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们记忆的长夜里,曾经有过许多明亮的经典文学的神灯,给过我们温暖、光明、幻想,还有智慧和力量。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每个人精神世界的一次次蜕变,那些神灯的光芒也渐渐变得遥远和朦胧。在我们不知不觉中时间和经验已将它们颠覆或重新整合。因此,重新擦亮记忆深处的那一盏盏神灯,重新寻回我们阅读记忆中的密码和感觉,才能进而完成自我精神的确认,找到我们精神栖居的家园。
一、面对恶搞文化的流行,应对文学经典常怀一颗敬畏之心
先看一下对名著的“恶搞”。网上曾流传过一套三国人物画,其中三国人物铁骨铮铮的男性人物全被女性化。据了解,该套插画根据三国游戏中较热门的“三国无双”改编,作者使用漫画手法将曹操、刘备、孙权、关羽等人物画成身形窈窕的女性,而且每张图配有人物名称注释。一本名叫《大话红楼》的书对《红楼梦》中的人物和情节的扭曲和篡改已经达到了“不能容忍的地步”。自称“老少皆宜”、有“开胃大餐、通便利尿”功效的这本书中,宝黛初会是宝玉“性骚扰”、跳脱衣舞的闹剧,大观园内众姑娘逢年过节都要穿着“比基尼”选美,黛玉成了“二奶”,宝钗有了外遇……如此对经典名著《红楼梦》的恶搞,可谓是集天下恶搞之大成。而如此的恶搞,并不是流传于网络或非法出版物,竟然是某出版社“向省新闻出版局提交的选题申请”,正规出版的“大话名著”系列。随着消费时代的到来,经典文本被“大话”化、“搞笑”化,我们的经典文本几乎被“大话”、“搞笑”遍了,比如“大话西游”、“水煮三国”、“孙悟空不是个好员工”、“沙僧日记”等等。在学生的课堂里,此类现象也时有发生,比如,“孔乙己告状”,将丁举人告上法庭,愚公也不再移山,而是搬家。《Q版语文》则以错位、拼凑、戏仿、调侃的方式消解了经典的“神圣”,颠覆了经典的“崇高”。
近来,又有学者说唐僧虚伪、诸葛亮奸诈、岳飞是奸臣、秦桧是忠臣、刘备无义、关公好色,等等。只要是代表了中华文化历史美好、智慧、勤劳、善良的人和物一概推倒,美的打成丑的,红的说成黑的,词语中甚至极尽辱骂、攻击之能事。现实恍恍惚惚,中心价值迷失,一切都处于不确定之中,或者一切都在随意组合,戏拟进一步成了肆意拼凑和狂妄出界,放弃重建,走向一种不知所终的“脱冕”游戏中。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其中蕴含着对历史的敬畏之心和对先人思想精髓的尊重之情,在积年累月的沉淀后,仍能让人静下心来,一读再读,一看再看。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温儒敏曾说:对经典解构与颠覆的倾向不可等闲视之。对权威与传统的轻蔑、歪曲与亵渎,并和商业操作结盟,导致社会“恶搞”成风,是一种文化病象。
与一般化的作品相比较,文学经典少了平庸而多了睿智,少了卑俗而多了高雅,少了纵欲而多了反省,少了肤浅而多了深刻,少了功利而多了旷达。经过时间的洗礼,文学经典如同陈年佳酿更醇更香,其沉淀的审美文化底蕴也更加丰厚,其承载着的真、善、美的内涵是没有时空限制的,对人的熏陶也将是永远的。英国作家乔治·吉辛曾生动地描述过文学经典对他的感动:“我始终把在儿童时代读古典作品与温暖的晴天联系起来。其实在儿童时代读这些书经常是下雨天,阴黑天与寒冷天,但这些事都被忘得一干二净了。……打开这些书,俯下身子闻闻书页的香味,我又回到童年时代的那一天了。我以小孩半畏惧、半快乐的战栗心情来阅读那不熟悉的书页。柔和的阳光照耀着书页,它永远存留于我心中。”这就是经典的魅力,它叫人敬畏,令人崇拜,让人怀念,使人崇高。它不仅给人知识,更给人以人性的温暖;它不但能引起人精神上的愉悦,也能引起人生理上的欢快,以至使它成为人生命中的一部分。
中国古人将书竖排印刷,由右至左,无标点,仿佛千军万马于其间,以戈矛遍野、排山倒海之势直面读者,令人望而生畏、脊背发寒,同时生出神灵般膜拜的神圣之感。难怪一代学问大家朱熹以读书的要求竞至于“耸起精神,树起筋骨,如有刀剑在后一般”。
