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改革稳步进行,医疗人员的生存和发展将面临挑战。文章阐述了温州市基层卫生事业和医务人员的生存现状,通过对医务人员的生活及心理状态的研究,提出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的建议,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优秀人才到基层卫生机构工作,使社区卫生院在基层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基层医疗;生存现状;卫生人员;政策
近年来,我国加强农村医疗工作,促进城乡医疗均衡发展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而决定农村医疗水平的关键是农村医疗队伍的整体素质。温州市位于浙南沿海,是浙江省发达地区之一,全市善有欠发达乡镇,其最突出的情况是区域发展极不平衡。伴随温州模式的发展,迅速崛起一批工业基地和城镇群,与落后的农村形成鲜明对比。2009年我们就温州市农村医疗队伍建设情况,走访了瓯海区、瑞安市、乐清市等地,对温州市卫生局的进行了访谈,走访105名基层医生,并填写问卷调查。通过调研,我们发现这几年温州的医疗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直接影响到全市基础医疗的均衡发展,城乡分化现象严重。与城区相比农村特别是山区的医院普遍存在着医生待遇偏低,工作、生活环境不理想,人才流失等问题,这些都困扰着农村医疗的发展。
一、基层医疗卫生的概况
温州市包括三区,即鹿城区、龙湾区、瓯海区;两市,即瑞安市、乐清市;六县,即洞头县、永嘉县、平阳县、文成县、泰顺县。据统计,2009年温州全市常住总人口779.1万人 。温州卫生服务基本情况:温州现有卫生机构1675家,其中医院85家,卫生院262家;个体开业诊所900个。基层卫生院占医疗总数的75.5%。2009年末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40789人,其中医生13806人。医疗机构全年诊疗病人2000多万人次。全市医疗机构拥有病床20380 张,平均每千人有病床2.62张、医生1.77人。温州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建立的卫生医疗服务网络,基本能够满足温州全市人民医疗卫生的需要。社区卫生服务站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政府领导卫生机构领导下,社区参与,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合理使用卫生资源和适宜技术,以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和脆弱人群为重点,以解决社区主要问题,满足社区卫生医疗,是基层医疗卫生的主力军。温州市共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62家,诊所900 家。经过多年的基层建设,温州市已经建立起一个较完善的医疗系统。
二、基层卫生人员现状分析
(一)工作待遇
医疗人才始终是发展的根本。试想如果因为待遇等问题,医务人员不愿意下基层,将带来一系列的恶性循环,只会延误基层医疗的发展时机。我们的调研结果显示,86%的医务人员的年龄处于20-40,平均行医年龄9.97年。35.9%的医务人员的月工资在1500-2000元,31.5%的月工资在2000-3000元。大部分的人工资普遍不高,在发达的温州,如此微薄的收入,难以吸引大部分的医疗人才。43.8%的人认为收入应该在5000元上下。虽然45.4%的人有养老保险,19.9%的人工资补贴,对于医疗这种技术性人才而言,应该普及各种福利,提高各种待遇,给基层医务人员一个合理的待遇。
(二)工作环境
经过近年来温州的医疗投入,建立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62家,诊所900家。为医疗人员提供了一个舒适的环境。除了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对于医务人员同等重要。23.7%的人表示会常常与同事交流疑难杂症,68.8%的人偶尔会与同事交流。与同事的沟通与交流,有助于提升自身的工作经验,为社区医院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
(三)工作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积极的工作态度是迈向成功的阶梯。因为有了积极的工作态度,才能热爱自己的工作,才能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充满热情,而热爱自己的工作,才能在工作中发现失误而进行改革创新,成功的革新才能让自己在成功的路上立于不败之地。在基层,29.2%的人认为同事工作都很努力,43.8%的人认为同事基本努力。
