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戏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huang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戏,是我童年记忆最美好的一部分。看一场戏,碎脑娃娃们不仅有戏可看,有新衣可穿,还能花费大人们破例打发的几毛钱。80年代,一个小娃娃有几毛钱,似乎瞬间就成了几毛钱的大款,拿着这几毛钱,可以自由消费,那种得意就没得说了。大人们赶庙会,为的是祈求平安,而我们这些碎脑娃娃多半是为了看戏、赶红火、凑热闹。我们挤在人群里胡乱看看戏,或穿梭于人群,看遍每一个摊位,看看美食,问问价钱,精心算计着花费那几毛钱。
  正月过了,瞭一眼对面山头上的篝火,浓厚的年味便在这摇曵的火光、缥缈的烟雾、稀疏的爆竹声中消散殆尽了。似乎已经听到从前沟口传来的咿咿呀呀的吟唱,那声音抑扬顿挫,忽近忽远,似有似无!记忆深处的戏味融化在春的气息里,扑面而来,与十里八村的老老少少扑个满面、撞个满怀。乡下人过日子,都是这样,一年四季脚踩黄土背朝天,要的就是这份踏实。乡下人敬神,其实敬的是自然,是十分虔诚的。每逢庙会,就那股朴实劲儿,必须弄出点响动,奢侈那么一回,通过众筹,请上一班戏,约上几个说书匠,敬神的同时,也为自己找一个乐子。庄稼人依靠种地过日子,办庙会看收成,收成好了,请大的戏班,如秦腔,晋剧。收成不好就请当地的道情班子。道情是土生土长的地方小戏,与秧歌队表演的小节目如出一辙,所以前来观看的人少了许多,热闹也就大打折扣。
  老辈人在我们村修建了古佛寺,寺庙筑在河对面的山坡上,庙会的日子定在农历三月二十八。戏台搭在庙宇侧下方的一个平滩里,四根又粗又高的木椽撑起主戏台,后面两根稍细稍矮的柱子连着主戏台的木椽支起后台,这样的戏台纯属临时性搭建,用完即拆。记得有一年,庙会请了晋剧团。听会长说,晌午要派人去接戏。对于我们这帮急不可耐的乡野孩子来说,无需分派,早早撂下碗筷不约而同顺着沟滩路前去迎接。我们常常去早了,从站着,蹴着,直到等得不耐烦,一屁股坐下。等待实在是一件熬煎人的事,眼巴巴望着前沟,干等半天,等得人垂头丧气。当呼呼的大卡车渐行渐近渐清晰的时候,孩子们欢天喜地,连蹦带跳。
  在家乡,都将领戏的人叫团长,团长和会长一碰头,必有一番久违的寒暄,之后便各司其职、发号施令。团长负责指挥村里的青壮年卸车、搬运、起帐、搭台,会长负责派饭(就是把戏班演员划成多组,分派给光景好的家户,庙会其间各家要负责两到三名演员们的食宿)。孩子看到,自己家里领了戏子,手舞足蹈,倍感荣幸。
  夜里的第一场戏叫“挂灯戏”,三月二十八是正日子,才是主戏,最后一天是收尾戏。戏,在敲一阵停一阵又敲一阵的清脆的锣、鼓、板合奏声中拉开了帷幕。正经看戏的大多是老年人,他们挑选了正对戏台的位置稳稳地坐下,占据最好的位置;之后许多中年妇女,三三两两手牵手来了;梳着麻花辫、穿着碎花衫的年轻俊俏女子,在她们身后,时不时响起挑逗的口哨;最前排是坐姿歪歪斜斜的小孩;紧挨的是坐毯毯、坐报纸、坐塑料袋的老人们;错后是坐在木板上的穿戴整齐的妇女;外围站成一条弧线的是年轻女娃娃、中年男人、还有勾肩搭背的小伙子。我看戏的时候,不会依偎在她们腿边,我自有我的好去处,在老婆婆老汉汉们中间自个儿用砖块儿垒个小凳子安身,除了去三婶的衣兜兜里掏一大把瓜子,我轻易不挪窝,台上出将入相、喽啰皇上、浓妆淡抹、战袍水袖、华饰绣鞋……悉数落在我的眼里。小孩子看戏只能看个大头,戏里的情由还得听长辈们讲。一边看戏,一边听他们讲解,才能把整折戏看懂。
