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教学中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创新人才

来源 :当代教育之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激励学生的自我意识,增强创新动力
  自我意识是指个人对自己的本源意识,主要有自尊感和自信感。自我意识是自我发展的动力。具有自我意识,对自我评价能有切合实际的较高定位,才会有积极的心态和积极的行动,才可能挖掘出自身潜在的能力,产生突破性的成果,分析古今中外的成功人士,我们发现他们都有积极的心态、良好的自我形象定位。很多重点大学的学生,他们在中小学阶段多数是自我感觉不错的人。自我意识是健康心理的核心。
  中学生处于青春成长的关键时期,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他们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对求得尊重和理解刻意追求,在集体活动中,他们渴望展示自己的风采,显示自己的才能;在学校学习中,他们盼望老师喜欢自己的一言一行,成绩得到肯定;在社会交往中,他们希望得到大家的尊重,确立自己的独立人格。这些都是自我意识的具体体现,可是他们如果一旦感受不到被尊重,觉得自己被老师所忽视,或觉得自己在班集体生活中处于可有可无的位置,自尊心就会受到挫折,久而久之就会产生自卑感,进而破罐子破摔,不求进取。
  针对学生的这种心理需求,我一改传统的教育管理理念,确立新的学生观,尊重学生的自我意识,加以引导,使之成为创新的动力源。首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课堂还给学生,营造民主、平等、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充分相信每一个学生的能力,放手让学生去思考和探索,给学生以成功的期待。再有,适当淡化教师权威和书本权威,鼓励学生敢于表现自己,敢于提出新观点,保护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哪怕是看起来幼稚可笑的问题。例如,我在讲述西安事变时,有学生提出,中国共产党要在当时力促杀了蒋介石,就不会有后面的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甚至内战了。这时,我先表示赞赏学生的独到见解,指出这还是当时许多人持有的一种主张,然后引导学生从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去理解中共的主张。
  另外,在实际教学中,承认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使他们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同时,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改变只抓优秀学生、忽视大多数的学生、单凭分数片面评价学生的做法,使所有学生学会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让他们一方面形成良好的个性,保持良好的自我意识,正确对待现实,关心社会,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另一方面,保持乐观的进取心,锻炼其抵抗挫折的能力,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2.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培育创新品质
  心理学研究表明,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如果有问题意识,他们的思维就会为解决某一具体的局部的实际问题而启动,就会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和强烈的内驱力。在试图精确地提出问题及提出解决问题的各种设想时,学生必须调动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及动手操作能力等。这样,学生的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就可以得到培养。所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创造的起点,学生只有在不断地试图提出问题、克服一切困难、努力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会孕育和形成科学的探索精神和创新品质。
  对于同样一个事物,有的人能从中发现问题,有的人却熟视无睹,这里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对这个事物是否感兴趣。正如孔子所说:“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为此,在教学中注意采用生动的讲述、与现实社会热点相联系、丰富的学生自主活动等方法,努力培养学生对历史课学习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产生问题意识的动力。例如按以史为鉴的思路,在学习隋唐农业的发展状况时,启发学生提出问题:“从隋唐农业发展的特点,我们可以获得哪些启示?”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研读教材,联系当今社会问题归纳出基本认识:①吸取唐代围湖造田和烧山造田影响生态平衡的教训,坚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②高度重视水利事业,加强政府对水利事业的管理和资金投入;③以科技为生产力发展的龙头,改进生产工具,奖励发明创造;④应大力促成规模经营,不断提高农产品商品化水平。经过这样的教学,学生的思维大大激活,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日益高涨。
  影响问题意识的另外一个方面是学生是否善于提出问题。有的学生由于基础差,不会提出问题;有的学生读书不求甚解,满足于一孔之见,因此也提不出问题。针对前者,一方面对他们热情鼓励,让他们大胆提问。另一方面注意在教学中作示范,引导他们学会一些提问的方法。对后者,注意启发他们多思多想,逐步养成深研细读的习惯。
  3.调节学生的情绪状态,推进创新发展
  情绪状态支配着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效果。当学生的情绪良好时,注意力容易集中,对事物的感知清新,记忆牢固,思维变得敏捷,思路变得宽广,解决问题效率高;当情绪消极时,如在烦恼、厌恶、紧张状态下,注意力难以集中,对事物感知不深,记忆不牢,思维变得僵化。因此,作为教师,要加强教育引导,使学生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让他们经常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以促进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形成,推进创新能力的发展。
  在教学中,坚持积极暗示,正面教育为主,尤其是对后进生,多从积极方面去观察学生,多鼓励、多信任、多肯定、多表扬,使他们产生积极向上的力量,获取信心。要坚决杜绝对学生的不良刺激,不良刺激影响学生的情绪,甚至极大损害学生的心理健康。另外,对于自制力不够强,已形成不良习惯的学生,特别是双差生,除了正面的引导外,必要的批评是必不可少的,但不是挖苦学生,而是调动他们自我教育、自我改正的积极性。再有,还要了解学生心理反应,发现进步及时强化,不断改变教育方法,及时发现问题症结,主动接近,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创新是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型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而健康的心理素质直接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在实践中,我坚持“和谐原则”、“兴趣原则”、“成功原则”,积极创造学生爱学、好学、乐学的学习环境,探索出了激励学生的自我意识,增强创新动力;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培育创新品质;调节学生的情绪状态,推进创新发展的新思路。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了学生释放心理压力,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了不断提高,最大限度地挖掘了自己的潜能,提高了学习效率和创新能力。
