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校友会为公益性组织,促进高校及校友之间沟通交流,但社会化功能开发较少。本文通过分析校友会人员素质及能力等方面优势,展示校友会社会化的价值及意义,为进一步利用校友会长处,实现其社会化功能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高校校友会;社会化功能
长期以来,高校校友会仅仅以建立校友与母校的桥梁为最终目的,基本能够实现校园文化的传播与满足校友归属感。高校校友有着受过高等教育的经历,在社会中多数身处重要位置,同时综合素质较高。高校校友会作为校友联系桥梁,掌握丰富资源,对于沟通学校与社会,发挥社会化功能有着独特的优势。
1.高校校友会社会化功能现状
1.1正式注册登记高校校友会数量较少,社会化功能利用受限。
当今社会中高校校友会存在数量很多,但由于起步较晚、注册门槛高、发展慢,注册在案的校友会数量极少。高校校友会未注册之前仅为自发的非盈利性社会组织,受到的社会认可度低,因而引起社会化功能受限。
1.2正式注册的校友会社会化功能开发较少。
正式注册的高校校友会社会化职能运用意识不强。总结当今社会中存在的学校校友会,仅仅有很少一部分在章程中提高社会服务化职能,且在实际操作中更难执行。高校校友会发展目的还停留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工作停留对学校与校友之间贯穿联系层次,未进一步发展对产生社会化作用。
2.高校校友会发挥社会化功能的优势
高校校友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素质人才,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在工作岗位上都有个人特殊的成绩与成就,成为社会中上层次。校友们掌握着社会中较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多方面资源,为高校校友会社会化功能的发挥奠定基础。高校校友会掌握多种资源,承接社会发展的任务,并在此过程中再次吸引更多的资源,形成高校与社会对接的良性循环,产生多赢的社会化功能效果。
高校校友会通过日常工作,帮助校友对母校产生回忆。同时,校友对于曾经学习过的母校有着特殊的情感,对于母校的文化与发展有着强烈的关注[1]。校友在参加校友会营造“回家”的感觉过程中,对母校的热爱与眷恋更容易促使其对母校社会化发展的支持。在高校数量逐渐增多,发展竞争压力增大的当今社会,高校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支持。校友们能够为母校的发展献力献策,更是校友们成就感产生的源泉。
同时,高校校友会的公益性是高校校友会开发社会化功能的重要保证。高校校友会是学生自发组织的,以相互交流、沟通、分享、互助为主要目的的公益性社会组织。没有盈利,则会更迅速取得社会各界的信任及认可。同时,高校校友会有自己合理的规章制度,对身处其中的校友不断限制,杜绝了校友会发展偏离正轨的可能性。高校校友会通过在社会中的公益性地位,可以更容易了解更多的社会发展规律,为高校校友会社会化迅速发展提供了保证。
3.高校校友会开发与利用社会化功能的方式
3.1高校校友会注册合法化。高校校友会需要提高对注册的认识,关注社会对自发组织的认可标准与审核要求,按照标准及要求管理及调整高校校友会,提高高校校友会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将高校校友会建设成为既可以服务学校和校友,又能够承接社会服务,发挥社会化功能的合法组织。
3.2高校校友会加强学习,提高开发与利用社会化功能的能力。社会组织虽是独立于政府和市场的“第三只手”,但其发展离不开政府的一道、培育和规范[2]。高校校友会的管理模式及综合服务能力需要不断学习与提高,在学习与进步的同时,校友会接触的社会化人员及任务不断增多,更促进高校校友会综合能力的进一步提高。“打铁还需自身硬”,有了足够的服务能力和服务对象及服务内容,才能够不断向社会化功能的充分开发靠近。
3.3社会各界给予校友会社会化功能的重视与支持。高校校友会的发展与进步,最终目的是整合资源共同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高校校友会的发展可以分担政府部门社会方面的压力,与多部门合作从而共同完成社会任务。高校校友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因此理应受到政府及社会各界的重视。高校校友会承担更多的职能,承担更多的任务,相应促进社会认可度的提高,形成良性循环。
3.4政府部门加强评估,推动高校校友会社会化建设。高校校友会是政府部门有利的工作抓手,因此,建议政府部门加强对高校校友会的质量评估,完善评估标准,简化评估流程,从而促使社会化功能利用优异的高校校友会脱颖而出,形成榜样作用,带动高校校友会的良性发展。
总结
高校校友会目前发展职能单一,对其社会化功能的开发及利用普遍存在短板,甚至意识浅薄。高校校友会应该提高社会化功能的认识,意识到社会化发展的影响及意义,提高重视。同时使用各种方式促进社会化功能的开发,充分发挥高校校友会人力、物力、财力的优势,整合资源,打造社会、高校、校友三方面多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强化我国高校校友会承担社会服务功能初探[J].现代教育科学,2017,6:42-45
[2]王石.社会组织发展应培育与监督并重[N].海南日报,2013,5(22)
作者简介
强润东(1990-),河北唐山人,碩士,助教,研究方向:就业指导
通讯作者:汪丽聪(1987-),辽宁大连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医学教育研究与管理,邮箱:wanglicong0614@163.com
