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中国证券市场运行状况及特点

来源 :财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134169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尽管预计2007年A股市场整体仍将有可观的涨幅,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股票价格都将上涨。恰恰相反,2007年股市将呈现剧烈的结构调整,主要蓝筹股将继续上涨,大部分绩差股、概念股将大幅下挫。
  
  (二)股票发行情况
  截至2006年12月末,境内上市公司(A、B股)为1434家,流通市值为25003.64亿元,1~12月累计完成筹资金额5594.3亿元,成交额达90468.89亿元。12月底,投资者开户数7854万户,1~12月累计印花税收入为296.44亿元。
  2006年1~12月,内地企业在股市上累计筹资5594.3亿元,同比增加197.17%。其中首发A股70家,累计筹资1572.24亿元,首发H股23家,累计筹资375.96亿美元;A股增发融资847.1亿元,H股再融资18.94亿美元。
  
  
  
  
  二、债券市场
  
  
  
  (二)债券兑付情况
  
  (三)债券存量和持有结构
  
  截至2006年12月末,在中央结算公司托管的债券共有774只,比上年增加260只。人民币债券存量达9.25万亿元,比上年增加近2万亿元,增幅达27%。美元债券存量42.3亿元,比上年增长67%。其中,银行间市场可流通量月末达到8.6万亿元,占债券存量的93.12%,其中跨市场托管量为1.5万亿元,占债券存量的16.72%;交易所可流通量0.35万亿元,占3.83%;商业银行柜台市场可流通量0.05万亿元,占0.51%;不可在上述市场流通量0.4万亿元,占4.81%。从托管的主要品种看,本年末,债券托管量的主体为国债、央票和政策性银行债,各占三分之一左右。其中,国债托管量2.9万亿元,占市场托管总量的31.42%;央票托管量3.23万亿元,占34.94%;政策性银行债托管量2.28万亿元,占24.7%,其他券种占8.94%。
  2006年,各类债券均显示了较高的增长率。其中,增长率最高的是地方企业债,本年增长571.67%,带动企业债本年增长57.17%。短期融资券增长迅速,位居第二,为93.2%,其占整个市场托管量比重由上年的1.9%提高到本年的2.88%。央票年增42.74%,为实施货币政策提供了有力支持,其占整个市场托管量比重比上年增加3.7个百分点至34.94%。去年以来,在稳健的财政政策影响下,国债发行控制增量,本年比上年增长7.29%,同时占整个市场托管量比重比上年下降近6个百分点至31.42%。总体来看,如扣除储蓄国债(凭证式)兑付完毕和地方企业债的因素,单类债券平均增长率为35.7%。
  
  2006年,结算量接近40万亿,结算笔数超过16万笔,分别比上年增长51%和62.82%。其中,结算量增长最多的是质押式回购,比上年增加10.77万亿元。增长最快的是远期交割,比去年增加326笔、627.82亿元,笔数和结算量分别增长了5倍和6倍。
  2006年,共248个交易日,日均结算量达到1546.61亿元,日均结算648笔,单笔结算量为2.39亿元。从债券类别看,本年度交易结算量的主体是央票、记账式国债和政策性银行债,均超过11万亿,各占30%左右。其次是短融和商业银行债券,分别占5%和3%。美元债券的交易结算量与上年持平,共结算9笔,0.79亿美元。
  2.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和买断式回购
  (1)质押式回购。2006年,银行间债券市场质押式回购共交易结算70706笔、27.06万亿,笔数和结算量比上年分别增长41%和66%,分别占银行间市场交易结算总量的43.97%和70.55%。日均结算285笔、1091.08亿元,月均结算5892笔、31963.19亿元,日均和月均结算量均为各交易类别之首。
  从期限品种看,隔夜回购仍是交易最多的品种,共结算19982笔,结算量达11.2万亿,占质押式回购结算总量的41.55%。其次为7天回购,共结算32125笔、9万亿,占33.26%。
  从回购的方向看,正回购方主要是商业银行、保险机构、基金、信用社和证券公司。逆回购规模超过正回购规模的有商业银行、特殊结算成员和非银行金融机构。
  (2)买断式回购。2006年,银行间债券市场质押式回购共交易结算1744笔、2924.84亿元,笔数和结算量比上年分别增长11%和33%,分别占银行间市场交易结算总量的1.08%和0.76%。日均结算7 笔、11.79亿元,月均结算145笔、243.74亿元。单笔结算量为1.68亿元。从期限品种看,7天回购是交易最多的品种,共结算875笔、1515.17亿元,占买断式回购结算总量的51.8%。其次为14天回购,共结算296 笔459.31亿元,占15.7%。从回购的方向看,正回购方主要是商业银行、信用社和证券公司。逆回购方主要为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保险机构。
  3.远期交易
  
