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内蒙古民生发展的新思路

来源 :北方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xh8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民族地区民生问题关系到国家安全稳定 (一)民生问题关系到民族问题
  民生关乎民心,民心关乎政权根基。对于少数民族地区来说,民生问题更多地和民族问题联系在一起,意义深远而重大。民生问题是最大的民族问题,民族问题的解决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民生的建设步伐,民生的改善和保障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前提,民生问题直接关系到民族团结、地区稳定。作为北部边疆的少数民族地区,内蒙古的经济社会发展、和谐稳定和民族团结对于全国的发展和稳定具有重大意义。内蒙古毗邻蒙、俄国家,连通亚欧,多个民族与国外同一民族相邻而居,在我国对外开放总体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又是抵御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前沿。
  (二)民生问题关系到政治问题
  要把经济问题和地区的政治稳定结合起来,把民生问题提到政治的认识高度。民生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多是政治问题,是关乎一个执政党为谁执政的问题,也关乎一个政党是否拥有牢固的政治资源和能否长治久安的问题。当前,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最根本的问题是发展相对滞后。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民生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解决人民的衣、食、住、行以及治病教育等问题,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才能在任何时候都能稳固执政地位。
  二、健全民生发展的基本保障机制
  (一)民主式的保障机制
  民生的改善和保障离不开民主的发展。要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等形式,确保各级政府关注并改善民生。一要运用选举权,把能为群众办实事,体恤民情、关心民生的干部选上来。二要运用民主决策参与权,使一个地方政府的政策更多地关注群众的民生生计,完善公共决策的社会公示制度、公众听证制度和专家咨询论证制度,通过扩大公众参与程度来保障民生。三要运用民主监督权,使政府的行为不偏离执政为民的轨道。探索完善督查协调机制,加强绩效评估和行政问责,确保中央和自治区重大民生决策的执行力和公信力。四要畅通利益诉求机制,健全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完善信访制度,注重民生方面的民意收集与信息反馈,落实领导干部接待群众、联系群众制度。充分发挥互联网通达社情民意新渠道作用,积极回应社会关切。通过利益诉求机制,实现利益分配上的话语权,促使政府行为体现民意、关注民生、执政为民。
  (二)契约式的保障机制
  契约式保障机制更多体现了一种法治精神。要制定具体的民生指标,通过上下级政府签定民生目标责任书,群众和政府之间签定民生工程契约合同,以此督促民主目标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形成“倒逼机制”,保障民生。契约式的保障机制是以科学的政绩考核机制为前提的。要改变唯GDP论,不但要注重经济增长速度,也要考虑民生的改善和保障,使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在考核内容的设置上,不仅要考核经济指标,更要把居民收入、民生投入、就业、社会保障、社会稳定、安全生产等民生指标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加大考核权重。契约式是一种法治管理方式,它以法律为依据,体现法治理念。
  三、抓住制约民生改善的根本因素
  (一)民生取决于经济建设,经济为民生做大“蛋糕”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不把经济搞好,那个自治就是空的。”胡锦涛同志也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也是解决民族地区困难和问题的关键。”为了改善民生,必须大力发展地区生产力,增大经济总量。内蒙古作为民族地区要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切入点,坚持走“特色开发、绿色繁荣、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资源型工业、生态文化旅游业,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立足资源优势,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以特色优势资源的研究与开发为主攻方向,以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推进农业产业化、开发特色资源为重点,实施一批科技创新进步工程,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将会明显提升。
  (二)民生取决于经济政治体制机制,解决如何分割“蛋糕”问题
  一是改革现行的分配制度。在初次分配中要提高职工的报酬比例,在再次分配中要向民生方面倾斜,提高民众在国民分配中所占的比例。要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制,大幅度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与方向,不断加大民生投入,努力使再分配和最终分配更加公平。要通过财政体制改革,加大向基层特别是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经济落后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要合理统筹使用民生资金,用有限的资金最大限度地解决好事关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基本问题。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以及其他基本公共服务方面提高财政支出比例,突出解决就业再就业、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义务教育免学杂费和贫困生资助、扶贫、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等重大民生问题。
  二是要加大政府的宏观调控。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保障民生,使我们的经济运行不偏离民生的轨道。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差距,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体现以人为本和弥补市场公共产品供给失灵的重要制度安排,是解决民生问题的现实需要。应本着范围适中、标准适度的原则,在就业服务和基本社会保障等“基本民生性服务”方面,在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公共文化等“公共事业性服务”方面,在公益性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公益基础性服务”方面,在生产安全、消费安全、社会安全、国防安全等“公共安全性服务”方面,逐步实现均等化。
  三是建立廉洁公正的法制政府。要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切实解决利用公权、动用公共财力、依靠特许经营获得的垄断利润来提高少数人收入水平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收入再分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民生工作要增加透明度,加强监督管理,做到公正、公平,杜绝以权谋私。正如十八大所说,“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四、努力解决发展民生的“瓶颈”问题   (一)解决就业问题
  内蒙古经济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偏低,工业结构相对单一, 劳动密集型产业、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不足。这一状况不仅影响内蒙古经济发展的活力,也制约了就业。
