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摄影师的心灵独白:另类选择 没有色情成分

来源 :大众致富指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775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体摄影一直是被许多人视作“带色”的另类职业。人体摄影师在他们艰难的创作过程中经历了许许多多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和生活压力。本文主人公姜商波在遭受了妻离子散的痛苦打击后,没有放弃人体摄影。他说:“我追求的人体艺术没有色情成分……”
  
  2003年8月6日,四川省摄影家协会主办的姜商波人体艺术摄影展在成都国际会展中心开幕。
  由于此次展出是文化部取消有关人体摄影展审批后的首次人体摄影展,加上姜商波系实力派人体摄影师,前来参观的中外观众如潮水般涌来。120多幅人体摄影作品让参观者如痴如醉……
  
  摄影师与化妆师滋生爱意
  
  32岁的姜商波出生在四川资阳一个工人家庭。16岁那年,正在上技校的他开始自学摄影。1989年7月,18岁的他技校毕业后被分配到了资阳糖厂工作。由于对摄影的热爱,他经常把自己的工资全部花在购买摄影器材上。
  1992年9月的一天,一个朋友告诉他,内江一家大影楼正在招聘摄影师。姜商波带上作品来到内江。影楼老板看了他的摄影作品后,当即决定录用他。就这样姜商波开始他的专业摄影之路。
  因为技术过硬,姜商波很快成为影楼的首席摄影师。就在这时,影楼的化妆师张兰走进了他的世界。
  由于家庭贫困,张兰高中毕业便外出打工,既要挣钱给母亲治病,又要供妹妹上学。心地善良的姜商波得知张兰家的艰难处境后,当即决定帮助她。
  1992年12月的一天,当姜商波第一次掏出工资塞进张兰的手里,并说自己以后将长期帮助她时,张兰眼中的泪水禁不住涌了出来。
  此后,为了减轻张兰的生活压力,姜商波几乎每个月都会把工资拿来贴补张家。尽管日子过得相当窘迫,可两人却生活得非常幸福。
  然而,一年之后,影楼的效益开始大幅下滑,他们的收入也明显地减少了。
   “你会摄影,我会化妆,干脆我们自己开影楼吧!”考虑再三,张兰开始鼓动姜商波自己创办影楼。张兰说,只有创办影楼才能使姜商波的摄影创作有足够的经济保障,使他的摄影艺术发展得更好。
  
  7年的马拉松恋爱
  
  1993年底,张兰与姜商波离开了内江,开始在资阳筹办影楼。由于两人都没有积畜,在姜商波母亲的帮助下,他们好不容易才借到5000元钱。
  拿着借来的钱,张兰与姜商波在下西街办起了一家仅有20多平方米的小影楼。他们为自己的影楼取了一个别致的名字——“美神”。
  影楼刚开始营业时,由于没有知名度,生意很不景气。于是,张兰充分发挥自己口才好的优势,说服顾客,留住顾客,推荐顾客前来消费;而姜商波则利用专业技能,保证把每一张照片都拍摄好,做到让每一个顾客满意。由于收费合理,照片拍摄质量好,“美神影楼”的生意才开始渐渐好起来。
  为了影楼的生意,张兰既当营业员又当化妆师,还当促销员,经常忙得晕头转向;而姜商波白天拍了一天的照片,晚上还要制作。张兰每晚都会与姜商波一道进入漆黑的暗室里冲洗照片。为了共同追求的事业,再苦再累,他们也觉得很快乐。
  在张兰与姜商波的努力下,“美神影楼”渐渐有了口碑。但是,当时的资阳有资金雄厚的外资影楼,还有规模空前的国营影楼,竞争相当残酷。姜商波开始意识到,在资金匮乏的情况下,要想在竞争中站稳脚跟,只有不断提高拍摄和制作水平。
  1995年8月的一天,姜商波在一本摄影杂志上看到了一则人像摄影提高班的培训启事。在得知授课教师多数是全国知名的摄影家后,他怦然心动。在向朋友借了几千元钱后,他把影楼门一关,便与张兰一道踏上了去北京学习的火车。
  培训回来后,姜商波的照片越拍越好,许多人慕名前来。他利用贷款添置了不少摄影器材、服装等,还采用分期付款方式装修了影楼。
  有了规模,上了档次,加上又有出色的摄影师,1997年,生意火爆的“美神影楼”将其他几家大影楼全部挤垮,成为资阳市的第一品牌。
  同时,姜商波拍摄的摄影作品多次获得全国金奖。
  1997年夏天,姜商波与张兰一道将“美神影楼”的规模在原来的基础上扩大了一倍,并花费了数万元进行了再次装修,还招聘了近10名员工专门从事化妆、照片制作、促销等。随后,他们还将“美神影楼”开到了简阳市,建起了连锁店。
  因为创业,姜商波与张兰将婚姻大事一拖再拖。直到1998年4月,相恋了近7年后,29岁的姜商波才与27岁的张兰喜结良缘。
  
