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 上海 在漫步中和 城市幽会

来源 :小资CHIC!ELEGANCE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co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独自徜徉在上海的一个个街区,眼梢飘过的是历史的影子。这些建筑和它所处的街区,被营造出来的特殊氛围犹如一首首散文诗。
  漫步其间,就好像在翻读一页页纸张泛黄的书页,从中看到了姹紫嫣红,也看到了废井颓垣,流年暗转。
  每一个城市都是独一无二的。当你在这座城市里生活得越久越会觉得你对她的依恋,她长在了你的生命里,融入了你的灵魂中。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上海的魅力毋庸置疑。因而,人们把她称之为魔都。那是上海的历史文化积淀而成的,而这种历史文化风貌正是上海近代乃至当代城市文化产生的重要背景。
  说到上海,不能不提张爱玲。张爱玲与生俱来的的天才气质和中西方文化的熏陶以及她对魔都市井人生的深切体验和同情,造就了一片不同凡响的唯张爱玲独有的文学天地。这位悲情女作家一生飘零不定,她在上海住过许多地方,基本都是在城市中心地带。繁华的十里洋场,似乎就是为了衬托她的才气、孤傲与清高。张爱玲住的时间最长的是常德公寓,它原先的名字叫爱林登公寓,从1939年到1947年,张爱玲与姑姑张茂渊在这里相伴了8年。因为张爱玲住过,如今这幢默默地站在上海最繁华的南京西路常德路岔道口的建筑就无声无息地静默成了一尊朝圣者的神龛,这里融合了这位旷世才女的性情与记忆,收藏起了时间带不走的风花雪月。
  在爱林登公寓寓居的时间里,是张爱玲一生创作的鼎盛时期。她习惯于每天中午起床,夜归的人几乎每天深夜都可以抬头看到公寓6楼一角一盏孤灯在黑夜里亮着幽幽的光,一直照到天亮。在爱林登公寓的第二年暮春,张爱玲在周瘦鹃主办的《紫罗兰》第二期上发表了《沉香屑——第一炉香》,这是张爱玲首次公开发表小说。以后又在这幢公寓里相继完成了《倾城之恋》《沉香屑——第二炉香》《金锁记》《红玫瑰与白玫瑰》《封锁》《心经》《茉莉香片》《琉璃瓦》等小说,而且都配有她亲手画的线条简洁、构思新颖的插图,很快便成为当时最负盛名的作家。爱林登公寓流存着张爱玲用一生写下的痴情岁月。在这里,23岁的张爱玲和38岁的胡兰成相恋相爱,她爱得如梦如醉,如火如荼,她爱得伤心、伤情,以至胡兰成逃离她的感情世界时仍无力自拔。她曾对胡兰成说:“我将只是萎谢了。”这是一个女子痴情的话,在这幢业已古旧的老公寓内,幽幽地从历史的隧道里传来回声。
  张爱玲用她那支瑰丽的笔写尽了旧日上海的忧伤,在她眼里“生命是一袭华丽的袍,爬满了蚤子”。同样感受到城市忧伤的还有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帕慕克在他的自传性作品《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的卷首语中引用阿麦特·拉西姆的句子“美景之美,在于忧伤”,帕慕克把这种忧伤称之为伊斯坦布尔所特有的“呼愁”。2006年,帕慕克凭借这本书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瑞典文学院在颁奖公告中说,授予诺贝尔文学奖的理由是“在追求他故乡忧郁的灵魂时发现了文明之间的冲突和交错的新象征。”