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节奏把握刍议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99youaik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节奏是语文教学的内在规律,把握好语文教学节奏应从三方面入手,一是把握好阶段教学节奏,二是把握好课堂教学节奏,三是提高教师的语言修养,把握好教师教学语言的节奏。
  【关键词】语文教学 教学节奏 教学规律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时刻注意用一定方式方法,使学生的注意始终维系在一定水平上,这样才能有效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在转换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有效控制学生的随意注意及有意注意的过程中,语文教学的节奏便产生了。把握语文教学的节奏,实际上也就是把握学生学习语文的心理规律,因此把握好语文教学的节奏对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是大有帮助的。
  语文教学的节奏把握至少应包括阶段性教学节奏把握,课堂教学节奏把握及教师语言节奏把握三部分。
  高中三年,语文课程分为六学期(六册)若干阶段,每一阶段又有不同的教学内容并分单元穿插安排,这本身就是一个整体性的节奏控制。作为语文教师应首先对三年的教学和每阶段的教学有一个较为长远的统筹规划,根据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把握好阶段性的教学节奏。
  如何把握好阶段性节奏呢?
  一是要善于作较长周期的教学安排,教师除要高层建瓴,写好年度计划、学期计划外,尤为重要的是要重视月备课、周备课和单元备课,将每月、每周、每单元教学计划做细致。月备课要将一个月内的新课、训练、练习、测试、语文活动等内容具体安排到每个课时。周备课、单元备课也应充分计划好每一周、每一单元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计划中应根据教学内容而包含多种教学形式,比如有讲授、有讨论、有活动、有练习、有检测等。这些较长时间的备课安排,应做到:①、要全面,内容丰富。②、目标明确,内容方式具体,争取安排到每个课时。③、要有余地,不能安排得太紧,太死,能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④、要重点突出,针对性强,即突出阶段性教学的重点内容,针对学生实际和课程的具体内容。
  阶段性节奏的把握,能让学生在较长的时期内保持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激情,爱学乐学,从而实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教学任务最终是要落实在每节课堂上,因而把握好语文课堂的节奏,显得尤为重要。笔者根据实践,以为把握好课堂节奏应注意如下几点。
  首先是要控制好课堂容量。如果一节课容量过小就会显得拖沓冗长,学生“吃不饱”,注意力不够集中,浪费时间,浪费精力。如果容量过大,必然会导致学生“吃不完”,教学任务落不到实处,因此要把握好课堂节奏必须要控制好课堂容量。课堂容量大小,一是要适合学生的接受水平,接受水平取决于已学过的知识和已形成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先要充分了解学生,内容安排要秩序渐进。课堂容量的安排还要受到课堂教学目标的限定。要求掌握落实的内容,量可以适当少一些,要求了解的内容,量可以适当多一些;重难点目标与其它内容的比例要恰当,要做到突出重点,强调难点。这样课堂节奏才会张驰有度,有效推进。
  其次是要善于利用多种教学形式。一般来说,一节课只用一种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必然容易疲劳,比如教学古文,一节课全是老师讲或者全是学生读,试题评析是教师一讲到底。或者模式化的反复使用某几种教学形式,恐怕效果都不会太好。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善于利用多种教学形式,“因时因势”而变。“时”,就是时间,某种教学形式的时间长短要恰当,比如若让学生讨论时间过长,学生注意力就会分散,游离主题,讨论时间过短,讨论不充分,就达不到“不愤不悱”的程度;“势”,指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内容应适用不同的教学形式,比如探讨主旨,可以用谈话法,体会情感应多用诵读法。不同的文体适用不同的教学形式,教学散文可用朗读和讨论;教学现代戏剧可以分角色朗读或表演课堂剧;根据需要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等。在一节课堂里可以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还可以写一写、说一说、听一听等。教师要善于求新、求变,避免教学形式太单调、太模式化。
  其三,各种教学形式之间的转换过渡要自然。教师应根据教学安排或抓住课堂生成的有利时机,恰当巧妙的转换教学方式。另外,还要注意合理分配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做到课堂节奏分明。
  教师课堂语言的节奏把握是语文教师语言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课堂语言,如果一味高音或低音,或者长时间使用一种语气、腔调,或是长短不分,连续不断,就会使学生听起来不得要领,没有思考、回味的时间,并且极易让学生产生疲劳感。反之,教师语言如果简明规范,形象生动,抑扬顿挫,有较强的节奏感,必能让学生如沐春风,教师自己也会多一分教学的乐趣。