  2006年,银行间市场远期交易结算量大幅提高,远期结算390笔,结算面额达到719.01亿元,笔数和结算面额分别比上年增长509%和688%,分别占银行间市场结算总量的0.24%和0.19%。单笔结算量达到1.84亿元,日均结算2笔、2.9亿元,月均结算33笔、59.92亿元。从成交情况看,本年度共成交远期交易385笔,成交面额达到658.46亿元。
  其中成交量最大的品种仍为7天品种。其次是14天和21天品种。从成交后的资金流向看,主要的净买入机构为商业银行,共净买入144.22亿元。主要的净卖出机构为证券公司,共净卖出130.52亿元。
  4.银行间现券交易
  2006年,现券交易量和笔数分别比上年增长72.5%和60.73%,达到10.9万亿元、8.8万笔。从各债券类别的现券交易比重看,央票比重最高,占41.79%,现券结算量达4.6万亿。其次是记账式国债和短期融资券,分别占11.5%和11.16%,结算量分别为1.3万亿和1.2万亿。
  现券交易日均结算355笔,日均结算量440.83亿元。月均结算7330笔,月均结算量9110.55亿元。现券交易日均和月均结算笔数为各业务类别之首,日均和月均结算量仅次于质押式回购。从交易债券的剩余期限看,银行间债券市场投资者对中短期债券较为偏好,短期品种为主要交易对象。从交易债券的比重看,1年以下期限债券交易量占一半以上,其次是1~5年(不含5 年)期限的债券,占26%。与上年相比,1~10年债券增长率最高,达122%,其次为10~15年(93%)、1年以下(77.48%)。剩余期限为1~5年和5~7年的债券现券交易平均增长57%。15~30年期限的债券交易比上年略有增长,为7.61%。
  从债券流动性看,债券平均换手率为152%。其中,短期融资券以高达457.28%的换手率居流动性排名榜首,其次分别为商业银行债券、国际机构债券、企业债、央票、政策性银行债、记账式国债、非银行金融机构债券和证券公司债。流动性最低的仍为资产支持证券,换手率仅为2.98%。
  从机构买卖方向看,净买入最高的机构类型为非银行金融机构,净买入2448.52亿元,其次分别为信用社、特殊结算成员、基金、非金融机构和其他投资者。净卖出最高的机构类型为证券公司,净卖出2613.54亿元,其次为商业银行和保险机构。
  5.交易所债市成交量继续萎缩
  2006年,交易所市场经历了一路飙升的行情,但债券交易量大幅萎缩。中债交易所国债指数年末开盘112.06,年末12月29日收于114.5843,年末比年初涨2.5243点,涨幅2.25%。
  本年度,债券市场交易量延续并扩大了2005年的萎缩趋势,与上证综指和深证综指年内分别上涨130%和131%相比,债市涨幅只有2.25%,股市与债市的跷跷板效应较为明显。上交所全年国债回购15487.34亿元,比2005年下降52.5%,现券交易1537.39亿元,比2005年下降40.4%。深交所全年交易国债现货3.31亿元,比上年下降57.7%,可转债105.47亿元,下降45%,企业债40.25亿,下降35%。
  
  三、基金市场
  
  2006年,中国证券市场高度景气,广大投资者理财需求异常高涨,对证券投资基金认同度大幅提升,基金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证券投资基金总规模达6208亿份基金单位,基金资产净值超过8550亿元,双双创下历史新高。
  