(四)社会地位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人员社会地位不高,他们在工作中常常要忍受委屈,社会上有些人对社区医生不尊重,对他们的工作不理解、不配合。“当面医生,背后狗生”的现象常用发生,对基层医生造成较大的舆论压力。25.8%的医生认为,社会不重视自己。由于社会地位不高,所以一些医科大学毕业的医生不愿意到社区卫。
(五)专业发展
一个人在工作时能发挥自己的特长是决定工作态度、生活幸福感的重要因素。69.7%的医生认为,能在基层能发挥自己的技术。然而,基层医生的进修率为47.4%,且基本自费,严重打击了医生受培训的积极性。不利于医生的专业发展,政府部门加强对医生的培训制度改革,将有助于明朗医生的专业发展前景。
(六)卫计培训
参加培训是提升医疗技术的必要途径,39.3%医护人员认为适合参加短期的培训班。43.5%的人认为适合参加在职研修班。14.2%的认为适合自学培训教材。9.4%的人认为适合在线培训。
(七)总体幸福感
基层医生因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工作年限、不同职称、不同经济收入,幸福感水平有所差异。年龄为 26~30岁的医生幸福感水平较高,年龄为 41岁以上医生幸福感水平较低。仅8.6%的人对当前的生活不满意。虽然大部分基层医生对当前生活基本满意,但是他们总体幸福感水平较低,主要影响因素分别为收入、性格、学历状况、居住状况、晋升机会、对上级的满意度、对工作是否感到力不从心等。其中经济收入对基层医生的影响较大。
三、主要问题
目前,最大的现状是基层卫生人员严重流失。由于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城乡卫生资源配置差距较大。这几年温州虽加大了对农村医疗卫生的投入力度。但在人员、技术、设备等建设上整体尚不配套,资源结构不够合理。投入相对现状而言,还是存在很大的空缺。有些方面还不能适应人民对基本医疗的需求。
(一)有些乡镇卫生院人员数量不足
虽然很多卫生院漂亮的小楼建起来了,有些适用设备也配备了。但有些卫生院只有五六个人,甚至还有些是父子兵 、夫妻店唱二人转。根本无力承担新农合所要求的医疗任务和预防工作。
(二)有些卫生院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较低
基层卫生人员学历普遍不高,本科生仅占20.2%,专科及专科以下占79.8%。并存在部分未进行过正规医学教育的“赤脚医生”。农民得小病到村卫生室,得大病到县医院,有些卫生院实际就是个转运站,急需充实和培养技术骨干。实行自收自支自负盈亏的经济核算体制,医务人员的工资和奖金靠自己从完成的业务收入中提取,可以说是,建设靠国家,吃饭靠自己,这种经济体制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相适应,很难使卫生院坚持公益性质。如何将医学人才引进基层,不仅能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还能服务农村。受条件,待遇,思想等因素的影响,基层医疗人员难以长期坚持待在基层。使医生下得去,留得住,是当务之急。
四、建议
(一)提高基层卫生人员工资待遇
告别以药养医的时代后,要保障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工资水平与当地的其他事业单位相衔接。政府要加大投入,提高基层卫生人员的社会保障水平。开展医生服务质量考核,优劳优得。另外,要平衡不同职称医生之间的待遇差距。
(二)积极引进较高层次人才,并加强对现有人员的培训
现在的基层卫生人员普遍存在学历低、职称低、技术低。因此,提高整体的素质刻不容缓。要引进新的较高层次的人才,必先落实福利待遇问题。在一定的利益的驱使下,基层才能吸引并稳住新的较高层次的基层医疗人员。另外,安排现有的医疗人员去大医院进修,提供学习的平台,让他们巩固基础知识,接触更多的临床知识,这样才能充实现有的队伍,缩小城乡医疗水平,最大限度的实现他们的力量。这是大部分医生所能接受并保持支持的培训方式。培训时间提供正常工资,计算入工龄。
(三)与乡镇医院资源共享
基层的社区卫生院资源有限,在短时间内,政府投入大量资金,购买设备、建设高等级的卫生院,显然是不可能的。我们能做的是,将社区卫生院分布于乡镇医院之下,让社区医院做乡镇卫生院的附属医院。乡镇医院有多余的设备,或者即将淘汰的设备,运至社区卫生院。发挥社区医院的作用,一定程度上解决大医院看病难的问题。另外,每年社区医院的卫生人员可以去乡镇医院进行学习、进修,提高医疗技术。乡镇医院的人员,必须通过一年的基层锻炼,才能提高职称。这样,两边可以形成互补,极大地提高现在基层的卫生医疗水平。
(四)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管理体制
