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理人创业,需要理由吗?

来源 :AMT前沿论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shikdj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刚刚参加了一次高中同学聚会,17年弹指一挥间,我们这些还在企业或机关上班的上班族谈论最多的,就是创业的几位同学如今都小有成就,有的已经拥有千万资产。
  当职业经理人的事业发展到一定时期,遇到了职业发展的“瓶颈”和“天花板”的时候,更高、更深的发展方向在哪里?继续做一个职业经理人,还是选择去创业,实现心中一直以来的梦想?这时可能大多数人的选择是创业。然而没有身处其中的人看到的永远是创业成功者的风光无限,却不知创业者风光背后的艰难与辛酸,更不见失败者的痛苦与付出的代价。
  
  创业,给一个理由先?
  
  创业还需要理由吗?总结经理人创业理由不外乎如下三条——
  第一,实现价值与理想,成就事业。宁为鸡头,不为牛后,这一句话就总结了许多职业经理人的极端追求。从独立性讲,很多职业经理人都有自己决断、自己担风险、自己获利的强烈愿望。职业经理人的理念和决策得不到公司上层的认可,以至于他们的“拳脚”无法施展,经常感到和老板“志不同道不合”,没有了职业发展和上升的空间,没有了事业和理想的憧憬,也就没有了为别人打工的理由。
  创业当老板一直是许多职业经理人的梦想,一旦条件成熟他们就会义无反顾地去实践自己的理想。
  第二,提高职业满意度和职业安全感。经理人在工作环境方面的焦虑和痛苦主要集中在预定工作目标过高、公司发展不明朗、人才流失严重以及付出与收入比例失调上。工作超负荷运作、收入不是非常满意,也让人感到焦虑不安,备受痛苦煎熬。
  工作上没有安全感,太不稳定,没有职业安全、诚信缺失等,使一部分职业经理人转而创业,自立为王。
  第三,实现财务自由。创业有获得高额经济回报的可能,这是打工永远所不及的,尽管其中存在未知的风险,但仍然不影响它成为一些职业经理人创业的理由。
  有一个很鲜活的例子:我的一位16年前上班,10年前干起包工头生意的中学同学,早先在一家报社帮忙排版,老是出错,工作时间很紧。于是跑到一家企业打工,可是没干几年就辞职走人了,用他的话说:“即使我穿着西服打着领带,还是觉得自己跟大街上的叫化子没什么两样。在私人企业更是这样,工资多少、奖金高低,全靠大老板一句话。还不如大街上的要饭的自由。”下海之后,这位同学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现在奥迪A6、宝马都开上了,可是个中辛酸甘苦,他从来不提。
  
  创业不会一夜暴富
  
  说“飞蛾扑火”追求光明也好,说“香饵之下必有死鱼”也罢,众多“不会水”的人依然前赴后继地下海了,可见创业的诱惑有多大。古人说过:预则立,不预则废。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经理人在创业前要做好哪些准备?并不是每一个资深的职业经理人都能够成为成功的盖茨、李嘉诚、张朝阳。创业需要条件和素质,创业的风险有目共睹,职业经理人在做创业策划时至少要从以下四个资源来考量自己的情况:
  其一,资本资源。尤其在需要投入资金的预算上,除了最初的房租、工资、办公设备等的基本投入以外,还有最初的亏损时期的费用预算,都要有足够的运作资金,而且要熟悉相关法律政策方面保护或约束以求灵活应用。
  其二,产品资源。所选择的产品的市场定位是否准确,直接决定了经理人的公司发展趋势,以及能够达到的规模程度。
  其三,人脉资源。公司初创期,产品的通路尚未打开,公司规模小,也没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市场知名度小,客户也少,这时候就需要自己利用原先所有的人脉资源。
  其四,管理资源。企业管理包括五个层面:政府法律政策、行业游戏规则、市场客户需求、员工组织管理、财务控制核算。管理既包括熟知企业的运作方式和流程,懂得对人、财、物的管理,能够有效地维护企业的正常运转,还应具有很强的市场敏锐度,有全局统筹的能力,有承担风险的意识,有创新精神以及足够的应变能力。
  如果创业者在创业之前没有接触过任何企业管理的知识,也没有企业管理的工作经验,那么其性格特质就不适合作为一个领导者,而更适合与物打交道。很多创业者不分轻重缓急,一手抓整个企业的运做管理,一手抓技术或生产工作,大事要管,小事也跟在后面问,最后自己每天超负荷工作,可公司的生存与发展却越做越难。过分专注于细枝末节,作为创业者就是在浪费自己有限的生命,因为没有把握创业的关键环节。作为创业者必须要具备一些关键因素。那么,除了资金、产品、人脉和管理,创业还需要具备哪些关键因素呢?
  
