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测度”到“本真”:西方时间观的嬗变

来源 :理论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ocu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测度”时间是西方传统时间观的主流,自康德开始,经过柏格森、胡塞尔,最后到海德格尔,“本真”时间最终得以确立。要想对海德格尔“存在”的意义有超越性的理解,就必须对其时间观作出超越传统哲学的理解。
  〔关键词〕时间观,海德格尔,“此在”
  〔中图分类号〕B8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0)04-0042-03
  
  时间问题是与文化密切相关的哲学问题,不同文化有不同的时间观。在西方,时间问题始终是哲学家们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西方文化,减少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冲突与隔膜,探讨西方时间观的历史演变及其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古希腊和中世纪的时间观
  
  在古希腊,时间没有被作为一个纯粹哲学问题而提出。先哲们主要从变易、永恒这一角度来领会时间。赫拉克利特曾断定万物皆在变易之中,持恒只是一种假象。而巴门尼德的观点正好与赫拉克利特相反,他断称万物为一,无物变异。柏拉图的哲学可以看成是对前面的调和,他主张真实存在的是理念,各种现象事物都只是理念的摹本,这些摹本有生成、变动和毁灭,而理念则永恒不变。实际上,柏拉图并没有讲清楚现象世界的万物究竟是怎样变化的。
  柏拉图的后继者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形式、质料、潜能和现实等范畴以弥补柏拉图的不足,但他认为时间不是变化的原因和动力,而是均匀地流逝的。他还认为时间是关于前后运动的数,时间只是测度。正是受亚里士多德的影响,测度时间成为西方传统时间概念的主流。时间本身没有实质意义,只是“运动和运动存在的尺度” 〔1 〕(P125 ) 。亚里士多德说:“当我们用确定‘前’和‘后’两个限来确定运动时,我们也才知道了时间。”〔1 〕(P125 )这表明时间是有序的。他还说“时间呢,是被‘数’的‘数’,不是用以计‘数’的‘数’”。〔1 〕(P125)因此,我们说亚里士多德的时间是单向流逝的,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时间是不可逆的。除此之外,亚里士多德还认为时间是永恒的、无限的。因为运动永恒,所以时间也永恒。
  中世纪是神学占统治地位的时期,许多问题都打上了神的烙印,时间也不例外。在中世纪,对时间问题做出解释的主要代表人物就是奥古斯丁。他是第一个把时间作为纯粹哲学问题而提出的哲学家。作为一位神学家,奥古斯丁认为时间是上帝创造的,时间是有开端的,它开端于上帝的创世活动。在上帝之前,时间不作为一个存在者而自在存在。那么,时间被上帝创造出来之后,又存在何处呢?奥古斯丁认为“时间存在于我们心中” 〔2 〕(P247 ) 、“时间不是自在之流,而是思想的延展” 〔2 〕(P253 ) 。既然时间不是独立的自在存在,那么也就不曾存在自在流逝的过去和将来。因此,奥古斯丁否认有纯粹的过去和将来。不仅如此,奥古斯丁还认为不能有任何时间全然属于现在,哪怕是一个不可再分的点。他说:“设想一个小的不能再分割的时间,仅仅这一点就能成为现在,但也迅速的从将来飞向过去,没有瞬息延展,一有延展便分出了过去和将来,现在是没有丝毫长度的。” 〔2 〕(P244 )在他看来,通常把时间分为过去、现在和将来是不确切的,或许说时间分过去的现在、现在的现在、将来的现在三类比较确当。这三类存在于我们心中,别处找不到:过去事物的现在便是记忆,现在事物的现在便是直接感觉,将来事物的现在便是期望。由此,奥古斯丁从维护上帝的存在角度把注意力转向了时间的心理学,从测量的角度来说,时间就是心灵的延展。
  
