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为什么百年后还令人感慨不已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ng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戴望舒,笔名戴梦鸥,杭州人,因为《雨巷》一诗被称为“雨巷诗人”。在古代有很多这样的情况,比如唐宋时期,王昌龄善写七言,被称作“七言长城”,张先写词“影”字用得好,被称为“张三影”。
  这首诗据说是写给施绛年的,可算是描摹单恋之苦的佳作。戴望舒的情感经历非常曲折,他喜欢施蛰存的妹妹施绛年,但年轻活泼的施绛年对戴望舒没有好感。戴望舒身形过分高大而面部黎黑,不是能让人一见倾心的儒雅书生,再加上其性格忧郁内向,又有诗人的执拗冲动,在现实生活当中,并不是一个长袖善舞的人。诗人的爱恋虽让人叹息,但《雨巷》一诗表达了一种邂逅与错失的人间常态,并且因为高超的造境之功,使得这种憾恨有缠绵悱恻的意蕴,感人至深。
  首先标题《雨巷》就有点化意境的神力。
  “巷”而有雨,读者想象中这条巷子一定是长长的、窄窄的、仄仄的、望不到尽头。不是水门汀或青砖铺就,硬邦邦;也不是黄泥垫道,坑坑洼洼,一下雨泥泞难走。不是北方的敦实,也不是南粤的阴郁,应该在烟雨江南,青石板铺成的巷道有湿湿滑滑的青苔,小巷斜斜细细窄窄,两边是粉壁黛瓦,不是砖墙、石头墙、土坯墙,一定是江南独有的粉白墙壁,由于长期下雨有雨季留下的霉斑,由于年代久远,青石板还会有裂纹,有断痕,雨落在上面可以弹起来,水花在地面上方闪烁着,清凉灵透。
  江南小镇小城没有院落,多临河而建,两层三层小楼,小巷被这样的小楼夹起来,走进去悠悠长长的很有年代感,也很有诗意。
  雨应该是什么样子的雨?大雨、小雨、瓢泼大雨?一定是毛毛细雨、淅淅沥沥的小雨、蒙蒙细雨、绵绵细雨,如梦如烟,这才是江南的雨,诗意的雨,让人产生缠绵情思的雨。
  标题已经给我们营造出了这样一幅雨濛濛情深深的境界,富有诗情画意。江南细雨淅淅沥沥,不像暴雨骤雨会给你带来痛苦或惊惧,而是让你产生一种缠绵哀婉的心境,“湿意”从某一種程度上和诗意有关联。两字有如此造境之功,具有强烈的画面感,色彩质地形态兼备,读者似乎可以看到晶莹的雨滴“啪”的一声落在青石板上,又弹跳起来,在离青石板寸余的上空爆裂的瞬间绽放出晶莹剔透的光芒。
  在这种情境下,走来了一人。此人是男是女?多大年龄?读者自然而然就可以断定:男性,27岁左右,已经过了稚嫩的青春期,但尚未进入中年,感情成熟又热烈,人生处于关键的时刻,对世界的认知逐渐清晰,对自己有了一定的把握能力。他应该穿长袍,而不是西装,只有长袍才能展示出江南才子的气韵。“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长袍的材质只能是棉布,绝不能是绫罗绸缎。因为绫罗绸缎材质轻薄,会泛怆俗或富贵的光,织了花纹更显肤浅,只有布袍才质朴温敦,与君子,与儒雅文士的气质相符,鲁迅就一生不肯穿绸缎长袍。
  身高应该是在174厘米至176厘米之间,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修短合度,太矮,不能玉树临风,太高,鹤立鸡群,又与传统审美违和,中庸得度最好。布袍的颜色可以是素白、浅灰、深蓝,但一定是素雅的。华丽华贵的色彩,就显得不够真诚,不够沉稳。素朴,是中国人读书人追求的,所以这个从小巷中走来的忧郁的青年,一定是穿着一身素色的棉布长袍。
  所有的细节诗人一字未提,但我们脑中自动会出现这些画面,这就叫造境之功。