以享乐主义为主流思想的社会,缺失的是对具备崇高、悲悯、优雅、美感、神圣、庄重、境界品性的经典的创作和阅读。经典至高无上,高山仰止,大海无穷,是时间的风雨吹打掉浮尘琐壤长久屹立于文明视野中不灭的景象。一味的喧嚣、热闹和嬉戏,只会败坏一代人的胃口,消蚀其趣味意志,萎顿其心智灵魂。对任何年龄阶段的读者来说,以经典阅读为基础的阅读,才算得上是理想的阅读。对经典的阅读应当成为每个好读者的核心部分。若自己的阅读将时尚文字作为全部,肯定是一种低质量的阅读。
一个逐渐缺失神圣感的时代,必定是萎靡和散漫的。一个不具备神圣的阅读这种文明行为的人,无望体验命运的波澜和高潮。
二、面对快餐文化的泛滥。应重返经典阅读之乡
随着电子媒体、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人们越来越多地处在音响与图像的包围之中,过去的那种“一书在手,乐而忘忧”的经典阅读方式也正被“读图”“读屏”的视听方式所替代。昔日文字文本的读者,现在则越来越多地倾向于从电影、电视的图像中获得审美体验,在网络的冲浪中获得信息。越来越多的经典文本被搬上了屏幕,在某种意义上说,“我们读过了某某经典”,实际上只是表示我们看过由某某经典著作改编的电影或电视剧。新一代的电视学者们,虽然也把眼光盯紧了经典,但是,轰轰烈烈的品《三国》和解《论语》行动,并未将数量庞大的读者引向经典本身。于丹的听众们走进书店,眼中仍然只有于丹,而非《论语》。
当然,在中学生的课堂里,经典文本还是以纸质的教材、书本的形式存在着,并且我们有专门的《课程标准》推荐了必读的经典书目,但是,即便这样,这些经典的文本有时并不能起到语言文字所应有的“经典”作用,因为,多媒体已经走进了课堂,学生对多媒体播放的多彩画面和立体声音响的兴趣明显浓于对以文字形态存在的经典文本的兴趣。甚至有人认为,那些以文字形式存在的经典文本所具有的教化功能,今天则完全可以被这些电子媒体所替代,罩在经典身上的光环完全可以除掉了。
图文书的形象性、直观性和通俗性,带来了阅读的简便和快捷,积极作用是应该肯定的。其负面影响是加剧了阅读的表层化,培养了一批表层化的读者,使快餐文化走向泛滥和无度。北京大学教授谢冕说:“今天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匆忙、快速的消费时代,物质的丰富和精神的匮乏形成强烈的反差。一大批浅薄、没有耐心的读者,完全没有耐心读经典。我担心,有一天,我们的耳朵将无法欣赏美妙的高雅音乐,我们的眼睛将无法欣赏梵高那美丽动人的金黄色。文学经典培养的是一代有趣味、有诗意的中国人,但这一切在慢慢失去。”
正是因为有了经典,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的语言文字藩篱才得以清除,不同种族和肤色的人类之间的思想和精神的虹桥才得以筑架,整个人类的思想和文明的天空才变得无限的辽阔和自由。有了他们,我们才充分享受到了阅读的幸福与快乐。阅读经典,就是和人类最优秀的 灵魂打交道,就是把一个人的生活和伟大的传统联系在一起。一个人的人文素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其本民族以及世界其他民族千古流传的经典作品的熟悉程度。意大利著名作家卡尔维诺曾说:“经典,不是说你读过没有,而是说你读过几遍。”对经典的阅读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质量。
文本阅读是不可缺少的。而阅读中国古代的经典,更应该成为今天的一种时尚。至于为什么要读中国的这些经典,我想主要是为了文化传承的需要。如果你不想完全抛弃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那么阅读代表自己文化传统的典范性文本,是承继传统的一种必要的方式。就个人的修养而言,阅读经典文本是使阅读者经历一番文化濡化的过程,它可以改变人的气质。古人、古贤、古书,都是传统文化积淀的代称,接触多了,势必使一个人的气质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很多人都发生气质的变化,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就会随之发生变化。所以阅读本民族的文化经典,在个人,可以变化气质;对社会而言,可以转移风气。