除了这本自传性作品,奥尔罕·帕慕克其余作品的背景也都发生在伊斯坦布尔。他曾说:“伊斯坦布尔的命运就是我的命运:我依附于这个城市,只因她造就了今天的我。”伊斯坦布尔特有的“呼愁”,早已渗透了帕慕克的身体和灵魂。帕慕克的伊斯坦布尔被从博斯普鲁斯海峡上吹来的浩浩荡荡的“呼愁”给笼罩着,街道上充满了历史与回忆。对帕慕克而言,感受这种“呼愁”等于观看一幕幕景象,唤起回忆,城市本身在回忆中成为“呼愁”的写照、“呼愁”的本质。“呼愁”就是回顾历史,唤起记忆,并使人反思。
  为了读懂帕慕克,我特地去了伊斯坦布尔,当我在伊斯坦布尔的大街小巷行走时,我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特有的“呼愁”。难得的是帕慕克在“呼愁”的同时,并未沉溺于此,他在这种贵族情结式的寻求中缅怀历史,使他对伊斯兰化后的奥斯曼帝国历史情有独钟,他通过自己的阅读,对传统文学遗产的挖掘与继承,对西方文学的借鉴与深思,对失落的中心感的反省与再认知,使自己超越了忧伤之上,他开始与其“戏耍”,使他的忧伤从一种无意识的控制主体的状态,变成有觉知、有观察、有意识的受主体控制的状态。帕慕克在《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中,以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感受着这座城市的忧伤和美丽,迷茫和彷徨。过去已经成为过去,将来却不知所往。帕慕克在寻找另外一个自己,也在寻找另外一个伊斯坦布尔。对于伊斯坦布尔,帕慕克爱得如此忧伤,因为那是他的故乡。
  2018年6月,因为想写一本关于南法普罗旺斯风情的小说,我来到地中海边的尼斯。阳光十分炽烈,我戴着一顶宽边草帽,穿着长长的连衣裙,赤脚穿着凉鞋,沿着天使湾的英国人大道一路漫步到尼斯老城区。老城区内的小巷窄窄的,地上铺着鹅卵石,路两侧大多是风格各异的古老建筑,外墙是温暖明亮的土黄色、砖红色,斑驳的墙体配上暗绿色的百叶窗,让人似乎回到了中世纪的岁月。这些房屋的底层大多开出了一家家琳琅满目的特色小店、餐厅和酒吧,门前和楼上窗台上都摆放着一盆盆开得姹紫嫣红的花花草草,显示出现代生活的安逸和勃勃生机。老城区东侧是盘踞在一座小山丘之上的城堡遗址公园,它是划分尼斯新老城区的一道分界线。法国尼斯曾是意大利的殖民地,在1860年时尼斯还是意大利人管辖的,所以尼斯老城区的建筑有着浓重的意大利风格。尽管是殖民时期的建筑,可依旧保存得如此完美,那是对历史的敬畏。我一边在老城區漫无目的地行走,一边想到了我的故乡上海,那也是有着殖民痕迹的城市。安东尼·斯托尔对创造性生活的描述“:以想象力为颜料,给外部世界染上温暖的颜色”。殖民时期的屈辱已经成为过往,而如今,我的城市到处充满温情脉脉的色彩,“街区是适合漫步的,建筑是可以阅读的,城市是有温度的”,在我的城市漫步,我能时时体验到这种感觉。
  其实,那些能够让我们漂洋过海为之远行的东西,如果近在眼前,就常会被忽视或遗忘,也许那就是所谓“熟悉的地方没风景”吧。许多朋友奇怪我缘何会始终能对自己的城市抱着永不衰退的新鲜感。那是因为很早以前,我就像对待其他城市那样去看待我的故乡上海,我把自己看作上海的一个游客,假装自己在这里只能停留有限的一段时间。以这样的心态游走在上海中心城区,上海特有的街景在我眼前逐渐展开。我走得很慢,观察得很仔细,抱着寻访者和探宝者的心理去和我的城市幽会。我年轻的画家朋友罗陵君说,他很欣赏并能读懂我说的“幽会”两个字的全部含义。
