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一年繁花落后,已是秋凉,来到大学,一张张阳光而陌生的面孔组成了火热的海洋。那个绚烂的梦境依稀还有春日阳光的温度,那个美好的憧憬仍旧存留耐心坚持的期盼。当入校的热情慢慢冷却下来,我发现身边同学“蠢蠢欲动”起来,“行政管理学什么的,以后就是在办公室端茶倒水吗?”“我是被调剂到这个专业的,明年看看能不能换专业吧!”对专业的不了解让许多人一开始就先入为主地不喜欢行政管理专业。然而经过三年的学习,我却在学习的过程中,慢慢懂得了专业的内涵,喜欢上这门看似简单的专业。
在学习中认识、收获
对于行政管理,不光是初次进入该专业学习的学生,就连社会经验很丰富的人也存在一些误解。一种看法认为行政管理专业似乎就是培养领导的,培养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因而其专业学习应该集中于公务员制度、公务员法律法规、政策等相关内容。但事买上,行政管理这个专业并不是单一地倾向于公共部门这一组织。
另外一种看法是,在很多人眼里行政管理就是一个大而无用的专业,曾经一度,我也在周围的声音中迷失过,但学过《行政管理学》这门课后似乎有了点头绪。首先,行政管理主要是对公共部门的管理规律进行探索,以维护公共利益为出发点和目标。其次,行政管理的专业人才必须经过专业的学习、训练,才能具有该专业需要的公平、公正、公开的服务精神。
在专业学习上,我们主要学习行政学、政治学、管理学、法学等多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行政学理论研究、公共政策分析、社会调查与统计、公文写作和办公自动化等方面的基本训练,以具备行政管理的基本能力及科研的初步能力。另外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我们还需要努力将知识转嫁成指导自己思考与实践的思维模式,形成专业性思维。在学习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思维能力之余,还需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参加学校组织的到相关行政部门的见习,以及学校实习等渠道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从而加强自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专业思维的形成以及专业方法的运用。
通过三年多的专业学习,让我学习并掌握了很多西方行政学思想、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政府公共政策等方面的系统理论,也深刻体会到领导的艺术、管理的方法、沟通的技巧等。例如公共管理案例的学习,使得我在对案例中的问题进行充分挖掘和分析的同时,多向思维能力也得到充分发挥;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学习,使得我在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方式、结合社会热点问题、组织团队实地调查并形成调研报告的过程中提升了自己的实践与沟通能力;领导科学的学习,使得我在对领导者能力素质、领导风格与魅力、上下级人际冲突与解决等思考中不断增强领导艺术、团体协作、人际沟通等方面的意识。
此外,行政管理专业还培养了我们了解社会管理的许多知识,使我们了解到党和国家在行政管理领域的相关政策,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的重大政策;了解国家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改革措施与成就;了解政府机构改革、国家公务员制度,有效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关注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学会准确判断形势,具有独立见解。丰富的专业学习,不仅使我们具备了较高的书面文字表达能力,掌握了公文写作的格式规范和写作要求,还大大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
枯燥的专业,活泼的老师
简单来说,行政管理专业学的内容很多也很杂,专业课程的设置非常广泛,几乎对政治、管理、经济、法律、财会都有涉猎,但学得都不是很深。尽管这个专业一听就让人觉得枯燥无味,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学院有着一群年轻而幽默的老师,他们的课堂有时候竟能让人到如痴如醉的境界。