  “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香草美人”是中国诗歌的传统写法,丁香一样的姑娘应该是什么样的姑娘?丁香花开呈白色或淡紫色,明丽清雅,像暗夜中的星星。她不似牡丹那般雍容华贵,也不像月季玫瑰那样艳丽浓烈,淡淡的丁香紫会给人神秘的感觉。丁香花开四瓣,玲珑小巧的花型,独具端庄文静秀雅之姿,还有一点忧伤,是知性女性的独有的特质。忧伤是年轻女性的专利,青春期的女性,尤其是多读了书的女性,是会经常心中有愁怨的。这愁怨不是由具体事件引发,而是经常萦绕心头的伤感,她会感慨人生应该怎样度过,情感的归宿会是怎样的,这么美好的青春该怎样度过才不算虚掷?她不是因为没有买到喜欢的一条漂亮裙子,也不是被人误解或批评了,是因为对人生的珍惜,因为珍惜人生珍爱青春,所以会有一种忧愁,这种忧伤是劝解不了的,只有读诗的人才能懂,才能安慰,所以张爱玲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席慕容的很多诗,比如《如歌的行板》,就是写青春期的这种惆怅。男子在这个年龄时段,正是对感情倾注了很大心力的时候,脑中会对对理想对象有一个预设描述。
  丁香在中国传统诗歌中是有文化密码的,预示着愁心不解,比如李商隐《代赠》:“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李璟《浣溪沙》有“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之语,雨巷的意境便来之于《浣溪沙》。丁香秀丽文雅、清清淡淡、神秘高洁,就像最美好的女子处于最美好年华时的形象啊。在《红楼梦》当中,谁最似丁香?雍容华贵的宝钗肯定不是的,泼辣爽利的史湘云和探春也不是。她一定是苗条的,但她也不是骨感美人或者木头美人,妙玉太冷了点,迎春木了点,所以娴静时的黛玉是,香菱其实也可以。
  “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行着,冷漠凄清又惆怅”,全诗喜欢用短句,把完整的一句断成几个短句,单音节动词和双音节形容词交叠使用,显得意蕴深厚。诗人又擅长用反复这种修辞,《诗经》“重章叠句”的手法就是反复,并形成句或段的排比,营造出一种回环往复的效果。此处的“冷漠”不是妙玉的冷情冷性,也不是我们现在所理解的对他人漠不关心,而是指女孩子沉浸在自己的孤独和忧愁当中,所以她自动摒弃了外界的热闹,她对凡世的烦恼不感兴趣,她对人间的热闹不热络,她沉浸于自己世界的愁绪当中,没有心思像外界那么喧闹,而非漠不关心,冷淡。“凄清”给人寂寞可怜的感觉,为什么说是凄清的呢?一是指环境是冷清的,二是指她的心境也是冷清的,但并不是凄凉悲惨。一个优秀的女孩子,内心必定是高傲至极的,她必定不轻易的向人笑成一团,闹成一片,随意敞开心扉。她心境凄清,未被热闹包围,但这恰是她的魅力所在。“惆怅”是指其内心充满愁怨和迷茫。三个形容词完美地塑造出了一个独具魅力的女子的形象。   作者全力描摹这么一位美丽的姑娘,却又说“像我一样”,意指诗人此时的心境就是如此。可见活泼天真的小师妹并不完全符合诗人心意,他希望这个姑娘“和我一样”,是在追求一种心灵的契合,其实这是他的理想对象在女孩身上的一种投影。
  她默默地走近走近
  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像梦一般的
  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再次使用反复。重复是写作当中的大忌,但反复却可以形成回环旋绕余音不绝的立体声效果,她默默地走近,走近……如同回音一重一重,如同电影中的远镜头,看到她默默地向你走近,走近,走近,走近……意蕴无穷。
  “叹息般的眼光”是把听觉用来比喻视觉,用了通感。比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把月光比作小提琴上奏着的小夜曲。你是怎么感觉到别人的眼光的?怎么领略到别人眼光中的神情的?是看到揣摩到的,眼光是视觉,同时又是一种感觉,用叹息来形容眼光,诗人似乎看到了姑娘眼中的万千情意,是以己之意推人之情。

  “她飘过像梦一般的,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为什么说飘过呢?是因为女孩子体态轻盈,还因为心神恍惚,如同梦游一般,更有一层意思是她从我的面前飘过,像梦一样,表明了“我”与她的邂逅相遇,终究是梦一场。多重意向,重重叠叠,既有女孩子的体态,又有女孩子的精神状态,同时又有作者所感知到的意态。逼真的梦境往往是清晰深刻的,但终究把握不住转瞬即逝,“我”与这个女孩子的邂逅,就像梦一样,是凄婉迷茫的,亦真亦幻。从体态到神态再到心态,在女孩子身上投射了自己对理想爱人的想象,细腻真切。
