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利用?退出与补偿调查研究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sm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农村宅基地的利用、退出及其补偿是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创新的核心。该研究根据芜湖市农村实地调查数据,分析农户宅基地利用状况及其特点、农户对宅基地产权的认知、农户宅基地流转状况、农户退出宅基地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农村宅基地综合管控的制度创新建议。
  关键词 农村宅基地;宅基地退出;意愿;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S29;F301.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517-6611(2016)11-214-03
  近几年,中央文件多次提及要“依法保障农民宅基地权益,改革农民住宅用地取得方式,探索农民住房保障的新机制”,让 “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选择若干试点,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探索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渠道”。这些重要论述为今后农村宅基地的制度创新指明了方向。我国学者对农村宅基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宅基地流转、宅基地退出两方面。其中,农村宅基地流转的研究又主要集中在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1-3]、流转决策影响因素[4-6,27]、不同流转模式的影响[7-10]等方面;农村宅基地退出相关研究则主要集中在农户宅基地退出的影响因素[11-17,24]、农户的受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18-19]、试点地区调研与分析[20-21]、认识偏差与利益分配[22]、宅基地闲置的原因[23]、退出约束和激励问题[24-25]、退出补偿额度测算[19,26]。笔者根据芜湖市农村实地调查数据,分析农户宅基地利用状况及其特点、农户对宅基地产权的认知、农户宅基地流转状况、农户退出宅基地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最后提出农村宅基地综合管控的制度创新建议,为更好地开展宅基地退出工作提供参考。
  1 芜湖市农村宅基地利用状况
  1.1 农户问卷调查的实施
  2013年8月,课题组在芜湖市国土局的配合与支持下,对芜湖市下辖4区4县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专题访谈。其中,问卷调查对象为农户,共收集有效样本267份;访谈对象分为县(区)国土资源局领导、乡镇分管领导及国土资源所所长。农户调查村庄分布为:无为县4个镇,6个村;繁昌县2个镇,7个村;芜湖县2个镇,7个村;南陵县3个镇,3个村;三山区1个镇,1个村;弋江区1个镇,2个村;镜湖区1个镇,2个村;鸠江区2个镇,4个村。
  1.2 农户宅基地利用状况
  根据芜湖市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资料,截至2011年末农村居民点用地50 196.56 hm2,占全市建设用地总面积47.98%;户均占地多,呈现点多、分散、布局乱的特点;农村居民点用地主要分布在无为县、南陵县、芜湖县。
  调查显示,43.67%的受访农户的宅基地面积在160 m2以下,41.48%的受访农户的宅基地面积为160~300 m2,14.85%的受访农户的宅基地面积大于300 m2。个别农户的宅基地面积非常小,仅20 m2;也有个别农户的宅基地面积特别大,达到1 200 m2,远远超过了国家的规定和芜湖市的标准。86.05%的受访农民认为自己的宅基地(住房)全部在发挥作用,也有7.90%的受访农民认为自己的宅基地(住房)只使用了其中的一部分,6.05%的受访农民表示自己的宅基地(住房)处于闲置状态或其他情形。尽管根据现行法律、法规,农村宅基地的功能被限定于居住功能,不允许转变用途,实际上少数农户宅基地(住房)存在功能扩展现象。
  2 芜湖市农村宅基地产权认知与流转
  2.1 农户的产权认知 调查表明,83.52%的受访农民对宅基地管理政策了解不多和不了解;61.42%的受访农民认为宅基地所有权归自己所有;52.81%的受访农民认为宅基地应无偿取得;67.42%的受访农民认为宅基地应该无限期的使用;78.28%的受访农民认为申请宅基地需要乡镇人民政府的审查,58.80%的受访农民认为须经县政府批准;71.54%的受访农民认为自己有权利出租宅基地或农房;43.45%的受访农民认为自己有权出售宅基地;支持收回多余宅基地的受访农民占到44.57%。
  2.2 农户的宅基地流转 在267个有效调查对象中,有10户有出租、出售过宅基地的行为,占总数的3.75%,租金一般为2 000~3 000元/a;31.46%的受访农民表示买卖宅基地对自己有益;59.18%的受访农民担心失去宅基地使用权;52.06%的受访农民愿意接受宅基地有偿使用;59.55%的受访农民认为宅基地交易价格备案管理很有必要;40.45%的受访农民偏向于地方政府治理市场。
  3 芜湖市农村宅基地退出与补偿制度
  3.1 农户退出宅基地的意愿
  调查显示,59.18%的受访农民很愿意搬入新农村建设的小区统建房屋,而愿意退出宅基地的受访农民占36.70%,两者之间有较大数值差。
  农民不愿意退出宅基地的主要原因是:①认为宅基地是祖辈的财产;②城市就业没有保障,找不到工作时可以回农村;③买不起城市住房,生活成本高。
  3.2 农户退出宅基地的影响因素
  调查发现,在20%的显著性水平下,存在6个因素显著影响农户退出宅基地的意愿。其中,农民对宅基地政策的了解程度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影响农户退出宅基地的意愿;农民家庭的农业劳动力数量则在15%的显著性水平下影响农户退出宅基地的意愿;户主年龄、受教育程度、距离主干道的距离、对宅基地政策的满意程度在20%的显著性水平下影响农户退出宅基地的意愿。