  (一)基金规模大幅增长
  得益于股票市场的强劲表现,2006年基金销售一路狂飙,募集规模迭创新高。百亿基金不断涌现,嘉实策略增长更是在一天募集规模达到419亿,创造了全球基金史上最高单日募集纪录。与2005年相比,基金总规模同比增长31.68%,基金资产净值同比增长82.26%。
  
  
  四、期货市场
  
  2006年是中国期货市场发展历史上不平常的一年:金融期货上市进程正式启动,期货市场法律法规建设取得新进展,市场监管体制更加完善,国内三家商品期货交易所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全国期货市场全年累计成交量和成交额分别为449474102手和210046.3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9.22%和56.23%,其中,铝、玉米、白糖和天然橡胶交易活跃,成交规模增长较快。12月份全国期货市场共成交期货合约46556530手,成交金额为18967.3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了25.46%和37.53%,环比分别下降了17.32%和13.51%。
  
  (一)分交易所情况
  上海期货交易所2006年全年累计成交量116212002手,占全国期货市场成交总量的25.86%,累计成交额126100.57亿元,占全国期货市场成交总额的60.03%,同比分别增长了71.96%和92.81%。上海期交所12月份成交量为10777344手,成交额10853.27亿元,分别占全国市场的23.15%和57.22%,同比分别增长了53.25%和72.77%,环比分别增长了1.62%和-0.28%。月末持仓总量392438手,较上月末增长了7.78%。
  大连商品交易所2006年全年累计成交量240699996手,占全国期货市场成交总量的53.55%,累计成交额52153.16亿元,占全国期货市场成交总额的24.83%,同比分别增长了21.35%和9.99%。大商所12月份成交量26188412手,成交额5432.55亿元,分别占全国市场的56.25%和28.64%,同比分别增长了0.48%和-3.92%,环比分别下降了17.8%和18.81%。月末市场持仓总量为2309964手,较上月末增长了2.08%。
  郑州商品交易所2006年全年累计成交量92562104手,占全国期货市场成交总量的20.59%,累计成交额31792.59亿元,占全国期货市场成交总额的15.14%,同比分别增长了62.62%和46.99%。郑商所12月份成交量9590774手,成交额为2681.52亿元,分别占全国市场的20.6%和14.14%,同比分别增长了138.97%和44.55%,环比分别下降了30.73%和38.44%。月末市场持仓总量为427694手,较上月末增长了1.18%。
  