  诗人希望有这样一个女孩子,或者说心目当中完美的女孩子是这样子的,那么这场邂逅到底是不是曾经有过?是真是假,不必追究。爱情就是一场误解。很多时候我们是按照自己心意在想象对方,把自己的想象投射在对方身上。比如戴望舒,他所希冀的、看到的并渴望的并不是真的施绛年。据说有人问晚年的施绛年,你会不会觉得遗憾?施绛年哂然一笑,“从来没有过,何来遗憾?”看起来有点无情,但施绛年是正确的,诗人在这个理想女性身上投入了自己所有的想象,但这个女孩子可能并不真实存在,所以完美的爱人和爱情只存在于诗中。
  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的
  我身旁飘过的这女郎
  她静静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当这女郎渐渐走远时,我们忍不住要为这个姑娘画像。这个女郎大约20岁,处于花儿初初绽放的最美好年龄,身高应该是在1米60到1米64左右,太矮,不够挺拔,太高,不够娇俏,骨肉均停,骨骼纤小,有一点圆润。林志玲演小乔身高是硬伤,江南女子既不能骨感,也不能太丰满,即不能太高拔,也不能太矮小。
  这个女孩子应该穿旗袍,学生装也可以。如果是穿旗袍得是白色、湖蓝,最好是浅紫色,白色有点单薄,湖蓝有点娇嫩,丁香色带有一点神秘和淡淡的忧愁,最好。旗袍是传统的旗袍,一定要到脚踝,不能是改良旗袍,开叉不能太高,不能性感妖娆,旗袍不是为了显示性感妖娆,是为了展示中国女性的秀雅端庄。
  丁香花开四瓣,女子的衣带可以仿此打成丁香结,像花开的样子,类似于今天的蝴蝶结。如果花蕾未绽,如同心思纠结花未展开,仿此可以结成旗袍上的盘扣。花型小颜色淡雅的才耐看,玉兰花太大太直白,张爱玲说它略微有些残就会像是一团废纸或者是脏的手绢。耐看的人也是这样,不是特别明艳性感,清清秀秀的,她的气质定是经过书香熏染的,一汪秋水是含愁的,是可以传递心中万千情意的。
  “我”看着这样一个完美的女郎,静静的远了远了,消失在小巷尽头。有年代感的青石板上有青苔,白壁墙上有霉斑,像唐诗宋词当中的烟雨江南又有这样一场雨,这是多么唯美而又忧伤的画面。女郎走到了小巷的尽头,她将到哪里去?像电影结尾的镜头,只看到她似乎走到了小巷的尽头,这时镜头越推越远或者停止了,似乎永远走不完这条小巷,这幅图景也似乎永远存在于诗人的脑中心中。多么像梦境啊,仿佛是真实的,又仿佛是捉摸不到的。真的曾经有过这样一条小巷吗?真的曾经有过这样一个微雨天吗?我真的曾经在小巷当中徘徊吗?我真的曾经偶遇过这样一位姑娘吗?重重叠叠如同迷雾一般的情思萦绕在文字之间,画面感如此强烈,让人回想起人生中无数个似曾相识的境遇来。只有在李商隐的诗中才能找到相似的神秘迷离。
  “她彷徨在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一定得是油纸伞,不能是太阳伞,也不能是尼龙伞。一定是浅白淡粉薄绿的底子,散了舒朗的几朵小花,也许就是丁香或杏花。这是诗人营造的意境在诱导我们,也是中国文学几千年来形成的意象渗透给我们的敏感。
  “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是讲这个女孩子走远了。“在雨中哀怨,在雨的哀曲中”,把雨比作是离别的背景音乐,在雨声弹奏的哀曲中,她渐渐地消失了。她是怎样消失的呢?逐渐地一点点消失,先是颜色,然后是散了芬芳,然后是太息一般的眼光,最后是惆怅的心态。顺序能换吗?绝对不能。这是符合人的心里状态的,同时也是有一定的内在逻辑的。颜色是视觉形态。经历过生离死别就会明白你最先忘记的是对方的形貌,这是一种有意识的遗忘,通过遗忘来保护自己的心灵不受痛苦的伤害,但有些细节会永远藏在记忆深处,并且会在不经意间被唤醒。芬芳是嗅觉,是气味,我们是不是曾经有这样的时候?在偶然之间,一丝一缕突然而至的气味会让觉得回到了熟悉的某个时刻!当我们以为已经忘记时,那个人的某一句話,一个眼神,你和他共处的某一个瞬间会突然之间唤醒你。感觉是永远都磨灭不了的。遗忘先从具体形态、视觉、嗅觉,再到感觉,再到心里的状态,是由表及里。“我”是这样地渴慕她,当这个女孩子真的离开之后,诗人不得已要忘记,只好一点一点地让记忆消散。