例如我们这学期《西方行政学理论》,很多同学都回味无穷。号称“神七”的张方华老师,有着一头艺术家的发型,因连续7年猜中申论题目已是名声远扬,却总是表现出一如既往的低调。另类的发型,独特的思维造就了这位牛人与众不同的讲课风格。在他的课上,没有书本的束缚,没有规定的牵绊,总是能让同学们在哄堂大笑中情不自禁地点头称赞。另外他的一些经典幽默语录曾一度被同学们在人人网上疯传,诸如“这年头伤心总是难免的”“不怕黑社会,就怕社会黑”等。再来看我们的《人力资源管理》课,充满活力与激情的这位企业人力资源培训师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理论知识的全面灌输,还有非常实用的应聘方法与跳槽技巧。这门课上,老师着重培养的是我们适应心理跨度的能力和处理职场问题的能力。她给我们填补的是更具有实用价值的“社会课”,让大家在不断的课堂模拟招聘中逐渐睿智与成熟。面对表现紧张、表情不自然、语言生硬等问题,作为评委的老师总是耐心地指点,帮助大家克服恐惧,并介绍一些常见面试题目的完美答法。比如面试中提到“你认为自己最大的缺点是什么?”绝对不要自作聪明地回答“我最大的缺点是过于追求完美”,这在面试官眼里不过是进行自我吹捧的手段罢了。
会学习,更会实践
或许在大多数人看来,只有工科专业才需要较多的实践来巩固理论学习获得的知识,偏文科专业只需要知识的累加再累加。但真正学习行政管理专业,并有着在相关行业发挥自己所学之长的
人却明白实践的重要性。那不仅是将书
本上的知识转化成经验的绝佳机会,更
是补充、扩展书本中无法获取的有用能
力的途径。
记得大一那年的暑假,我曾组织并参加了“江苏省用人单位对文科生需求的调查研究”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人才市场发放问卷之行中,遭到过一些拒绝,甚至是冷漠的回应。但我和参与的同学并未被冷漠击退,不时调整发放问卷的方式、时间、地点,一次次笑脸相迎,我们得到的不仅仅是数据,还有汗水、委屈、付出后得到的收获与肯定。在对用人单位进行访谈之行中,我们在与单位负责人的接触中不仅锻炼了交际与应变能力,而且培养了谦虚与专注的良好品质。虽然实践的疲惫,很自然地带在脸上;有点沉重的腿,也常拖着饥肠辘辘的我们,但是彼此的笑容却让每个队员都感受着团队的力量和劳动的满足。实践后发现,对于我们学习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能力往往不能被量化,但我们的经历却能将以后所需要的语言沟通能力、写作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等能力得到强化。所以,如果你将进入该专业学习,一定要利用大学期间多参与各种形式的活动,多参与社会实践的锻炼,让胆量在一次次尝试中变大,能力在一次次锻炼中提高。
未来,何去何从
说到就业领域,很多人自然地认为行政管理人才要被公共部门吸收运用,才能更好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如果不能进入公共部门就无用武之处?于是,很多人认为公务员才应该是行政管理就业的正宗领域,甚至某种错误观念认为学行政管理的人出来都应该是领导。但事实上在公务员考试中,很多职务对应聘人员实际操作能力要求很高,往往倾向于中文、财会、法律等专业的学生。
当就业明白地出现在我们面前时,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我们7位“同门姐妹”的目标就不完全一致:考研、考公务员、进入企业选择各有不同。决心考研的姐妹一直把图书馆当成自习室,总是最早到最晚走,连图书馆里的保安和清洁员都熟悉这几个勤奋刻苦的学生。另外几个一心想考公务员的更是不惜一切代价,抓住眼前资源,常往各学院公务员培训机构的几位专家老师那儿跑,时事评论、辩论大赛等也总能看到她们的身影。剩下的我们更多地把就业方向定位在了企业,花更多的精力去考证,比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会计证、计算机等。或许是受了人力资源管理课的影响,立志想成为一个企业的优秀管理者,不仅是课堂上的学习,通过课后与老师的沟通,我们开始注重企业管理者六大能力的锻炼:沟通能力、协调能力、规划与统整能力、决策与执行能力、培训能力以及统驭能力。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以及对专业的了解,我们选择了多手准备,我们认识到要想轻松地就业,在走出校门前必须具备知识、能力和技能的准备。