  二、西方近代的时间观
  
  如果说奥古斯丁在信仰领域首先洞察了时间与上帝自由意志的冲突,那么康德则在哲学领域第一次发现了时间与人的自由的矛盾。也就是说,时间若是在人之外的客观存在,而人作为时间的一环不可避免地受必然性制约。因此,康德在哲学上实现的“哥白尼革命”的关键之点就在于捍卫人的自由、让人为自然立法。康德认为,时间不是经验概念,事物经验中的彼此相继是以时间为条件才可能;时间不同于空間的特点在于它是“内感觉”的形式,即“时间是我们心灵的内现象的直接条件,从而便是外现象的间接条件” 〔3 〕(P39 )。
  康德的时间是对象的知识之所以可能的必要条件,它可以给经验知识划定范围,也是感性直观与逻辑概念相结合的中介桥梁。康德哲学的创立,是时间哲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是从测度时间向本真时间转化的中间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自康德开始,经过柏格森、胡塞尔,最后到海德格尔,本真时间最终得以确立。
  柏格森认为时间是绵延。它不是“物理时间”“测量时间”,这种绵延不依赖于空间而是生命本质的体现。在柏格森看来,绵延的主要特征就是意识形态的陆续出现且相互渗透、紧密相连。柏格森说:“当我们的自我让我们活下去的时候,当自我不肯把现有的状态跟以往状态隔开的时候,我们意识状态的陆续出现就具有纯绵延的形式。” 〔4 〕(P50 )这里的自我,就是一股连续不断的流,不能靠单纯的分析把握而只能靠直觉把握,靠直觉和心灵的动作来把握生命的整体性。生命是一个过程,在其中,意识状态是生命的本质,是活的生命的意识整体。生命的过程就是不同性质的各个意识状态的一个接一个的陆续出现。绵延作为意识状态,不仅是陆续出现的,而且是相互渗透的。柏格森说:“这些意识状态的相互渗透不知不觉地把自己组成一个整体,并通过这个把过去和现在联系在一起。” 〔4〕(P52 )由于绵延的这种相互渗透,决定了它是完全性质式的。发生作用不是由于数目的积累,而在于使性质发生变化。因此,绵延不能用数量表示,它与空间无关。此外,意识状态是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使任何一种状态都不可能重复自己。同时,绵延是不可逆转的。由这一不可逆性可以进一步得出,生命是不可预测的,它的每一刻都是一种创造。创造全新的自我是生命的本质意义。
  与康德相比,柏格森的时间观更加接近本真时间。他完成了对时间问题的重塑:时间就是绵延,是不可重复的,相互渗透陆续出现,它使得生命充满了创造的冲动,它就是活生生的生命本质。
  胡塞尔的时间不是物理学意义上的时间,也不是主观时间,而是基于主体内在视域的内在时间。胡塞尔的内在时间是纯粹意识时间。这种内在时间意识整理和统摄心理体验、感受、情绪和意志,但它不是对象性的心理体验和感受本身,而是把体验与体验连在一起的这种必然形式。心理体验的感性元素本身是相互交替、彼此更换的,“不可能有延存的体验,除非它被构成与一个作为过程或绵延统一物的诸所与样式的连续之流中……‘当下’的连续性是一种永远更新的内容形式的连续性” 〔5 〕(P205~206 )。这些相互分离,零散杂乱的心理感受内容之所以能以统一化的绵延形式出现在心理过程中,就在于它们被纳入了一个统一化的秩序之中,而这种先验的统一化的秩序就是内在时间。胡塞尔的内在时间包含有时间对象性和自我性两方面的功能。首先,内在时间是指时间对象统一化的构造过程,是指诸多的零散的内知觉材料被绵延的时间意识统一化。其次,时间在胡塞尔那里指自我的自身构造过程,内在时间意识在构造对象的同一性时也依其自身得以实现。
  胡塞尔阐述了时间与人的意识的关系,时间离不开人的意识,时间与人不可分割,从而把时间又向本真时间推进了一步,为海德格尔的时间观打下了基础。
  
