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赵钢,曾是国内一本地理类知名杂志的专职摄影师。当国内绝大多数杂志还处于“买图”时代时,当大多数摄影师还只是偶尔为杂志投稿时,赵钢很幸运地实践了一个杂志专职报道摄影师的职业轨迹:同编辑一起探讨专题的拍摄想法和计划,摒弃简单的记录,以成组的图片讲述着一个个内容丰富的故事。当然,故事和信息并不是拍摄的全部目的,赵钢在拍摄的时候,会运用各种方法,让照片看上去尽可能具有审美性。
但是,当人们都在羡慕这份真正的杂志报道摄影师的工作时,赵钢却离开了。
古长城月升佳能EOS-1Ds mark Ⅱ焦距25mm 光圈F5.6 ISO100
甘肃山丹境内的明长城,月亮从它后面升起。在完成这个专题时,我尽可能拍摄长城在各种环境下的样子。因此,夜晚,我拿着一盏闪光灯跑到长城的不同部位并照亮,通过快门线控制B门曝光296秒,得到了这张照片。
布达拉宫大修佳能EOS-1Ds mark Ⅱ
一组图片故事既要有大环境也要有细节,要有表现人和环境、人和人关系的照片,使其有情节可读;要尽可能从多个角度记录,我不仅拍摄大修本身,还拍摄了各时期的藏式建筑及藏民的生活等场景。报道摄影不能只满足于讲故事,照片还要充满气氛和独特的视觉呈现。拍《藏经阁》时,我面对经书时仿佛感受到先人的智慧,因为不能用闪光灯,因此我用手电筒一个隔一个地打亮藏经阁,曝光约13秒,使经书产生一种闪闪发光的效果。
我喜欢被摄者比较安静但却饱含情绪的照片,而不是对着镜头笑的。《僧侣》中僧人发呆的状态,其实是真实而容易被人忽略的。
藏经阁焦距17mm 光圈F16ISO100(上图)
烛光 焦距55mm 光圈F3.5速度1/60秒 ISO640(左图)
僧侣 焦距70mm 光圈F3.5 速度1/8秒 ISO800(下图)
也许是因为看多了《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美国《生活》杂志摄影师的故事,也许是受电影《廊桥遗梦》里那位地理杂志摄影师的影响,那些被形象化、传记化甚至英雄化的摄影师,让人产生了一种幻觉:赵钢一定和他们一样,是一个骄傲的、孤独的、足迹遍布天南海北的报道摄影者;赵钢的工作一定充满传奇,甚至有时会碰上一些无法解释的灵异现象……
现实中赵钢的工作方式确实和《美国国家地理》摄影师相近,但绝不会有美国摄影师那样的大手笔——动辄出动20台大功率发电机去打造一个金碧辉煌的玛雅古建筑专题,赵钢用来拍类似题材的道具是手电筒。甚至,在这么多年的报道摄影生涯中,他连一件惊险的事情都没有遇到过。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每次拍摄的时间都太短,没有发生‘故事’的容量,虽然《美国国家地理》也在逐渐压缩专题的拍摄时间,但还是比我们花费的时间长。我基本都是在跑路,长的专题会花一个月时间,短的三五天就搞定。所以,除了爬高之类的事情外,确实没有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故事。”
尽管如此,和其他在杂志社做摄影师的同行相比,赵钢还是多了一份特殊的回忆:他曾就职的那本杂志,有过一种理想化的机制——拿到选题后,编辑和摄影师会一起讨论如何表现主题、体现何种风格……之后,从资料准备、资金预算、行程安排到投入拍摄、后期整理,事无巨细的工作都要由赵钢来完成,但他仍对每个专题投以最大的热情和兴趣。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对自己的要求,不只是将对象拍下来,而是尽可能运用各种技法、手段,把对象拍好。例如,在拍摄一座古庙时,他不会在白天去拍摄古庙灰灰的外表,而是选在夜晚,用自备灯光照亮庙宇,让其散发出神秘的光辉。