  当这个女孩子出现在寂寥的雨巷时,是和诗人相呼应的。但是又不同,诗人是含着希望在此彷徨,女孩子是偶然从他身边走过,最后在我的视野里消失消散,永远消失在了我的世界里。这个女孩子为什么会在这样的天雨天来到这样的小巷,和我擦肩而过之后终于又消失在了我的视野和世界里。这是真实的相遇,还是梦境?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表达,叫恍然如梦,亦真亦幻。诗是为了表达自己爱而不得的情感,从这个角度去理解这首诗,就不必纠结诗人到底是写给谁?是不是真实的事件的写照?这是爱情,为什么折磨人?爱而不得幽怨惆怅,男女对爱情的心里状态都是一样的。
  这首诗,为什么在当时引起轰动?百年以后还能让我们感慨不已,就是因为他细腻柔婉写出了很多年轻人共同的情感体验,伟大的诗歌就是写人类群体共通的情感。也许你没有碰到过这样一位姑娘,也许你渴望的不是这样类型的姑娘,但是人性当中共通的一点是我们都曾经有过这种邂逅相遇而不得的情景,邂逅有结果是惊喜,没有结果的邂逅叫做擦肩而过,徒留遗憾。
  我们是很容易在一瞬之间爱上一个陌生人的,但爱而不得的遗憾很多人都有。由于世俗的约束,或者是由于自我保护的需要,我们不会开口,所以很多美好的邂逅,无疾而终,谁的心中没有这样的遗憾呢?不仅在感情上,在事业上,或者说在人生关键的岔路口,我们都需要做选择,人生就是不断的选择,条条道路你只能选择一条,有些路是两点之间最短的直线,有些路是阳光大道,有些人是兜兜转转,有些是铺满荆棘,有些则是充满暗坑泥泞。当你选择了唯一的一条时,恰巧知道了旁边一条你更喜欢,便会有纠结,遗憾时时刻刻缠绕在心头。
  那一场细雨如丝柳烟云,给我们营造了神秘迷蒙如梦如幻的一个意境,把人生的困境,情感的状态描绘的细腻真切,堪称造境之典范。人生当中有很多的岔路口,没有遇到还则罢了,一旦遇到而没有能够珍惜,想起来就会成为一生当中的痛,所以谁没有这样的痛呢?他和泰戈尔一样,写的是人性之美和永远的不满足。
  (作者系高校教师,广州市作协会员。)
其他文献
怎样看待课堂中出现的错误    理想的课堂是真实的课堂。新课程呼唤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而探究必然伴随着大量差错的生成。面对学生在课堂中出现的差错,教师是以一个“错”字堵住学生的嘴巴,亲自把正确答案双手奉上,还是合理利用这些差错,发挥错误的价值,使教学平添一份精彩?  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孩子们又是怎么看待错误的?他们愿意暴露自己的错误吗?出错后他们的体验是什么?他们希望别人怎样看待自己所犯的错
笔者从事多媒体课件开发工作多年,在工作中草拟了Flash积件的标准。贡献出来,参与竞争,希望有同行和专家能一起完善,更希望有其他的标准协商切磋。本文描述了积件标准的三个层次,论述了积件库开发、开发人员的三个层次以及积件库中积件的类别。    一、积件标准的三个层次    笔者按照积件整合难度的高低,确定了积件标准的三个层次。每一个层次都可以形成积件库,都具备积件库的基本特征,而且低层次的积件库可以
《闪闪的红星》是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的一部儿童题材的红色影片,于1974年10月1日上映。该片根据李心田同名小说集体改编,王愿坚、陆柱国执笔,李昂、李俊执导,祝新运、赵汝平、刘继忠等主演。电影讲述了上世纪30年代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少年潘冬子在党和前辈的教育、帮助下逐渐成长为革命小英雄的故事。  对于这样一部经典的红色电影,我们在“重读”时,除却主题和叙事等层面的内容,更应当关注其形式和美学方面的特