当然,现代社会是多元文化交错的社会,一个人不可能只接受单一的某一种文化。近百年来,西方强势文化影响于东方、影响于中国,是不争的事实。我们也无须拒绝这种影响。只是当我们接受异质文化的时候,应该收拾好自己文化的主体,打点好自己的文化精神,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融在一起,那才意味着新的文化的诞生。现在仍有很多人把现代化和“西化”完全等同起来,以为自己的文化传统无法和现代性相衔接,这是一种过时的看法。不应让这种看法成为我们的文化导向。
文学经典中所蕴藏的最原始、最本质的真、善、美的情感,是人类的精神家园,也是人类魂牵梦萦的东西。常读经典的过程,就是读者自我人格和灵肉震撼、体验的过程;就是读者通过经典达到与文学大师进行心灵交流的过程;也是个体生命通过对作品语言的解悟而进入另一个生命体之中,使作品的解释趋向自我理解的运动过程;也是通过感性愉悦而升华为理解生命本体、生命本真并获得个体精神解放的过程;更是人在人类精英灵魂与自我灵魂漫游中获得一种感悟而进入大生命的过程。常读文学经典的意义就在于它能在质的方面使人性获得极大的提高,能影响甚至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数千年来人类有幸拥有、了一批最伟大的经典文学作品,这是我们共同的记忆和幸福花园,我们将世世代代守护着它们。长期以来,阅读经典一直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信息社会我们需要“重返经典阅读之乡”。
三、面对低俗文化的调侃。应回到人,进行“人的教育”
近年来有些低俗话语开始在一些校园流传。“日照香炉烤鸭店,鸡鸭鱼肉在眼前。口水留下三千尺,一摸口袋没有钱。”“春眠不觉晓,处处蚊子咬……”像这样一些童谣,还可以列举一长串。你说它马上产生了多大的副作用吧,也不见得;但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肯定是毫无好处的。对于这些令人啼笑皆非的童谣,人们忧心地称其为“灰色童谣”。如不加以约束,任其泛滥,必将侵害孩子们纯真的心灵,这是令所有教育者和家长痛惜的。一些中学生言语表达内容浅表粗俗,很多带有贬义色彩的语句变成了他们彼此间调笑嘲讽的流行口头语,如“有病”、“吃错药了”、“脑袋进水了”、“哪根筋不对”、“你小时候被猪亲过”、“说你傻吧,你还谦虚”等等。语言的暴力性色彩日益凸显,诸如“灭了你”、“废了你”、“打你个满地找牙”、“打你个生活不能自理”等。他们试图通过这种粗鄙化的语言来获得某种生理快感和心理满足。但这些粗俗暴力的语言,一方面损害了主体语言的纯洁和健康,另一方面也折射出当下青少年历史深度和审美标准的缺失。
近日,号称国内迄今为止唯一一本“年轻态”红学著作的新书《非常品红楼》一出版就舆论哗然。作者在书中提出“花瓶红学”的概念,以调侃的笔触抛出了“黛玉宝钗原型本是男儿身”、“黛玉原是女首富”、“黛玉适合进入娱乐圈”等另类观点。联想到不久前“李白是蛊惑仔”、“李清照好色”、“大禹也有婚外情”等等惊人之语,当下蔓延的一股文化低俗风气,引起了不少专家的忧虑。当个人隐私、明星绯闻、打情骂俏、无聊调侃等所谓娱乐充斥我们身边,有的甚至到了低俗、下流的地步时,这种不良之风必然会引起公众反感。整个社会文化需求呈低俗化倾向,有商家营造氛围的影响,有社会人群素质低下的必然,更有着社会高雅文化缺位的结果。而高雅文化之所以缺位,一方面是由于高雅文化生产的高成本性,另一方面则是社会浮躁心态的乏耐心性。
经典阅读是提升个体生命质量的一种方式,是抚慰焦灼心灵的一剂良药。不仅要将经典阅读当作一种休闲的方式,更要变成一种生活的需要;不仅需要心灵的净化,需要远离功利主义的诱惑和形式主义的羁绊,更应培养国民的阅读情趣,营造浓郁的书香气、书卷气。人是需要知识修养的,而经典阅读确能使你感知生活的冷暖,感受生命的敬畏与神圣。一个人从内到外的书卷气,是通过长期的阅读慢慢形成,并从他的眼底、面容、骨头、内心和灵魂无声无息地散发出来的。所以有人说,应当将阅读当作一种超越任何宗教的宗教行为。