根据区域卫生规划,定编定岗。本着适应需要、从严掌握、逐步到位的原则,合理设置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核定人员编制。积极推行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严格人员条件,宁缺毋滥。实行定编定岗、公开招聘。在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现在,到基层的人员势必会增加,应当加强人才的选拔。另外,必须加强社区服务中心院长选拔、任用管理。社区医院的院长具有人事管理、收入分配、经营自主权,是社区医院成败的关键。院长不仅要接受上级的考核,还要经得起大众的监督。完善基层医疗服务方式:在农村,很多病人是老人,行动不便。社区医院的医生,有必要实行上门就诊。要变被动服务为定时主动服务。
参考文献
[1]乐波.新农合中的基层医疗机构现状探析——以孝感市孝南区为例[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5(15).
[2]汪凯,陈明时,安燕波.四川省城市基层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现状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0(03).
[3]张远芝,王立国,杨敬博,何国珍.基层医生工作现状调查分析——对684名农村乡镇医生和城市社区医生的调查[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05).
[4]李观明,吴小芹,李鲤洁.广东省农村卫生的现状和改革思考[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5(15).
[5]梅增军.乡镇卫生院生存现状及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0(16).
基金项目:2009年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成果基金项目,“新医改视角下农村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生存状态研究——基于浙江省抽样调查”(编号:2009B58)。2010年温州医学院学生科研申请课题“新医改视角下农村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生存状态研究——基于温州市抽样调查”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
陈郑洁(1990—),男,浙江温州人,现就读于温州医学院仁济学院。
管素叶(1979—),女,浙江温州人,温州医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道德政治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
【关键词】基层医疗;生存现状;卫生人员;政策
近年来,我国加强农村医疗工作,促进城乡医疗均衡发展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而决定农村医疗水平的关键是农村医疗队伍的整体素质。温州市位于浙南沿海,是浙江省发达地区之一,全市善有欠发达乡镇,其最突出的情况是区域发展极不平衡。伴随温州模式的发展,迅速崛起一批工业基地和城镇群,与落后的农村形成鲜明对比。2009年我们就温州市农村医疗队伍建设情况,走访了瓯海区、瑞安市、乐清市等地,对温州市卫生局的进行了访谈,走访105名基层医生,并填写问卷调查。通过调研,我们发现这几年温州的医疗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直接影响到全市基础医疗的均衡发展,城乡分化现象严重。与城区相比农村特别是山区的医院普遍存在着医生待遇偏低,工作、生活环境不理想,人才流失等问题,这些都困扰着农村医疗的发展。
一、基层医疗卫生的概况
温州市包括三区,即鹿城区、龙湾区、瓯海区;两市,即瑞安市、乐清市;六县,即洞头县、永嘉县、平阳县、文成县、泰顺县。据统计,2009年温州全市常住总人口779.1万人 。温州卫生服务基本情况:温州现有卫生机构1675家,其中医院85家,卫生院262家;个体开业诊所900个。基层卫生院占医疗总数的75.5%。2009年末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40789人,其中医生13806人。医疗机构全年诊疗病人2000多万人次。全市医疗机构拥有病床20380 张,平均每千人有病床2.62张、医生1.77人。温州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建立的卫生医疗服务网络,基本能够满足温州全市人民医疗卫生的需要。社区卫生服务站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政府领导卫生机构领导下,社区参与,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合理使用卫生资源和适宜技术,以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和脆弱人群为重点,以解决社区主要问题,满足社区卫生医疗,是基层医疗卫生的主力军。温州市共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62家,诊所900 家。经过多年的基层建设,温州市已经建立起一个较完善的医疗系统。