  收稿日期:2011-07-15
其他文献
1.营造氛围,培养创新意识  和谐、活泼的气氛有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发展。专制、压抑的课堂氛围则给师生,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带来障碍。作为课堂组织者——教师自身要把自己作为普通的一员置身于学生主体中,与学生和平相处,感情上会更融洽,心理上会更沟通。如课堂上多用“我们一起来学习好吗?”“小朋友,你认为这句话应该怎样读?请你给大家读一读行吗?”“XX同学,大家都很想听听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我们大家知道你
期刊
1.让学生品读名篇的细节描写  中学课本选了许多文质兼美的文学名篇。其中精彩的细节描写丝丝入扣,笔笔生动,给人的印象深刻。唤起学生的美好回忆,让他们体验细节描写给文学作品带来的恒久魅力。从而对细节描写有认同感。一部分优秀的小说,细节的真实和到位是非常重要的。往往寥寥几笔就能够画出人物,并使其惟妙惟肖、生动逼真。《社戏》中有个写孩子们“偷”豆的片断。对这一片短的细节描写极其逼真。写阿发下田“偷”豆的
期刊
口语交际是“听话、说话”的发展,它不仅要求训练每个学生的听和说的能力,而且要求在口语交流中培养语言交际能力。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加强口语交际训练,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依据新课程标准,及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是这样训练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  1.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鼓励他们想说、敢说、爱说、会说  兴趣是儿童获得
期刊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培养语文能力应当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工夫。但是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偏重写的训练,忽视其他方面的训练的现象。其中朗读的训练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须知,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
期刊
【摘要】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目前任务仍十分繁重。深化素质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各门学科,都应当紧紧围绕素质教育内容对学生加以培育,以适应跨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小学数学学科自然不能例外。从当前实际出发,充分认识小学数学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围绕素质教育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素质教育;义务教育;课堂教学;教学效率  Talk primary schoo
期刊
长期以来,古诗词教学都是困扰师生的一大难题,多数教师认为不好教。觉得古诗词所产生的年代离我们久远,无法引领学生进入意境体会作者当时的感受,总觉得讲不好,无奈之举只有要求学生背诵默写,记住名句应付考试。但通过我十多年的教学体会,运用如下方法教学初中古诗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谈出来与广大同仁共勉。   1.精心设计,抢占先机  所谓“精心设计,抢占先机”就是要学生在学习诗词之前首先作好充分的准备。
期刊
新的课程改革已经颁布。其中明确提出:新的课堂教学要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悦、和谐的氛围中获取知识。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阵地,轻松、愉悦和谐的氛围创设关键在于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在《论教育》中指出:“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愿望,那么我们的计划、所有的探索和理论就会变在泡影。”兴趣作为学习的主要动机之一,在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鲁迅先生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
期刊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之一,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工具性和人文化的高度统一,它既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抓好学生的语文基本功,又要进行文化思想的熏陶和道德情感的培养。那么在日常的教学中怎样才能使两者和谐统一呢?现行教材中的绝大多数课文都来自作者的生活体验和心灵感悟,那么我们的教学应尽量还原生活,并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教学活动置于逼真的社会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听、说、读、写的强烈愿
期刊
在当今社会特别重视人的发展,重视人才素质的全面提高,素质教育可以说早已达成一种共识,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充分肯定和积极响应。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培养能力,而培养能力的关键是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要从数学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必须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1.优化教学过程,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是融科学的教法、学生的学习实际、教学内容及知识的传导等为一体的实践
期刊
1. 激发兴趣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起点  兴趣是人们认识某种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积极倾向。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也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和获得能力的一种强烈的欲望。长期的教学中告诉我们,有极大兴趣的学习会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维。可以说,浓厚的兴趣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动力,是创造性思维发展的促进剂。相反,如果学生对思想政治课无兴趣,甚至厌烦,连基础知识都难以掌握,还谈什么创造性思维能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