用理想滋养思想与人格,激荡灵魂与心智,孕育新的精神与智慧,才能定位那永恒的成功。选择行政管理,坚守理想,尽管路途迷茫,饱受烦忧,我还是愿意带着热情与信念,带着渴望与期待,去把握眼前的学习,迎接未来的挑战,体会经历的失败、成功的喜悦,享受过程中成长的感觉。
在学习中认识、收获
对于行政管理,不光是初次进入该专业学习的学生,就连社会经验很丰富的人也存在一些误解。一种看法认为行政管理专业似乎就是培养领导的,培养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因而其专业学习应该集中于公务员制度、公务员法律法规、政策等相关内容。但事买上,行政管理这个专业并不是单一地倾向于公共部门这一组织。
另外一种看法是,在很多人眼里行政管理就是一个大而无用的专业,曾经一度,我也在周围的声音中迷失过,但学过《行政管理学》这门课后似乎有了点头绪。首先,行政管理主要是对公共部门的管理规律进行探索,以维护公共利益为出发点和目标。其次,行政管理的专业人才必须经过专业的学习、训练,才能具有该专业需要的公平、公正、公开的服务精神。
在专业学习上,我们主要学习行政学、政治学、管理学、法学等多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行政学理论研究、公共政策分析、社会调查与统计、公文写作和办公自动化等方面的基本训练,以具备行政管理的基本能力及科研的初步能力。另外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我们还需要努力将知识转嫁成指导自己思考与实践的思维模式,形成专业性思维。在学习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思维能力之余,还需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参加学校组织的到相关行政部门的见习,以及学校实习等渠道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从而加强自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专业思维的形成以及专业方法的运用。
通过三年多的专业学习,让我学习并掌握了很多西方行政学思想、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政府公共政策等方面的系统理论,也深刻体会到领导的艺术、管理的方法、沟通的技巧等。例如公共管理案例的学习,使得我在对案例中的问题进行充分挖掘和分析的同时,多向思维能力也得到充分发挥;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学习,使得我在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方式、结合社会热点问题、组织团队实地调查并形成调研报告的过程中提升了自己的实践与沟通能力;领导科学的学习,使得我在对领导者能力素质、领导风格与魅力、上下级人际冲突与解决等思考中不断增强领导艺术、团体协作、人际沟通等方面的意识。
此外,行政管理专业还培养了我们了解社会管理的许多知识,使我们了解到党和国家在行政管理领域的相关政策,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的重大政策;了解国家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改革措施与成就;了解政府机构改革、国家公务员制度,有效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关注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学会准确判断形势,具有独立见解。丰富的专业学习,不仅使我们具备了较高的书面文字表达能力,掌握了公文写作的格式规范和写作要求,还大大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
枯燥的专业,活泼的老师
简单来说,行政管理专业学的内容很多也很杂,专业课程的设置非常广泛,几乎对政治、管理、经济、法律、财会都有涉猎,但学得都不是很深。尽管这个专业一听就让人觉得枯燥无味,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学院有着一群年轻而幽默的老师,他们的课堂有时候竟能让人到如痴如醉的境界。
