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初中化学 农村 实验 改进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7A-
0029-01
可以说,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的基础,在化学教学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通过化学实验操作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收获一定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同时,学生的科学精神也可以得到培养。但是从目前的化学区域教学来看,不少农村地区由于经济能力、实验器材等硬件条件的限制,加之教材中部分实验的高难度和复杂性等原因,导致农村地区化学实验教学难以正常进行。这不仅影响了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而且对学生相关能力的培养也不能展开。针对这些问题,本文结合具体案例,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改进实验仪器,提高操作便利性
改进化学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让教师能够演示出课本中的实验,同时提高实验操作的可行性,促使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取得更好的效果。此外,改进化学实验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創新能力。改进化学实验首先可以从实验仪器的改进和使用入手,这一方面是由于农村学校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实验器材有所缺失,只能使用简单的实验装备;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实验效果,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看到实验现象。
如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中有一个探究蜡烛及其燃烧的实验,其中一个步骤需要将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点燃。教材中提供的实验参考步骤为用火柴点白烟,以观察蜡烛能否重新燃烧。这一实验步骤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白烟容易被吹散而不易被点燃,教材中提示的实验器材仅为火柴,然而若火柴离蜡烛太远则蜡烛不易重新点燃,若火柴离蜡烛太近又可能直接点燃蜡烛,这样反而看不到真正的实验结果。且重复时间一长,点燃白烟的最好时机可能就会错失。对此,教师可以使用一根长度约为8厘米的尖嘴玻璃管,将其插入蜡烛内焰处,当蜡烛熄灭的瞬间,白烟就会被玻璃管引导出来,就可在玻璃管另一端点燃白烟并观察蜡烛是否重新点燃。改进后的实验增加了玻璃管这一简单仪器,不仅使得实验操作更加便利,且实验过程更为清楚、客观,也能够提高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
二、改进实验步骤,促使实验便捷合理
教材上提供的实验步骤无疑是科学的,但是在一些化学实验中,有的步骤比较繁琐,有的步骤又存在危险性,操作起来问题较多,学生在操作时易被错觉误导或是因操作控制不当而产生错误的结论。因此,有必要对某些实验步骤进行改造,使实验操作更简捷、合理。对于改造实验的步骤的材料,教师可从生活中寻找替代品。
如教材中探究氢氧化钠固体溶解时发生的热量变化这一实验,其中有要求学生用手触摸以感受热量的变化这一步骤。但是若按此操作,当氢氧化钠用量太少会使得实验现象不明显,且由于氢氧化钠有腐蚀性,如此操作也有一定的风险。教师就可以做出如此改进:在小试管中导入少量热水,冷却一段时间后加入少量氢氧化钠,若看到试管中的水沸腾了,便可得知水受热,从而得出氢氧化钠固体溶解时放热的结论。改进后的实验更加直观,也更为简捷,有利于加深学生印象,且这些器材在任何条件下都可获得,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村学校的负担。
三、改进实验物质,节约能源巩固成果
教材中有一些实验的现象并不太明显或者由于参与反应的化学物质的性质缘故,而使得学生对化学实验结果产生错误认知,这就需要教师对实验物质进行合理替换。同时考虑到农村条件下不少化学物质的缺乏,教师更应该寻找可以替代专业化学物质的生活物品,从而既弥补硬件条件限制的不足,又节约资源,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将生活与化学结合起来。
如教材中“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的实验里,课本上所提示使用的是用粉末与稀盐酸进行反应并观察现象。这一实验的不足是实际操作中很难观察到本应出现的溶液变成黄色的实验现象,并且由于实验中粉末使用较多,反应后仍有剩余,导致溶液依旧呈现红色,就会让学生得到错误的结论,以为溶液也是红色的。要改进这一实验,可以将粉末替换成普通的生锈铁钉。具体步骤如下:在试管中放入一颗生锈铁钉,再加入适量稀盐酸,当稀盐酸遇上生锈铁钉就会产生反应,学生可以看到明显的实验现象:铁锈消失,铁钉变得光滑,同时溶液由原来的无色变成黄色,若放置一段时间还可看到铁钉表面的气泡。改进后的实验,其实只是改进了实验使用的化学物质,将专业物质替换成生活中常见的、具有同等性质的物质,既能够加深学生对活泼金属以及酸的认识,又可以学习化学除锈的方法,也是对生活的实践。
虽然农村受种种条件限制,化学实验的开展有一定的障碍,但是教师如果具备创新精神,合理运用专业知识,就一定能带领学生在简单的条件下走进化学的魅力世界中。