二、基层卫生人员现状分析
(一)工作待遇
医疗人才始终是发展的根本。试想如果因为待遇等问题,医务人员不愿意下基层,将带来一系列的恶性循环,只会延误基层医疗的发展时机。我们的调研结果显示,86%的医务人员的年龄处于20-40,平均行医年龄9.97年。35.9%的医务人员的月工资在1500-2000元,31.5%的月工资在2000-3000元。大部分的人工资普遍不高,在发达的温州,如此微薄的收入,难以吸引大部分的医疗人才。43.8%的人认为收入应该在5000元上下。虽然45.4%的人有养老保险,19.9%的人工资补贴,对于医疗这种技术性人才而言,应该普及各种福利,提高各种待遇,给基层医务人员一个合理的待遇。
(二)工作环境
经过近年来温州的医疗投入,建立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62家,诊所900家。为医疗人员提供了一个舒适的环境。除了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对于医务人员同等重要。23.7%的人表示会常常与同事交流疑难杂症,68.8%的人偶尔会与同事交流。与同事的沟通与交流,有助于提升自身的工作经验,为社区医院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
(三)工作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积极的工作态度是迈向成功的阶梯。因为有了积极的工作态度,才能热爱自己的工作,才能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充满热情,而热爱自己的工作,才能在工作中发现失误而进行改革创新,成功的革新才能让自己在成功的路上立于不败之地。在基层,29.2%的人认为同事工作都很努力,43.8%的人认为同事基本努力。
(四)社会地位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人员社会地位不高,他们在工作中常常要忍受委屈,社会上有些人对社区医生不尊重,对他们的工作不理解、不配合。“当面医生,背后狗生”的现象常用发生,对基层医生造成较大的舆论压力。25.8%的医生认为,社会不重视自己。由于社会地位不高,所以一些医科大学毕业的医生不愿意到社区卫。
(五)专业发展
一个人在工作时能发挥自己的特长是决定工作态度、生活幸福感的重要因素。69.7%的医生认为,能在基层能发挥自己的技术。然而,基层医生的进修率为47.4%,且基本自费,严重打击了医生受培训的积极性。不利于医生的专业发展,政府部门加强对医生的培训制度改革,将有助于明朗医生的专业发展前景。
(六)卫计培训
参加培训是提升医疗技术的必要途径,39.3%医护人员认为适合参加短期的培训班。43.5%的人认为适合参加在职研修班。14.2%的认为适合自学培训教材。9.4%的人认为适合在线培训。
(七)总体幸福感
基层医生因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工作年限、不同职称、不同经济收入,幸福感水平有所差异。年龄为 26~30岁的医生幸福感水平较高,年龄为 41岁以上医生幸福感水平较低。仅8.6%的人对当前的生活不满意。虽然大部分基层医生对当前生活基本满意,但是他们总体幸福感水平较低,主要影响因素分别为收入、性格、学历状况、居住状况、晋升机会、对上级的满意度、对工作是否感到力不从心等。其中经济收入对基层医生的影响较大。
三、主要问题
目前,最大的现状是基层卫生人员严重流失。由于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城乡卫生资源配置差距较大。这几年温州虽加大了对农村医疗卫生的投入力度。但在人员、技术、设备等建设上整体尚不配套,资源结构不够合理。投入相对现状而言,还是存在很大的空缺。有些方面还不能适应人民对基本医疗的需求。
(一)有些乡镇卫生院人员数量不足
虽然很多卫生院漂亮的小楼建起来了,有些适用设备也配备了。但有些卫生院只有五六个人,甚至还有些是父子兵 、夫妻店唱二人转。根本无力承担新农合所要求的医疗任务和预防工作。
(二)有些卫生院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较低
基层卫生人员学历普遍不高,本科生仅占20.2%,专科及专科以下占79.8%。并存在部分未进行过正规医学教育的“赤脚医生”。农民得小病到村卫生室,得大病到县医院,有些卫生院实际就是个转运站,急需充实和培养技术骨干。实行自收自支自负盈亏的经济核算体制,医务人员的工资和奖金靠自己从完成的业务收入中提取,可以说是,建设靠国家,吃饭靠自己,这种经济体制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相适应,很难使卫生院坚持公益性质。如何将医学人才引进基层,不仅能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还能服务农村。受条件,待遇,思想等因素的影响,基层医疗人员难以长期坚持待在基层。使医生下得去,留得住,是当务之急。
