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于上世纪70年代创立的“协同学”理论揭示了系统进化的动力,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基于协同学的声乐“教学”系统研究是将横断科学的先进研究方法移植于人文科学声乐演唱教学1研究的新的尝试。研究声乐“教学”系统的内在协同关系,对于促进声乐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协同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声乐教学为背景。探讨声乐教学中“教”与“学”系统的协同应用。以期抛砖引玉为声乐教学及其研究工作尽绵薄之力。
一、“协同学”与声乐教学系统
“协同学”一词来自希腊文,意为共同工作,是研究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的演化规律和特征的综合性学科。由德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于上世纪70年代创立。协同学揭示了系统进化的动力,它的核心思想是“协同导致有序”。
协同学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系统。所有的系统都可以分为若干个子系统。子系统之间往往受相同原理的支配进行协同作用。对这种一般原理的不断研究促进了协同学这门新兴学科的建立与发展。协同学问世以来,得到了各学科普遍关注,被提升、拓展至经济学、物理、社会学、教育学等各种领域。大量跨学科的学者纷纷投入协同学的理论和应用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声乐教学是一门融思想性、艺术性、科学性为一体的学科,作为一个系统,分别包括“教”与“学”两个子系统,子系统又包括各自的子子系统。声乐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学”两个子系统相互协调运动的过程。具有合作、互补、同步、促进的关系。
自古以来,并不缺乏对声乐教学的研究,如1847年巴黎音乐学院声乐教授加尔西亚出版的《歌唱艺术大全》、20世纪美国声乐教师协会前主席威廉·范纳德博士的《歌唱一机理与技巧》、1927年王光祈先生的《声音心理学》和邹光海先生的《声乐艺术心理学》等专著。虽然对于声乐的研究,在国内外己进入了较深入、较全面的阶段,但是难以突破,笔者试图从全新的角度去探索,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协同学的理论,对此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和提出促进声乐教学中“教学”系统的有效策略。使其成为某种原则以指导声乐教学。
二、影响“教学”系统的因素
声乐教学是以“教”为先导、“学”为主体,通过歌唱技能技巧传授而进行的一种特殊育人活动。她融思想性、艺术性、科学性为一体,是一项师生真诚合作、默契配合的双边活动。声乐教学中“教”的系统包括教学环境、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子子系统;“学”的系统包括认知、记忆、练习、体验等子子系统。只有在“教”与“学”两个系统互相联系作用下,形成协同效应,优化整体功能,才能产生最终的结果——培养“高素质、强能力、重应用”的声乐表演人才。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很多因素影响教学效果,笔者根据系统划分,将影响“教学”系统的因素归纳如下:
“教学”系统分为“教”与“学”两个方面,“教”的主体包括“教师”和“教学环境”;其中“教师”项内容包含:专业素质、教学经验、教学内容、师德师风、人格魅力、自身修养、风格方法;而“教学环境”项则包含:教学设备和社会环境。“学”的主体是“学生”,包括学生的嗓音条件、音乐基础、文化素养、心理素质、认知能力、兴趣性格、态度方法等。
据以上分析,对“教”与“学”系统的影响因素、关系特征分析表明:声乐教学中的“教学”系统影响因素虽复杂却有序可循,各因素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作用:教学设备会影响教师专业素质,社会环境会影响师生关系,教师的经验会影响学生认知能力,学生的嗓音条件和音乐基础则影响教学内容……只有“教学”系统的每个要素都相互协同,才能进行有序工作,达成培养声乐人才的最终目的。
三、“教学”系统的协同应用
根据声乐演唱教学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发现,各因素之间具有协调、同步、合作、互补、促进的关系,是协同运动,其各系统以及各子系统之间的协同运动过程只有遵循“协同导致有序”的规律,才能产生该系统的协同效应。在此,笔者针对教学中的几点关键问题,分析其协同关系,寻求提高声乐教学效率及质量的途径和方法。
1、师生关系的协同
“个别授课”作为声乐教学的特有形式,师生关系的和谐程度是教学活动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笔者根据影响“教学”师生关系的一些常见因素制作了一份调查问卷(可多选),在三所音乐院校(中国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山东艺术学院)随机寻找10名从事声乐教育的老师及10名声乐专业的学生进行调查。这20位被调查者分别是不同的教龄与学龄,男女比例相等,希望能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调查得出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排名结果如下:
学生态度方法
(95%19人)
学生学习成绩(90%18人)
教师师德师风
(85%17人)
教师专业素质(70%14人)
社会师生观念(60%12人)
学生音乐基础
(35%7人)
从以上调查可以看出。影响师生关系的主要因素有:学生的态度方法、成绩;教师的专业素质、师德师风;社会观念、学生的音乐基础等;另外一些因素如中国传统文化和教育观念、教学设备、学生嗓音条件、家庭条件、教师的教学经验等也对师生关系产生影响。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主导者,在长期的教学中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师德师风和教学方法。一名优秀的声乐教师不仅应具备较高的教学能力、演唱水平和生动活泼的教学风格,还应言传结合身教,做好榜样,从而让学生产生钦佩与尊重的心理,信任教师,并乐于沟通交流。从学生方面看,努力用功、积极主动、乐观开朗的学生往往更受老师欢迎,更容易构建协同关系;而不懂礼貌、懒惰自私、过于表现的学生则会引起教师反感,影响师生和谐关系,从而对教学效果也产生很大影响。
声乐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协同要靠师生双方共同努力来实现。纵览中外教育发展的历史,许多大教育家对于师生关系着非常深刻的阐述。孔子提出
“师生平等”、“教学民主”;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提出了因材施教: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把“自由、平等、博爱”作为师生共同遵守的道德标准……师生之间相互尊重、默契配合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保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坦诚对待学生、理解学生、心胸开阔,而学生也应在信任教师的基础上,多与老师沟通,协同“教学”,从而建立和谐、健康的教学环境,达到高品质的教学效果。
2、教学阶段协同
协同学强调循序渐进。这与声乐教学具有逐渐发展、阶段性的特点不谋而合。首先要有正确的学习概念,同时需要科学持久的训练,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再付诸实践,从而产生美妙动听的歌声。根据时间顺序,我们把声乐教学分为五个阶段:认知阶段、分解练习阶段、联结阶段、熟练阶段、应用阶段。每个学习阶段都有各自特点。而五个阶段之间又是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的。
在认知阶段,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在相互信任尊重的基 础上形成协同。通过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感知、认识、储存和学习声乐技能的相关知识,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在分解联系阶段,主要是教学方法与学生个体情况进行协同。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选择适合的曲目供学生分段练习。通过练习曲逐一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瓶颈;在联结阶段,以学生自身的学习态度为主,与教师指导演绎整体曲目形成协同,学生应努力练习,并逐步巩固,基本熟练掌握技能技巧;学生到熟练阶段,教师应重视个性与共性协同,帮助学生扬长避短,唱出自己的风格,充分挖掘其潜力;最后投入到应用阶段,需要内在与外在进行协同,面对艺术歌曲,教师应帮助学生排除怯场等所有干扰性问题,指导其二次创作。对艺术作品进行全面演绎。
总之,五个阶段是在“教”与“学”的互相作用下完成的。他们之间相辅相成,不能本末倒置,“学”系统需要在“教”系统的监督、促进下,通过“教”系统运动产生大于“学”系统的关联运动的结果,从而产生协同效应。最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共性与个性的协同
声乐教学是一项特殊而又复杂的教学活动,既存在共性,又具有个性。无论是花腔女高音、稳健的男低音还是抒情男高音,虽然声部不同,但总体构造和发声原理是大体一致的,在学习中都讲究呼吸、共鸣、位置。“我们在声乐教学中要看到共性,训练出的学生应该演唱自如,耐久性良好。能长期在工作中保持嗓音的健康。要使学生带上他演唱种类的共同的规格特点,让学生在合唱、重唱中能和他人的声音协调、融合。”石惟正先生论述了声乐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学生共性的培养,歌唱的状态、喉咙的打开、共鸣的运用、声音位置的安放、气息的运用、吐字的清晰、声音的走向、喉头的位置等这些共性的技能和技巧需要所有的学生努力掌握和熟练。