  在行走过程中,我独自徜徉在一个个街区,看着一幢幢美丽却又苍老的建筑,眼梢飘过的是历史的影子。这些建筑和它所处的街区,被营造出来的特殊氛围犹如一首首城市散文诗,它们个性独特,绝不雷同。漫步其间,就好像在翻读一页页纸张泛黄的书页,从中看到了姹紫嫣红,也看到了废井颓垣,流年暗转。一幢幢饱经沧桑的老房子是上海历史的一个个片断,蕴藏着一个个关于人世、命运的悲喜故事,透过它们,能感受到上海百年的风雨沧桑。据说,每座城市的往事都有一个能被后人看到的秘密通道,而老上海的那条秘密通道就藏在那些街区里,街区里坐落着的石库门、新式里弄、花园洋房,红色、绿色、青黑色的屋顶勾勒出那段渐行渐远的历史。上海丰富的建筑结构造就了丰富的生活形态,尤其是那些散发着市井气息的街巷更是到了今天仍活色生香。建筑因人的居住而有生命,百姓的日常生活虽然朴素却有着雕饰不出的韵味。
  在行走和阅读的过程中,上海越来越令我心醉神迷。我觉得自己就像是面对一个永远的情人,痴痴地等待着每一次的幽会。幽会孕育出了我写上海的一本本书,那是我眼里心里的上海,曼妙而多姿。这一次,我把自己即将出版的新书命名为《这里是上海》,在这本新书中,我把上海的优秀历史建筑放进十二个历史文化风貌区里面写,在写作的过程中,我发现了它们之间的不可分割和水乳交融的联系。
  对我而言,写作是一种生命的常态。如果说,伊斯坦布尔的“呼愁”是帕慕克尽力向读者传递他在自己住了一辈子的城市所感受的忧伤,那么,作为上海的女儿,我想要传递给读者的是我对这座城市的刻骨铭心的爱。
  惜珍
  上海作家。早期写作以抒情散文和中短篇小说为主。自2004年出版《上海的马路》一书后,难抑对母亲城市上海的爱,开始独自行走上海,接连出版了《永不飘散的风情》、《花园洋房的下午茶》、《梧桐深处的别恋》《在上海寻找上海》《永不拓宽的上海马路(全三册)》等城市文化专著。惜珍的文字具有青花瓷般的质感,感性而灵动,读者在阅读中能跟随她进入一种唯美的境界。
其他文献
步入深秋冬初,肌肤问题开始变得更有季节特征,到底怎么做才能水润整个秋冬呢?  责任编辑:Ashley撰文:ElioWang  Q:补水做好肌肤就不干燥了吗?  A:事实上,“补水”和“保湿”是两个概念,如果使用化妆水之后不使用其他具有“密封”效果的護肤品,肌肤很快又会变得干燥。想让肌肤长时间水嫩滋润,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使用有锁水效果的乳液、面霜,秋冬使用的乳液或是面霜中大多都含有油脂成分,能在肌肤表
期刊
责任编辑:Ashley编辑:ElioWang  Sisley推出全新魅彩眼影  Sisley携全新眼影系列震撼登场,新系列色彩丰富,并加入了可反射光线的珍珠母成分,多种妆效可随心混搭,让双眸更加深邃明亮。2020年,Sisley法国希思黎对眼影系列进行了重新升级改良,继而推出魅彩眼影系列。新系列包含20种明亮、浓艳、诱人的色号,多种妆效,质地柔滑如奶油,可打造出生动艳丽、魅惑迷人的缤纷眼妆。  阿
期刊
数次跟着博主种草的口红眼影之余,也别忘了完美精致妆容后属于自己的那部分肌肤状态与卸妆产品息息相关这件事。保持美貌的第一步就是选一款适合自己的卸妆产品。  责任编辑:Ashley撰文:CiciLee  TOP1:EveLom经典洁颜霜RMB605/100ml  卸妆中的王牌产品,膏体带有的颗粒为可可籽脂,边做清洁边软化皮肤,令你卸妆后毛孔干净皮肤透亮,拥有做SPA般的卸妆体验。当然同时也拥有同样繁琐
期刊
