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次等教育”的自卑境地——当前中职生德育问题再思考

来源 :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fj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关注当前中职生德育问题,在理论层面上思索造成中职生德育现状的主要原因、解决途径及其评价体制的可能性。结论与建议是:中职学校在现行教育体制中的功能定位与角色分工比较尴尬,使其陷入“次等教育”的思维困境之中。由弱势处境导致的自卑心理是中职生德育现状引人忧思的主要问题,以生活教育、职业教育和审美教育为重点的“转向教育”是引导其走出“次等教育”思维困境的关键所在。惟其如此,中职生的身份认同才能真正完成,中职生德育工作才有可能取得实效。
其他文献
<正> 宋代著名词人晏殊《浣溪沙》的名句云:&#39;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39;.这&#39;似曾相识&#39;一语便可用来说明记忆中的再认现象.什么是再认呢
近年我国高职教学逐渐发展,英语作为高职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当今社会中英语教学也逐渐成为高职教育的主要内容,但是由于教学方法的落后,学生素质不高等原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和完善,情感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于聋校学生而言,语文课堂中的情感教学对帮助聋生理解书面语言文字,提高认知能力,培养正确的审美观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对聋校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效应进行研究,分析当前存在的不足,并提出解决对策,以期提高聋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关键词:特殊教育;情感效应;语
<正> 一、实验的目的和设想扩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第一个阶段,它对幼儿思维的广阔性、敏捷性、流畅性,以及幼儿想象力的培养都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们在幼儿的谜语、计算教
从价值取向、政治理想、道德判断、人际交往和心理素质、自我发展需求、文化消费分析当代大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特征。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的特征,采取各种措施,满足当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日益提高,护理人员必须不断地学习新技术……
【摘要】面对毕业生就业难和社会高技能人才紧缺的矛盾, 高职教育应运而生, 成为弥补市场人才需求缺口的人才输出站。高职教育, 是偏重于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一种高等教育, 紧密围绕着市场人才需求而制定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包括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育方法、实践教学设计等。在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高职教育中, 高等数学的学习不仅是为后继课程学习铺路的重要课程, 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素养、挖掘学
辨证论治是中医临床治疗的基本法则。中医临床,只有掌握了辨证论治的基本理论各科疾病的特点,并能将这些理论熟练地运用临床实际,才能解决好临证中的各种问题,并取得应有的治疗效
<正>护士的工作能力受团体文化的影响,团体文化被定义为:组织团体中雇员感知认可的潜在的价值观和理念。理解认识工作环境中的文化可能是获得专业化护理能力的第一步。一个团
患者,女性,43岁。以“慢性下腹部疼痛半年,加重4日转右下腹痛伴发热1日”收住本院。患者半年来无明显诱因自感下腹部间断性隐痛,以右侧下腹稍重,伴坠胀感,无尿频、尿急、尿痛,无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