  农民愿意接受的宅基地退出条件是多元化的。农户愿意接受的退出补偿方式主要包括宅基地换集镇房屋、宅基地换城市房屋、货币补偿等。
  4 芜湖市农村宅基地综合管控的制度创新
  4.1 简化宅基地申请审批程序,实行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
  一是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和发证工作。对具备条件的乡镇,可将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到村民小组;对不具备条件的乡镇,可以行政村为单位,确认村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二是进一步简化取得审批程序,减少农民申请宅基地的麻烦,提高宅基地申请审批的工作效率。三是严格限制建设平房,引导农民建设楼房,提高农村宅基地的利用强度。四是放宽农民利用农房搞多种经营的限制。五是农村宅地使用权申请人可以在行政村或乡镇范围内提出用地申请,并向土地所有权人缴纳有偿使用费。六是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费征收,建议按新宅基地和旧宅基地分类处理。对新申请宅基地,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以实际批复的宅基地面积缴纳土地有偿使用费。对旧宅基地使用权人,若宅基地面积在规定标准内,可以不缴纳土地有偿使用费;若宅基地面积超过规定标准,超过部分须缴纳土地有偿使用费。七是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费标准,各地可根据农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价值评估值来确定。   4.2 推动农村宅基地有序流转,建立宅基地交易管理信息系统
  一是允许农民出租或租赁、出售农房,房屋所占宅基地使用权一并转移,允许城镇居民在农村购置旧宅基地,新购宅基地之权利人只作为农村社区之居民,不具备有偿申请新宅基地之权利。二是实施宅基地交易备案制度,考虑到交易双方有瞒报、低报交易价格的倾向,可借鉴城市房地产价格评估制度,创设农村宅基地和农房价格评估制度。三是积极试点农村宅基地流转税制度,农民流转宅基地在备案登记时向农村宅基地转出方征收个人所得税,向农村宅基地转入方征收契税和印花税。四是实施农村宅基地和农房确权统一登记发证工作,逐步建立农村宅基地和农房管理信息系统,服务宅基地与农房交易。
  4.3 实施有偿退出制度,推动宅基地有序退出
  4.3.1 农户宅基地退出的对象分类。
  退出宅基地的3类农户:一是农户拥有两处及以上宅基地,确有闲置宅基地;二是农户只有一处宅基地,但家庭劳动力在城镇有收入稳定的工作,留在城市生活;三是有申请农村宅基地资格的分户农民,愿意永久放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申请权利。对于第一类农户,建议采取经济补偿办法让农户退出多余的宅基地;对于第二、三类农户,若其愿意退出宅基地,集体土地所有权人可考虑给予其适当的城镇购房补助。
  4.3.2 农户宅基地退出的路径选择。
  退出宅基地的路径:一是退出旧宅基地后进入中心村小区居住;二是农户退出宅基地后,购买城镇商品房居住;三是农户退出宅基地后,到大中城市工作生活。制定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政策,须综合考虑农户的经济状况、居住状况和非农就业能力,分析不同退出路径下采取差异化补偿政策的可行性,提高补偿政策的科学性和农户满意度。
  4.3.3 农户宅基地退出的补偿方式。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采取多元退出补偿方式,包括宅基地置换集镇住房、宅基地置换城市房屋现金补偿等。在确定补偿方式时,需要测算退出补偿费用以及节约宅基地指标置换成城镇建设用地后的出让金,以实现土地市场和金融市场的双平衡。
  4.3.4 农户宅基地退出的补偿标准。
  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消费水平、城镇住房价格等存在一定差异,制定退出宅基地补偿标准,必须考虑各地差异,且保证农民生活水平不降低。对农房的补偿既要考虑面积,更要考虑农民承受力,以不增加农民负担、不损害农民利益为前提。未来进行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时,考虑以市场机制来决定补偿标准。
  4.4 积极试行宅基地和农房抵押担保贷款,提高农民的融资能力
  以先行试点为基础,在芜湖市各县区逐步推行农村宅基地、农民住房抵押贷款担保制度,提高农民的融资能力,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建立和完善农村宅基地、农房价格评估制度,建议按评估价格的50%~60%发放贷款。
  4.5 与宅基地退出结合,有序稳妥利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建设公共租赁住房
  在实施农村宅基地退出过程中,从保障公民住房权利和降低退出宅基地退出阻力出发,以有序、合规和稳妥为前提,可选择若干乡镇,先行试点利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建设公共租赁住房,较好地解决弱势农民的住房问题。地方政府按照控制规模、优化布局、集体自建、只租不售、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不得流转的原则,制定试点方案。对经济条件较好的乡镇,可试行农民住房公积金制度,以保障农民基本住房权利的实现,提高农民建设住房的融资能力。
  参考文献
  [1] 赵国玲,杨钢桥.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湖北二县市的农户调查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18(2):1121-1124.