  政府在解决就业问题的过程中,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教育,加大支持基础教育、高中教育的力度,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训和转移农村劳动力,提高农民工技术水平,为民族地区发展储备优质劳动力。通过调整经济发展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加工业、劳动密集型企业、民营企业、中小企业;通过城镇化建设集聚生产力要素,扩大就业;通过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对就业困难对象提供相应的政策扶持;通过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促进就业的联动机制。支持城乡群众自谋职业、自主创业,鼓励中小企业吸纳各族群众就业。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就业指导,强化职业技能培训,积极组织劳务输出,引导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或城镇转移。加强劳动执法,保障和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二)统筹城乡教育、医疗发展问题
  大城市拥有优势的教育资源、医疗资源,即使公共服务延伸到农村牧区,也难以在短时间内实现基本均等。统筹城乡发展任重而道远。 自治区一方面存在医疗资源缺乏问题, 另一方面城乡之间失衡严重。从医疗卫生机构设备来看, 其数量、质量的分布呈自上而下的倒三角形,专业人才的数量、质量分布与机构设备分布状况相同, 亦呈倒三角形。要进一步统筹城乡医疗卫生服务机制,放宽村民与居民就医看病的地域报销限制,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确保药物、医疗器械和医务人员的充足配置。通过加强不同层级和地域的公立医院竖向与横向定期交流、相互帮扶、对口援建以及远程医疗顾问,缩小地域及层级医院之间的医疗水平差距。引导医疗卫生资源向农村牧区倾斜,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面推进县级医院标准化建设,提高装备水平和救治能力,每个旗县至少有一所县级医院达到二级甲等标准;乡镇(苏木)全部实现“三个有”,即有一个规范化卫生院、有一支适应农村特点的医疗队伍、有一套基本检测设备;农村牧区(嘎查)努力实现“三个一”,即一个规范化卫生室、一名具备执业资格的医生、一套基本药物保障制度。
  “看病难”一直是影响农村牧区民生的重大问题。解决“看病难”的根本出路,一要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扩大农村牧区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提高农村牧区基本医疗保障管理服务水平,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二要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解决医药卫生资源分布不均的状况,增加乡(苏木)、村(嘎查)的医药卫生资源。
  由于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导致的教育不公平,主要表现为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资源配置不均衡。内蒙古地区城乡教育差别仍然很大,并随着教育资源的集中呈现扩大趋势。而这种差距除表现于基础设施外, 最显著的方面还在于师资队伍结构和质量。
  十八大报告指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要做到这点,一要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要着力促进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公平,积极推动建设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发展差距;二要落实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推进城乡间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继续加大对农村牧区的教育投入, 并有效管理和利用这些投入, 采取更为灵活的机制使农村牧区留住人才、吸引人才, 提升“两基”水平。培养有较高文化素质的新型劳动者。建立规范的公共教育资源向欠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边疆地区倾斜的机制,逐步缩小区域间教育发展差距。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研究室)
  责任编辑:康伟
其他文献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资本作为经济活动第一推动力的作用日益凸显,全球资本的快速流动直接影响各国的经济发展和资源配置,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发展均依靠大量引进资本。中国改革开放30年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推手之一就是世界各国资本的大量投入带来的发展动力和活力。1979-2012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达1.48万亿美元,而伴随这些资金引进的技术、人才等各类生产要素价值更是不可估量。  同样,引进外部资本对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培育一批拉动力强的消费增长点,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发挥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将内需对经济增长的作
5月21日,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发改委、自治区工商联主办,自治区发展研究中心承办的内蒙古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理论研讨会在呼和浩特举办。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长乌兰研
记者:设置“大河套经济区”是您长久以来的想法。您所指的“大河套经济区”的范围是什么,有何特点?姜月忠(以下简称姜):河套地区指内蒙古托克托县黄河上游地区,阴山以南、黄土高原和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权威。在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上提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任务中,再次强调要“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  根据现行宪法第5条的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
一、要经济还是要蓝天  2015年末,一条关于“北京雾霾主要是因为河北工业污染”的言论引爆网络。该观点指出,工业生产是雾霾第一大来源,北京想要蓝天,河北的工业生产就要停顿。而河北的经济也需要发展。饱受雾霾之痛的民众对于雾霾治理是有极大渴望的,但该言论将经济发展和雾霾治理形成了一组对立条件。回顾我国近些年来的发展状况,确实是高能耗高污染的工业贡献了大部分的GDP比重;从雾霾污染全国分布图来看,空气指
内蒙古的地域特点决定了对交通路网的要求极其复杂。“十二五”期间,内蒙古公路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但随着经济下行特别是煤炭市场持续低迷,中西部公路建设和运营遇到了前所未有的
我国金融领域存在着金融创新不足、金融民主化推进缓慢等问题,成为阻碍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之一。本文将在多角度分析成因的基础上,对解决我国金融市场显存问题、推动金融
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包括禁牧草原补助、草畜平衡奖励、牧草良种补贴和牧民生产资料补贴资金。我区自2011年开始全面实施为期5年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简称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或补奖机制),实施总面积为10.13亿亩草场,其中,5.48亿亩草原实施了禁牧,4.65亿亩草原落实草畜平衡制度,48万户牧民享受到了每户每年800元的牧民生产性补助(其中的自治区配套300元),146万户、534万农牧民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