  是否缺乏创业分析定位和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经理人创业的理由很多,反过来,创业本身对经理人的要求也很多。职业经理人们应该对自己进行创业分析和定位,看自己是不是真的适合去创业。
  创业者需要特殊的个人特性,包括冒险气质、管理气质等等,这些因素需要科学分析理性判断,没有基本人本特质的支持,创业从一开始就是个错误。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里面有这么一段精彩对白,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子有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刘邦马上问韩信:“那你怎么还被我捉住了呢?”韩信不好意思地辩解:“陛下不善将兵,但是善于将将。”韩信不是创业型的经理人。
  由此看来,职业经理人和老板之间,还是存在着先天的差距的。天赋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天赋也是很困难的。
  是否能够克服创业的重重障碍?
  作为职业经理人,在创业过程中会遇到表象上看来是优势,其实是障碍的问题。在创业过程中常常会碰到瓶颈甚至是天花板,比如资源利用、学识技能等等,如何在创业历程中不断“给养”,又“给”什么“养”?比如价值取向固化、原动力不足、困难面前退路多、难抵诱惑失良机、做事瞻前想后、抗风险能力低、试错成本高等等。
  高级职业经理人在创业时,允许其试错的机会成本太高:年龄不允许、信心不允许、名誉受损伤,一旦失败会受到较大影响,影响面广、家庭负担重,一旦创业试错,会极大降低原来的生活质量,所以在如此重压之下,要求经理人要选准创业时机,职业经理人创业要求经理人要像狙击手一样,只有一发子弹,确保一击中的!
  如何选择创业时机和契机?
  不同企业的经历和企业文化氛围,会给经理人创业带来不同的烙印。
  外企经理人的优势在于:人力资源优势、国际资源背景、管理运作规范和战略策划合理。而劣势在于:全盘操作能力薄弱、对本土客户了解较少、人际关系能力较弱、竞争意识和业务能力偏弱。所以,外企经理人的创业时机和方向选择,在管理上起步更有优势。
  而对于国企经理人出身的创业者们来说,最大的优势就是资源优势,还可以截取客户资源以及重视机制。劣势在于忽视客户的作用和狭隘的官僚主义思维。所以国企经理人的创业起步,大多是从市场开始。业务经理另起炉灶的不在少数。
  而创业最容易成功的民企背景的经理人,也是最可能快速“死掉”的创业者。民企经理人的创业优势在于:创业的渴望更高,而先天创业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好、抗挫折能力强,就像泰森一样,据有超强的抗击打能力。民企背景的创业者劣势也非常明显:创业准备不足,民企背景的创业者往往带有很大的赌性特征,运作不规范,虽然可以随机应变,但也往往留下了诚信问题。
  外企的成功是凭借组织的成功,国企是凭借政府资源的优势,而民企的成功更大程度上是取决于领导人的素质。老板的素质有多高,企业就有多高。所以民企经理人创业多在自身素质成熟之时。对创业而言,好的创业团队比创业方案更重要,除此之外,创业时机应该在确定了企业战略方向之后。《基业常青》里有对创业的剖析是:企业的创业原则在于转变思想加练好内功。首先转换思维,破釜沉舟不一定可取,但创业者思维一定要从打工者解脱出来。其次要练好内功、确定战略:生产什么?为谁生产?生产多少?怎样生产?再次是产业分析:集中度,进入推出条件,市场需求的成长率等等。
  企业成功发展的第一大前提是市场拥有企业发展的足够机遇,要对市场机遇进行客观评估和准确判断:
  (1)市场规模数据;
  (2)成长潜力;
  (3)驱动因素;
  (4)毛利状况;
  (5)可持续性;
  (6)竞争对手分析等。
  最后才是实际进入领域,有人总结了十类企业的盈利模式:九流企业卖自己(矿产等一次性资源),八流企业卖力气(劳动力),七流企业卖实物(产品),六流企业卖工艺(设备、生产线),五流企业卖模式(路子),四流企业卖机遇(点子、策划、天时、擦边球),三流企业卖服务(口碑、声誉),二流企业卖关系(位置、地利),一流企业卖品牌(美誉度、忠诚度、信任度),超一流企业卖规矩(游戏规则,制定游戏规则的人)。
  