四、建议
(一)提高基层卫生人员工资待遇
告别以药养医的时代后,要保障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工资水平与当地的其他事业单位相衔接。政府要加大投入,提高基层卫生人员的社会保障水平。开展医生服务质量考核,优劳优得。另外,要平衡不同职称医生之间的待遇差距。
(二)积极引进较高层次人才,并加强对现有人员的培训
现在的基层卫生人员普遍存在学历低、职称低、技术低。因此,提高整体的素质刻不容缓。要引进新的较高层次的人才,必先落实福利待遇问题。在一定的利益的驱使下,基层才能吸引并稳住新的较高层次的基层医疗人员。另外,安排现有的医疗人员去大医院进修,提供学习的平台,让他们巩固基础知识,接触更多的临床知识,这样才能充实现有的队伍,缩小城乡医疗水平,最大限度的实现他们的力量。这是大部分医生所能接受并保持支持的培训方式。培训时间提供正常工资,计算入工龄。
(三)与乡镇医院资源共享
基层的社区卫生院资源有限,在短时间内,政府投入大量资金,购买设备、建设高等级的卫生院,显然是不可能的。我们能做的是,将社区卫生院分布于乡镇医院之下,让社区医院做乡镇卫生院的附属医院。乡镇医院有多余的设备,或者即将淘汰的设备,运至社区卫生院。发挥社区医院的作用,一定程度上解决大医院看病难的问题。另外,每年社区医院的卫生人员可以去乡镇医院进行学习、进修,提高医疗技术。乡镇医院的人员,必须通过一年的基层锻炼,才能提高职称。这样,两边可以形成互补,极大地提高现在基层的卫生医疗水平。
(四)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管理体制
根据区域卫生规划,定编定岗。本着适应需要、从严掌握、逐步到位的原则,合理设置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核定人员编制。积极推行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严格人员条件,宁缺毋滥。实行定编定岗、公开招聘。在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现在,到基层的人员势必会增加,应当加强人才的选拔。另外,必须加强社区服务中心院长选拔、任用管理。社区医院的院长具有人事管理、收入分配、经营自主权,是社区医院成败的关键。院长不仅要接受上级的考核,还要经得起大众的监督。完善基层医疗服务方式:在农村,很多病人是老人,行动不便。社区医院的医生,有必要实行上门就诊。要变被动服务为定时主动服务。
参考文献
[1]乐波.新农合中的基层医疗机构现状探析——以孝感市孝南区为例[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5(15).
[2]汪凯,陈明时,安燕波.四川省城市基层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现状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0(03).
[3]张远芝,王立国,杨敬博,何国珍.基层医生工作现状调查分析——对684名农村乡镇医生和城市社区医生的调查[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05).
[4]李观明,吴小芹,李鲤洁.广东省农村卫生的现状和改革思考[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5(15).
[5]梅增军.乡镇卫生院生存现状及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0(16).
基金项目:2009年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成果基金项目,“新医改视角下农村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生存状态研究——基于浙江省抽样调查”(编号:2009B58)。2010年温州医学院学生科研申请课题“新医改视角下农村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生存状态研究——基于温州市抽样调查”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
陈郑洁(1990—),男,浙江温州人,现就读于温州医学院仁济学院。
管素叶(1979—),女,浙江温州人,温州医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道德政治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