例如我们这学期《西方行政学理论》,很多同学都回味无穷。号称“神七”的张方华老师,有着一头艺术家的发型,因连续7年猜中申论题目已是名声远扬,却总是表现出一如既往的低调。另类的发型,独特的思维造就了这位牛人与众不同的讲课风格。在他的课上,没有书本的束缚,没有规定的牵绊,总是能让同学们在哄堂大笑中情不自禁地点头称赞。另外他的一些经典幽默语录曾一度被同学们在人人网上疯传,诸如“这年头伤心总是难免的”“不怕黑社会,就怕社会黑”等。再来看我们的《人力资源管理》课,充满活力与激情的这位企业人力资源培训师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理论知识的全面灌输,还有非常实用的应聘方法与跳槽技巧。这门课上,老师着重培养的是我们适应心理跨度的能力和处理职场问题的能力。她给我们填补的是更具有实用价值的“社会课”,让大家在不断的课堂模拟招聘中逐渐睿智与成熟。面对表现紧张、表情不自然、语言生硬等问题,作为评委的老师总是耐心地指点,帮助大家克服恐惧,并介绍一些常见面试题目的完美答法。比如面试中提到“你认为自己最大的缺点是什么?”绝对不要自作聪明地回答“我最大的缺点是过于追求完美”,这在面试官眼里不过是进行自我吹捧的手段罢了。
会学习,更会实践
或许在大多数人看来,只有工科专业才需要较多的实践来巩固理论学习获得的知识,偏文科专业只需要知识的累加再累加。但真正学习行政管理专业,并有着在相关行业发挥自己所学之长的
人却明白实践的重要性。那不仅是将书
本上的知识转化成经验的绝佳机会,更
是补充、扩展书本中无法获取的有用能
力的途径。
记得大一那年的暑假,我曾组织并参加了“江苏省用人单位对文科生需求的调查研究”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人才市场发放问卷之行中,遭到过一些拒绝,甚至是冷漠的回应。但我和参与的同学并未被冷漠击退,不时调整发放问卷的方式、时间、地点,一次次笑脸相迎,我们得到的不仅仅是数据,还有汗水、委屈、付出后得到的收获与肯定。在对用人单位进行访谈之行中,我们在与单位负责人的接触中不仅锻炼了交际与应变能力,而且培养了谦虚与专注的良好品质。虽然实践的疲惫,很自然地带在脸上;有点沉重的腿,也常拖着饥肠辘辘的我们,但是彼此的笑容却让每个队员都感受着团队的力量和劳动的满足。实践后发现,对于我们学习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能力往往不能被量化,但我们的经历却能将以后所需要的语言沟通能力、写作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等能力得到强化。所以,如果你将进入该专业学习,一定要利用大学期间多参与各种形式的活动,多参与社会实践的锻炼,让胆量在一次次尝试中变大,能力在一次次锻炼中提高。
未来,何去何从
说到就业领域,很多人自然地认为行政管理人才要被公共部门吸收运用,才能更好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如果不能进入公共部门就无用武之处?于是,很多人认为公务员才应该是行政管理就业的正宗领域,甚至某种错误观念认为学行政管理的人出来都应该是领导。但事实上在公务员考试中,很多职务对应聘人员实际操作能力要求很高,往往倾向于中文、财会、法律等专业的学生。
当就业明白地出现在我们面前时,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我们7位“同门姐妹”的目标就不完全一致:考研、考公务员、进入企业选择各有不同。决心考研的姐妹一直把图书馆当成自习室,总是最早到最晚走,连图书馆里的保安和清洁员都熟悉这几个勤奋刻苦的学生。另外几个一心想考公务员的更是不惜一切代价,抓住眼前资源,常往各学院公务员培训机构的几位专家老师那儿跑,时事评论、辩论大赛等也总能看到她们的身影。剩下的我们更多地把就业方向定位在了企业,花更多的精力去考证,比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会计证、计算机等。或许是受了人力资源管理课的影响,立志想成为一个企业的优秀管理者,不仅是课堂上的学习,通过课后与老师的沟通,我们开始注重企业管理者六大能力的锻炼:沟通能力、协调能力、规划与统整能力、决策与执行能力、培训能力以及统驭能力。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以及对专业的了解,我们选择了多手准备,我们认识到要想轻松地就业,在走出校门前必须具备知识、能力和技能的准备。
用理想滋养思想与人格,激荡灵魂与心智,孕育新的精神与智慧,才能定位那永恒的成功。选择行政管理,坚守理想,尽管路途迷茫,饱受烦忧,我还是愿意带着热情与信念,带着渴望与期待,去把握眼前的学习,迎接未来的挑战,体会经历的失败、成功的喜悦,享受过程中成长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