  结合优势 进入角色
  许多人对于创业的理解存在着一定的误区:一夜暴富、一夜发家的故事不断地流传,书店中也充斥着成功企业家如何抓住机会成功的案例,以及教人如何短时间致富的书,照单全收的读者往往会被误导。创业是一个艰辛的历程,这场硬仗打赢了固然可以带来财富,但创业者在实施的过程中还有心理的压力、焦虑、挫折、无助、付出代价时的痛苦等,有些人事后才发现,他们宁可追求更平凡、更安稳的生活。
  古代著名“职业经理人”范蠡,可是说是成功再创业的例子——先是被文种举荐,后来两人“出国打工”入越,与“老板”一起忍辱共苦,终于使勾践得以回到越国,再是“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公元前473年大破吴师,“诸侯毕贺,号称霸王”。灭吴后,范蠡看出勾践好大喜功,永无满足之日,遂与西施一起泛舟齐国。他离开之前写信给文种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范蠡入齐后改名姓,自谓“邸夷子皮”,在海边开荒种地,并引海水煮盐,苦身戮力,不几年光景,致产数十万,成为当地一名巨富。齐国国君获悉此事,觉得此人有奇才,就任他为相。没过多久,范蠡就把相印交还了齐君,把大部分资财散发给乡邻好友,又重新设计未来,另谋营生。范蠡在到达宋的陶邑(今山东定陶县)时,看到这里位置适中,交通发达,客商云集,十分繁华,就定居下来,改名“陶朱公”,只有几年的功夫,积累了亿万家财。正如司马迁《史记》中的定评:“故范蠡三徙,成名于天下,非苟去而已,所止必成名。”
  《基业长青》等管理畅销书作家吉姆·柯林斯语重心长地提醒想创业的人们:“不要拿自己开玩笑——创建企业是人生的一次重大选择和飞跃。你必须明确一点:你为什么要建立一家企业?它对你自己及周围的人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创业不是险途,但也不是易事。经理人在选择创业之前要仔细思量,并做好各种准备,才有可能走向成功。
其他文献
创业难,是公认的。然而不想给人打工的员工、激情无畏的毕业生、不愿受制于人的经理人依然“前赴后继”地加入创业的大军中。“生如春笋,死如流星”的新创企业据悉平均寿命不过两三年。多少创业人的心血、时间、金钱都打了水漂,甚至一无所有。尽管现实是如此残酷,我们仍然能从项目融资网上、项目融资对接会上以及朋友圈中遇到为他人打拼多年之后的前职业经理人在为创业项目融资,从他们的憧憬中,从他们的计划中我们所能感受到的
期刊
地产企业标准化的基本对象在于项目。标准化的项目模版,是项目能够快速被复制、地产企业迅速扩张的根本。    近年来,房地产行业在市场和机制的变革中逐渐跨入到新的发展阶段,行业整合加速、房地产企业明显出现规模化和集团化发展趋势。不仅原有的大型地产企业集团加快扩张,从一级城市向二级城市、三级城市快速铺开,即使原先立足于三线城市的本地化地产企业,也耐不住寂寞,纷纷升级为集团,要扩张自己的版图。同时,开发商
期刊
劳务派遣一直是劳动合同法立法过程中争议的焦点之一,此次《新劳动合同法》的出台,无疑是劳务工作者的福音。    “用人不管人,管人不用人”堪称是“劳务派遣”最通俗的解释。“劳务派遣”又叫劳务租赁,指劳务派遣单位招聘和管理职工而不使用职工,用人单位使用职工但不招聘和管理职工。 从法律关系来看,劳动者和劳务派遣单位签署劳动合同,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签署劳务派遣协议,涉及劳动者、用人单位(即劳务派遣单位
期刊
栏目导语: 不同部门、不同岗位之间的扯皮推委、兜圈子效率低下,在一些企事业单位很常见。能不能让跨部门跨岗位的人协同起来“做正确的事”,这是流程管理擅长的问题。能不能跨部门跨岗位的人都象最有经验的人那样“正确地做事”,这是知识管理擅长的事情。流程管理、知识管理,流程管道和知识活水,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AMT致力于成为帮助企业“流程和知识结合出实效的NO.1专家机构”。本专栏由AMT合伙人王玉荣女