(作者单位:1.大连医科大学招生与就业处;
2.大连医科大学医学教育研究所)
关键词:高校校友会;社会化功能
长期以来,高校校友会仅仅以建立校友与母校的桥梁为最终目的,基本能够实现校园文化的传播与满足校友归属感。高校校友有着受过高等教育的经历,在社会中多数身处重要位置,同时综合素质较高。高校校友会作为校友联系桥梁,掌握丰富资源,对于沟通学校与社会,发挥社会化功能有着独特的优势。
1.高校校友会社会化功能现状
1.1正式注册登记高校校友会数量较少,社会化功能利用受限。
当今社会中高校校友会存在数量很多,但由于起步较晚、注册门槛高、发展慢,注册在案的校友会数量极少。高校校友会未注册之前仅为自发的非盈利性社会组织,受到的社会认可度低,因而引起社会化功能受限。
1.2正式注册的校友会社会化功能开发较少。
正式注册的高校校友会社会化职能运用意识不强。总结当今社会中存在的学校校友会,仅仅有很少一部分在章程中提高社会服务化职能,且在实际操作中更难执行。高校校友会发展目的还停留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工作停留对学校与校友之间贯穿联系层次,未进一步发展对产生社会化作用。
2.高校校友会发挥社会化功能的优势
高校校友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素质人才,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在工作岗位上都有个人特殊的成绩与成就,成为社会中上层次。校友们掌握着社会中较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多方面资源,为高校校友会社会化功能的发挥奠定基础。高校校友会掌握多种资源,承接社会发展的任务,并在此过程中再次吸引更多的资源,形成高校与社会对接的良性循环,产生多赢的社会化功能效果。
高校校友会通过日常工作,帮助校友对母校产生回忆。同时,校友对于曾经学习过的母校有着特殊的情感,对于母校的文化与发展有着强烈的关注[1]。校友在参加校友会营造“回家”的感觉过程中,对母校的热爱与眷恋更容易促使其对母校社会化发展的支持。在高校数量逐渐增多,发展竞争压力增大的当今社会,高校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支持。校友们能够为母校的发展献力献策,更是校友们成就感产生的源泉。
同时,高校校友会的公益性是高校校友会开发社会化功能的重要保证。高校校友会是学生自发组织的,以相互交流、沟通、分享、互助为主要目的的公益性社会组织。没有盈利,则会更迅速取得社会各界的信任及认可。同时,高校校友会有自己合理的规章制度,对身处其中的校友不断限制,杜绝了校友会发展偏离正轨的可能性。高校校友会通过在社会中的公益性地位,可以更容易了解更多的社会发展规律,为高校校友会社会化迅速发展提供了保证。
3.高校校友会开发与利用社会化功能的方式
3.1高校校友会注册合法化。高校校友会需要提高对注册的认识,关注社会对自发组织的认可标准与审核要求,按照标准及要求管理及调整高校校友会,提高高校校友会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将高校校友会建设成为既可以服务学校和校友,又能够承接社会服务,发挥社会化功能的合法组织。
3.2高校校友会加强学习,提高开发与利用社会化功能的能力。社会组织虽是独立于政府和市场的“第三只手”,但其发展离不开政府的一道、培育和规范[2]。高校校友会的管理模式及综合服务能力需要不断学习与提高,在学习与进步的同时,校友会接触的社会化人员及任务不断增多,更促进高校校友会综合能力的进一步提高。“打铁还需自身硬”,有了足够的服务能力和服务对象及服务内容,才能够不断向社会化功能的充分开发靠近。
3.3社会各界给予校友会社会化功能的重视与支持。高校校友会的发展与进步,最终目的是整合资源共同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高校校友会的发展可以分担政府部门社会方面的压力,与多部门合作从而共同完成社会任务。高校校友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因此理应受到政府及社会各界的重视。高校校友会承担更多的职能,承担更多的任务,相应促进社会认可度的提高,形成良性循环。
3.4政府部门加强评估,推动高校校友会社会化建设。高校校友会是政府部门有利的工作抓手,因此,建议政府部门加强对高校校友会的质量评估,完善评估标准,简化评估流程,从而促使社会化功能利用优异的高校校友会脱颖而出,形成榜样作用,带动高校校友会的良性发展。
总结
高校校友会目前发展职能单一,对其社会化功能的开发及利用普遍存在短板,甚至意识浅薄。高校校友会应该提高社会化功能的认识,意识到社会化发展的影响及意义,提高重视。同时使用各种方式促进社会化功能的开发,充分发挥高校校友会人力、物力、财力的优势,整合资源,打造社会、高校、校友三方面多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强化我国高校校友会承担社会服务功能初探[J].现代教育科学,2017,6:42-45
[2]王石.社会组织发展应培育与监督并重[N].海南日报,2013,5(22)
作者简介
强润东(1990-),河北唐山人,碩士,助教,研究方向:就业指导
通讯作者:汪丽聪(1987-),辽宁大连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医学教育研究与管理,邮箱:wanglicong0614@163.com
(作者单位:1.大连医科大学招生与就业处;
2.大连医科大学医学教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