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校本课程为例谈基于尝试教育理论的生命化课程资源的开发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hl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许多教师依然被课堂教学的乏味与低效所困扰。究其原因在于课程资源的开发过于贫乏,教师关注文本资源建设的较多,而对于生命化课程资源开发的较少。许多学生虽然人在教室却几乎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邱学华先生的尝试教学理论主张的“先学后教、先试后导、先行后知”为高中课堂的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不仅操作性强,而且效果显著,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尝试精神,还原了课堂的生态本质。本文以《诗话镇江》校本课为例,谈谈尝试教学法与生命化课程资源开发的关系。
  一、一次渐趋成熟的校本课带来的启示
  2014年10月,学校决定在高一年级开设校本课,我承担的任务是《诗话镇江》。这是一门意图通过了解镇江的风土人情、人文历史,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情感的校本课。由于本次校本课开设的科目较多,所以,报名《诗话镇江》的共计只有5名学生。这么几个人怎么上课?这对习惯于大班上课的我来说,无疑是个挑战。同事戏称我是在带“研究生”。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对呀,我何不变换教学方式,尝试着用导师带研究生的模式进行教学呢?于是,我产生了在本次校本课开设中进行角色转换,让学生充当老师,我充当学生兼幕后策划,完全采用探究式学习方式的初步设想。课程的方向由我规划,至于学生要了解、研究镇江的哪些内容以及课程内容进行的先后顺序完全由学生自行决定。在第一节课上课前,我把自己的教学设想原原本本地向学生进行了阐述,并期待着学生的反应。也许是被多年“师道传承”压抑太久的缘故,抑或是人性本真的渴望,学生们兴趣高昂,还没等我阐述完全部设想,他们就开始七嘴八舌讲起了自己想要了解的内容。看到孩子们的高兴劲儿,更加坚定了我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决心,正式决定在校本课程的课堂里让我的学生真正“过把老师瘾”。一转眼,一个多月过去了,学生们依然兴致勃勃,由开始时不知道怎样收集资料,不敢登台演讲,到现在能够娴熟地收集资料,踊跃地登台演讲,乐此不疲,丝毫看不出他们的厌倦,在他们身上似乎有使不完的劲儿!由学生自行设计并实施的校本课正在走向成熟。由此,我想到:学生这群鲜活的生命才是我们不竭的教学资源!
  二、课程资源开发的现状及原因
  课程资源开发是教学的生命线,教学能否保持持久、旺盛的生命力,不断地焕发出勃勃生机,取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课程资源如果从运动学的角度看,可以分为静态课程资源和动态课程资源两种。所谓静态课程资源是指无生命的课程资源,包括文本类的、网络资源、历史遗址遗迹、已有的固化研究成果等等;而所谓动态的课程资源指的是有生命的人,在学校教学中包括教师和学生。其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其主体意识被唤醒的程度是课堂教学是否具有灵动性和实效性的决定性因素。但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关注文本资源的建设较多,而对生命化课程资源开发得较少。学生虽然人在教室却几乎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课堂成了老师展示才华的场所。杜威认为,在传统教育那里,“学校的重心在儿童之外,在教师,在教科书以及你所高兴的任何地方,唯独不在儿童自己即时的本能和活动之中”。学生缺乏责任感,理所当然地就失去了学习的动力。笔者认为,产生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如下:
  1.现有班额人数及明确的教学任务指向的制约。现在各校的教学班绝大多数在50至60人左右,如此庞大的人群在45分钟的教学时间内,若使每个学生的潜力都得到应有的发掘,是很难做到的。加之每节课都有明确的任务指向,教师为保证一节课教学任务的完成,常常代替学生完成了某些问题的解决,致使学生资源被闲置。
  2.教师的观念——对学生学习力的怀疑。由于缺乏课前对学生学力基础的调查,一些教师武断地认为某某知识学生是不知道的,某某问题学生是不可能独立解决的。所以,天经地义地不自觉就充当了学生的“代言人”。可怜的孩子们就这样被老师剥夺了尝试参与学习、探究的机会。无限的潜能只能埋藏在心里,得不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
  综上所述,开发生命化的课程资源成为转变课堂教学现状的关键,是广大一线教师必须要高度关注的。
  三、 尝试教育是生命化课程资源开发的基石
  尝试教育理论是近年来在我国重又兴起的基本教育理论,它是对我国古代传统教育教学理念的复兴与发展。其核心思想就是尊重学生的生命,相信学生,给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自我探究、自我展示的机会,让学生在尝试中体验成长的快乐。所以,笔者认为,尝试教育是生命化课程资源开发的基石。