现在的文学创作低俗化倾向很严重。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许多作品粗制滥造,武侠、言情、戏说、性爱等四处泛滥。许多人的写作“向内转”,只写自身或叙述对象的内心体验和感受,并使之完全个人化。其写作标新立异,甘于平庸,鄙视崇高,一些传统的美好道德等成了揶揄和嘲弄的对象。其作品或自恋或自虐,有太多的心机,太多的奸诈,太多的恩仇搏杀,缺乏温馨的爱意和人文关怀,缺少对普通百姓疾苦的反映,缺少对当今社会的深刻分析与反思。这些都扰乱了中学生的视线,影响了他们对事物的判断,如有的学生对《上海宝贝》、《糖》等作品连连赞叹,激动不已,认为这才是文学;还有学生因读了几篇张爱玲、胡兰成的作品,就将他们视为崇拜的偶像,而对鲁迅则不以为然;有些学生的习作,只有个人情感的自叹、自恋,缺乏对生活的热情,对人生的思索,对国家、民族的关注。所有这些,可以说是现实环境给中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这是不利于他们人文素质的提高的,因而,重视其文学经典的阅读也就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
另一方面,某些文艺工作者对经典的阅读进行随心所欲地拆分,以经典作品作为自己渔利的工具,迎合世俗之风渐长,置职业素质、道德良知、社会责任、民族感情于不顾,把对经典的保护和对下一代的教育意识,尽抛脑后。如何把时代精神和经典作品结合起来,净化人们的心灵,陶冶人们的情操,激励人们努力奋斗,让这些作品中的精神食粮成为今天青少年的营养品,这些问题都亟待有人来深入研究和认真去做的。
日本教育家小原国芳在他的《完人教育论》中呼吁:“我只想把出发点归之于人。回到人!回到人!只进行人的教育,无论主观愿望如何,回到人,进行人的教育,便会有真正的教育。”
阅读经典能使我们身心得以涵养,精神得以澡雪,实现心灵净化和人格升华。经典阅读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接纳某种外在的、具体的知识、技能,而是能让我们陶冶性情,唤醒灵魂,建构,情感与精神世界,促使生命感、价值观、创造力的觉醒,从而让我们体验到生命的完美与力量,产生一种实现自我、超越生命的至高感觉,以实现自我生命意义的自由自觉的建构,促进生命个体的总体生成和完整性建构。
责任编辑:关燕云
一、面对恶搞文化的流行,应对文学经典常怀一颗敬畏之心
先看一下对名著的“恶搞”。网上曾流传过一套三国人物画,其中三国人物铁骨铮铮的男性人物全被女性化。据了解,该套插画根据三国游戏中较热门的“三国无双”改编,作者使用漫画手法将曹操、刘备、孙权、关羽等人物画成身形窈窕的女性,而且每张图配有人物名称注释。一本名叫《大话红楼》的书对《红楼梦》中的人物和情节的扭曲和篡改已经达到了“不能容忍的地步”。自称“老少皆宜”、有“开胃大餐、通便利尿”功效的这本书中,宝黛初会是宝玉“性骚扰”、跳脱衣舞的闹剧,大观园内众姑娘逢年过节都要穿着“比基尼”选美,黛玉成了“二奶”,宝钗有了外遇……如此对经典名著《红楼梦》的恶搞,可谓是集天下恶搞之大成。而如此的恶搞,并不是流传于网络或非法出版物,竟然是某出版社“向省新闻出版局提交的选题申请”,正规出版的“大话名著”系列。随着消费时代的到来,经典文本被“大话”化、“搞笑”化,我们的经典文本几乎被“大话”、“搞笑”遍了,比如“大话西游”、“水煮三国”、“孙悟空不是个好员工”、“沙僧日记”等等。在学生的课堂里,此类现象也时有发生,比如,“孔乙己告状”,将丁举人告上法庭,愚公也不再移山,而是搬家。《Q版语文》则以错位、拼凑、戏仿、调侃的方式消解了经典的“神圣”,颠覆了经典的“崇高”。
近来,又有学者说唐僧虚伪、诸葛亮奸诈、岳飞是奸臣、秦桧是忠臣、刘备无义、关公好色,等等。只要是代表了中华文化历史美好、智慧、勤劳、善良的人和物一概推倒,美的打成丑的,红的说成黑的,词语中甚至极尽辱骂、攻击之能事。现实恍恍惚惚,中心价值迷失,一切都处于不确定之中,或者一切都在随意组合,戏拟进一步成了肆意拼凑和狂妄出界,放弃重建,走向一种不知所终的“脱冕”游戏中。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其中蕴含着对历史的敬畏之心和对先人思想精髓的尊重之情,在积年累月的沉淀后,仍能让人静下心来,一读再读,一看再看。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温儒敏曾说:对经典解构与颠覆的倾向不可等闲视之。对权威与传统的轻蔑、歪曲与亵渎,并和商业操作结盟,导致社会“恶搞”成风,是一种文化病象。