然而与之对应,“真正的艺术不是机械的,不是批量生产的工业品。艺术就是要有特点,包括音色和唱法都要有特点。”艺术没有标准答案,帕瓦罗蒂、多明戈、卡雷拉斯同为男高音歌唱家,但是他们无论是唱法、声音还是风格各有特色。每位学生都具有特殊性和差异性,教师要正确认识学生个性特点,将共性与个性进行有效协同,因材施教,扬长避短,才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
要达到教学共性与个性的协同。首先要准确了解学生的歌唱生理条件,准确地判断学生的声部,选准风格种类上的演唱方向。其次,了解学生的歌唱心理状况。有些学生一到换声点就紧张;有些学生因为一次上台表演失败,就产生“舞台恐惧症”……发生在学生身上的这些问题。教师务必要从心理上给予根治和解决。最后,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方案。有些学生音准节奏比较薄弱,就需要教师制定学习计划时,督促学生进行视唱练耳和节奏练习;有的学生“乐感”差些,教师就要分析其原因,有的放矢,让每一位学生都找到适合自己的风格。
4、声乐训练与其它学科的协同
艺术要靠综合素质来补充营养。在前几届的青年歌手大奖赛上,有很多选手外形、气质、声音条件都很优越,但在综合素质考察时的表现却让观众大跌眼镜。即使赢得了比赛也很难在歌唱艺术道路上走得久远。这是选手们平时忽略文化修炼的结果,也是很多教师把培养学生的声乐技能作为授课的全部内容,忽视了其它科目辅助训练的结果。
由于艺术院校对考生的文化课成绩要求偏低,所以很多学生入学时在文化素养方面营养不良,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对学生基础学习的督促,让声乐训练和其它学科进行协同。声乐“教学”系统里,“教学内容”子系统涵括了技能训练、视唱练耳、节奏训练、钢琴、文学学科等子子系统,尽管其属性不同,但在整个环境中存在着相互影响而又相互合作的关系。只有当他们产生协同作用时,才能达到教学的良好结果。我国著名声乐教育家喻宜萱女士提倡在声乐训练的基础上,导人其它相关学科的学习,她强调“声乐的基本功,除声音技巧、歌唱技巧、表现能力的严格训练和学习一定数量的曲目外,还需要学习视唱练耳、音乐理论、钢琴等必修的基础课。”“决不能忽视对声乐文献的学习,基础训练与文献学习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这两者皆不可偏废。”这就是在强调学习的过程中要把声乐基础训练与其他基础课进行协同练习。才有机会成为具有多方面综合素质的艺术人才。
综上所述,此次协同学与声乐学科的结合分析,使我们认为到协同论对于声乐“教学”系统研究完全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而将协同学应用于声乐学科,要研究的路还很长,研究的方面也应更全面。因此希望以此文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鼓励更多的人投入其研究中,也将对我们以全新的思维。更全面地、客观地、正确地认识声乐演唱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协同学”与声乐教学系统
“协同学”一词来自希腊文,意为共同工作,是研究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的演化规律和特征的综合性学科。由德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于上世纪70年代创立。协同学揭示了系统进化的动力,它的核心思想是“协同导致有序”。
协同学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系统。所有的系统都可以分为若干个子系统。子系统之间往往受相同原理的支配进行协同作用。对这种一般原理的不断研究促进了协同学这门新兴学科的建立与发展。协同学问世以来,得到了各学科普遍关注,被提升、拓展至经济学、物理、社会学、教育学等各种领域。大量跨学科的学者纷纷投入协同学的理论和应用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声乐教学是一门融思想性、艺术性、科学性为一体的学科,作为一个系统,分别包括“教”与“学”两个子系统,子系统又包括各自的子子系统。声乐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学”两个子系统相互协调运动的过程。具有合作、互补、同步、促进的关系。
自古以来,并不缺乏对声乐教学的研究,如1847年巴黎音乐学院声乐教授加尔西亚出版的《歌唱艺术大全》、20世纪美国声乐教师协会前主席威廉·范纳德博士的《歌唱一机理与技巧》、1927年王光祈先生的《声音心理学》和邹光海先生的《声乐艺术心理学》等专著。虽然对于声乐的研究,在国内外己进入了较深入、较全面的阶段,但是难以突破,笔者试图从全新的角度去探索,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协同学的理论,对此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和提出促进声乐教学中“教学”系统的有效策略。使其成为某种原则以指导声乐教学。
二、影响“教学”系统的因素