赵钢说,那时的工作是一种沟通、合作的结果,一组照片被编辑出来后,赵钢可以为那些特别重要但却落选的照片争取。
然而,因为“市场”的需求,杂志要节约成本,并开始大量采用从图片库买来的图片。“一个由不同风格的图片拼凑起来的专题没有整体感、统一感,图片成了对整个报道的图示,就像孩子看图说话一样低级。现在图片编辑的任务就是四处找图,以前那种编辑、记者围在一起讨论该用哪些照片的气氛全没了……我们和《美国国家地理》有合作、希望学习他们成熟的模式,但我们要借鉴的只是他们的方法,而不是陷在对拍摄成本的担忧中,况且在国内拍摄根本不用那么多的资金……我们放弃了最该坚持的理念”
20世纪30年代,美国《生活》杂志摄影师霍勒斯·布里斯托尔在自己的工作得不到杂志认可甚至回应时,就到沙漠附近的镇上买了一把0.22口径的左轮手枪,在沙漠另一头插了一个写有老板姓名的标牌,之后对着这个标牌开了一枪又一枪,直到子弹打光……赵钢当然不会用这种方式解决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但他无法将理想和工作生硬地分开。所以,他选择离开。
也许在这个图片极大丰富的年代,一本杂志可以通过无数廉价的渠道获得图片,但是,摄影和图片绝不仅仅是为了美化一本杂志而添加的辅料,杂志摄影师也绝不仅仅只是为了简单记录下身边发生的事情而工作。
社戏尼康F3相机24mm镜头富士Provia 100F胶片
如果没有比较的话,你会觉得数码照片很好,但和胶片的放在一起时,你就会发现胶片的质感和色彩会更好些。可能因为我比较迷恋胶片吧,数码相机确实方便快捷,但得来太容易,反而会缺失思考,我不会因为用数码了,就会得到更多好的照片。
拍北京周边的乡村社戏时,我尽量拍摄他们忘情的自娱自乐。拍图片故事要在现场尽可能多待,让被摄者接受我的存在,有趣的场景往往会在意想不到的时候发生。
斯里兰卡的宝石尼康F3相机17-35mm镜头 富士Provia 100F胶片
这张照片是斯里兰卡宝石专题中的一张,在拍摄这个专题时,我看到几个斯里兰卡的年轻人在海边嬉戏。它代表了一个岛屿国家人们的生活状态:依赖并享受海洋。远远看到这个场景时我就知道好照片来了,于是摘掉尼康F3的取景器,用广角镜头,把相机贴近水面拍摄。代价是,溅到海水的镜头UV镜被腐蚀掉了镀膜。
也许是因为看多了《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美国《生活》杂志摄影师的故事,也许是受电影《廊桥遗梦》里那位地理杂志摄影师的影响,那些被形象化、传记化甚至英雄化的摄影师,让人产生了一种幻觉:赵钢一定和他们一样,是一个骄傲的、孤独的、足迹遍布天南海北的报道摄影者;赵钢的工作一定充满传奇,甚至有时会碰上一些无法解释的灵异现象……
现实中赵钢的工作方式确实和《美国国家地理》摄影师相近,但绝不会有美国摄影师那样的大手笔——动辄出动20台大功率发电机去打造一个金碧辉煌的玛雅古建筑专题,赵钢用来拍类似题材的道具是手电筒。甚至,在这么多年的报道摄影生涯中,他连一件惊险的事情都没有遇到过。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每次拍摄的时间都太短,没有发生‘故事’的容量,虽然《美国国家地理》也在逐渐压缩专题的拍摄时间,但还是比我们花费的时间长。我基本都是在跑路,长的专题会花一个月时间,短的三五天就搞定。所以,除了爬高之类的事情外,确实没有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故事。”
尽管如此,和其他在杂志社做摄影师的同行相比,赵钢还是多了一份特殊的回忆:他曾就职的那本杂志,有过一种理想化的机制——拿到选题后,编辑和摄影师会一起讨论如何表现主题、体现何种风格……之后,从资料准备、资金预算、行程安排到投入拍摄、后期整理,事无巨细的工作都要由赵钢来完成,但他仍对每个专题投以最大的热情和兴趣。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对自己的要求,不只是将对象拍下来,而是尽可能运用各种技法、手段,把对象拍好。例如,在拍摄一座古庙时,他不会在白天去拍摄古庙灰灰的外表,而是选在夜晚,用自备灯光照亮庙宇,让其散发出神秘的光辉。