  [2] 郭贯成,李金景.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宅基地流转的地域差异研究:以河北省张家口为例[J].资源科学,2014,36(6):1229-1234.
  [3] 夏志禹,尉伟杰,赵帮宏.农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河北省的调查[J].调研世界,2015(10):28-33.
  [4] 徐汉明,刘春伟.农户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武汉市江夏区210户调查问卷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6):44-49.
  [5] 周婧,杨庆媛.农户层面农村宅基地流转研究进展与述评[J].地理科学进展,2012,31(2):138-148.
  [6] 张振勇,杨立忠.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对山东省481份问卷调查[J].宏观经济研究,2014(6):12-13.
  [7] 王廷强,陈利根.基于农民权益保护的宅基地权益分析:从不同流转模式对农户集中居住影响的角度[J].农村经济,2008(3):6-10.
  [8] 刘卫柏,贺海波.农村宅基地流转的模式与路径研究[J].经济地理,2012,32(2):127-132.
  [9] 张梦琳.农村宅基地流转模式分析与制度选择[J].经济体制改革,2014(3):85-89.
  [10] 陈利根,章波.基于农民福利的宅基地流转模式比较与路径选择[J].中国土地科学,2012,26(10):67-73.
  [11] 张秀智,丁锐.经济欠发达与偏远农村地区宅基地退出机制分析:案例研究[J].中国农村观察,2009(6):23-30.
  [12] 张怡然,邱道持,李艳,等.农民工进城落户与宅基地退出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重庆市开县357份农民工的调查问卷[J].中国软科学,2011(2):62-68.
  [13] 彭长生,范子英.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安徽省6县1413个农户调查的实证研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2(2):154-162.
  [14] 陈霄.农民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因素:基于重庆市两翼地区1012户农户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12(3):26-36.
  [15] 黄贻芳,钟涨宝.不同类型农户对宅基地退出的响应:以重庆梁平县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3,22(7):852-857.
  [16] 胡银根,张曼.农民工宅基地退出的补偿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90-95.
  [17] 许恒周,吴冠岑,郭玉燕,等.宅基地确权对不同代际农民工宅基地退出意愿影响分析:基于天津248份调查问卷的实证研究[J].资源科学,2013,35(7):1423-1429.
  [18] 许恒周.基于农户受偿意愿的宅基地退出补偿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12,26(10):75-81.
  [19] 许恒周,殷春红,石淑芹.代际差异视角下农民工乡城迁移与宅基地退出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推拉理论的实证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23(8):75-80.
  [20] 卢艳霞,胡银根,林继红,等.浙江农民宅基地退出模式调研与思考[J].中国土地科学,2011,25(1):3-7.
  [21] 崔宝敏.天津市“以宅基地换房”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新模式[J].中国土地科学,2010,24(5):37-40.
  [22] 向勇.如何维护农民在“宅基地换房”中的权益:以嘉兴市“两分两换”为例[J].嘉兴学院学报,2011,23(2):49-52.
  [23] 刘双良.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与退出机制[J].重庆社会科学,2010(6):25-29.
  [24] 罗伟玲,刘禹麒.基于产权的宅基地退出机制研究[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0,27(3):122-126.
  [25] 赵海锋.基于农户意愿视角的宅基地退出机制研究[D].杭州:浙江财经大学,2013:33-36.
  [26] 胡银根,张曼,魏西云.农村宅基地退出的补偿测算:以商丘市农村地区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2013,27(3):29-35.
