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师专业发展的加速,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成为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词,也成为中小学师资培训的关键词。培养具备高级素质、专业精神和创新思维的教师,其重要的前提和基点是师德的培养。为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扎根中国与融通中外相结合的培训思维,探寻教师专业发展的“中国式”方略,海淀教育书院(即敬德书院)通过会讲、论辩等方式,在书院学术课程设置和教育培训过程中,采取观察、访谈等方法,调研中小学师德建设现状,梳理中国古代师道相关文献,在师资培训中以师道养师德,以师德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有人认为,书院教育就是传统文化教育,书院师资培训只能从儒学经典、蒙学诗词等文化资料中整合课程资源。这样的看法无疑是片面的。以清代同治、光绪年间的格致书院为例,它的教学就是“以西学为主,而旁及时事、洋务,然史论亦在所不废”。可见,书院教育的中西融通早有先例。
在当前社会、生活背景下,書院对中小学传统文化教师的培训要落到实处,应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制订培训计划,在涵养师德方面实施培训方案,整理中国古代师道资料,梳理国外教师专业发展理念,这对把握师资培训的关键点很有价值。
第一,国外教师专业发展理念比较注重教师的逻辑思维、理性素养和智能素质。相比较而言,中国传统文化更加重视教师的道德素养、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即所谓:“善为师者,既美其道,又慎其行。”所以,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下的教师,主要是“人师”。“人师”不仅要尊重学生,因材施教,更要循循善诱,教人做人。故此,书院的“儒学简史”“春秋左传”等学术课程在作业设计和学分分配上,充分考虑教师的逻辑素养和知识积累;在讲义设置和课件制作上,则尊重专家教授的意见,将孔、孟、荀等人关于道德修养和教师德行的观点尽量全文录入。
第二,欧美文化中的教师更强调个体的自主权利与发展,会基于教师个人意愿成立“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强调个人本位的学习。而中国传统文化虽然注重“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但它的逻辑起点是“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更强调集体对教师发展的作用,重视组织化学习和“父兄师友之间相期相督”。因此,书院师资培训注重搭建论辩平台和群体共同探讨,开设了以“知行合一与教师德性”“传统师道的现代践行”等为主题的会讲课程。
第三,欧美文化背景中的师资培训注重教师的职业责任,强调教师个人价值观的实现。而中国传统文化更强调教师的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古代教师的重要职责是“传道”,这个“道”主要指儒家道统,不仅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且追求“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因此,书院课程中开设相关讲座,寄望教师能体悟“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矣!”
在价值观念冲突比较激烈的社会转型期,师德不只是教师自身的问题,也是同社会进步相关的问题。可以说,每位教育工作者都有自己从教的动机与想法。而师道作为同教师履职相关、正当、不可或缺的行为的价值判断,其判断尺度只有得到个人良心的支持,才能成为衡量教师职业行为的道德标准。否则,师德就很可能沦为行政纪律的别名。因此,对师德的调研,交流、访谈、倾听是必不可少的方式。
在书院特有的平静氛围里,在书院课程单纯的学术环境中,教师更容易敞开心扉,与书院主讲专家和教研人员从教师发展的角度共话师德。以海淀教育书院《左传》研读班、《儒学简史》班、《诗经》研读班为例,这几个班平均有超过50%的教师学历为硕士及以上,其余教师全为本科。这些教师在学术班的学习之余,还会参加“儒家文化与教师幸福”“古典诗词与家国情怀”等书院论坛。他们对自身修养有着较高的要求。调研表明,参加书院师资培训的教师,多数在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等方面堪称模范。师德、师风的整体态势是积极而健康的。
但在一些具体问题上,依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首先,追名逐利。一些教师认为,“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他们将教育视为取利的手段,在工作中重名、重利,一定程度上对教育质量产生影响。其次,职业情怀弱化。一些教师对本职业没有强烈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喜欢学校工作环境和工作方式的教师,随着学历的增高而递减。令人诧异的是,教龄越长,对教育工作的热爱程度越低。最后,学术道德不被重视。中小学教科研中,教师反映的最多的学术问题是剽窃、抄袭。部分教师虽然在入职前接受了高校系统的学术道德的培养,但在进入中小学后,反而放松了对学术道德的重视,导致一些教科研成果很难推广下去。
可见,师德建设依然是一个紧迫的话题。只有当他律的师道充分转化为自律的师德后,教师才能以自觉的心态循规蹈矩,达到“心不可劫而使易意”的地步。
