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为基点,提高略读课文教学的有效性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overoy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略读课文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往往会出现两种倾向,要么与精读课文的教学没有什么区别,字词句段、篇章结构,面面俱到、精雕细琢;要么就轻描淡写、囫囵吞枣,一读带过,学生根本没有留下什么印象。针对现状,探索以“学”为基点的略读课文教学方向,从“把握略读课文教学的‘略’”和“关注略读课文教学的‘丰’”两个方面展开阐述,以期待引发同行的共同思考。
  [关键词]略读课文;以学为基点;略;丰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19-0081-02\
  人教版语文实验教材从三年级上册开始安排略读课文,并且数量逐渐增加。到了四年级之后,略读课文的篇目是全册课文的一半,与精读课文相互夹杂出现,比重十分可观。略读课文的增加,折射出教学理念的诉求:新课程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更强调语文学习的实践性。
  但是纵观当前的略读教学,却是“想说爱你不容易”,或变略读教学为“简略地读”,或变略读教学为“课外阅读”,或变略读教学为“精雕细琢”。如何做到以学为基点,提高略读教学的有效性呢?笔者以区级公开课《青山不老》为例,来谈谈自己的研究与实践。

一、领会略读课文的编排意图


  从教材的编写要求来看,略读课文和精读课文共同承担着深化单元训练重点的任务。从教材的编排顺序来看,略读课文一般都安排在单元的最后或者在精读课文的后面,这样编排的目的不仅迁移学生在精读课文习得的阅读方法与人文内涵,还让略读课文发挥其总结与延伸的作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略读课文的教学提出了要求:一是从内容上说,理解课文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的教学,一般“粗知课文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训练的重点;二是从方法上说,教师要更加放手,主要靠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读中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对略读课文的地位、作用及教学规范引起充分的重视。

二、把握略读课文教学的“略”


  1.目标要简明,避面面俱到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略读教学中,我们制定的教学目标要精简,抓住重点,展现阅读的增量,将文本的主要思想情感把握住就可以了。教师将目标设置过高、过全、过细,反而会出现 “鱼与熊掌无法兼得”的结果。
  《青山不老》是六(上)第四组的一篇略读课文,围绕“珍爱我们的家园”这个单元主题,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山野老农不管自然条件有多恶劣,生活条件有多艰辛,积极投身植树造林,花了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地区创造出一片绿洲。全文层次井然,内容清晰。
  结合“单元主题”和“课文导读”,笔者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在自主阅读中了解课文内容,通过关注细节,批注感悟,进一步感受老農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2)紧抓对比,理解语言背后所蕴含的深刻含义,进一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2.过程要简约,避烦琐复杂
  略读课的课堂形态应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交流讨论为主,所以教师的教学过程设计不用过度追求完美,设计板块尽可能简约、粗线条。教师更多的应该考虑怎样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开辟时间与空间。
  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充分利用好课前提示语。
  《青山不老》的课前提示语是:默读课文,想一想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联系课文内容,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这段提示语非常明确地提出了这篇课文的三个阅读要求。教师的整个教学流程就可以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且层层深入,重点突出。
  3.引导要简练,避精讲细究
  为了让学生更多元地理解文本,教师要让学生们学会默读、学会略读,多角度、多方位地让学生们去展开阅读,感知内容。在关键处、疑难处教师应给予学生引导,同时要关注阅读方法的指导,切忌像精读课文那样进行精讲细究。
  《青山不老》这篇课文中出现了“比喻”、“拟人”“引用”等修辞手法。但是这些修辞手法作为这篇文章的学法重点,显然还不能说服别人。然而,“对比”的写法却在文中出现了好几处:
  (1)前后环境描写的对比。
  (2)环境的艰险和瘦小的老人形成的对比。
  (3)小环境中出现的种种矛盾体。(因为板块式设计的需要,笔者也将这块内容定义为老人和小环境的对比)。
  教学中,笔者以这三个“对比”为依托, 以“阅读提示”为线索,以感悟“奇迹”为宗旨,在学习方法的指导上着实下了一番功夫:
  (1)指导学生学习“大环境”的艰险,通过环境的恶劣和老人的“瘦小”对比,感受老人的坚韧不拔。
  (2)引导学生感悟“对比”这一写法的作用,以此作为自读、自悟的依托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小环境”带给大家的感动。
  (3)为突显这篇文章的写作特点,在指导学习和自读自悟这两块内容时,教师始终穿插“比较品读”,在对比中进一步巩固孩子们心中老人的高大形象和崇高的品质。运用对比教学法,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字面意思,同时在对比品读中,还能融入学生自己的实践体验和丰富想象,从而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深层次含义。

