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与广西平衡发展问题研究综述及研究框架探讨

来源 :经济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rmghgws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乡村振兴与区域平衡发展问题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从乡村振兴相关范畴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及其成因两个视角系统回顾国内外研究的主要成果,进而提出广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研究目标、思路和基本框架,以期对后续研究有所启发和促进。
  关键词:广西;乡村振兴;平衡发展;研究综述;研究框架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22-0022-03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以及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着力解决广西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在此背景下,研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对广西平衡充分发展的影响机制及其实现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有利于地方各级政府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科学合理地编制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并可为其他地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一、关于乡村振兴及其相关范畴的研究
  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中提出来的,主要包括“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个方面。实际上,乡村振兴是与乡村发展、新农村建设等一脉相承的,在这些方面国内外研究成果颇丰。
  关于乡村振兴的关键点,Greene M.J.(1988)认为,政府是乡村振兴最重要的推动力量,在政策制定和资源配置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Gladwin C.H.等(1989)认为,农民的创业精神是乡村振兴的内在动力;Johnson T.G.(1989)则认为,农村金融发展状况是乡村能否振兴的关键;Korsching P.(1992)的研究表明,多社区协作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此外,Kawate T.(2005)、Ayobami O.K.等(2013)、McLaughlin K.等(2016)、Libang Ma等(2020)分别从组织变革、旅游志愿者、乡村治理、城乡生活质量差异等视角,分析了相关因素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国内方面,“三农”问题一直是学术研究的热点,党的十九大之后,针对乡村振兴问题的研究迅速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廖彩荣、陈美球(2017)认为,乡村振兴的关键是“振兴”、靶向是“乡村”,推进乡村振兴需要顶层设计、科学规划,需要紧紧依靠广大农民,统筹推进乡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罗必良(2017)认为,加快构建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体制机制,促进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服务体系等的一体化,积极推动城乡一体化和产业融合,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点。王亚华、苏毅清(2017)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从脱贫攻坚、稳粮增收保耕、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社会治理等方面着手。刘彦随(2018)认为,根治人口老弱化、环境污损化、深度贫困化等“乡村病”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二、关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及其成因的研究
  随着世界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理论的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Rozelle(1994)认为,农村工业化是中国东部沿海省份基尼系数和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Fujita和Hu(2001)認为,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区域经济不平衡。范剑勇和朱国林(2002)认为,工业化进程和发展程度不平衡是我国地区差距持续扩大的根本原因。王小鲁和樊纲(2004)认为,造成中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原因是生产率的差异以及由此引起的资本流动。彭文斌和刘友金(2010)研究发现,我国各省经济的相对发展率差距很大,三大区域内部经济差距存在“俱乐部收敛”现象,经济差距正在逐年拉大。关于中国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的形成原因,一些学者基于各自的视角进行了经验分析。Jian等认为,主要原因是中央政府给予了沿海地区特殊的优惠政策。蔡昉和都阳(2000)认为,区域经济差距的根源在于人力资本上的差异。吉亚辉和曹希广(2017)研究表明,与沿海地区相比,内陆地区的知识溢出更能缩小区域间的经济差距。刘华军等(2018)认为,资本积累和城市化是造成地区经济差距的重要原因。梁君(2018)的研究表明,广西的区域和城乡发展不平衡、增长动力不充分、产业结构及需求结构不合理现象比较突出。
  综上所述,乡村振兴与广西平衡发展问题的研究主要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学界对乡村振兴、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形成了较丰富的研究成果,但针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与平衡充分发展关系问题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较少。二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必要性得到了学者们的认可,但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分析框架。三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对广西平衡充分发展的影响机制、影响效应及实施路径等理论和现实问题有待探究。
  三、乡村振兴与广西平衡发展问题研究的目标设定、主要思路与基本框架
  (一)目标设定
  通过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对广西平衡充分发展影响的现状剖析,以及基本逻辑与理论架构、实证模型构建等一系列问题的深入研究,从宏微观层面分析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对广西平衡充分发展的影响机制及影响效应,以此提出广西平衡充分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路径。
  (二)主要思路
  通过实地调研、统计分析、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对广西平衡充分发展影响的现状剖析为切入点,建立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对广西平衡充分发展影响的基本逻辑与理论分析框架,并基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对广西平衡充分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结果,提出广西平衡充分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路径,具体如图1所示。