与一般化的作品相比较,文学经典少了平庸而多了睿智,少了卑俗而多了高雅,少了纵欲而多了反省,少了肤浅而多了深刻,少了功利而多了旷达。经过时间的洗礼,文学经典如同陈年佳酿更醇更香,其沉淀的审美文化底蕴也更加丰厚,其承载着的真、善、美的内涵是没有时空限制的,对人的熏陶也将是永远的。英国作家乔治·吉辛曾生动地描述过文学经典对他的感动:“我始终把在儿童时代读古典作品与温暖的晴天联系起来。其实在儿童时代读这些书经常是下雨天,阴黑天与寒冷天,但这些事都被忘得一干二净了。……打开这些书,俯下身子闻闻书页的香味,我又回到童年时代的那一天了。我以小孩半畏惧、半快乐的战栗心情来阅读那不熟悉的书页。柔和的阳光照耀着书页,它永远存留于我心中。”这就是经典的魅力,它叫人敬畏,令人崇拜,让人怀念,使人崇高。它不仅给人知识,更给人以人性的温暖;它不但能引起人精神上的愉悦,也能引起人生理上的欢快,以至使它成为人生命中的一部分。
中国古人将书竖排印刷,由右至左,无标点,仿佛千军万马于其间,以戈矛遍野、排山倒海之势直面读者,令人望而生畏、脊背发寒,同时生出神灵般膜拜的神圣之感。难怪一代学问大家朱熹以读书的要求竞至于“耸起精神,树起筋骨,如有刀剑在后一般”。
以享乐主义为主流思想的社会,缺失的是对具备崇高、悲悯、优雅、美感、神圣、庄重、境界品性的经典的创作和阅读。经典至高无上,高山仰止,大海无穷,是时间的风雨吹打掉浮尘琐壤长久屹立于文明视野中不灭的景象。一味的喧嚣、热闹和嬉戏,只会败坏一代人的胃口,消蚀其趣味意志,萎顿其心智灵魂。对任何年龄阶段的读者来说,以经典阅读为基础的阅读,才算得上是理想的阅读。对经典的阅读应当成为每个好读者的核心部分。若自己的阅读将时尚文字作为全部,肯定是一种低质量的阅读。
一个逐渐缺失神圣感的时代,必定是萎靡和散漫的。一个不具备神圣的阅读这种文明行为的人,无望体验命运的波澜和高潮。
二、面对快餐文化的泛滥。应重返经典阅读之乡
随着电子媒体、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人们越来越多地处在音响与图像的包围之中,过去的那种“一书在手,乐而忘忧”的经典阅读方式也正被“读图”“读屏”的视听方式所替代。昔日文字文本的读者,现在则越来越多地倾向于从电影、电视的图像中获得审美体验,在网络的冲浪中获得信息。越来越多的经典文本被搬上了屏幕,在某种意义上说,“我们读过了某某经典”,实际上只是表示我们看过由某某经典著作改编的电影或电视剧。新一代的电视学者们,虽然也把眼光盯紧了经典,但是,轰轰烈烈的品《三国》和解《论语》行动,并未将数量庞大的读者引向经典本身。于丹的听众们走进书店,眼中仍然只有于丹,而非《论语》。
当然,在中学生的课堂里,经典文本还是以纸质的教材、书本的形式存在着,并且我们有专门的《课程标准》推荐了必读的经典书目,但是,即便这样,这些经典的文本有时并不能起到语言文字所应有的“经典”作用,因为,多媒体已经走进了课堂,学生对多媒体播放的多彩画面和立体声音响的兴趣明显浓于对以文字形态存在的经典文本的兴趣。甚至有人认为,那些以文字形式存在的经典文本所具有的教化功能,今天则完全可以被这些电子媒体所替代,罩在经典身上的光环完全可以除掉了。
图文书的形象性、直观性和通俗性,带来了阅读的简便和快捷,积极作用是应该肯定的。其负面影响是加剧了阅读的表层化,培养了一批表层化的读者,使快餐文化走向泛滥和无度。北京大学教授谢冕说:“今天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匆忙、快速的消费时代,物质的丰富和精神的匮乏形成强烈的反差。一大批浅薄、没有耐心的读者,完全没有耐心读经典。我担心,有一天,我们的耳朵将无法欣赏美妙的高雅音乐,我们的眼睛将无法欣赏梵高那美丽动人的金黄色。文学经典培养的是一代有趣味、有诗意的中国人,但这一切在慢慢失去。”