三、关注略读课文教学的“丰”


  1.适时点拨,丰自主学习
  阅读是学生的个体化行为,略读课文的教学更应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个体独学和同桌互学、四人小组合作交流等该是这类课文的重要学习方式。课堂上,教师应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自读自悟或交流。教师的教学重点应落在指导学生把精读课文中学到的阅读方法应用于阅读实践。
  《青山不老》一课,笔者在课堂上这样安排学生进行自读自悟:
  第一读:自由默读课文,想一想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请同学们在课文中划出相关的句子。说一说你从这个句子中感受到了什么?   第二读:那么这个奇迹究竟是怎样一幅景象呢?请再次走进课文,找一找课文是怎样描写这一片绿意的,划出相关的句子。说一说你又感受到了什么?
  第三读: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聚焦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请大家静静地读,想一想哪一个词语或是哪一个句子最能让你感受到大环境的险恶。请圈圈词,划划句,并写下自己的感受。
  第四读:大环境如此险恶,其实作者对于小环境的描写,也有这样震撼人心的地方,请同学们好好读一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哪一处最打动你的心,请用刚才做批注的方法,在一旁写下自己的感受。
  当然,自主阅读并不是纯粹的自学,我们教师绝不能退让在一边,任由学生天花乱坠胡乱一气。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行走在学生们中间,不忘提醒他们运用以前学到的阅读方法“细读、勾画、做批注,补充批注”等来进行自读自悟,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在重点、难点处,有了教师的适时点拨,才能不断激活学生阅读的期待,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从而提升阅读的层次性,有效性。
  2.做足细节,丰重点品读
  略读课文的教学讲究“简”与“略”, 但并不意味着就可以粗枝大叶,敷衍了事。每一篇略读课文都有它的重点、精彩之处,教师还是得引导学生进行细细品读。那么,如何去捕捉教学重难点,“简”中突出“精”呢?
  镜头回放:3700亩林网。3700亩是多大,同学们知道吗?我们的学生对于“亩”不太有概念,于是,教师就拿学生们所熟悉的教室来做比较:3700亩就相当于50000个我们这样的教室的总面积。这样一转化,学生就有了比较形象具体的认识,“3700亩”虽只是个数字,却让学生读懂了数字背后所反映出来的老人所创造的奇迹之伟大。又比如在介绍老人建林背后的险恶环境的时候,教师播放了黄沙侵蚀,沙尘暴肆虐的视频。在音乐的渲染下,在视频图片的冲击下,环境之恶劣让学生感同身受。
  在教师的有效引领下,学生们体验了大环境的恶劣以及小环境的艰辛,在由扶到放的教学环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得以充分体现,很多学生被画面的对比,语句的对比带入文中的情境,此时,老人内心深处的人性的光辉在孩子们的心中也逐渐丰满起来了。
  3.优化练习,丰语言实践
  略读课文的教学,除了要引导学生理解语言,还应鼓励学生大量贮存语言信息,不断积累语言材料,因此,教师要挖掘语言文字训练点,安排一些恰当的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情感。《青山不老》一課,笔者设计了以下几个语言训练:
  (1)速读提炼:
  这样的环境,你想到了哪一个词?学生交流,教师板书:险恶。
  是的,大环境是这般险恶,那么,小环境又是怎样的呢?你能不能也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学生交流,教师板书:艰难。
  (2)写颁奖词:
  在这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教师让学生为这位献身晋西北的老农写一写颁奖词。在教师的引导下,有的学生把课文中读到的关键词句写进了颁奖词;有的学生也学着运用鲜明的对比这样的方法来写写颁奖词。然后教师请学生交流自己写的颁奖词。在交流、倾听、评价颁奖词的过程中,学生进一步感悟老人和青山一样伟大的精神。
  这样将略读课文的教学与听说读写相结合,让学生把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知识要点、技能方法付诸实践,使这些知识技能有效地巩固,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以全面发展,使学生语文素养得以有效地形成与提高。
  总之,略读课文的教学应该把在精读课上学到的阅读方法加以迁移运用,还应该让学生有更多的交流自己读书心得的机会,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作为引导者的教师势必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引领学生深入、有效地开展有层次地阅读。可以说:略读课,就是学生学得更自主、更开放;教师说得更少、更精到。
  (责编 韦淑红)
其他文献