  (三)基本框架
  1.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对广西平衡充分发展影响的现状剖析。首先,从文献回顾的角度,通过梳理乡村振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城乡经济平衡发展等问题的研究成果,以及广西城乡二元经济政策、产业政策和精准扶贫政策的历史沿革,重点分析广西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普遍存在的人口外流、村庄规划缺失、基础设施滞后、产业基础薄弱、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水平低下等问题的制度背景、制约因素和发展趋势。其次,从实地调查的角度,通过对典型贫困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产业基础、城镇化建设等方面现状的调查研究,从微观层面研判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区域平衡充分发展的现实背景、症结和未来走向。最后,从理论结合实际的角度,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区域平衡充分发展的理论与现实依据,并探讨在少数民族聚居的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广西平衡充分发展的影响路径的特殊性,以此研判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与广西平衡充分发展的政策走向及后续影响。   2.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对广西平衡充分发展影响的基本逻辑与理论架构。首先,从广西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格局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分析角度,重点辨析制约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对广西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人才结构、乡村治理结构、城乡融合、生态环境、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影响,提出广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区域平衡充分发展的路径选择。其次,从广西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统计测度角度,定量透析广西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方面发展的薄弱环节,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基本原则、组织实施、保障机制,从农业供给侧改革、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人才兴农、文化兴农、民生保障、精准扶贫、治理体系创新、投融资机制创新等方面,论证广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区域平衡充分发展的实现条件。最后,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对广西平衡充分发展影响的理论模型构建角度,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及相关数学模型,构建多元分析框架理论模型,探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对广西平衡充分发展影响的演化过程及一般规律,进而得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对广西平衡充分发展的影响机制。
  3.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对广西平衡充分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首先,从广西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格局演化影响因素分析角度,基于ArcGIS进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判定广西当前发展格局的时空演变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以此明确广西平衡充分发展问题的区域类型与特征。其次,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下广西城乡空间格局重构规划角度,综合运用引力模型、断裂点模型及ArcGIS空间分析技术等方法,从空间力学视角构建广西乡村空间发展模式体系,准确识别和划分广西乡村、特别是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空间发展模式,以此辨识广西乡村、特别是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优势条件、空间潜力及空间格局,重构核心要素。再次,从突破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路径角度,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测度广西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影响因素,判定广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路径的异质性特征及关键性影响因素。最后,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对广西平衡充分发展影响效应检验角度,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效果对广西发展的平衡性和充分性的影响及主要影响因素,并验证产业兴农、绿色兴农、文化兴农、投融资机制创新等调节变量的影响效应。
  4.通过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广西平衡充分发展的实施路径。一是从广西平衡充分发展的内在需求角度,将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广西平衡充分发展的实施路径分为城乡经济平衡发展、城乡社会文化平衡发展、城乡生态文明平衡发展等维度。二是从乡村振兴战略核心要素的角度,将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广西平衡充分发展的实施路径分为重塑城乡关系、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绿色发展、繁荣乡村文化、创新乡村治理体系、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创新体制机制等维度。
  参考文献:
  [1]  王小鲁,樊纲.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动趋势和影响因素[J].经济研究,2004,(1).
  [2]  周喆.中国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水平测度和成因探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2).
  [3]  吴忠军.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逻辑、科学内涵与实现路径[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7,(16).
  [4]  高培勇.深刻理解社會主要矛盾变化的经济学意义[J].经济研究,2017,(12).
  [5]  梁君.广西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体现与应对策略[J].广西社会科学,2017,(11).
  [6]  刘彦随,严镔,王艳飞.新时期中国城乡发展的主要问题与转型对策[J].经济地理,2016,(7).
  [7]  王亚华,苏毅清.乡村振兴——中国农村发展新战略[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6).
  [8]  张强,张怀超,刘占芳.乡村振兴:从衰落走向复兴的战略选择[J].经济与管理,2018,(1).