“无论是沈从文的边城,还是鲁迅的鲁镇,在他们的文章里面,我们总能看到他们‘无言的哀戚’。”  当拿到这个月的选题《看不见的城市》时,我脑海里想到的便是张爱玲和上海、沈从文和湘西,鲁迅和绍兴。无论是沈从文的边城,还是鲁迅的鲁镇,在他们的文章里面,我们总能看到他们“无言的哀戚”,但是或许回不去的故乡,才是他们心底最无法割舍的地方。  作为土生土长的绍兴人,我的家乡有两个属于城市独有的标签,一是绍兴酒,
期刊
前不久LouisVuitton在上海举行的2021春夏发布会吸引了全国大多数名人出席,但因为品牌对中国风即是“浮夸”的刻板印象,而备受吐槽。  Armani先生一直以来都对东方文化情有独钟,Armani Privé在2015春夏高定时装周上发布的“竹韵”系列便是一次对于东方美作出成功尝试的典范。以水墨翠竹为灵感创作出的竹韵的Armani Privé系列,清雅傲然中散发出凝神禅意,不一样的优雅迷人。
期刊
理查德·柯蒂斯电影中的伦敦最具轻盈感,品味他的电影就像尝一颗甜度不浓不淡的糖果,那种滋味或许不会让人欢呼雀跃但总会让人会心一笑。  塞缪尔·约翰逊说道“如果你厌倦了伦敦,你就厌倦了人生,因为生活所能给你的一切,伦敦都有。”  每一座城市都有它应有的模样,循着自身成长的轨迹凝结出特定的气质。伦敦作为英国的首都,它散发的英伦风情拥有最纯正的血统,它脉络里的红色既寓意了伦敦的富庶也意化其复杂的历史形态(
期刊
真切地感受生活,独立于外界附加的喧嚣想象与话题之外,昆凌希望自己成为外表柔软、内在强韧的人,自信并且时时保持新鲜感,“而表演就是一种释放,”她说。  摄影:江民仕形象&编辑:Aruan化妆:JennyLin@蓝奇工作室发型:Una-fourhairconcept采访&撰文:景鑫执行造型:CindyLee造型协助:YijiaHuang、小蝸  摄影:江民仕  拼色针织毛衣  Longchamp  拼
期刊
帕慕克见证了伊斯坦布尔现代版的“废墟化”过程,所以他直言不讳,认为伊斯坦布尔只剩下“失落的繁华梦”和“昔日传奇梦”,使得他有机会在废墟之上构建同废墟一样本质与恒久的东西。  我来到了帕慕克的伊斯坦布尔,在清真寺的宣礼声中醒过来,窗外是博斯普鲁斯海峡。  在我去伊斯坦布尔之前,就已经读过了那本奥尔罕·帕慕克的《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灰色的书封一度让我以为伊斯坦布尔的天空就是黯淡不明的灰暗。
期刊
HOLGA出来的照片往往是大梦一场的偏白、偏黑或偏红,威尼斯也是不可预测的、看不见的城市,大梦一场宛如漂浮在卡尔维诺小说之海的一个中心漩涡。  乍见就体现出卡尔维诺在《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里推崇的五种能力之二种:轻逸(lightness)与迅捷(quickness)。进而细看,其余三种也跃然而出:确切(exactitude)、易见(visibility)、繁复(multiplicity)。  去去
期刊
“他就是纽约的化身,坚强,充满幻想。黑框眼镜后面是他如丛林豹一般散发的魅力。”  ——《曼哈顿》  电影《曼哈顿》的开头,主人公艾萨克有一句台词,“他就是纽约的化身,坚强,充满幻想。黑框眼镜后面是他如丛林豹一般散发的魅力。”事实上,这段话放在伍迪·艾伦身上也再合适不过了。作为擅长拍城市形象的导演之一,伍迪·艾伦喜欢拍城市电影,大部分的故事背景都设在纽约,尤其是曼哈顿。从《安妮·霍尔》(197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