时的北京有线台做了一年的《财经论语》节目,两台合并后成立了财经频道,张勤便进入财经频道做相关节目。张勤说,自己当时对财经并不懂,而当时的财经节目也不难,主要是播报一些财经新闻。不过,在其中有5分钟的节目是关于股市的,由专业人员写稿子、出问题,主持人现场与嘉宾采取问答方式交流。因为这种稿子里面有太多的专业术语,所以每次张勤都要反复看反复记,因为是直播,所以格外谨慎,生怕弄错。张勤笑着说,当时的情景用赶鸭子上架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但是她并没有退缩。
■恶补专业知识,去北大读研
正因为对财经专业比较陌生,张勤觉得该学的东西太多。这时已是2000年前后了,股市有上千家的上市公司,每家公司都要出一些信息,再加上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各项政策都对股市、对上市公司有很大的影响,也需要去了解。此时张勤感觉时间不够用,她一边利用各种机会向专业人士请教,一边阅读大量专业书籍充电。
刚开始的时候,本来对财经没有什么兴趣的张勤觉得学起来很枯燥,而到了后来,等到她真的钻研进去了,加上自己主持的节目慢慢受到越来越多的观众的关心和支持,她的兴趣也就上来了。更让她高兴的是,一些证券业的专业人员也开始关注她主持的节目,这让她感到心里的底气越来越足。后来自己也开始试着炒一点股票,跟着股票的涨跌或喜或悲,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感受看这个节目的观众的切身感觉。
不过,毕竟时间精力有限,张勤在赔了一些钱之后,慢慢不再自己炒股,而是把精力更多地投入到节目当中来。值得一提的是,勤奋的张勤2005年又进入了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攻读硕士学位,虽然学的是新闻但仍然很偏重经济,重要的是老师们都是行业里的优秀专家,在这里学习可以极大地开阔自己的眼界。重新回到课堂,让张勤滤去浮躁的东西,专心享受知识带来的乐趣。
只有接地气的节目才能真正被观众喜欢
张勤后来成为北京电视台财经频道专业证券节目《证券无限直播室》的主持人,这是--一个直播节目,现在改名叫《天下财经》。有很长一段时间,这个节目的形态比较传统,即主持人在演播室里和嘉宾列话,共同讨论股市及其他相关问题。随着张勤专业知识越来越丰富,由过去跟着嘉宾的思路走,到后来变为让嘉宾跟着她的问题走,这时张勤便已经可以收放自如地掌控节目的节奏了。
这样的节目形态持续了六七年,后来节目改版,在全国率先做了一档新颖的财经节目《百姓炒股秀》,把那些民间炒股高手请到演播窜来,这些人什么职业都有,既有大学老师,也有普通工人,厨师,甚至还有保姆。为了更加真实,这些人来到演播室的时候都带着当日交易的交割单,上面真实地显示当天炒股的盈亏情况。由于这样的形态非常接地气,这个节目一下子就火了,因为这些来到演播室的人都是普通百姓而不是专业人士,他们炒股成功的经验更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和认同。比如这些人中,有的炒股很成功,有的人也曾经赔过钱,赔了几万几十万的都有。他们说出来的经验教训有着很大的代表性,很能够引起更多观众的共鸣。通过接触这些民间炒股高手,张勤感叹,民间真是藏龙卧虎。
正因如此,这个节目收视率非常高,在网上的点击率有的时候达到了北京电视台所有栏目的第一名。如何把一个专业性很强的节目变得更加生活化一些,更加被更多的观众朋友所接受,这是张勤面临的课题,也是她一直以来都想努力做到的。在这方面,《百姓炒股秀》做得很成功,虽然这个栏目今年取消了,相关内容并到《天下财经》的板块当中,但它所带来的经验是值得思索的。
张勤说,自己作为一个财经节目主持人,很多情况下是代表着节目观众、代表着股民问嘉宾问题,要把股民真正关心的问题提交给嘉宾专家,只有这样才能引起观众的兴趣,让他们爱看你的节目,在这方面还是要下很大工夫的。为此,张勤在主持节目时,有意摒弃了很多专业术语,而足用老百姓能听得懂的语言,用图、用画面来讲解,这样一来就使得更多的老百姓都喜欢看这个节目,张勤也因此有了很多的粉丝,去年在全台评选主持人的时候,她的得票数还不低呢。
直播间里最漫长的半分钟
在这些年的主持生涯中,由于大多是在直播,所以张勤也遇到过“险情”,也就是险些出现失误。她给记者讲了在样一个经历。
有一天在节目直播的时候,张勤正在与嘉宾交谈,她戴的耳机不知被谁不小心打开了,耳机里有人就说:哎呀,错了错了!其实那人是在跟导播说,有一个广告画面是错的,但是张勤并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当在耳机里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她正跟嘉宾说话,以为那是在说自己,脑子里嗡的一下就炸了。当时她既怀疑又纠结:我错了吗?错在哪里了?我是停还是不停?最后她考虑到这是在直播,便大胆做出决定,就接原来的说,就算是错了也只好将错就错了。那个时刻难就难在,她一边在脑子里想着,还一边要和嘉宾说话,说的话还不能乱,不能让观众看出有什么不对劲来。整个过程也就持续了大约半分钟,但张勤感觉这半分钟过得太漫长了。这对上个主持人的判断能力、心理素质真是一个考验。后来张勤在下了直播之后赶紧找刚才说“错了错了”的那位同事,一问,这才知道是个误会,一直扑腾的心也才放下来。她甚至有些后怕,刚才万一自己没坚持,而是突然停下来,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这件事隋给张勤提了个醒,让她今后再遇到类似紧急情况的时候更加小心了。同时,这样有惊无险的经历也让张勤丰富了自己的主持经验,让她明白如何更有效地掌控直播节目的场面。