  幸福婚姻遭遇风雨
  
  婚后不久,姜商波看到广东的一本摄影杂志进行了大改版,并且首次采用了许多人体摄影作品。看着杂志上那一幅幅视觉冲击力很强的人体艺术作品,姜商波拍摄人体的欲望很快被点燃了。几年前,姜商波也曾有过拍摄人体的冲动。他一直认为,人体摄影能够达到人性返璞归真的至高境界,展示最真实的美。于是,他暗下决心,在以后的摄影创作中增加人体艺术摄影。
  姜商波很激动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妻子。张兰一听,立即反对道:“不行,我不同意你拍女人的裸照!”
  姜商波体谅妻子,但是为了自己的人生追求,他还是坚定对妻子说:“搞人体摄影是艺术创作,是高尚纯洁的,绝不是你想像的带有‘色情’成分!”
  “那你要拍就拍我吧!”见拗不过丈夫,张兰提出自己作丈夫的人体模特。姜商波听后沉默了。他知道,妻子在拍照时一向是见到镜头就紧张,拍出的照片也总是很别扭,况且妻子的身材不适合拍摄人体。妻子做人体模特是怎么也不可能拍摄出好作品来的。
  “兰兰,你不适合拍摄人体!”姜商波向妻子直言道。
  “什么,我不适合,我就那么差劲,连让你拍照都不适合了?”姜商波的话一出口,张兰便和姜商波争吵起来。最终,两人闹得不欢而散。
  妻子的强烈反对并没能让姜商波放弃搞人体艺术创作。他开始利用休息时间,背着妻子,四处寻找适合拍摄的人体模特。不了解情况的人都认为,名噪一方的姜商波竟然拍什么见不得人的裸照。于是,许多“好心人”纷纷找到张兰,告诉她姜商波拍裸照的事情。
  张兰一脸严肃地告诉丈夫:“不管怎么说,我始终不相信拍摄裸体照的人会纯洁。”见丈夫还不死心,张兰接着给姜商波下了最后通牒:“成天面对赤身裸体的女人,迟早要变坏的。如果你非要搞人体摄影,我们就离婚!”
  由于当是张兰已经怀有身孕,出于对家庭的考虑,姜商波只得妥协,暂时放弃搞人体摄影。
  1999年8月,他们的女儿小雨呱呱坠地。女儿的出生给夫妇俩平添了无穷的快乐,使他们感受到了三口之家的幸福与甜蜜。
  2000年2月的一天,姜商波在一本摄影杂志上看到一则全国人体摄影大赛的征稿启示,他拍摄人体的愿望再次被点燃。于是,他不顾妻子的反对,准备参加比赛。
  妻子见丈夫又开始搞人体摄影,非常恼怒:“我受不了了,我们离婚!”话刚一说出口,张兰眼中的泪水便夺眶而出。
  其实,姜商波心里也很痛苦。他知道,妻子是很在乎他、很爱他才反对他搞人体摄影的,而他心里也一直深爱着妻子。但是当妻子提出离婚之后,一心想从事人体艺术摄影的姜商波竟同意了妻子的要求。
  