  (二)分品种情况
  2006年,铜期货合约累计成交量107868384手,累计成交金额为33367.29亿元,同比分别下降56.34%%和17.54%;铝期货合约累计成交量为27862952手,累计成交金额为28467.25 亿元,同比分别上升555.59%和666.39%;天然橡胶期货合约累计成交量52094122手,累计成交金额为55726.90亿元,同比分别增加174.09%和257.18%;燃料油期货合约累计成交量25,468,090手,累计成交金额8539.13亿元。
  2006年,强筋小麦期货合约累计成交量29340332手,累计成交金额5065.26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1.72%和10.41%;普通小麦期货合约累计成交量为56104 手,成交金额为8.41亿元,同比分别下降97.14%和97.24%;一号棉花期货合约累计成交量为4148034手,成交金额为3064.81亿元,同比下降80.90%和80.44%。
  2006年,黄大豆一号期货合约累计成交量为17,794,122手,累计成交金额为4873.64亿元,同比分别下降77.78%和78.93%;豆粕期货合约累计成交量为63,099,338手,累计成交金额为14719.75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4.12%和20.38%;玉米期货合约累计成交量为135,290,072手,累计成交金额为20,366.71亿元;黄大豆二号期货累计成交合约量为3,850,452手,累计成交金额为992.43亿元。
  (中经网提供)
其他文献
有一种新型的燃料——可以替代汽油;  有一种高效的燃料——比汽油更节省;  有一种清洁的燃料——不会污染环境;  它的价格可能比汽油更低廉;  它的性能可能比汽油更卓越;  它用普通的生物原料和化学原料就能制成。  这样的燃料,您知道吗?  让我们一起走近一种新型替代能源——易能燃料。    易能北京事务所    随着石油供应的日益紧张,各国都在大力推进新能源和替代能源的研究和使用,如燃料乙醇、液
2007年国内市场需求仍然保持增长态势,产品结构升级换代速度加快;销售渠道加速整合;国际贸易壁垒增加了家电出口变数。建议进一步扩大国内家电消费需求,加快废旧家电的回收制度建设,鼓励家电企业进行自主创新,加大节能技术的推广力度,并通过出口退税鼓励高附加值的家电产品出口。    一、2006年家电市场运行的基本状况     (一)家电生产总体上增长较快,白色家电更为突出   1.家电行业总产值保持较高
2007年项目稽察工作主要任务: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稽察工作全局,紧密围绕发展改革的中心任务,以政府投资项目为重点,加大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促进经济结构调整项目的稽察力度,拓展项目稽察的深度和广度……      2006年稽察办紧密围绕国家发改委中心工作,开展对政府投资的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治理、生态环境保护、新农村建设、节能改造、重点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的重点稽察,及时查处国务院和国家发改委领导批办事
国家卫生部制定并实施《公共卫生项目支出绩效考评暂行办法》,要求建立项目支出績效考评工作定期报告制度,除国家卫生部组织实施的项目支出绩效考评外,在每年第一季度末,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要上报上一年度中央财政专项转移支付项目支出绩效考评报告。    为加强公共卫生项目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项目管理水平,依据《财政部中央社会保障部门项目支出绩效考评暂行办法》的规定,结合公共卫生项目管理特点,国家卫生部
近年来,我国生物制药产业与欧美相比,差距不是越来越小,而是拉得更大了。分析目前国内外生物技术药物的研发现状不难发现,我国并没有抓住国际生物制药的“主流”,甚至与“主流”有渐行渐远的倾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的未来走向,因此非常令人担忧。    2006年全年生物、生化制品行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390.56亿元,同比增长25.5%,增长率低于上季度末和上年同期的增长水平。从利润情况来
预计2008年,我国化工行业将继续快速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将保持两位数字增长,但是经济增长速度将有所放缓,预计石油和化工行业销售收入将增长20%左右,实际利润将增长19%左右。      2007年全年化学工业共实现现价工业总产值26814.7亿元,同比增长30.43%,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4.72个百分点,生产保持稳步快速增长。2007年,化工行业共实现产品工业销售值26231.6亿元,同比增长30
本刊这期发表的《中国行业经济运行扫描》,用详实的资料、可靠的数据和深入浅出的分析,展示了银行业、保险业、电子信息行业、水泥行业、汽车行业、钢材市场等诸多行业经济上半年的发展运行态势。虽说资料是上半年的,但实力需要积累,发展需要基础,《扫描》所展示的上半年行业经济发展走势和对未来预测、展望,对做好年底前的行业经济工作,乃至明年的发展规划,仍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从这期《扫描》分析看,今年以来,我国行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 范敏    内容提要:2006年,宏观经济高位运行,消费稳中有升,投资和出口增速回缓但仍保持在较高水平,在“三驾马车”共同拉动下,工业总体运行态势良好,经济效益持续提高,大部分行业景气上升。与此同时,行业增长格局也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工业利润过度集中于上游行业的格局有所调整,采掘业的优势地位削弱;居民消费的回升奠定了消费品行业稳定增长的基础。2007年,我国产业增长仍具有较
2008年3月,我国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企业景气指数为145.8,高于同期制造业企业景气指数14.40个百分点,较2007年12月下降9.60个百分点。累计投资总额为306.19亿元,同比增长率为45.00%,高于同期制造业企业投资总额同比增长率13.10个百分点。    2008年1~2月,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649.94亿元,同比增长25.96%,产销率为95.81%,同比提高
2008年上半年,在水运市场上,全国水路运输完成客运量、旅客周转量分别为1.1亿人和33.4亿人公里,同比分别减少3.0%和7.1%。全国水路运输完成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分别为14.0亿吨和31835.0亿吨公里,分别比2007年同期增长11.4%和6.4%,增速比2007年同期分别回落1.6个和12.9个百分点。    2008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港口旅客吞吐量3827万人,自1季度港口旅客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