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是课程改革基本理念中提出来的,也是新时期广大数学教师的教学目标之一。所以,我们要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进而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必需的数学知识。因此,素质教育下的数学课堂要呈现出多种形式,要确保学生在高效的、多样的数学课堂中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热情
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可见,数学与生活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为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为了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意识,引导学生学用结合,在授课的时候,我们要有效地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进而为高质量课堂的顺利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教《混合运算》时,为了加强学生的理解,也为了让学生意识到数学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在授课时,我创设了下面几个学生相对比较熟悉的情境:
情境一:某商店有20件白色的T恤,35件粉色T恤,昨天卖掉30件,请问,还剩下多少件?
情境二:某合唱团表演队有62名男生,58名女生,如果平均排成8队,每队有多少人?
情境三:某工厂去运煤,第一天运了2车,每车5吨,第二天运了13吨,两天共运回多少吨煤?
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对上述比较熟悉的情境进行思考,以第一个为例,大部分学生会直接列出:20 35-30的式子,我会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不能列成:20-30 35或者35-30 20。这样的情境创设不仅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而且,对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知识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然,对学生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的提高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实施自主探究,调动学习欲望
自主探究模式是课改背景下所提倡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该方式不仅有助于贯彻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而且对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要搭建自主探究的平台,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轻松地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同时,也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倍数和因数》时,我选择了问题情境创设的模式。首先,引导学生思考了下面几个问题:(1)在2×6=12中,2和12之间是什么关系,6和12中又是什么关系?(2)试结合教材中倍数和因素的概念思考,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3)一个数有最大的倍数吗?……引导学生带着上面的问题,结合教材进行自主思考,这样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锻炼都起着了非常大的帮助,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知识。
三、组织操作活动,培养参与意识
操作活动的组织是打破传统沉闷课堂的重要形式之一,也是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关键因素。所以,我们要结合教材内容组织有效的操作活动,以确保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进而确保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快乐地学习。
例如,在教《多边形》时,为了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加强学生的认知,在本节课的授课时,我引导学生边制作相关的图形,边对多边形进行认识。比如,首先引导学生制作一个四边形,并思考四边形的特点:有几条边、几个顶点、几个角等等,这样的过程不仅能够锻炼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而且,也有助于教学目标的最大化实现。
总之,素质教育下的小学数学课堂应该是多样化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找到学习的乐趣,进而在掌握必要的数学知识的同时,各方面也都能得到锻炼和提高。
参考文献:
姜雪松.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2(17).
?誗编辑 薛直艳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热情
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可见,数学与生活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为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为了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意识,引导学生学用结合,在授课的时候,我们要有效地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进而为高质量课堂的顺利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教《混合运算》时,为了加强学生的理解,也为了让学生意识到数学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在授课时,我创设了下面几个学生相对比较熟悉的情境:
情境一:某商店有20件白色的T恤,35件粉色T恤,昨天卖掉30件,请问,还剩下多少件?
情境二:某合唱团表演队有62名男生,58名女生,如果平均排成8队,每队有多少人?
情境三:某工厂去运煤,第一天运了2车,每车5吨,第二天运了13吨,两天共运回多少吨煤?
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对上述比较熟悉的情境进行思考,以第一个为例,大部分学生会直接列出:20 35-30的式子,我会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不能列成:20-30 35或者35-30 20。这样的情境创设不仅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而且,对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知识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然,对学生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的提高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实施自主探究,调动学习欲望
自主探究模式是课改背景下所提倡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该方式不仅有助于贯彻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而且对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要搭建自主探究的平台,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轻松地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同时,也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倍数和因数》时,我选择了问题情境创设的模式。首先,引导学生思考了下面几个问题:(1)在2×6=12中,2和12之间是什么关系,6和12中又是什么关系?(2)试结合教材中倍数和因素的概念思考,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3)一个数有最大的倍数吗?……引导学生带着上面的问题,结合教材进行自主思考,这样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锻炼都起着了非常大的帮助,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知识。
三、组织操作活动,培养参与意识
操作活动的组织是打破传统沉闷课堂的重要形式之一,也是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关键因素。所以,我们要结合教材内容组织有效的操作活动,以确保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进而确保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快乐地学习。
例如,在教《多边形》时,为了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加强学生的认知,在本节课的授课时,我引导学生边制作相关的图形,边对多边形进行认识。比如,首先引导学生制作一个四边形,并思考四边形的特点:有几条边、几个顶点、几个角等等,这样的过程不仅能够锻炼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而且,也有助于教学目标的最大化实现。
总之,素质教育下的小学数学课堂应该是多样化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找到学习的乐趣,进而在掌握必要的数学知识的同时,各方面也都能得到锻炼和提高。
参考文献:
姜雪松.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2(17).
?誗编辑 薛直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