  摄影师带泪的创作路
  
  离婚后,姜商波全身心地投入到了人体艺术摄影的创作当中。尽管在他眼中人体艺术是最美的艺术,可别人却并不这样认为,他甚至被当成流氓,遭受冷眼与讥讽。但饱受挫折的姜商波没有因此而放弃。
  2000年3月的一天,他在朋友的影楼里认识了一个外号叫“小燕子”的女孩。她的身材极为匀称,脸蛋也格外漂亮。姜商波觉得“小燕子”作人体模特是再适合不过的了,便准备出钱请她。没想到,“小燕子”很爽快地答应了姜商波的要求,并拒绝接受任何报酬。
  拍摄时,当“小燕子”有些羞涩地赤裸着身体出现在姜商波面前时,他被完全陶醉了。人体的美和一种想捕捉美的神圣感立即攫住了他,他举起相机记录下了这美丽的一幕。
  “小燕子”是一个擅长表现的好模特。2001年,姜商波拍摄“小燕子”的人体作品获得了全国“美能达”大赛金奖。从此,“小燕子”便成了姜商波比较固定的人体模特。
  搞人体摄影需要不少经济投入,买胶卷、制作照片需要钱,请模特也得付报酬,少则两三千,多则七八千。像“小燕子”这样不要任何报酬的模特简直是少之又少,一些模特甚至还跟他讨价还价。为了有经济保障,姜商波不得不帮别人拍广告、拍画册,有时还替人拍艺术照。但是这样的机会总是不多,他的经济状况一直不太好。
  搞人体摄影艺术创作,姜商波曾先后跟10多个人体模特签约合作。每一个模特的姓名、联系电话、住址等隐私,哪怕是再好的朋友他也从来不会透露半个字。拍照时,有的模特不希望自己被曝光,姜商波就在拍摄时特意不拍正面。
  为了对模特们负责,防止模特的隐私泄露,从拍摄开始到冲印,直至最后的制作完成,姜商波在整个过程中都会小心了又小心。他总是亲自拍摄、监督制作,对制作坏了的每一张废片都会当场销毁。由于对模特稳私的尊重,每一个模特都跟他合作得非常愉快。
  2002年9月,姜商波以每天300元的价格包车前往内蒙古额济拉旗戈壁进行人体摄影创作。为了拍到早晨柔和的阳光,姜商波和两个模特早上5时多就起床,前往戈壁滩拍摄。
  2002年12月,他又带着模特前往海南拍摄椰风海韵。由于游客太多,姜商波边拍摄边找人放哨。只要一有游人走近,他就马上叫模特穿上衣服……
  每一次到外地创作,姜商波都会拍摄数十盒胶卷,每一次拍摄和制作的费用都高得吓人。不仅如此,模特们往返的一切费用,他都要全部承担。几年来,为了自己心中追求的梦想,姜商波已负债达10多万元。……
  在采访中,姜商波说,他与他的人体模特关系都不错,他们经常在一起谈摄影、谈生活、谈希望,可却从来不愿触及爱情和婚姻。因为他认为,现在的人体摄影师还被很多人不理解,是根本不适合谈这些的。如果陷入婚姻和爱情的泥沼,他也就选择了放弃人体艺术摄影。
  一家人体摄影工作室,做全国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人。姜商波说,他想让更多的人接受人体艺术摄影,同时也希望将来他的人体摄影工作室能够支撑他在人体艺术摄影这条道路上走得更好……
其他文献
一位来自鸢都潍坊的生物医药专家又一次登上了人民大会堂的领奖台,与”神州六号”航天英雄费俊龙、聂海胜,阿里巴巴创办人、首席执行官马云,鹏润集团掌门人黄光裕等一同入围了“中国十大影响力人物”,当他从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万国权、许嘉璐手中接过奖杯和证书时,数百名新闻记者拍下了这激动人心的场面。这是蔡绪旺继与李金华、袁隆平、刘翔、何厚铧、张瑞敏、王小丫等社会知名人士共同荣获了“中国最具影响力100人风云人物”
期刊
然而孩子并没有呼喊救命,因为他知道在这空无一人的大淀中那呼喊只是徒劳。他一边忍受着冰水刺骨的疼痛,一边扒开松动的冰面,向前摸索,就这样足足坚持了半个小时,直到找到结实的冰层,用力撑上去……大难不死的孩子拖着一身浸透的棉衣回到家中,但是他得到的不是母亲的安慰,反而是板子和责骂,其实原因很简单,家里穷,没别的衣服可穿。 这孩子名叫田捍东,后改名田汉,而这个当年的穷孩子今天也已经成为38岁的亿万富豪——
期刊