  三、海德格尔的时间观
  
  海德格尔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求存在,为此他首先找到了通达存在的特殊存在者——“此在”。而“此在”又是时间性的存在,那么存在也就相应的是时间性的,所以我们应该首先理解时间,从时间的角度去领会存在才能更好地把握存在。
  时间到底是什么呢?海德格尔认为,时间是时间性的到时,意味着时间不再是流动着的线性形式,而是“将来”、“过去”、“当前”三种时间样式的共同到时,是一个三维交互伸达的整体。三维的交互伸达为存在开辟出一片澄明之境。正如海德格尔所说:“作为伸达将来和曾在状态交互供呈而二者的交互牵涉则呈公开场的疏明”。〔6 〕(P346 )时间也不再是独立存在的强大的客观存在者,它不再左右或遮蔽人们对存在的领会,而是展现存在的一条“地平线”,是打开人们视域的一条线条。也就是说,“将来”、“曾在”和“当前”的统一到时才使此在的整体存在成为可能,“此在并没有一个它只是停留于其上的终结,而是有终结的生存着” 〔6 〕 (P346 ) ,即此在总是向死而存在的,向死而存在开出的正是时间性的统一到时——过去、现在、将来的共同到时,使存在的整体性到时成为可能。
  “将来”是海德格尔哲学中重要的时间样式,在生存论时间中,“将来”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德文中,“将来(Zukuft)”是“向……来临”之意。因此,将来指“此在借以在最本己的能在中来到自身的那个‘来’”。〔6 〕(P371 )海德格尔认为,此在在世就是被抛出来的,被抛的此在总是向着最本真的可能而存在,最本真的存在就是指决心向死亡的存在。此在只有在这种最本真的可能性中让自身来到自身才是将来的源始现象。在生存论时间中,“将来”具有先行的决断意义,即此在是属于将来的。正如海德格尔所说:“只有当此在作为存在者层次上的此在根本总已向着自身到来,亦即在其存在中根本是将来的,现行本身才成为可能”。〔6 〕 (P371 )“承担被抛境况却只有这样才是可能的——将来的此在能够是它最本己的‘如其一向已曾是’亦即是它的曾是。只有当此在如‘我是所曾在’那样存在,此在才能以回来的方式从将来来到自身。此在本真地从将来而是曾在。” 〔6 〕(P371 )
  “曾在”也是此在回到自身的一种方式。此在被抛的存在——向死亡存在且不得不向死亡而存在,此在曾是且一直是向死亡存在。用生存论语言来说,此在曾作为死亡这种可能性存在,且一直作为这种可能性存在,所以此在的存在作为被抛的存在总是曾在。只要此在存在,它就是将来的存在,将来总是曾在的将来,而曾在总是将来的曾在,所以曾在与将来是统一的。用海德格尔的话说就是“只有当此在是将来的,它才能本真是曾在,曾在以某种方式源自将来”。〔6 〕(P371 )“曾在”与“将来”有着一个共同的目标,没有“将来”,“曾在”就无法确定其意义位置,因为它不知道要“退回”到何处去。由此可见,生存论时间中的“将来”与“曾在”则是方向相同(都指向回到自身,无遮蔽的在场)的二元平行结构。
  “当前”在德文中是“Gegenwart”,指直面某种东西,等待它的出现。“当前”无疑是指涉着存在的出现。它的方向与“将来”“曾在”相同,都指向走向死亡的本真存在。因此,当前也是源于将来,即所谓“曾在着的将来从自身放出当前”,“将来”“曾在”与“当前”是统一的,同时到场。将来是当前的到时,曾在也是当前的到时。海德格尔说:“时间性并非先是已存在者而后才从自身中走出来,而是时间性的本质即是诸种绽出的统一到时。” 〔6 〕(P372 )
  由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海德格尔的时间与传统时间的不同之处:
  首先,海德格尔认为时间是有终的、有限的,而传统哲学家们如上所说都认为时间是无限的。海德格尔之所以认为时间是有限的,是因为此在的生命是有限的,时间与此在不可分离,时间内在于此在的生命中,时间因为此在才有意义。因此时间始于此在被抛终于此在死亡。“时间性源始地从将来到时源始时间是有终的。” 〔6〕(P377 )
  其次,海德格尔是从动态的角度看时间,而以往哲学家是从静态的现成的角度看时间。不论是柏拉图的理念论、亚里士多德的测量工具说,还是康德的内感觉形式说,都认为时间是有“将来、过去和现在”组成的,时间本身是现成的存在物,时间是静止的。但是海德格尔认为时间是动态的,他说“时间性根本不是‘存在者’,时间性不存在,而是‘到时候’” 〔6 〕(P375 )。他还说:“时间性并非先是一存在者,而后才从自身中走出来;而是时间性的本质即是在诸种绽出的统一中到时。” 〔6〕(P375 )
  最后,海德格尔的时间不是一维的而是立体的,不是“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先后相继的,而是整体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同时到时而不是分开的。领会首要地奠基于将来(现行与期备),現身情态首要的在曾在状态(重演与遗忘)中到时。沉沦在时间性上首要地植根于当前(当前化与当下即是),然而领会也是向来“曾在”的当前(当前化与当下即是);现身情态也作为“当前化的”将来到时;当前也从一种曾在的将来“发源”和“跳开”,并且由曾在的将来所保持。在(上接第44页)这里就可以看到:时间性在每一种绽出样式中都整体地到时,即:生存、世纪性与沉沦的结构整体的整体性,也就是说,操心之结构的统一,奠基于时间性当下完整到时的绽出统一性。正如海德格尔所说:“到时不意味着诸绽出样式的‘前后相随’将来并不晚于曾在状态,而曾在状态并不早于当前,时间性作为曾在的当前化的将来到时”。 〔6〕(P398 )
  总之,时间问题是从古至今哲学家关注的问题,是哲学不变的话题。古希腊哲学家们从恒常变易的角度来讨论时间,而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则认为时间是单向线型的、是运动的测度,从他之后测度时间就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后来奥古斯丁把时间和人的思想拉近,但他是为了维护上帝的意志。而后康德、柏格森及胡塞尔一步步把时间和人联系在一起,直到海德格尔将时间内化为此在的生命,时间与此在共存亡。
  
  参考文献: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物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古罗马〕奥古斯丁.忏悔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3〕〔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法〕柏格森.时间与自由意志〔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5〕〔德〕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6〕〔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北京:三联书店,1987.
  