  [9]  蔡昉.走出一条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道路[J].决策探索,2017,(4).
  [10]  Rozelle S.Rural Industrialization and Increasing Inequality Emerging Patterns in China’s Reforming Economy[J].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1994,(3).
  [11]  Fujita M.,Hu D.Regional Disparity in China 1985—1994:The Effect of Globalization and Economic Liberalization[J].Regional Science,2001,(35):3-37.
  [12]  Kim S.,Knaap G.J.The Spatial Dispersion of EconomicActivitie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in China:1952—1985[J].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2001,(35).
  [13]  Gladwin C.H.,Long B.F.,Babb E.M.,et al..Rural entrepreneurship:One key to rural revitalization[J].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1989,(5):1305-1314.
  [14]  Bai X.,Shi P.,Liu Y..Realizing China’s urban dream[J].Nature,2014,(9):158-160.
  [15]  McLaughlin K.Infectious disease:Scandal clouds China’s global vaccine ambitions[J].Science,2016,(283):352.
  [16]  Libang Ma,Shichun Liu,Fang Fang,et al..Evaluation of urban-rural difference and integration based on quality of life,2020,(54).
其他文献
[摘 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就新时代党的理论武装作出一系列论述,全面阐明、深刻揭示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理论武装的科学规律和发展趋势,是建党百年来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新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概括,成为新时代党的理论武装的方向引领和根本遵循。进入新时代,推进党的理论武装继续向前发展,重点要加深对党的理论武装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认知,善于从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中推动党的理论武装“飞入寻常百姓家”,在坚持理论
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乡村振兴”是指利用当地的地域特色,因地制宜地对农村进行全方位发展,快递推动消费,电商助力乡村振兴,从目前的情况看,“快递下
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迫切需要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提出在全国布局一批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加快建设和完善国家技术转移体系。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科技创新在大湾区战略规划和建设布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建设完善粤港澳大湾区技术转移体系,汇聚粤港澳科技服务机构、科技金融资本、孵化器、产业园区等成果转化支撑服务资源,打通粤港澳技术转移通道,推动技术、人才、资金在大湾区自由流动,对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意义重大。本文分析粤港澳大湾区技术转移体系建设背景,剖析技术转移
通过对四川省“互联网+”医疗开展现状和居民就医选择意愿开展实地调研,对比借鉴国内外服务模式与成功案例,结合四川省实际情况,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结果表明,四川省各
重庆、成都作为国家首批5G试点城市,在5G方面先行先试,近年来出台了多项5G产业政策,大力促进5G产业发展,成效显著。本文应用政策分析工具,按照供给型、需求型和环境型的分类法对重庆、成都两地的5G产业政策文件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了成渝两地5G产业政策的异同并提出政策建议,以期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完善5G产业政策提供参考。
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在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即将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和迈向第二个百年目标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对
随着我国现代社会和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有关计算机技术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其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在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领域中更是得到了科学且合理的应
乳品行业属于民生行业.近年来,由于“二胎”政策的实施以及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乳制品消费迅速增长,乳品市场快速扩大.通过PEST和SWOT法,发现产品差异化与“以质取胜
摘 要:分工一直都是人类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基于此,揭示马克思主义分工理论的形成,从分工理论的历史背景和理论来源出发,介绍古希腊、古典经济学和空想社会学关于分工理论的发展途径,以及由此引发马克思对社会现状和未来发展的关注并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分工理论。该理论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德意志意识形态》《哲学的贫困》,最后在《资本论》时期走向成熟。对于分工所带来的两极分化和工人奴役的现象,马克思也
[摘 要] 我国经济上“未富先老”和制度上“未备先老”的国情决定了我们需要走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之路。农村地区养老资源匮乏,养老服务发展相对滞后,存在内生性障碍,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养老挑战。基于普惠型社会福利视角,农村现有的养老服务形成了家庭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农村社会保险养老等多种发展方式,而且面临着家庭支持可及型削弱、服务供需匹配度不高、养老资源支撑性不足、统筹保障水平有限等短板。探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