声乐教学是以“教”为先导、“学”为主体,通过歌唱技能技巧传授而进行的一种特殊育人活动。她融思想性、艺术性、科学性为一体,是一项师生真诚合作、默契配合的双边活动。声乐教学中“教”的系统包括教学环境、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子子系统;“学”的系统包括认知、记忆、练习、体验等子子系统。只有在“教”与“学”两个系统互相联系作用下,形成协同效应,优化整体功能,才能产生最终的结果——培养“高素质、强能力、重应用”的声乐表演人才。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很多因素影响教学效果,笔者根据系统划分,将影响“教学”系统的因素归纳如下:
“教学”系统分为“教”与“学”两个方面,“教”的主体包括“教师”和“教学环境”;其中“教师”项内容包含:专业素质、教学经验、教学内容、师德师风、人格魅力、自身修养、风格方法;而“教学环境”项则包含:教学设备和社会环境。“学”的主体是“学生”,包括学生的嗓音条件、音乐基础、文化素养、心理素质、认知能力、兴趣性格、态度方法等。
据以上分析,对“教”与“学”系统的影响因素、关系特征分析表明:声乐教学中的“教学”系统影响因素虽复杂却有序可循,各因素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作用:教学设备会影响教师专业素质,社会环境会影响师生关系,教师的经验会影响学生认知能力,学生的嗓音条件和音乐基础则影响教学内容……只有“教学”系统的每个要素都相互协同,才能进行有序工作,达成培养声乐人才的最终目的。
三、“教学”系统的协同应用
根据声乐演唱教学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发现,各因素之间具有协调、同步、合作、互补、促进的关系,是协同运动,其各系统以及各子系统之间的协同运动过程只有遵循“协同导致有序”的规律,才能产生该系统的协同效应。在此,笔者针对教学中的几点关键问题,分析其协同关系,寻求提高声乐教学效率及质量的途径和方法。
1、师生关系的协同
“个别授课”作为声乐教学的特有形式,师生关系的和谐程度是教学活动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笔者根据影响“教学”师生关系的一些常见因素制作了一份调查问卷(可多选),在三所音乐院校(中国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山东艺术学院)随机寻找10名从事声乐教育的老师及10名声乐专业的学生进行调查。这20位被调查者分别是不同的教龄与学龄,男女比例相等,希望能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调查得出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排名结果如下:
学生态度方法
(95%19人)
学生学习成绩(90%18人)
教师师德师风
(85%17人)
教师专业素质(70%14人)
社会师生观念(60%12人)
学生音乐基础
(35%7人)
从以上调查可以看出。影响师生关系的主要因素有:学生的态度方法、成绩;教师的专业素质、师德师风;社会观念、学生的音乐基础等;另外一些因素如中国传统文化和教育观念、教学设备、学生嗓音条件、家庭条件、教师的教学经验等也对师生关系产生影响。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主导者,在长期的教学中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师德师风和教学方法。一名优秀的声乐教师不仅应具备较高的教学能力、演唱水平和生动活泼的教学风格,还应言传结合身教,做好榜样,从而让学生产生钦佩与尊重的心理,信任教师,并乐于沟通交流。从学生方面看,努力用功、积极主动、乐观开朗的学生往往更受老师欢迎,更容易构建协同关系;而不懂礼貌、懒惰自私、过于表现的学生则会引起教师反感,影响师生和谐关系,从而对教学效果也产生很大影响。
声乐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协同要靠师生双方共同努力来实现。纵览中外教育发展的历史,许多大教育家对于师生关系着非常深刻的阐述。孔子提出
“师生平等”、“教学民主”;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提出了因材施教: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把“自由、平等、博爱”作为师生共同遵守的道德标准……师生之间相互尊重、默契配合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保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坦诚对待学生、理解学生、心胸开阔,而学生也应在信任教师的基础上,多与老师沟通,协同“教学”,从而建立和谐、健康的教学环境,达到高品质的教学效果。
2、教学阶段协同
协同学强调循序渐进。这与声乐教学具有逐渐发展、阶段性的特点不谋而合。首先要有正确的学习概念,同时需要科学持久的训练,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再付诸实践,从而产生美妙动听的歌声。根据时间顺序,我们把声乐教学分为五个阶段:认知阶段、分解练习阶段、联结阶段、熟练阶段、应用阶段。每个学习阶段都有各自特点。而五个阶段之间又是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的。