整数四则运算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讲解与学生练习的重要内容。但目前的四则运算PPT课件通常只给出固定例题,既不能自动出题,也无法自动批改,更不能将典型或做错的题目自动编排入库,供随后重点演示或练习。本文针对上述问题,介绍在PowerPoint中利用控件和VBA程序实现自动出题和批改的方法。    一、课件演示幻灯片界面与功能简介    课件演示幻灯片界面如右图所示,幻灯片的名称为“SldCalcIn
《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将“了解地震的现象”作为研究地球运动与地表变化的具体内容标准,是自然学科教学中“解暗箱”的典型课例。学生对地震发生时的现象缺乏体验,在学习过程中由地表变化推测地球内部运动是整个学习过程的重点及难点。要引导学生开展科学探究,运用类比等方法训练学生思维,给学生提供感知的载体,使学生充分感知,建立表象。远程教育资源可以弥补本地教育资源之不足,为学生提
问:现在打印机的工作速度越来越快,在正常工作情况下都能及时完成任务。但是,当要急需打印某些文件时,有没有提高打印速度的方法呢?    答: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打印速度。  1.选好打印接口:打印机一般都提供了USB和并口两种接口。USB接口的传输速度远远高于并口,而且还可随时进行热插拔,所以建议选择USB接口。如果你的打印机只提供了并口,则可以在BIOS中将打印机接口设成“ECC EPP”,
潮州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千年古城,第一次来潮州的人都会感到好奇,潮州的江叫作韩江,潮州的山叫作韩山,真可谓“一片江山尽姓韩”。而这个“韩”,就是韩愈。韩愈曾经被贬到潮州,唐朝是李家天下,怎么会出现“一片江山尽姓韩”呢?这是因为潮州人民太爱韩愈了。/壹/  元和十三年(818),有功德使上奏宪宗皇帝,说凤翔法门寺塔有佛骨舍利,三十年一开,开则岁丰人安。来年应开,请迎之。宪宗准奏,腊月初一,派中使杜英
通过近两年的准备和努力,K12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面向学校应用再次推出与教学进度同步的全方位资源。本次推出的“同步资源”将实现每周实时更新,以保证用户能用到最好、最新的资源。  同步资源一改以往聘请教师一次性集中开发的模式,在结合国家重点课题的基础上,实现权威专家指导、学科专家把关、资源版主组织、一线教师参与共建的四层次资源建设模式。在利益机制上,采用资源制作者、专家指导与管理者、资源平台技术支持
江苏无锡蠡园中学是一所规模不大的普通初级中学。在其校长邱华国的引领下,校园信息化水平却处于全国领先水平,甚至达到“不可一日无网”。在第三届“蠡风”论坛上,我们有幸与邱校长共同聊一聊校园信息化管理这样一个话题——    记 者:邱校长,对“信息化”这个词的概念有许多不同的理解,您是如何理解“信息化”这个词的?  邱华国:其实,“信息化”的过程就是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人类已经经历了四次“信息化”的过程
视频具有生动、形象、直观的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PPT教学课件中,但是,许多教师制作课件时只是简单地将其插入幻灯片,缺乏与教学情境的有机结合。本文通过基于“动画”和“控件对象”的视频在典型教学情境中的应用案例,介绍如何实现视频与文字动画、控件有机结合,以此拓展课件功能,增加课件感染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文本配合基于“动画”的MPG视频应用于“语文”成语课后复习    成语故事选自小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