众所周知,人不仅有低层次的物质性需要,而且有高层次的精神性需要,即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的满足。人的需要决定人的行为,并且只有当高层次需要得到有效满足时,才能产生更大的激励力量。而学术研究正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生活,它带给教师的滋养是长久有效的。
首先,以浅持博。教师专业发展是“知、情、意、行”的联动过程。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师德培养,可以说是这四方面共同改善的过程。这种改善最先来自“知”的拓展。而中小学教师由于各方面的影响,很难给学术研究安排出大量的时间。那么,通史、简史类课程相对读经课程,就是更加高效的培训课程。当教师了解了先秦、两汉、宋明等儒学的发展状况,当他们对历代儒家有所了解时,就会根据自身兴趣选择一个流派或者儒家入手,开展研究活动,慢慢突破,发挥至群书入门的途径,真正实现以浅持博,并由“知”的量变积累引起“情、意”的改变,最终带来“行”的变化,从而在教学工作中践行对师道的理解。
其次,以古持今。“持古之道,以驭今之有”,意味着古为今用,借古开今。传统师道所提倡的理念,如“有教无类”“当仁,不让于师”“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等,对今天涵养师德依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能从根本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表明,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存在“冰山效应”,研究者总是把目光聚焦在教学问题和技能上,如同看见海平面上的冰山一角。但是学校的组织特征、人际模式等也会对教师产生巨大影响,犹如海平面下的更大冰山。传统师道着眼于“人”,着眼于“心”,能使教师在修养自身的同时,改善人际关系、工作模式等,从而在专业发展的同时兼顾德业的精进。从这个角度出发,书院不仅是传承师道的重要阵地,而且是培养师德的重要场所。
最后,以一持万。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需要学生参与的过程。师德的培养同样离不开学生的参与,正如古代书院的学规,经常出现“院长与诸生约”的字样。但在实践中,人们常常把学生视为“受教育者”,不会将其视为教师发展和师德培养的助推者。实际上,离开学生,人们便无法认清教师发展的本质,所谓师德也成了“无根之木”。故此,只有在实践中真正重视学生,借助学生的力量,让学生成为涵养师德的关键人物,成为教师“以一持万”中的“一”,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万”,让古代师道真正传承下去。
弘道明德,公心求是,用知识和修养观照教师主体身份的构建,用经典和文化启发教师修德的自觉意识。书院教育将通过长期的课程实践,力求改变教师原有的文化思维模式,使其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文化心理结构,从而不断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
(作者单位:北京海淀教育书院)
责任编辑:孙建辉
一、美道慎行:从文献中梳理课程资源
有人认为,书院教育就是传统文化教育,书院师资培训只能从儒学经典、蒙学诗词等文化资料中整合课程资源。这样的看法无疑是片面的。以清代同治、光绪年间的格致书院为例,它的教学就是“以西学为主,而旁及时事、洋务,然史论亦在所不废”。可见,书院教育的中西融通早有先例。
在当前社会、生活背景下,書院对中小学传统文化教师的培训要落到实处,应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制订培训计划,在涵养师德方面实施培训方案,整理中国古代师道资料,梳理国外教师专业发展理念,这对把握师资培训的关键点很有价值。
第一,国外教师专业发展理念比较注重教师的逻辑思维、理性素养和智能素质。相比较而言,中国传统文化更加重视教师的道德素养、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即所谓:“善为师者,既美其道,又慎其行。”所以,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下的教师,主要是“人师”。“人师”不仅要尊重学生,因材施教,更要循循善诱,教人做人。故此,书院的“儒学简史”“春秋左传”等学术课程在作业设计和学分分配上,充分考虑教师的逻辑素养和知识积累;在讲义设置和课件制作上,则尊重专家教授的意见,将孔、孟、荀等人关于道德修养和教师德行的观点尽量全文录入。
第二,欧美文化中的教师更强调个体的自主权利与发展,会基于教师个人意愿成立“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强调个人本位的学习。而中国传统文化虽然注重“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但它的逻辑起点是“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更强调集体对教师发展的作用,重视组织化学习和“父兄师友之间相期相督”。因此,书院师资培训注重搭建论辩平台和群体共同探讨,开设了以“知行合一与教师德性”“传统师道的现代践行”等为主题的会讲课程。
第三,欧美文化背景中的师资培训注重教师的职业责任,强调教师个人价值观的实现。而中国传统文化更强调教师的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古代教师的重要职责是“传道”,这个“道”主要指儒家道统,不仅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且追求“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因此,书院课程中开设相关讲座,寄望教师能体悟“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矣!”
