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来源 :学子·教育新理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LoverQL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期,“微课程”模式比较流行,是指教师按照新课标要求,以教学视频为关键载体,合理利用教学资源进行教学的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一改传统课堂的粉笔黑板教学模式,使教学更加生动立体,可以广泛应用到教学中。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微课程”这一比较有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进行更多的自主化学习,不断完善高中地理教学。在本文中,笔者对于“微课程”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一、通过课堂资源演示,生动再现地理过程
  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学生因为受到时空的限制,而且认知能力有限,很难理解和接受教师对于一些地理现象的讲解。鉴此,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程,通过课堂相关资源展示,使课堂教学中的重、难点由抽象变得具体直观,通过生动地再现地理活动过程,激发学生探索发现的热情,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效率。
  例如:在讲解“昼夜长短”这一教学重、难点时,教师过去一般都是通过让学生观看一些地理挂图、地理模型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想和理解去掌握书上的相关地理知识。但是对于有些地理现象和知识,比如“昼夜长短”,不太容易理解,仅由一些平面图和模型并不能激发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促进学生形成一个全面的认识。此时,教师便可以利用“微课程”直观地对昼夜长短随太阳直射点的周期变化进行展示,使学生能够主动去观察昼夜长短的变化原因,积极动脑动手,总结出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地球公转的动态立体图,逐渐形成对相关现象正确的认识,深入理解地理知识点,掌握好课堂所学,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延伸拓展地理知识,巩固学生课上所学
  地理课本上的知识点有的比较浅显易懂、便于识记,而有的则需要学生理解记忆,而非死记硬背。但是课本却又没有提供很多相关的阅读材料和资源,因此,教师可以依靠微课程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巩固课本上的相关知识,开阔学生眼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同时,教师在考虑不同层次学生水平提升时,也可利用微课程作为枢纽调节,通过设置一些不同难度和层次的问题,帮助不同的学生收获知识,取得进步,满足学生相应的课程学习需求。
  比如,对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微课,有一些地理方面悟性比较好的同学,四节课下来后便可以灵活掌握了,这时其他的学生还在继续进行学习。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可以给这些学生安排一些其他任务,让他们先行自学下节课的微课知识或者通过微课了解有关本课所学的一些拓展知识,帮助他们更好地巩固所学,开阔自己的视野。再比如,每堂课教师都要对所讲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重新梳理课上的地理知识。但是,一堂课下来,由于学生的能力参差不齐,掌握的知识点并不相同。鉴此,教师便可以采用微课来调节,让学生哪里不会看哪里,最后再选派一名同学复述一下本堂课的重点和难点,最后达到全班同学基本上都能全面掌握所学的教学效果。
  三、精心设计微课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由于“微课程”的教学过程完整简短,教师要精心设计每个教学环节,主要部分是地理教学问题导入,教学内容的安排,学生探讨活动的设置等环节。微课程大概在十分钟左右,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听课状态,把握好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和教学时间,为此,作者经过实践和调研,提出以下经验与大家分享。
  首先,课堂教学导入要迅速,能让学生集中注意力,马上投入课堂学习。地理微课的教学导入方式很多,例如:设置相关问题导入;从学生以前学过的地理知识导入;通过一些地理现象的图片、影像、动画导入等等。比如,在讲解《地球的运动》时,教师可以在微课程视频“昼夜交替”中,利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现象引入课题。
  其次,教学内容线索必须清晰。地理微课教学是对某一重要知识点进行展开演示,必须要有一条主线索,将主干框架、重、难点凸现出来,使学生理解本课的知识点,形成对某一地理现象或者地理活动的系统认识,切实掌握教师讲解的知识点。在对相关技能进行指导教学时,要明确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并在讲解过程中鼓励学生提问,进行相关答疑。比如,在对“昼夜交替”进行微课教学时,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是学生明白“昼夜交替”这个现象的概念、产生的原因和具体的规律。在设计微课时,便要从这三个方面进行构思,将有趣的图片和影像穿插进去。
  另外,注意微课结尾要尽量精致简洁。由于教学时间有限,在进行知识点小结时,教师要切实设计好总结思路,帮助学生梳理清课上的知识点,进一步加深对课上所讲解的知识的印象。比如,教师在讲解完昼夜交替这一现象时,可以给学生限时间讨论,最后派出一名代表对昼夜交替的概念、成因和规律进行清晰的总结。
  (作者单位:江苏省建湖县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正>教育心理学理论认为,影响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的因素是多元的。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育理念、学习内容、教师水平以及学生素质,均是影响学生学业的重要因素。其中,以智
期刊
数学思想作为数学学习的核心,蕴含于数学知识中,却又超出我们所学的数学知识。教材内容和试题的改变,对教学方法的影响是积极的,也就决定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以数学思想为指导整体把握数学课本各部分知识的联系,要争取实现优化学生思想,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教学目标。  从我们对数学思想的认识不难看出,数学思想是一种抽象概括而又隐蔽性的知识,是无法从教材的具体内容中直接获取的。这就需
基于耕地质量等级评价的产能核算,是基于耕地分等成果,利用耕地生产能力与土地自然因素、土地利用情况三者之间的函数关系,计算耕地理论产能、可实现产能和实际产能的数量以
目的:对比观察头孢哌酮/舒巴坦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头孢哌酮/舒巴坦与替加环素联合治疗耐多药鲍曼不动杆菌(multidrug-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MDRAB)肺炎的临
为了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绿色建筑领域得以快速发展,通过分析绿色建筑增量成本,可保证对其经济效益有明确评价。本文主要围绕全寿命周期下绿色建筑增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是一项基础内容,也是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在教学中,我对写作教学进行了系统性的培养,总结出了循序渐进的写作教学方法三部曲,让学生在小学阶段能够牢固基础,明晰思路,为今后的写作铺好道路。  一、积累,丰富词汇  积累是写作的基础,是“血肉”,丰富的词汇能够让文章更加的充实和饱满。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积累时缺少主动意识和耐心,大部分学生都仅仅能在老师的布置下记录经典词句,很少
为了探讨电子雷管在降低爆破振动和改善岩石破碎效果方面的作用机理,基于地震波传播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给出了孔间毫秒延时时间的计算公式。根据目前国内露天矿生产实际,设计
目的:探讨基于加权TOPSIS法的药学干预对多西他赛处方合理率的影响,通过建立多西他赛的药学干预标准,为其临床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7—12月肿瘤内科多西
<正>随着现代教育事业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融合,新型高效的多媒体技术在现代小学数学教育中运用的频率和范围变得越来越广。文章从多媒体技术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
【正】心理学上指出,"兴趣是人们爱好某种活动或力求认识某种事物的倾向。"人的注意力很奇妙,人们感兴趣的事物通常会被优先注意到,并且人们会去积极探索它。爱因斯坦有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