  责任编辑王小军
其他文献
前列腺是男性生殖器官中最大的腺体,既产生分泌物,也贮存分泌物。分泌物可通过后尿道的前列腺腺導管开口处排出体外。前列腺分泌物即前列腺液,是精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通常是做为精液而射出体外的。当前列腺发生病变时,其分泌功能及其分泌物亦相应发生变化。我们可以从前列腺液的异常改变来判断前列腺的病变情况,从而为诊断殁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临床上医生常为患者进行前列腺液检查。由于精液仅能笼统地提供生殖道的情况
习练气功,祛病健身,这一点已经为许多人所了解。目前,中老年人进行练功实践者已经不少。不过,在同样甚至同时开始练功的人当中,有些人练功效果很显著:有些人练功却收效不大,甚至有些人练了很长时间,也没有什么效果。这是什么缘故呢?  原因是多方面的。探讨这个问题,首先需要了解:气功治病强身的机理,是通过练功者的思绪和全身机体放松,消除肉体和心理上的紧张状态,入静后,使过度兴奋或机能紊乱的大脑皮层细胞得到复
嘉宾主持:郑爱文山东省济宁一中  访谈对象:边楚女浙江省瑞安中学    其实,我是一朵矮牵牛花。她,低低地生长,高高地仰望,纵然山水难渡,却亦满心欢喜,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丰富而宁静。    ——边楚女    专业篇  郑爱文:您是国内为数不多的信息技术特级教师,您认为特级教师的“特”主要体现在哪里?  边楚女:能评上特级教师,这是对我过去工作的一种肯定,但是,这不是一个句点。对待教育教学这份事业
正常的精液不含血,呈乳白色。有一股特殊腥味。当精浆中混有血渍时,排出体外的精液称为血精。血精一般发生在性活动旺盛期的中青年中,而老人和少年虽也有发生,但相对较少。  射精是男性生殖系统诸多器官参与的一种协调动作。为了帮助精液射出。输精管、精囊、射精管、前列腺和尿道部会发生有节律性的强烈收缩,射精完毕或临近结束时,这些器官又转为松弛状态,内部压力也骤然下降。这些大起大落的变化,容易增加内壁粘膜毛细血
隔壁张大妈,六十多岁,这天在家俯案看报,忽听敲门声,手臂撑桌而起。只听“啪哒”一声,前臂骨折,这是怎么回事?到医院一检查,医生说是患了“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什么叫做骨质疏松症呢?众所周知,骨对人体起着保护、支持和运功的作用。骨的主要成分是骨质,骨质分为皮质和松质,皮质位于骨的表面,质厚而致密,松质位于骨的内部,由许多交织成网或片状形似“海绵”的骨小梁构成,骨质疏松症就是单位体积内的骨量减少,以
【摘 要】 建设工程质量的好坏往往取决于施工企业质量管理水平。质量成本就是衡量一个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的指标,隐性质量成本是对总体质量管理起关键作用的那部分成本。充分认识隐性质量成本的內涵,掌握量化分析隐性质量成本的方法,能够更加全面准确地分析建筑工程企业质量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帮助企业决策者经营管理决断。文章以中国二冶集团某工程为例,运用工程经济学方法,按照成本项目分别计算应负担的各类成本,
從临床看,急性乳腺炎、乳腺囊性增生症、乳腺纤维腺瘤和乳腺癌占乳房疾病中的绝大多数,故了解有关的常识.对防治乳房常见病必将大有裨益。
12月14日,在广东省惠州市西湖景区,新建成的红十字救护站正式揭牌。救护站配备自动体外除颤仪等专业应急救护医疗设备和药品器材,应急救护人员和志愿者全部具备初级救护员资质,并与周边医疗机构建立联动救护机制,提供突发伤害救助,挽救公众生命。2011年,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启动“红十字救护站”项目,开始在全国4A、5A级旅游景区立项援建红十字救护站,开展院前紧急救护、伤病员转运、应急救护培训等工作。7年来,
厉害了,2019科技圈!智能小萌物惊艳亮相、数十种新物种被发现、科学研究奇特却有趣、太空事件精彩纷呈……关注创新、喜欢探究的你们应该还记得这些大事吧?当然,即使你们忘记了也没有关系。  现在,我们一起来“重温”2019年科技创新秀,再看一看科技这个好朋友的朋友圈。回顾是为了更好地前行,或许你能从中受到启发,发明更多有意思、酷炫、实用性强的作品,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收获更多惊喜。  智能小萌
据美国《医学日报》近日报道,瑞典于默奥大学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家庭医学系的学者研究发现,早餐习惯不良的青少年,成年后更易患代谢综合征,并增加患慢性病(如糖尿病、心脏病等)的风险。  科学家在1981年选取了889名16岁的青少年,询问了他们的早餐习惯,其中有9.9%的青少年早餐习惯不良,27年过后,研究人员对这些参与者进行了体检。在控制了其他风险因素后发现,早餐习惯不良的青少年成年后代谢综合征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