正是因为有了经典,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的语言文字藩篱才得以清除,不同种族和肤色的人类之间的思想和精神的虹桥才得以筑架,整个人类的思想和文明的天空才变得无限的辽阔和自由。有了他们,我们才充分享受到了阅读的幸福与快乐。阅读经典,就是和人类最优秀的 灵魂打交道,就是把一个人的生活和伟大的传统联系在一起。一个人的人文素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其本民族以及世界其他民族千古流传的经典作品的熟悉程度。意大利著名作家卡尔维诺曾说:“经典,不是说你读过没有,而是说你读过几遍。”对经典的阅读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质量。
文本阅读是不可缺少的。而阅读中国古代的经典,更应该成为今天的一种时尚。至于为什么要读中国的这些经典,我想主要是为了文化传承的需要。如果你不想完全抛弃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那么阅读代表自己文化传统的典范性文本,是承继传统的一种必要的方式。就个人的修养而言,阅读经典文本是使阅读者经历一番文化濡化的过程,它可以改变人的气质。古人、古贤、古书,都是传统文化积淀的代称,接触多了,势必使一个人的气质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很多人都发生气质的变化,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就会随之发生变化。所以阅读本民族的文化经典,在个人,可以变化气质;对社会而言,可以转移风气。
当然,现代社会是多元文化交错的社会,一个人不可能只接受单一的某一种文化。近百年来,西方强势文化影响于东方、影响于中国,是不争的事实。我们也无须拒绝这种影响。只是当我们接受异质文化的时候,应该收拾好自己文化的主体,打点好自己的文化精神,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融在一起,那才意味着新的文化的诞生。现在仍有很多人把现代化和“西化”完全等同起来,以为自己的文化传统无法和现代性相衔接,这是一种过时的看法。不应让这种看法成为我们的文化导向。
文学经典中所蕴藏的最原始、最本质的真、善、美的情感,是人类的精神家园,也是人类魂牵梦萦的东西。常读经典的过程,就是读者自我人格和灵肉震撼、体验的过程;就是读者通过经典达到与文学大师进行心灵交流的过程;也是个体生命通过对作品语言的解悟而进入另一个生命体之中,使作品的解释趋向自我理解的运动过程;也是通过感性愉悦而升华为理解生命本体、生命本真并获得个体精神解放的过程;更是人在人类精英灵魂与自我灵魂漫游中获得一种感悟而进入大生命的过程。常读文学经典的意义就在于它能在质的方面使人性获得极大的提高,能影响甚至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数千年来人类有幸拥有、了一批最伟大的经典文学作品,这是我们共同的记忆和幸福花园,我们将世世代代守护着它们。长期以来,阅读经典一直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信息社会我们需要“重返经典阅读之乡”。
三、面对低俗文化的调侃。应回到人,进行“人的教育”
近年来有些低俗话语开始在一些校园流传。“日照香炉烤鸭店,鸡鸭鱼肉在眼前。口水留下三千尺,一摸口袋没有钱。”“春眠不觉晓,处处蚊子咬……”像这样一些童谣,还可以列举一长串。你说它马上产生了多大的副作用吧,也不见得;但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肯定是毫无好处的。对于这些令人啼笑皆非的童谣,人们忧心地称其为“灰色童谣”。如不加以约束,任其泛滥,必将侵害孩子们纯真的心灵,这是令所有教育者和家长痛惜的。一些中学生言语表达内容浅表粗俗,很多带有贬义色彩的语句变成了他们彼此间调笑嘲讽的流行口头语,如“有病”、“吃错药了”、“脑袋进水了”、“哪根筋不对”、“你小时候被猪亲过”、“说你傻吧,你还谦虚”等等。语言的暴力性色彩日益凸显,诸如“灭了你”、“废了你”、“打你个满地找牙”、“打你个生活不能自理”等。他们试图通过这种粗鄙化的语言来获得某种生理快感和心理满足。但这些粗俗暴力的语言,一方面损害了主体语言的纯洁和健康,另一方面也折射出当下青少年历史深度和审美标准的缺失。
