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液尿酸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和前景探究

来源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k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唾液与血液、尿液等其他体液一样,内含物质极为丰富,其中唾液尿酸可以被检出。唾液尿酸与血清尿酸有良好的相关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替血清尿酸。近年来,国内外学者还发现唾液尿酸具有血清尿酸所不具备的独特的临床应用价值,其与青少年高血压、青少年体脂积累和子痫前期等的发生发展均有一定相关性,推测唾液尿酸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本文综述近年国内外关于唾液尿酸的研究现状、临床应用价值及应用前景。“,”Saliva, like blood, urine, and other body fluids, contains extremely rich substances, among which salivary uric acid has a good correlation with serum uric acid, and could replace serum uric acid to a certain extent. In recent years, it has been found that salivary uric acid has a unique clinical value that serum uric acid does not have, and it is related to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adolescent hypertension, adolescent body fat accumulation and preeclampsia, etc., so it is speculated that salivary uric acid has a certain application prospect. The aim of this review is to provide an update on the research of salivary uric acid and its future prospect.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内脏脂肪面积(VFA)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关系。方法:2018年3月至2021年2月在宁波市第一医院纳入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MMC)的2 615例2型糖尿病患者,对其进行病史采集、问卷调查、收集各项测定生化指标,并应用生物电阻抗法测定VFA、神经电生理检查筛查DPN。根据VFA和体重指数将患者分为以下4组:VFA<100 cmn 2且体重指数<24 kg/mn 2组[VA(-)OB(-)组]、VFA<100 cmn 2且体重指数≥
肉瘤样肾细胞癌是一种伴有肉瘤样去分化特征的高度恶性肿瘤,其进展快、病死率高,预后较差。研究结果表明,晚期肉瘤样肾细胞癌患者行减瘤手术、单药化疗或靶向治疗效果不佳。随着对肉瘤样肾细胞癌发病机制及分子生物学特征研究的深入,发现其PD-1和PD-L1表达水平高于其他病理亚型,因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组合疗法和免疫治疗联合靶向治疗已经成为其一线治疗方案。本文主要就晚期肉瘤样肾细胞癌手术、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最新治疗方法进行综述。“,”Sarcomatoid renal cell carcinoma is a h
目的:探讨基于5G通讯技术采用国产手术机器人实施远程肾切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4月由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完成的3例远程国产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无功能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例,女1例;平均年龄61(49~73)岁;体质指数平均23.73(20.00~27.76)kg/mn 2。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2级1例,3级2例。患者均符合无功能肾切除术的手术指征。实施手术的主刀医生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通过控制操作台(主系统),远程操纵其他地区3家基层医院(网络通讯距离分别为
目的:评估中国成年人体温的变化及其个体差异,并进行关联分析。方法:本研究采用2015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进行分析,共包括9 184名成人,其中男性4 350名和女性4 834名,平均年龄(52.38±14.69)岁。采用描述性统计和线性回归进行分析。结果:中国成人平均体温为36.43℃,男性体温较女性高0.032℃(n 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地区、地域、季节、身高、臀围与体温存在关联;城市居民体温较农村居民高0.028℃,南方居民体温较北方居民高0.040
众所周知,慢性病已成为危害我国人群死亡和过早死亡的主要原因。当前我国已进入慢病高负担期,特别是肥胖和糖尿病。以糖尿病为例,目前中国约有1.41亿名成年人患有糖尿病,总人数位居世界第一,严重影响人民健康和社会发展。推动有效的慢病管理已迫在眉睫。
期刊
原发性低镁血症伴继发性低钙血症(HSH)是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罕见病因之一。现报道近期本科诊治的1例原发性HSH患者,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该病的诊治策略。患者为26岁男性,以反复四肢麻木、抽搐为主要表现,生化检测提示存在低镁血症、低钙血症、低钾血症及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后经基因检测证实存在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M亚家族-成员6(TRPM6)基因突变。经规律口服补镁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缓解。随访患者症状无再发,血电解质正常。原发性HSH多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因TRPM6基因突变导致肠道及肾脏的镁吸收障碍,进而引起
目的:研究SLC40A1基因c.430A>G杂合突变的Ⅳ型遗传性血色病的临床表型,以及基因型与表型的相关性,探索筛查该基因型血色病的铁蛋白截断值。方法:2020年7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例SLC40A1基因c.430A>G杂合突变的Ⅳ型遗传性血色病患者及其家系5代成员共47人,对其进行系统的临床调查,检测现存39人铁蛋白、肝功能、空腹血糖和性激素,Sanger测序验证突变位点,绘制家系图。铁蛋白与其他指标间的相关分析采用n Spearman相关分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铁蛋白,
本文报道了一例以晚发型Ⅱ型戊二酸血症(GAⅡ)为特征的进行性肌无力为早期症状的中国青少年患者的电子转移黄素蛋白脱氢酶(EFTDH)基因的新型复合杂合突变。患者19岁开始出现进行性肌无力和肌肉萎缩,从双下肢开始,逐渐进展到上肢。曾有间歇性恶心症状,嗜睡症状不明显。血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均高于正常水平;肌电图提示肌源性损害。基因突变分析显示EFDTH基因的新型复合杂合突变,遂确诊为戊二酸血症。患者对核黄素和泛醌(辅酶Q10)治疗表现出良好的反应。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工作者注意到血清尿酸水平过低与心脑血管疾病的不良结局密切相关。最近的一些研究表明血清尿酸水平过低时,不仅会增加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及死亡率,同样会对脑血管疾病包括脑出血及脑卒中的发展及预后产生不良影响。本文主要阐述低尿酸对心脑血管疾病不良影响的最新研究进展。“,”In recent years, it is noted clinically that the low level of serum uric acid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a
双侧肾上腺出血是导致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的少见原因之一,而因抗凝药物使用导致双侧肾上腺出血则更为罕见。本文介绍了1例双侧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术后常规应用抗凝药物预防深静脉血栓,抗凝第8天,出现发热、呕吐、腹痛、严重乏力和低钠血症。直到症状出现后4个月,患者方被确诊为双侧肾上腺出血导致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给予长期糖皮质激素替代治疗后症状消失。本文对关节置换手术后出现肾上腺出血的病例报告进行了汇总和分析,以期能够提高临床医生对此类患者的认识、缩短诊断时间并改善患者预后。“,”Bilateral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