  把握好课堂语言的节奏可用以下方法。
  一是可用情感控制教师语言的节奏感。语文教师的语言应声情并茂,富有感染力。根据教学内容,教师要积极调动自己的情感,将自己融入到教学内容的情境中去,因境生情,因情发声,悲愤时沉郁顿挫,畅快时流利轻快,慷慨时激昂磅礴。根据不同教学内容,不同教学形式,教师语言要不断变化,在变化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变化中有序推进课堂节奏。
  二是可用句式、语气控制。语文教师的语言句式要善于变化,根据内容的变化句式应有长有短,长短交错。在进行严密的逻辑推理时要善于使用长句、复句,在需要干脆果断时要使用短句、单句。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还要善于变换语气,不同的内容使用不同的语气,不同的时机使用不同的语气。总之,教师句式、语气要因教学内容的转换、教学环节的变化适时而变。
  三是语文教师语言要善于留白、善于停顿。这样才会使教师语言富有启发性、富有节奏感。教师的话有时候不能说透,有时候也无法说透。比如在鉴赏古代诗歌时,诗句抒情说理本身就具有含蓄性,有些诗句带给人的感受更是难以言传,这就要求教师语言在意义上要善于留白,在时间上要善于停顿。又如,在提出问题后应有适当的停顿,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在提示难点、重点后应有适当停顿,让学生消化、吸收;在强烈的抒情后应有停顿,留给学生回味的余地。善于留白、善于停顿不仅可以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更重要的是能让课堂具有很好的节奏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
  总之,把握好语文教学的节奏,让语文教学教的节奏与学生学的节奏产生共振,让语文教学近乎于艺术,就一定有益于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湖北省鹤峰县第一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在对20世纪中国哲学的反省中,有一种观点比较引人注目,即把20世纪中国哲学的历史完全归结为用西方哲学宰制中国学术文化传统的历史,似乎20世纪中国哲学发展演进的历程中只出现了“以西释中”这样一种理论范式。为了更为具体地厘清这一问题,本文拟以胡适、牟宗三、张岱年三先生为例,对20世纪中国哲学中围绕中西哲学关系问题的三种基本理论范式进行简要的梳理与评析,以期从一个侧面更为完整、准确地把握20世纪中国哲学的成就与问题。
<正> 水泥裹砂喷射混凝土技术早在1984年即通过部级鉴定。该技术较常规的干式喷射法在降低粉尘,减少回弹,提高喷射混凝土质量,节约水泥,提高工效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为了扩
<正> 一、水土保持治沟工程布设的基本要求以骨干坝与一般性淤地坝为主体的水土保持治沟工程是流域综合防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流域整体御洪能力、防止沟道泥沙下泄的
【摘要】思维是行为的种子,一切真知灼见,都是人们积极思维的结果;创造性思维是指通过抽象和概括来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思维活动。在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发掘教材中的创造性因素,从培养思维的流畅性、立体性、想象和联想性、收敛性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关键词】思维创造性思维创新思维能力    思维是行为的种子,一切真知灼见,都是人们积极思维的结果。创造性思维是指通过抽象和概括来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
沥青纤维在不熔化过程中,同时伴着氧的增加和脱除,含氧量的变化又会体现在沥青纤维的增重及失重上。使用热重分析仪(TG)研究沥青纤维在空气中的热氧化行为,考察了从120℃升温到
利用微波加热方式使酰氯熔融后再进行芳纶聚合加料的工艺方法及其相应的熔融炉,其中包含微波加热、升温控制、恒温控制、酰氯热熔等技术。研究表明,微波热熔融酰氯的方式具有
人文课程,是根据人文学科开设的课程。人文学科是以观察分析及批判来探讨人类信仰、情感、道德和美感的各门学科的总称,包括哲学、文学、历史学、语言学、艺术、考古学等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综合理论创新的范例,具有较强的解释功能.在新时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建了中国共产党从奋斗目标到实践活动的桥梁,成为创新实践的理论源泉.在未来的
喀群渠首是新疆叶尔羌河上的总引水枢纽,也是新疆目前最大的拦河引水枢纽,设计引水流量为340m~3/s,设计泄洪流量为7,890m.3/s,设计灌溉面积为500万亩。该渠首是一座布置在叶
12月20日,由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主办的2018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大会在南京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魏炳波、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廉、中国工程院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