二、务本求真:在交流中调研师德现状
在价值观念冲突比较激烈的社会转型期,师德不只是教师自身的问题,也是同社会进步相关的问题。可以说,每位教育工作者都有自己从教的动机与想法。而师道作为同教师履职相关、正当、不可或缺的行为的价值判断,其判断尺度只有得到个人良心的支持,才能成为衡量教师职业行为的道德标准。否则,师德就很可能沦为行政纪律的别名。因此,对师德的调研,交流、访谈、倾听是必不可少的方式。
在书院特有的平静氛围里,在书院课程单纯的学术环境中,教师更容易敞开心扉,与书院主讲专家和教研人员从教师发展的角度共话师德。以海淀教育书院《左传》研读班、《儒学简史》班、《诗经》研读班为例,这几个班平均有超过50%的教师学历为硕士及以上,其余教师全为本科。这些教师在学术班的学习之余,还会参加“儒家文化与教师幸福”“古典诗词与家国情怀”等书院论坛。他们对自身修养有着较高的要求。调研表明,参加书院师资培训的教师,多数在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等方面堪称模范。师德、师风的整体态势是积极而健康的。
但在一些具体问题上,依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首先,追名逐利。一些教师认为,“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他们将教育视为取利的手段,在工作中重名、重利,一定程度上对教育质量产生影响。其次,职业情怀弱化。一些教师对本职业没有强烈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喜欢学校工作环境和工作方式的教师,随着学历的增高而递减。令人诧异的是,教龄越长,对教育工作的热爱程度越低。最后,学术道德不被重视。中小学教科研中,教师反映的最多的学术问题是剽窃、抄袭。部分教师虽然在入职前接受了高校系统的学术道德的培养,但在进入中小学后,反而放松了对学术道德的重视,导致一些教科研成果很难推广下去。
可见,师德建设依然是一个紧迫的话题。只有当他律的师道充分转化为自律的师德后,教师才能以自觉的心态循规蹈矩,达到“心不可劫而使易意”的地步。
三、师严道尊:在学术里涵养师德师心
众所周知,人不仅有低层次的物质性需要,而且有高层次的精神性需要,即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的满足。人的需要决定人的行为,并且只有当高层次需要得到有效满足时,才能产生更大的激励力量。而学术研究正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生活,它带给教师的滋养是长久有效的。
首先,以浅持博。教师专业发展是“知、情、意、行”的联动过程。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师德培养,可以说是这四方面共同改善的过程。这种改善最先来自“知”的拓展。而中小学教师由于各方面的影响,很难给学术研究安排出大量的时间。那么,通史、简史类课程相对读经课程,就是更加高效的培训课程。当教师了解了先秦、两汉、宋明等儒学的发展状况,当他们对历代儒家有所了解时,就会根据自身兴趣选择一个流派或者儒家入手,开展研究活动,慢慢突破,发挥至群书入门的途径,真正实现以浅持博,并由“知”的量变积累引起“情、意”的改变,最终带来“行”的变化,从而在教学工作中践行对师道的理解。
其次,以古持今。“持古之道,以驭今之有”,意味着古为今用,借古开今。传统师道所提倡的理念,如“有教无类”“当仁,不让于师”“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等,对今天涵养师德依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能从根本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表明,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存在“冰山效应”,研究者总是把目光聚焦在教学问题和技能上,如同看见海平面上的冰山一角。但是学校的组织特征、人际模式等也会对教师产生巨大影响,犹如海平面下的更大冰山。传统师道着眼于“人”,着眼于“心”,能使教师在修养自身的同时,改善人际关系、工作模式等,从而在专业发展的同时兼顾德业的精进。从这个角度出发,书院不仅是传承师道的重要阵地,而且是培养师德的重要场所。
最后,以一持万。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需要学生参与的过程。师德的培养同样离不开学生的参与,正如古代书院的学规,经常出现“院长与诸生约”的字样。但在实践中,人们常常把学生视为“受教育者”,不会将其视为教师发展和师德培养的助推者。实际上,离开学生,人们便无法认清教师发展的本质,所谓师德也成了“无根之木”。故此,只有在实践中真正重视学生,借助学生的力量,让学生成为涵养师德的关键人物,成为教师“以一持万”中的“一”,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万”,让古代师道真正传承下去。
弘道明德,公心求是,用知识和修养观照教师主体身份的构建,用经典和文化启发教师修德的自觉意识。书院教育将通过长期的课程实践,力求改变教师原有的文化思维模式,使其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文化心理结构,从而不断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
(作者单位:北京海淀教育书院)
责任编辑:孙建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