  1.尝试可以呵护并发展儿童好奇的天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我们的一线教师没有关注到这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而是一味地要求学生跟在自己后面走路,不给学生提供尝试的机会,那就等于扼杀了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学效率低或是无效果,那也是自然的事。刘良华老师认为:“教师有多种责任,其核心的责任只有一个:兴起和引发学生自学。[1]”他认为邱学华老师的尝试教学之所以有合理性,也因为这种教学明白地提示了教学的任务就是兴起和引发学生自学。据了解,本次选修《诗话镇江》的几位同学,就是因为对镇江这个山水文化城市的好奇,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进一步揭开她神秘的面纱才报名的,从他们积极参与的热情看,应该说兴趣起了首要的作用。
  2.有责任才有动力,尝试可以唤醒儿童的责任意识。邱学华老师曾经把责任与学习动力之间的关系形象地比喻为:学生跟着地图走路与跟着老师走路的关系。他说:若让学生跟在老师的后面走路,他就很难认识某个城市的路线,因为他缺乏责任,他只是一个不需承担责任的盲从者。但是,如果教师给学生提供一张某城市的地图,让学生根据地图游历,学生很快就会掌握该城市的路线和方向。所以,尝试可以唤醒儿童的责任意识,有责任才有动力。在本次校本课程的进行中,我发现学生与大班课堂学习的一个最大不同点在于,不仅参与的积极性提高,而且做事非常主动、认真。对收集的材料仔细甄别,对课件的制作反复设计,讲解也十分投入,想必也是亲自尝试使他们体会到了他们肩上的责任。
  3.尝试可以让可能性得以显现和实现。儿童是形成中的人,其最具希望之处就是他们有着无限的潜力,而这无限的潜力或称可能性若得不到及时开发,儿童就失去了终身发展的基础。老子曾说过:“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意思是说,天不得清明,恐怕要崩裂;地不得安宁,恐怕要震溃;人不能保持灵性,恐怕要灭绝。那么,儿童的灵性(可能性)怎样才能不断地得到开发呢?当然是通过教育,让儿童在实践中不断地去尝试。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都发挥出来。”“尝试教育正是通过让儿童尝试,唤醒、激发其内在的可能性,让可能性得以呈现,逐步成为一种现实的表现。尝试成为开发儿童可能性的重要理念和手段,成为从可能性推向现实性的孵化器。反之,如果不让儿童尝试,那么儿童的可能性就有可能永远沉睡,最终消逝。[2]”校本课程给学生搭建了尝试的平台,让他们有充分的机会展示自己,学生们尝试着做老师,体会着做老师的个中滋味,正在一天天地进步。   4.尝试是对儿童学习方法的积极开发。真正的知识是学生通过自己不断地摸索、修正错误后习得的,而不是教师教出来的。因为“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是用教师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学生只能在教师的思维过程中留下枯燥的记忆。[3]”所以,蔡元培先生认为,教学的艺术……最好使学生自己去研究,教员竟不讲也可以,等到学生实在不能用自己的力量了解功课时,才去帮助他。每个学生因为学力基础不同,认识问题的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会有所不同。尝试教育契合了人的本性,给每个学生都提供了均等的发展机会,使他们能够在学习中通过反复地尝试,进而发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通过尝试开发生命化的课程资源,我认为应该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信任学生,打造尝试前提。我把《诗话镇江》的教学活动交给学生们去设计、去实施。学生得到老师的信任,自然就会产生一份责任感,积极认真地去发现、去探究。教师要承认学生是有潜能的,相信学生通过不断地尝试,每个人都可以取得成功,这是开发生命化课程资源的前提。邱学华老师说:“做到做不到,试一试就知道。”还是讲的教师要信任学生。
  (2)鼓励宽容,激发尝试欲望。有位学生在讲台上展示完其研究成果后,对我讲:“老师,这是我生平第一次站在台上给别人讲课。”我问他感觉如何,他说:“有些紧张。”我及时地鼓励道:“你第一次上课就能上得这么好,比老师第一次上课好得多!如果你不说第一次,老师还觉得你上过好多次课呢!”听了我的评价,学生说:“老师,我下次一定讲得比现在好!”学生的尝试欲望被老师短短的几句鼓励激发出来。联系平日的教学,我感觉“生平第一次、有些紧张”的远不止一个学生吧,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许多学生不敢在课堂上回答老师的问题、不愿意参与探究性的学习活动是很常见的,教师要抓住契机,及时给予这些“胆小鬼”以鼓励。鼓励是一种激励,是挖掘学生潜能的重要手段。
  好奇、好动、渴望成功是儿童的天性,好错也是儿童成长中的正常现象。陶行知说:“儿童不但有错误,而且常常有着许多错误。由于儿童年龄上的限制,缺乏经验,因而本身包含着错误的可能性。因此,教育的任务除了积极发扬每个儿童固有的优点之外,正是要根据事实,承认他们的错误,从而改正他们的错误。”许多学生胆小是因为怕被老师批评、被同学耻笑。教师面对学生的不足,采取了宽容的态度,其实也是一种鼓励,对激发学生的尝试欲望同样起着积极作用。
  (3)因材施教,搭建尝试平台。生命化课程资源的开发要“接地气”,要从儿童的基础和需要出发,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尝试的欲望。学生有了尝试的欲望,但如果没有尝试的机会,其潜在的可能性也是无法转换成现实的成果,须知学生可能性的发挥只能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才能形成和提高。所以,教师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尝试的平台,使学生在反复尝试中成长、进步。在校本课上,我建议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承担学习任务,要求他们每个人都要完成其中一项学习任务。于是,有的学生选择了资料收集,有的学生负责资料的筛选,有的学生负责课件的制作、有的学生承担了成果展示的任务,每个人都拥有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大家分工合作,每个人都在尽自己所能进行尝试。