每天工作两小时的销售冠军    甄荣辉生于1962年,属虎。当时的香港平均居住条件是11.3人住一个单元,他家的居住条件位于这个平均数的下边。在一个100平方米的公寓里边,一共合住着五户人家,其中就有甄荣辉一家。而大厅里也架起了上下铺租给了两个单身汉。屈指算来,将近20个人“同居”一室。在这种高度拥挤状况下,做饭要排队、洗澡要排队、上厕所也要排队。这是家庭环境带给甄荣辉的重要一课。   甄荣辉的理
期刊
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和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餐饮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国家统计局提供的2006年限额以上餐饮企业年度统计资料表明,我国餐饮市场发展迅速,资本构成 “民”化趋势明显。    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06年底,全国共有限额以上餐饮法人企业11822家,比上年增加1900家;产业活动单位19530个,比上年增加4435个;限额以上法人企业年末
期刊
他酷爱运动,周末铁定是他和家人朋友参加各项运动的时间。项目有高尔夫球、滑雪、潜水、骑马、动力伞等,同时还参加了各种各样的运动俱乐部。“大家在一起放松地交流、娱乐,除了获得乐趣、扩大眼界外,有时也能促成生意。”王梓木将公司、家庭、运动俱乐部一道列为企业家三大最重要的活动场所,并认为三者不可偏废。  “公众生活,私人生活,内心生活”,王梓木对圣雄甘地的“三重生活观”有着最深刻的感悟。他说,我从来不是一
期刊
是德国一名工程技术人员,因为当时德国经济不景气,他失业了。后来,他来到美国,在一个新国度里举目无亲,一时无法立足,只好到处漂流。后来,一家小工厂老板雇用他担任机器马达的技术指导。恩坦因曼斯有工程技术基础,加上善于钻研,很快掌握了马达制造的核心技术。  一天,美国福特公司汽车生产线的一台马达转运不正常,公司技术人员忙了一整天,都没能修好。第二天,正当技术人员一筹莫展的时候,有人推荐恩坦因曼斯。于是,
期刊
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人愿意被别人当成傻瓜。可是,有许多获得成功的人,在一开始的时候,往往也是许多“聪明人”眼中的傻瓜。  詹姆斯哈代是一个喜欢冒险的人,他周围的朋友和同事都认为他是一个满脑子怪念头的“傻瓜”。当他某次不经意间看了一篇“电影的原理”的报道之后,便从电影底片的转盘中产生了灵感。他想让底片上的画面一次只向前移动一格,以便老师能够有充足的时间详细阐述画面里的内容。  这个想法让哈代受到不少的
期刊
所谓十字绣就是在一块有格子的布上,交叉打十字,绣成漂亮的图案。近几年,十字绣还挺流行。  2003年,李秀云投资了10万元,开起了十字绣庄。因为是进口的十字绣,投资算是比较大的,这些钱全部花在了进货上。她想,这些进口的十字绣绣线更有光泽,而且不容易起球。质量好,自然会受到顾客的欢迎。  比如,一幅欧洲宫廷贵妇的进口十字绣,就用了20多种颜色,贵妇的裙子上,还有金色的珠子,是最后绣上去的。这样一幅装
期刊
去年清明,合肥的张先生没有回老家给母亲上坟,而是来到“炎黄祭网”搜索到母亲的纪念馆网页,电脑屏幕上出现了他之前上传的母亲照片,照片下是设置好的鲜花、蜡烛……张先生点了蜡烛,献了鲜花,写下一段留言,30分钟就完成了“祭祀”。  现在“网祭”已成时尚,引领这种时尚并从中淘到金的安徽小伙,名叫张斌。    连线天堂,网络与母亲最近    张斌从小寄养在乡下的大伯大妈家,老两口对张斌就像对亲生儿子一样。在
期刊
负笈沃顿    “如果没有去美国读书,我不会有自己创业的想法,”邹其芳对其创业追根溯源时感叹道,“这一辈子可能就是一个职业经理人。”  的确,在1990年赴美攻读沃顿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之前,邹其芳已经是一名出色的职业经理人。1984年,毕业于天津外国语学院的他辞去天津医药局翻译的公职,加入了当时默默无闻的中美史克公司。凭着早年当建筑工人磨练出来的执着和韧劲,邹其芳从一线的生产车间做起,6年功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