近日,号称国内迄今为止唯一一本“年轻态”红学著作的新书《非常品红楼》一出版就舆论哗然。作者在书中提出“花瓶红学”的概念,以调侃的笔触抛出了“黛玉宝钗原型本是男儿身”、“黛玉原是女首富”、“黛玉适合进入娱乐圈”等另类观点。联想到不久前“李白是蛊惑仔”、“李清照好色”、“大禹也有婚外情”等等惊人之语,当下蔓延的一股文化低俗风气,引起了不少专家的忧虑。当个人隐私、明星绯闻、打情骂俏、无聊调侃等所谓娱乐充斥我们身边,有的甚至到了低俗、下流的地步时,这种不良之风必然会引起公众反感。整个社会文化需求呈低俗化倾向,有商家营造氛围的影响,有社会人群素质低下的必然,更有着社会高雅文化缺位的结果。而高雅文化之所以缺位,一方面是由于高雅文化生产的高成本性,另一方面则是社会浮躁心态的乏耐心性。
经典阅读是提升个体生命质量的一种方式,是抚慰焦灼心灵的一剂良药。不仅要将经典阅读当作一种休闲的方式,更要变成一种生活的需要;不仅需要心灵的净化,需要远离功利主义的诱惑和形式主义的羁绊,更应培养国民的阅读情趣,营造浓郁的书香气、书卷气。人是需要知识修养的,而经典阅读确能使你感知生活的冷暖,感受生命的敬畏与神圣。一个人从内到外的书卷气,是通过长期的阅读慢慢形成,并从他的眼底、面容、骨头、内心和灵魂无声无息地散发出来的。所以有人说,应当将阅读当作一种超越任何宗教的宗教行为。
现在的文学创作低俗化倾向很严重。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许多作品粗制滥造,武侠、言情、戏说、性爱等四处泛滥。许多人的写作“向内转”,只写自身或叙述对象的内心体验和感受,并使之完全个人化。其写作标新立异,甘于平庸,鄙视崇高,一些传统的美好道德等成了揶揄和嘲弄的对象。其作品或自恋或自虐,有太多的心机,太多的奸诈,太多的恩仇搏杀,缺乏温馨的爱意和人文关怀,缺少对普通百姓疾苦的反映,缺少对当今社会的深刻分析与反思。这些都扰乱了中学生的视线,影响了他们对事物的判断,如有的学生对《上海宝贝》、《糖》等作品连连赞叹,激动不已,认为这才是文学;还有学生因读了几篇张爱玲、胡兰成的作品,就将他们视为崇拜的偶像,而对鲁迅则不以为然;有些学生的习作,只有个人情感的自叹、自恋,缺乏对生活的热情,对人生的思索,对国家、民族的关注。所有这些,可以说是现实环境给中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这是不利于他们人文素质的提高的,因而,重视其文学经典的阅读也就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
另一方面,某些文艺工作者对经典的阅读进行随心所欲地拆分,以经典作品作为自己渔利的工具,迎合世俗之风渐长,置职业素质、道德良知、社会责任、民族感情于不顾,把对经典的保护和对下一代的教育意识,尽抛脑后。如何把时代精神和经典作品结合起来,净化人们的心灵,陶冶人们的情操,激励人们努力奋斗,让这些作品中的精神食粮成为今天青少年的营养品,这些问题都亟待有人来深入研究和认真去做的。
日本教育家小原国芳在他的《完人教育论》中呼吁:“我只想把出发点归之于人。回到人!回到人!只进行人的教育,无论主观愿望如何,回到人,进行人的教育,便会有真正的教育。”
阅读经典能使我们身心得以涵养,精神得以澡雪,实现心灵净化和人格升华。经典阅读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接纳某种外在的、具体的知识、技能,而是能让我们陶冶性情,唤醒灵魂,建构,情感与精神世界,促使生命感、价值观、创造力的觉醒,从而让我们体验到生命的完美与力量,产生一种实现自我、超越生命的至高感觉,以实现自我生命意义的自由自觉的建构,促进生命个体的总体生成和完整性建构。
责任编辑:关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