因观众朋友的关心关注而感到温馨幸福
财经节目,特别是与股票有关的节目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这些年来张勤主持的证券节目还给了一些股民实实在在的帮助。张勤说,很多股民朋友看到节目中有民间高手的时候,就赶过来请高手对自己的投资进行指点。有些人在经过高手或专家的点拨后,很快掌握了适合自己的方法,真的挣到了钱。当然,作为电视栏目,其中还是要提醒那些不理智的投资者,投资足有风险的。张勤还说,投资股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和人的智商、心理承受能力等都有密切关系,一些明显不适合投资的人,我们会提出忠告,毕竟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炒股的。
有的观众听了他们的劝告以后确实得到了实惠。有一次参加经博会,一个观众大姐对张勤说,以后我再也不“割肉”(赔钱卖股票)了,这不,我用不“割肉”剩下的钱买了一些肘子来给你尝尝。见到这种情景张勤很感动,这是观众表达自己对节目认可和对主持人的信任。也正因为如此,张勤这几年在观众中的人气越来越高,观众们对她的关注也越来越多,甚至包括戴什么样的眼镜、穿什么样的衣服他们都会说说,很多观众会在网上留下一些贴心的话。有一回张勤俐昆,一星期没出镜,结果观众们就猜测:张勤怎么了?为什么没来主持节目啊?
这样的关心让张勤感到既温馨又幸福。
当初主持财经节目,纯属赶鸭子上架,但她还是勇敢地挑起了这一重担。
节目中和股民一起讨论大盘走势,已经很有专业范儿了。
有一次节目直播时突然听到耳机里有人说“错了错了”,她当时脑子里一片空白。
对于熟悉北京电视台财经频道的观众来说,张勤这个名字并不陌生,更何况她还是一个大眼睛美女。张勤真的像她的名字这样勤奋吗?她是一个怎样的财经主持人?带着这些疑问,记者对她进行了专访。
■当初主持财经节目,纯属赶鸭子上架
粗粗算起来,张勤也是一个电视台的老人了,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时候,张勤就已经了北京电视台。当时条件还很艰苦,她主要做一些文化和新闻类的节目,后来逐渐固定地做了一个栏目叫《周末900秒》。由于人手不够,张勤一边做主持人,一边还要外出采访,回来还要写稿子、编带子,是真正的采编播一体。这样也有个好处,就是把电视台各个“工种”都熟悉了一下。
早在那个时候,张勤就在当时的北京有线台做了一年的《财经论语》节目,两台合并后成立了财经频道,张勤便进入财经频道做相关节目。张勤说,自己当时对财经并不懂,而当时的财经节目也不难,主要是播报一些财经新闻。不过,在其中有5分钟的节目是关于股市的,由专业人员写稿子、出问题,主持人现场与嘉宾采取问答方式交流。因为这种稿子里面有太多的专业术语,所以每次张勤都要反复看反复记,因为是直播,所以格外谨慎,生怕弄错。张勤笑着说,当时的情景用赶鸭子上架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但是她并没有退缩。
■恶补专业知识,去北大读研
正因为对财经专业比较陌生,张勤觉得该学的东西太多。这时已是2000年前后了,股市有上千家的上市公司,每家公司都要出一些信息,再加上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各项政策都对股市、对上市公司有很大的影响,也需要去了解。此时张勤感觉时间不够用,她一边利用各种机会向专业人士请教,一边阅读大量专业书籍充电。
刚开始的时候,本来对财经没有什么兴趣的张勤觉得学起来很枯燥,而到了后来,等到她真的钻研进去了,加上自己主持的节目慢慢受到越来越多的观众的关心和支持,她的兴趣也就上来了。更让她高兴的是,一些证券业的专业人员也开始关注她主持的节目,这让她感到心里的底气越来越足。后来自己也开始试着炒一点股票,跟着股票的涨跌或喜或悲,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感受看这个节目的观众的切身感觉。
不过,毕竟时间精力有限,张勤在赔了一些钱之后,慢慢不再自己炒股,而是把精力更多地投入到节目当中来。值得一提的是,勤奋的张勤2005年又进入了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攻读硕士学位,虽然学的是新闻但仍然很偏重经济,重要的是老师们都是行业里的优秀专家,在这里学习可以极大地开阔自己的眼界。重新回到课堂,让张勤滤去浮躁的东西,专心享受知识带来的乐趣。
只有接地气的节目才能真正被观众喜欢