赵钢说,那时的工作是一种沟通、合作的结果,一组照片被编辑出来后,赵钢可以为那些特别重要但却落选的照片争取。
然而,因为“市场”的需求,杂志要节约成本,并开始大量采用从图片库买来的图片。“一个由不同风格的图片拼凑起来的专题没有整体感、统一感,图片成了对整个报道的图示,就像孩子看图说话一样低级。现在图片编辑的任务就是四处找图,以前那种编辑、记者围在一起讨论该用哪些照片的气氛全没了……我们和《美国国家地理》有合作、希望学习他们成熟的模式,但我们要借鉴的只是他们的方法,而不是陷在对拍摄成本的担忧中,况且在国内拍摄根本不用那么多的资金……我们放弃了最该坚持的理念”
20世纪30年代,美国《生活》杂志摄影师霍勒斯·布里斯托尔在自己的工作得不到杂志认可甚至回应时,就到沙漠附近的镇上买了一把0.22口径的左轮手枪,在沙漠另一头插了一个写有老板姓名的标牌,之后对着这个标牌开了一枪又一枪,直到子弹打光……赵钢当然不会用这种方式解决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但他无法将理想和工作生硬地分开。所以,他选择离开。
也许在这个图片极大丰富的年代,一本杂志可以通过无数廉价的渠道获得图片,但是,摄影和图片绝不仅仅是为了美化一本杂志而添加的辅料,杂志摄影师也绝不仅仅只是为了简单记录下身边发生的事情而工作。
红木家具佳能EOS-1Ds mark Ⅱ焦距38mm
光圈F16 ISO100
光线是营造气氛特别关键的要素。我会尽可能利用各种光源。拍摄一些大场景或者需要营造设计感的时候,常会用到大灯。但很多时候,我都用手电筒和改装的蓄电池来完成。比如,红木家具这组照片,由于是在博物馆拍摄,不能随便移动,所以为了体现家具质感,我选在晚上拍摄。把灯全部关掉后,用手电筒沿着家具的轮廓,把它勾勒出来,曝光时间约120秒。
但是,当人们都在羡慕这份真正的杂志报道摄影师的工作时,赵钢却离开了。
古长城月升佳能EOS-1Ds mark Ⅱ焦距25mm 光圈F5.6 ISO100
甘肃山丹境内的明长城,月亮从它后面升起。在完成这个专题时,我尽可能拍摄长城在各种环境下的样子。因此,夜晚,我拿着一盏闪光灯跑到长城的不同部位并照亮,通过快门线控制B门曝光296秒,得到了这张照片。
布达拉宫大修佳能EOS-1Ds mark Ⅱ
一组图片故事既要有大环境也要有细节,要有表现人和环境、人和人关系的照片,使其有情节可读;要尽可能从多个角度记录,我不仅拍摄大修本身,还拍摄了各时期的藏式建筑及藏民的生活等场景。报道摄影不能只满足于讲故事,照片还要充满气氛和独特的视觉呈现。拍《藏经阁》时,我面对经书时仿佛感受到先人的智慧,因为不能用闪光灯,因此我用手电筒一个隔一个地打亮藏经阁,曝光约13秒,使经书产生一种闪闪发光的效果。
我喜欢被摄者比较安静但却饱含情绪的照片,而不是对着镜头笑的。《僧侣》中僧人发呆的状态,其实是真实而容易被人忽略的。
藏经阁焦距17mm 光圈F16ISO100(上图)
烛光 焦距55mm 光圈F3.5速度1/60秒 ISO640(左图)
僧侣 焦距70mm 光圈F3.5 速度1/8秒 ISO800(下图)
也许是因为看多了《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美国《生活》杂志摄影师的故事,也许是受电影《廊桥遗梦》里那位地理杂志摄影师的影响,那些被形象化、传记化甚至英雄化的摄影师,让人产生了一种幻觉:赵钢一定和他们一样,是一个骄傲的、孤独的、足迹遍布天南海北的报道摄影者;赵钢的工作一定充满传奇,甚至有时会碰上一些无法解释的灵异现象……