[摘 要]习作指导应“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为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教师可指导学生写民风民俗类习作。笔者从传统节日——端午节入手,引导学生按课前实践,课堂交流,当堂撰写,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不知不觉地完成了写作任务,达到了训练的目的。  [关键词]贴近生活;实践;激情;交流训练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04-0094-
[摘 要]课例研修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我们以《泊船瓜洲》一诗的教学案例为研究对象,经过不断地教学—反思—教学,由最初的教师“把控知识”转向“放手活动”,由最初的“浅尝辄止”转向“体验文化”,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经历真学习的过程。同时,在这过程中,教师的专业得到了有效的发展。  [关键词]专业发展;课例研修;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摘 要]复述的方法有很多,有的教师重视语言内在的逻辑关系,有的教师则关注学生在复述过程中对文本语言的感知、悦纳与细化。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聚焦文本内在的结构,以重新整合的方式,遣词造句、谋篇布局。如调整复述顺序,历练复述思维;改变文本体裁,感知语言风格;置换表达人称,增强自我体验。  [关键词]复述语言;历练思维;感知风格;增强体验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
[摘 要]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就应做到以读为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带领学生读细、读深、读实、读真,强化字词的理解,突出言语表达,体会真情实感,进行情感抒发,从而提升阅读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阅读教学;朗读 ;教学之本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01-0058-0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
今天的伊春市是一个以伊春区为中心区,由21个卫星城镇组成的美丽城市。  小城清秀,出门见山,低头遇水,四季分明,浓淡相宜,是个去了就不想走的好地方。  当然最好的季节是夏季,气温最高到30度左右也就几天,山风暗吹,总有股凉爽。  空气好到更是没说,在这里住几天,爬山不觉累,运动不气喘,空气里满满的都是负氧离子啊!  伊春被誉为“天然氧吧”、“祖国林都”、“红松故乡”。森林覆被率为82.2%,拥有世
[摘要]创作容易,修改难,难就难在修改时间的安排,修改技能的传授和修改心理素质的培养。老子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作文讲评教学能不能移到课内?能不能从小处、细处、微处着手,让学生学习修改、学会修改、爱上修改呢?“微讲评”便是一条有效的路径,  [关键词]微修改;微讲评;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31-0
一项研究指出,女性多晒太阳可提高受孕概率1/3以上。但有趣的是,怀孕前一个月的天气才是影响受孕的关键。  比利时根特大学调查了6千名做试管婴儿的女性,并比较了她们接受治疗的日期和天气条件。结果发现,阳光、较高的温度、较少的雨水提高了生育效率,并最终成功孕育宝宝。而阳光是最引人注目的因素。数据显示,阳光明媚的天气能将试管婴儿的成功概率增加35%。研究人员猜测,怀孕前一个月的阳光可以提高女性体内的维生
伴手礼古已有之,关于它的来历,主要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伴手为丹禄。以前的人生活困苦,过年节时,要送给亲友的伴手礼,并不是在路上随便买的。通常是用自己平常省吃俭用的存款,或是自家生产而不断积累攒存下来的物品,就像炼丹一样要用心去准备的。  另一种说法是伴手为等路。通常农历正月初二是嫁出去的女儿回娘家的日子,女儿多半要准备一些礼物,俗称“伴手”或“等路”,且必须准备一些红包。
[摘 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学习单作为有效课堂的重要载体和抓手,对促进学生实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有着积极的意义。学习单的设计要基于文本特点和学生情况。在教学《泊船瓜洲》一课时,学习单的活动序列要顺应逻辑,活动呈现板块应清晰,学习材料要符合学情,活动组织应简单开放。只有这样,才能让学习单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有效载体。  [关键词]学习单;自主学习;合作学
[摘 要]小学生习作“无米下锅”、“言之无物”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究其根源,是学生缺乏习作素材的积累。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昼夜不息。”这告诉我们:生活乃习作之本。提出生活积累,让学生从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万象、自然神韵中获取习作素材;阅读积累,引导学生用“积累本”、“摘录本”、“思维本”积累习作素材的策略,以提升学生作文能力。  [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