张勤后来成为北京电视台财经频道专业证券节目《证券无限直播室》的主持人,这是--一个直播节目,现在改名叫《天下财经》。有很长一段时间,这个节目的形态比较传统,即主持人在演播室里和嘉宾列话,共同讨论股市及其他相关问题。随着张勤专业知识越来越丰富,由过去跟着嘉宾的思路走,到后来变为让嘉宾跟着她的问题走,这时张勤便已经可以收放自如地掌控节目的节奏了。
这样的节目形态持续了六七年,后来节目改版,在全国率先做了一档新颖的财经节目《百姓炒股秀》,把那些民间炒股高手请到演播窜来,这些人什么职业都有,既有大学老师,也有普通工人,厨师,甚至还有保姆。为了更加真实,这些人来到演播室的时候都带着当日交易的交割单,上面真实地显示当天炒股的盈亏情况。由于这样的形态非常接地气,这个节目一下子就火了,因为这些来到演播室的人都是普通百姓而不是专业人士,他们炒股成功的经验更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和认同。比如这些人中,有的炒股很成功,有的人也曾经赔过钱,赔了几万几十万的都有。他们说出来的经验教训有着很大的代表性,很能够引起更多观众的共鸣。通过接触这些民间炒股高手,张勤感叹,民间真是藏龙卧虎。
正因如此,这个节目收视率非常高,在网上的点击率有的时候达到了北京电视台所有栏目的第一名。如何把一个专业性很强的节目变得更加生活化一些,更加被更多的观众朋友所接受,这是张勤面临的课题,也是她一直以来都想努力做到的。在这方面,《百姓炒股秀》做得很成功,虽然这个栏目今年取消了,相关内容并到《天下财经》的板块当中,但它所带来的经验是值得思索的。
张勤说,自己作为一个财经节目主持人,很多情况下是代表着节目观众、代表着股民问嘉宾问题,要把股民真正关心的问题提交给嘉宾专家,只有这样才能引起观众的兴趣,让他们爱看你的节目,在这方面还是要下很大工夫的。为此,张勤在主持节目时,有意摒弃了很多专业术语,而足用老百姓能听得懂的语言,用图、用画面来讲解,这样一来就使得更多的老百姓都喜欢看这个节目,张勤也因此有了很多的粉丝,去年在全台评选主持人的时候,她的得票数还不低呢。
直播间里最漫长的半分钟
在这些年的主持生涯中,由于大多是在直播,所以张勤也遇到过“险情”,也就是险些出现失误。她给记者讲了在样一个经历。
有一天在节目直播的时候,张勤正在与嘉宾交谈,她戴的耳机不知被谁不小心打开了,耳机里有人就说:哎呀,错了错了!其实那人是在跟导播说,有一个广告画面是错的,但是张勤并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当在耳机里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她正跟嘉宾说话,以为那是在说自己,脑子里嗡的一下就炸了。当时她既怀疑又纠结:我错了吗?错在哪里了?我是停还是不停?最后她考虑到这是在直播,便大胆做出决定,就接原来的说,就算是错了也只好将错就错了。那个时刻难就难在,她一边在脑子里想着,还一边要和嘉宾说话,说的话还不能乱,不能让观众看出有什么不对劲来。整个过程也就持续了大约半分钟,但张勤感觉这半分钟过得太漫长了。这对上个主持人的判断能力、心理素质真是一个考验。后来张勤在下了直播之后赶紧找刚才说“错了错了”的那位同事,一问,这才知道是个误会,一直扑腾的心也才放下来。她甚至有些后怕,刚才万一自己没坚持,而是突然停下来,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这件事隋给张勤提了个醒,让她今后再遇到类似紧急情况的时候更加小心了。同时,这样有惊无险的经历也让张勤丰富了自己的主持经验,让她明白如何更有效地掌控直播节目的场面。
因观众朋友的关心关注而感到温馨幸福
财经节目,特别是与股票有关的节目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这些年来张勤主持的证券节目还给了一些股民实实在在的帮助。张勤说,很多股民朋友看到节目中有民间高手的时候,就赶过来请高手对自己的投资进行指点。有些人在经过高手或专家的点拨后,很快掌握了适合自己的方法,真的挣到了钱。当然,作为电视栏目,其中还是要提醒那些不理智的投资者,投资足有风险的。张勤还说,投资股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和人的智商、心理承受能力等都有密切关系,一些明显不适合投资的人,我们会提出忠告,毕竟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炒股的。
有的观众听了他们的劝告以后确实得到了实惠。有一次参加经博会,一个观众大姐对张勤说,以后我再也不“割肉”(赔钱卖股票)了,这不,我用不“割肉”剩下的钱买了一些肘子来给你尝尝。见到这种情景张勤很感动,这是观众表达自己对节目认可和对主持人的信任。也正因为如此,张勤这几年在观众中的人气越来越高,观众们对她的关注也越来越多,甚至包括戴什么样的眼镜、穿什么样的衣服他们都会说说,很多观众会在网上留下一些贴心的话。有一回张勤俐昆,一星期没出镜,结果观众们就猜测:张勤怎么了?为什么没来主持节目啊?
这样的关心让张勤感到既温馨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