期刊
姜 波  山东鲁花集团 信息中心主任  交流信箱:jblycn@hotmail.com    一个项目的成功实施,必须要经历一些重要步骤,本案例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    首先,非常高兴的是通过这个案列又让我们听到了一个企业信息化项目成功实施的故事,风雨之后终见彩虹。可能故事中项目实施的过程很曲折,但这曲折的成功路程向我们展现了成功项目必须要经历的风雨。通过案例,我们应该认识到企业信息化项目是一个
期刊
知识型员工的出现及发展壮大对传统管理提出了挑战,怎样管理知识型员工,从而更好地发挥他们的积极主动性呢?    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是知识的载体——知识型员工的竞争。知识型员工是个特别的群体,是一类很难“管”的员工,他们不同于普通员工,他们有其自身的特点,有自己的专业技能,有自己的主见,稍有不满意就可能跳槽。因此如何对知识型员工进行管理,如何充分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是知识型企业成败的关键
期刊
设备密集、标准繁多、数据量大、流程复杂这些特点决定了钢铁行业的设备管理系统实施并非易事,马钢的经验或许能带来一些启发。    成立于1958年的马钢是一家典型的老牌国有企业,一直是国家传统十大钢厂之一。1993年,作为全国9家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企业,同时在中国香港和上海上市之后,马钢从此变成了一家国际上市公司。马钢在上市之后,开始进入了一个飞速成长期。经过“九五”和“十五”两个阶段的建设,马钢已
期刊
企业和ERP不断磨合,才能使企业的ERP系统高于ERP软件本身,使ERP系统有了“精”、“气”、“神”。    随着我国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国内企业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接触ERP系统,可以说ERP系统使企业真正地意识到了信息化的意义和重要性。从ERP系统本身而言,其概念来自于欧美等发达国家,这些国家经过长时间的工业革命和工业发展,在企业管理本身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对于企业、ERP软件厂商以及咨询公
期刊
2007年中国上海1月31日第五届客户管理大奖评选活动已于2007年1月圆满结束。 奖项的设立旨在表彰在客户管理实践中付出努力并取得实效的企业。上海大众、中国平安、新华保险等7家获奖企业因其在不同领域的突出表现而囊括不同奖项。  客户管理大奖是CRM和商业社团中被广泛认同的奖项,它是一套针对客户管理项目成功实施的八大关键要素:价值、洞察、策略、人员、流程、技术,接触点和体验而设计的综合评估标准。 
期刊
是不是没上ERP就不能做经营分析?不是。只要逻辑够清晰,在任何情况下你都可以做这件事。    有些企业高层苦恼于企业的决策目标不明,很多高层期望有一套合适的指标,然后比较及时的快速反映企业的现状。实际上,很多企业的高层,或者一些比较大的系统的项目总监看的报表一般都是30张以下,如果报表数量是上百张,实际上这个报表已经没有效果了。因为很多数字、很多指标、很多内容不够精炼,指向不明确。同时,由于报表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