  [27] 周光发,章合运.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困境、态势与突破[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15,32(6):84-88
其他文献
摘要调查研究阜阳市及皖北部分地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中存在的生源单一、师资不均衡、农民差异化需求不能有效满足、效果评估过于程序化等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举措及对策建议,以期形成各方合力,有效规范新型农民培训工作,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进程。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存在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S-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6)02-282-03  新型
期刊
摘要苏北地区是江苏省粮食生产的主产区,在讨论盐城市盐都区“十二五”时期粮食生产取得的主要成绩及现存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十三五”粮食产业的规划目标及对策措施,旨在通过切实保护耕地良田、改革粮食生产方式、实施高产创建、开展科技入户和农民培训、推进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功能的有效措施,促进粮食产业安全和粮食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粮食;生产;“十二五”;“十三五”;盐城市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运用典型渠段测量和首尾测算分析2种方法对2014年合浦水库灌区的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进行计算。通过对计算过程和结果的对比分析,认为首尾测算分析法计算过程相对简单,且计算结果合理可信,可为以后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测算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合浦水库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典型渠段测量法;首尾测算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S2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6)02-310-03 
期刊
摘要为探索凸齿镇压器在作业过程中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性,基于验证有效性后的有限元模型,求解了凸齿镇压器外缘点运动轨迹和速度以及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曲线。结果表明:轮缘点所在凸齿冲击土壤的行为并未在轮缘点竖直方向速度最大时完成;凸齿镇压器轮缘外一点的绝对运动轨迹呈波动状态的余摆线形式;凸齿镇压器轮缘点在接地位置有与前进方向相反的相对滑动。  关键词凸齿镇压器;土壤表面微形貌加工;有限元方法;运动轨迹
期刊
摘要根据地理国情普查成果,采用Visual Studio + ArcGIS Engine平台,运用C#语言设计了一套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对满洲里市的地理国情普查成果数据的可视化管理。该系统的运用全面提高了空间数据管理能力、数据服务质量,同时也提高了地理国情普查成果数据的使用率。通过该系统,满洲里市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已为生态环境保护、城镇化发展和区域总体发展规划实施等提供了数据依据。  关键词地理
期刊
摘要针对当前生猪定点屠宰监管存在的漏洞问题,江山市探索构建了生猪定点屠宰“无缝隙监管”执法体系,取得了“学习促创新,创新保监管,监管落服务”的实践经验,旨在通过“无缝隙法治”行政执法体系的有效构建,运用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以行政执法体系创新为路径,完善生猪定点屠宰监管工作机制建设,确保猪肉食品质量安全。  关键词无缝隙法治;生猪定点屠宰;行政执法;体系;食品安全  中图分类号S-9文献标识码  A
期刊
摘要针对田东县的城镇化快速发展现状,结合田东县城镇化特征、发展定位及主要环境影响因素,制定环境保护策略。从县域的层面,可控制空间拓展、林业生产、旅游开发以及生态修复;从城区的层面,可控制用地形态、发展框架、节能园区、环境功能区划以及环境基础设施。有效减缓了城镇化对环境的影响,实施效果较好,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城镇化;环境保护;策略;田东;实施  中图分类号S-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
期刊
摘要 结合我国新常态下的乡村规划编制实践,运用调查问卷、座谈访谈、文献查阅、GIS生态要素分析等研究方法,在深入分析武陵山区骑马坡村区位特色、独特价值、存在问题和现实需要等基础上,注重乡村内生动力开发,从外部协作和内部整治两方面提出乡村发展策略:外部着眼于乡村生产与未来谋划,发展乡村旅游,从多层面上与周边地区实现捆绑、搭载与对接等方式的协作开发;内部立足于村民日常生活所需,通过整治土地利用、道路交
期刊
摘要 介绍美国玉米种质在我国黄淮海夏玉米区的选育及改良利用情况,指出随着分子标记技术的进步,现在可以更准确地将育种材料归类,使育种方向更明确,减少盲目性。最后从利用方向和性状选择两方面提出对美国玉米种质利用的建议。  关键词 玉米;种质;先锋;孟山都;黄淮海地区;品种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6)03-035-02  Abstract The b
期刊
摘要 以粤东A县为例,通过理论与实际情况的分析,提出了地籍数据整合建库的原则、技术路线及相关问题的处理方法。地籍数据整合建库要遵循全面系统、完整科学、图数一体、严谨严密的原则,严格执行“一张图”输出管理方式,图形成果必须统一坐标系,新测宗地及修补测必须采用正确的方法,整合前数据必须进行有效性筛选,整合过程谨防测绘精度损失,对问题宗地要建立管理数据库。地籍数据整合建库技术路线依次为数据转换和处理、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