现实中赵钢的工作方式确实和《美国国家地理》摄影师相近,但绝不会有美国摄影师那样的大手笔——动辄出动20台大功率发电机去打造一个金碧辉煌的玛雅古建筑专题,赵钢用来拍类似题材的道具是手电筒。甚至,在这么多年的报道摄影生涯中,他连一件惊险的事情都没有遇到过。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每次拍摄的时间都太短,没有发生‘故事’的容量,虽然《美国国家地理》也在逐渐压缩专题的拍摄时间,但还是比我们花费的时间长。我基本都是在跑路,长的专题会花一个月时间,短的三五天就搞定。所以,除了爬高之类的事情外,确实没有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故事。”
尽管如此,和其他在杂志社做摄影师的同行相比,赵钢还是多了一份特殊的回忆:他曾就职的那本杂志,有过一种理想化的机制——拿到选题后,编辑和摄影师会一起讨论如何表现主题、体现何种风格……之后,从资料准备、资金预算、行程安排到投入拍摄、后期整理,事无巨细的工作都要由赵钢来完成,但他仍对每个专题投以最大的热情和兴趣。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对自己的要求,不只是将对象拍下来,而是尽可能运用各种技法、手段,把对象拍好。例如,在拍摄一座古庙时,他不会在白天去拍摄古庙灰灰的外表,而是选在夜晚,用自备灯光照亮庙宇,让其散发出神秘的光辉。
赵钢说,那时的工作是一种沟通、合作的结果,一组照片被编辑出来后,赵钢可以为那些特别重要但却落选的照片争取。
然而,因为“市场”的需求,杂志要节约成本,并开始大量采用从图片库买来的图片。“一个由不同风格的图片拼凑起来的专题没有整体感、统一感,图片成了对整个报道的图示,就像孩子看图说话一样低级。现在图片编辑的任务就是四处找图,以前那种编辑、记者围在一起讨论该用哪些照片的气氛全没了……我们和《美国国家地理》有合作、希望学习他们成熟的模式,但我们要借鉴的只是他们的方法,而不是陷在对拍摄成本的担忧中,况且在国内拍摄根本不用那么多的资金……我们放弃了最该坚持的理念”
20世纪30年代,美国《生活》杂志摄影师霍勒斯·布里斯托尔在自己的工作得不到杂志认可甚至回应时,就到沙漠附近的镇上买了一把0.22口径的左轮手枪,在沙漠另一头插了一个写有老板姓名的标牌,之后对着这个标牌开了一枪又一枪,直到子弹打光……赵钢当然不会用这种方式解决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但他无法将理想和工作生硬地分开。所以,他选择离开。
也许在这个图片极大丰富的年代,一本杂志可以通过无数廉价的渠道获得图片,但是,摄影和图片绝不仅仅是为了美化一本杂志而添加的辅料,杂志摄影师也绝不仅仅只是为了简单记录下身边发生的事情而工作。
社戏尼康F3相机24mm镜头富士Provia 100F胶片
如果没有比较的话,你会觉得数码照片很好,但和胶片的放在一起时,你就会发现胶片的质感和色彩会更好些。可能因为我比较迷恋胶片吧,数码相机确实方便快捷,但得来太容易,反而会缺失思考,我不会因为用数码了,就会得到更多好的照片。
拍北京周边的乡村社戏时,我尽量拍摄他们忘情的自娱自乐。拍图片故事要在现场尽可能多待,让被摄者接受我的存在,有趣的场景往往会在意想不到的时候发生。
斯里兰卡的宝石尼康F3相机17-35mm镜头 富士Provia 100F胶片
这张照片是斯里兰卡宝石专题中的一张,在拍摄这个专题时,我看到几个斯里兰卡的年轻人在海边嬉戏。它代表了一个岛屿国家人们的生活状态:依赖并享受海洋。远远看到这个场景时我就知道好照片来了,于是摘掉尼康F3的取景器,用广角镜头,把相机贴近水面拍摄。代价是,溅到海水的镜头UV镜被腐蚀掉了镀膜。