  (4)科学引领,品尝成功喜悦。由于儿童认知能力和学习经验方面的缘故,他们在尝试过程中摸不清方向、缺乏相应的技术支持也是非常正常的。这时就需要教师加以科学的指导,使学生的学习探究活动能够如期开展,少走弯路,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学生也能在尝试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进而产生更加强烈的学习欲望。在第一次校本课活动中,学生对于如何去收集、甄别材料,怎样去整合材料制作成美观实用的课件是不知晓的,我针对学生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一一做了指导,使学生们顺利地完成了第一次尝试,当然,他们从中也收获了快乐。
  总之,生命化课程资源是新课程背景下教学资源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且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它比无生命的课程资源更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探究能力相对以前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和提高,而且会不断加以更新,其更新的速度要远远超过无生命课程资源更新的“脚步”。所以,开发有生命的课程资源是推动课程改革的必要环节。尝试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学习习惯,更是一种学习态度。教师不断地给学生提供尝试的机会,学生就会在尝试中探索出属于自己的学习方式,久而久之就可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塑造出乐学、善学的向上精神,其潜能就会源源不断地得到开发,因而尝试教育正是开发生命化课程资源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刘良华.谈尝试教学的核心精神[J].人民教育,2014(15).
  [2]成尚荣.儿童的认识与发展:尝试教育的理论假设[J].人民教育,2014(15).
  [3]刘永春.一个对学困生进行尝试教育的故事[J].人民教育,2014(15).
  (刘喜山,镇江市实验高级中学,212003)
  责任编辑:赵赟
其他文献
以猪排为原料,利用生产罐头技术,加工出的猪排软罐头具有色、香、味俱佳、便携带、易贮存、食用性强等特点,本文详细介绍了其产品的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无论是学生还是语文教师,谁都知道作文的地位和重要性,但是,学生更知道“榨文”的痛苦,教师更知道“挖山”的无奈。学生完成作文后,教师耗费较多的时间辛苦批阅,而学生拿到作文后,往往是一眼瞥过,关心一下分数而已,甚至教师用红笔写的批注和评语也被晾在一边。高中学生特别是高三学生,何不让他们也当一回阅卷教师、集中体验一下高考阅卷的感受?  【文题与要求】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要注重“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为后继的科学学习,为其他学科的学习,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基础。”由此可见,小学科学对小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建立了一定的价值评判体系,但在需要他们观
不变附加疑问句是英语口语中一种常用疑问句式。文章论述了英语不变附加疑问句的具体表达方式,阐述了它具有表示身份、核实、请求赞同、缓和及强调等功能。
本文从原理上分析了用于步进电机控制的一种功率斩波放大电路,并就该电路中各参数的调整、选取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讨论,使控制电流波形得到较大改善,接近理想的矩形波.该电路具有功
本文以新疆玛纳斯县团结干渠工程为例,论述了纵坡的确定和横断面的设计是影响整个工程设计合理性的关键部分。本文重点结合实际分析工程设计,为工程设计实施提供借鉴。
【正】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翻天覆地改革浪潮,经济与社会发展飞速行进,相比之下,我国图书馆工作则滞后许多,出现了经济发展越快,图书馆事业却越见萎缩的不正常现象。全国图书馆
体操意识是体操运动的内涵.它包括美感意识、形体意识、姿态意识、动作连接意识、本体感觉意识、动作调节意识等等.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体操意识培养,将会大大提高体操教学的整体
本文给出了用数学模型对经济现象进行预测的方法、步骤,对于方法较好,但预测误差显著的有关模型进行了修正.
针对炭/酚醛燃气舵体积烧蚀问题,在Fluent平台上利用UDF二次开发进行了二维非定常流热耦合数值研究。对几何建模、材料变热物性模型及边界条件等问题进行了详尽的描述,并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