在认知阶段,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在相互信任尊重的基 础上形成协同。通过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感知、认识、储存和学习声乐技能的相关知识,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在分解联系阶段,主要是教学方法与学生个体情况进行协同。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选择适合的曲目供学生分段练习。通过练习曲逐一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瓶颈;在联结阶段,以学生自身的学习态度为主,与教师指导演绎整体曲目形成协同,学生应努力练习,并逐步巩固,基本熟练掌握技能技巧;学生到熟练阶段,教师应重视个性与共性协同,帮助学生扬长避短,唱出自己的风格,充分挖掘其潜力;最后投入到应用阶段,需要内在与外在进行协同,面对艺术歌曲,教师应帮助学生排除怯场等所有干扰性问题,指导其二次创作。对艺术作品进行全面演绎。
总之,五个阶段是在“教”与“学”的互相作用下完成的。他们之间相辅相成,不能本末倒置,“学”系统需要在“教”系统的监督、促进下,通过“教”系统运动产生大于“学”系统的关联运动的结果,从而产生协同效应。最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共性与个性的协同
声乐教学是一项特殊而又复杂的教学活动,既存在共性,又具有个性。无论是花腔女高音、稳健的男低音还是抒情男高音,虽然声部不同,但总体构造和发声原理是大体一致的,在学习中都讲究呼吸、共鸣、位置。“我们在声乐教学中要看到共性,训练出的学生应该演唱自如,耐久性良好。能长期在工作中保持嗓音的健康。要使学生带上他演唱种类的共同的规格特点,让学生在合唱、重唱中能和他人的声音协调、融合。”石惟正先生论述了声乐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学生共性的培养,歌唱的状态、喉咙的打开、共鸣的运用、声音位置的安放、气息的运用、吐字的清晰、声音的走向、喉头的位置等这些共性的技能和技巧需要所有的学生努力掌握和熟练。
然而与之对应,“真正的艺术不是机械的,不是批量生产的工业品。艺术就是要有特点,包括音色和唱法都要有特点。”艺术没有标准答案,帕瓦罗蒂、多明戈、卡雷拉斯同为男高音歌唱家,但是他们无论是唱法、声音还是风格各有特色。每位学生都具有特殊性和差异性,教师要正确认识学生个性特点,将共性与个性进行有效协同,因材施教,扬长避短,才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
要达到教学共性与个性的协同。首先要准确了解学生的歌唱生理条件,准确地判断学生的声部,选准风格种类上的演唱方向。其次,了解学生的歌唱心理状况。有些学生一到换声点就紧张;有些学生因为一次上台表演失败,就产生“舞台恐惧症”……发生在学生身上的这些问题。教师务必要从心理上给予根治和解决。最后,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方案。有些学生音准节奏比较薄弱,就需要教师制定学习计划时,督促学生进行视唱练耳和节奏练习;有的学生“乐感”差些,教师就要分析其原因,有的放矢,让每一位学生都找到适合自己的风格。
4、声乐训练与其它学科的协同
艺术要靠综合素质来补充营养。在前几届的青年歌手大奖赛上,有很多选手外形、气质、声音条件都很优越,但在综合素质考察时的表现却让观众大跌眼镜。即使赢得了比赛也很难在歌唱艺术道路上走得久远。这是选手们平时忽略文化修炼的结果,也是很多教师把培养学生的声乐技能作为授课的全部内容,忽视了其它科目辅助训练的结果。
由于艺术院校对考生的文化课成绩要求偏低,所以很多学生入学时在文化素养方面营养不良,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对学生基础学习的督促,让声乐训练和其它学科进行协同。声乐“教学”系统里,“教学内容”子系统涵括了技能训练、视唱练耳、节奏训练、钢琴、文学学科等子子系统,尽管其属性不同,但在整个环境中存在着相互影响而又相互合作的关系。只有当他们产生协同作用时,才能达到教学的良好结果。我国著名声乐教育家喻宜萱女士提倡在声乐训练的基础上,导人其它相关学科的学习,她强调“声乐的基本功,除声音技巧、歌唱技巧、表现能力的严格训练和学习一定数量的曲目外,还需要学习视唱练耳、音乐理论、钢琴等必修的基础课。”“决不能忽视对声乐文献的学习,基础训练与文献学习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这两者皆不可偏废。”这就是在强调学习的过程中要把声乐基础训练与其他基础课进行协同练习。才有机会成为具有多方面综合素质的艺术人才。
综上所述,此次协同学与声乐学科的结合分析,使我们认为到协同论对于声乐“教学”系统研究完全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而将协同学应用于声乐学科,要研究的路还很长,研究的方面也应更全面。因此希望以此文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鼓励更多的人投入其研究中,也将对我们以全新的思维。更全面地、客观地、正确地认识声乐演唱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