(责编 黎雪娟)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7A-
0029-01
可以说,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的基础,在化学教学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通过化学实验操作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收获一定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同时,学生的科学精神也可以得到培养。但是从目前的化学区域教学来看,不少农村地区由于经济能力、实验器材等硬件条件的限制,加之教材中部分实验的高难度和复杂性等原因,导致农村地区化学实验教学难以正常进行。这不仅影响了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而且对学生相关能力的培养也不能展开。针对这些问题,本文结合具体案例,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改进实验仪器,提高操作便利性
改进化学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让教师能够演示出课本中的实验,同时提高实验操作的可行性,促使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取得更好的效果。此外,改进化学实验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創新能力。改进化学实验首先可以从实验仪器的改进和使用入手,这一方面是由于农村学校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实验器材有所缺失,只能使用简单的实验装备;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实验效果,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看到实验现象。
如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中有一个探究蜡烛及其燃烧的实验,其中一个步骤需要将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点燃。教材中提供的实验参考步骤为用火柴点白烟,以观察蜡烛能否重新燃烧。这一实验步骤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白烟容易被吹散而不易被点燃,教材中提示的实验器材仅为火柴,然而若火柴离蜡烛太远则蜡烛不易重新点燃,若火柴离蜡烛太近又可能直接点燃蜡烛,这样反而看不到真正的实验结果。且重复时间一长,点燃白烟的最好时机可能就会错失。对此,教师可以使用一根长度约为8厘米的尖嘴玻璃管,将其插入蜡烛内焰处,当蜡烛熄灭的瞬间,白烟就会被玻璃管引导出来,就可在玻璃管另一端点燃白烟并观察蜡烛是否重新点燃。改进后的实验增加了玻璃管这一简单仪器,不仅使得实验操作更加便利,且实验过程更为清楚、客观,也能够提高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
二、改进实验步骤,促使实验便捷合理
教材上提供的实验步骤无疑是科学的,但是在一些化学实验中,有的步骤比较繁琐,有的步骤又存在危险性,操作起来问题较多,学生在操作时易被错觉误导或是因操作控制不当而产生错误的结论。因此,有必要对某些实验步骤进行改造,使实验操作更简捷、合理。对于改造实验的步骤的材料,教师可从生活中寻找替代品。
如教材中探究氢氧化钠固体溶解时发生的热量变化这一实验,其中有要求学生用手触摸以感受热量的变化这一步骤。但是若按此操作,当氢氧化钠用量太少会使得实验现象不明显,且由于氢氧化钠有腐蚀性,如此操作也有一定的风险。教师就可以做出如此改进:在小试管中导入少量热水,冷却一段时间后加入少量氢氧化钠,若看到试管中的水沸腾了,便可得知水受热,从而得出氢氧化钠固体溶解时放热的结论。改进后的实验更加直观,也更为简捷,有利于加深学生印象,且这些器材在任何条件下都可获得,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村学校的负担。
三、改进实验物质,节约能源巩固成果
教材中有一些实验的现象并不太明显或者由于参与反应的化学物质的性质缘故,而使得学生对化学实验结果产生错误认知,这就需要教师对实验物质进行合理替换。同时考虑到农村条件下不少化学物质的缺乏,教师更应该寻找可以替代专业化学物质的生活物品,从而既弥补硬件条件限制的不足,又节约资源,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将生活与化学结合起来。
如教材中“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的实验里,课本上所提示使用的是用粉末与稀盐酸进行反应并观察现象。这一实验的不足是实际操作中很难观察到本应出现的溶液变成黄色的实验现象,并且由于实验中粉末使用较多,反应后仍有剩余,导致溶液依旧呈现红色,就会让学生得到错误的结论,以为溶液也是红色的。要改进这一实验,可以将粉末替换成普通的生锈铁钉。具体步骤如下:在试管中放入一颗生锈铁钉,再加入适量稀盐酸,当稀盐酸遇上生锈铁钉就会产生反应,学生可以看到明显的实验现象:铁锈消失,铁钉变得光滑,同时溶液由原来的无色变成黄色,若放置一段时间还可看到铁钉表面的气泡。改进后的实验,其实只是改进了实验使用的化学物质,将专业物质替换成生活中常见的、具有同等性质的物质,既能够加深学生对活泼金属以及酸的认识,又可以学习化学除锈的方法,也是对生活的实践。
虽然农村受种种条件限制,化学实验的开展有一定的障碍,但是教师如果具备创新精神,合理运用专业知识,就一定能带领学生在简单的条件下走进化学的魅力世界中。
(责编 黎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