也许是因为看多了《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美国《生活》杂志摄影师的故事,也许是受电影《廊桥遗梦》里那位地理杂志摄影师的影响,那些被形象化、传记化甚至英雄化的摄影师,让人产生了一种幻觉:赵钢一定和他们一样,是一个骄傲的、孤独的、足迹遍布天南海北的报道摄影者;赵钢的工作一定充满传奇,甚至有时会碰上一些无法解释的灵异现象……
现实中赵钢的工作方式确实和《美国国家地理》摄影师相近,但绝不会有美国摄影师那样的大手笔——动辄出动20台大功率发电机去打造一个金碧辉煌的玛雅古建筑专题,赵钢用来拍类似题材的道具是手电筒。甚至,在这么多年的报道摄影生涯中,他连一件惊险的事情都没有遇到过。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每次拍摄的时间都太短,没有发生‘故事’的容量,虽然《美国国家地理》也在逐渐压缩专题的拍摄时间,但还是比我们花费的时间长。我基本都是在跑路,长的专题会花一个月时间,短的三五天就搞定。所以,除了爬高之类的事情外,确实没有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故事。”
尽管如此,和其他在杂志社做摄影师的同行相比,赵钢还是多了一份特殊的回忆:他曾就职的那本杂志,有过一种理想化的机制——拿到选题后,编辑和摄影师会一起讨论如何表现主题、体现何种风格……之后,从资料准备、资金预算、行程安排到投入拍摄、后期整理,事无巨细的工作都要由赵钢来完成,但他仍对每个专题投以最大的热情和兴趣。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对自己的要求,不只是将对象拍下来,而是尽可能运用各种技法、手段,把对象拍好。例如,在拍摄一座古庙时,他不会在白天去拍摄古庙灰灰的外表,而是选在夜晚,用自备灯光照亮庙宇,让其散发出神秘的光辉。
赵钢说,那时的工作是一种沟通、合作的结果,一组照片被编辑出来后,赵钢可以为那些特别重要但却落选的照片争取。
然而,因为“市场”的需求,杂志要节约成本,并开始大量采用从图片库买来的图片。“一个由不同风格的图片拼凑起来的专题没有整体感、统一感,图片成了对整个报道的图示,就像孩子看图说话一样低级。现在图片编辑的任务就是四处找图,以前那种编辑、记者围在一起讨论该用哪些照片的气氛全没了……我们和《美国国家地理》有合作、希望学习他们成熟的模式,但我们要借鉴的只是他们的方法,而不是陷在对拍摄成本的担忧中,况且在国内拍摄根本不用那么多的资金……我们放弃了最该坚持的理念”
20世纪30年代,美国《生活》杂志摄影师霍勒斯·布里斯托尔在自己的工作得不到杂志认可甚至回应时,就到沙漠附近的镇上买了一把0.22口径的左轮手枪,在沙漠另一头插了一个写有老板姓名的标牌,之后对着这个标牌开了一枪又一枪,直到子弹打光……赵钢当然不会用这种方式解决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但他无法将理想和工作生硬地分开。所以,他选择离开。
也许在这个图片极大丰富的年代,一本杂志可以通过无数廉价的渠道获得图片,但是,摄影和图片绝不仅仅是为了美化一本杂志而添加的辅料,杂志摄影师也绝不仅仅只是为了简单记录下身边发生的事情而工作。
红木家具佳能EOS-1Ds mark Ⅱ焦距38mm
光圈F16 ISO100
光线是营造气氛特别关键的要素。我会尽可能利用各种光源。拍摄一些大场景或者需要营造设计感的时候,常会用到大灯。但很多时候,我都用手电筒和改装的蓄电池来完成。比如,红木家具这组照片,由于是在博物馆拍摄,不能随便移动,所以为了体现家具质感,我选在晚上拍摄。把灯全部关掉后,用手电筒沿着家具的轮廓,把它勾勒出来,曝光时间约12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