  热热闹闹的演出结束了,道具和演员离开了,小山村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在村里的某个地方,定会有一群小伙伴相约,拿着剥了皮的玉米杆子舞枪弄棒,或踩着碎步,或翘起兰花指,说说唱唱学着戏班子演员的样子要玩很长很長时间……
  ——选自中国散文网

其他文献
黄昏的时候,深蓝色的天空映衬着水面,缓缓的溪水绿波荡漾,河岸花红柳绿,仿若仙境一般。这时候,是我们青蛳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光。我们慢悠悠地踱出家门,与伙伴们幸福地聚会。时而趴在石块上休憩,时而站在水草上高歌,时而钻进石缝里捉迷藏,时而顺着水漂流,时而和溪里的小鱼小虾们逗逗趣,直到天黑,我们才在父母的召唤下,全家人围坐在一起,数星星,看月亮,听村民们恬适温馨地唠家常。这就是我,清水螺蛳。  我长得可美了
期刊
老家名叫铁厂,既不产铁,也不产钢,却盛产钢铁般坚硬的石头,祖祖辈辈都与石头雕琢的石磨、石臼、石猪槽等石器有关。从我记事起,老家屋檐下就摆着一个大腹挺挺的石缸。长满嫩生生遐想的我曾追根究底问过爷爷奶奶,可谁也说不清石缸的来龙去脉,只知道那个皱纹满面的大石缸比爷爷的爷爷还老。  常听母亲说,我是那个牛腰粗的大石缸领养大的。那时,顶针高的我还没有断奶,刚好会爬学走路,经常摔跤,别出心裁的母亲就在石缸里铺
期刊
北龙滩———歌者之乡,东宅江之秘境;绿为主色调,欢快为流淌的音符;主唱者为山涧,危峰,绝壁,土壤,竹林,蕨草,石板路。水流中长满苔藓的石头,以及石上的野菖蒲,还有满山蜜蜂的低鸣和莺的歌唱为主旋律。  第一次探访东宅江,撞入眼帘的是瑶乡纯净的人性、人心,它曾深深地感动过我;第二次进入东宅江,登临东龙滩,大大小小,高高低低三十六级有如心跳般的瀑布,兴奋得令人几乎窒息;这天,我甘冒酷暑,再闯东宅江,刚抵
期刊
平安的颜色,这是别样的。  你瞧,灯火阑珊处闪烁在街衢的“公安蓝”,它蓝得正义,蓝得神圣,蓝得伟大。我在琳琅的颜色种类中,偏喜欢这纯正的蓝色——“警色”。“公安蓝”是我喜欢的蓝色里面的最爱特爱。  这“公安蓝”,只要公安人员穿上它,显示出来的就是一身正气凛然的气质,凌威不惧的神色。穿上它就是责任,就是担当,就是使命,是任务。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财
期刊
多少次驶过九马画山,多少次因神秘面纱未被揭开心生遗憾;多少次因讲解员激情昂扬的介绍而兴奋;多少次远远地张望绝壁而生朦胧……  终于,我突然打开天眼似的,看到九匹马了,驻足于绝壁之上的它们,有的在眺望,有的在凝思,有的在倾听,有的在回眸,有的抖动着浑身肌肉及漂亮鬃毛。悠然间,神马们整装待发,齐声嘶鸣,即将出征,奔赴疆场。  我已聆听到神马们在绝壁上的奔腾纵跃呼啸声。  这些经由千万年岁月烟尘沐浴、依
期刊
阳光下,是一大片葳蕤葱郁的草地。草地上,开满了一朵朵金色的小花,圆滚滚的脑袋,洁白的绒毛,微风过处,成片的蒲公英随风曼舞,一把把小伞儿就从小绒球上轻盈地飘出,像成群的白蝴蝶在空中翱翔。小伞儿带着一颗颗芝麻粒大小的种子,乘着风,纷纷出发。  金秋十月,凉风习习,吹走了春的浮华,夏的躁动,吹来了丹桂飘香,五谷丰登。草地旁的健步道上,一位中年男子正缓缓地推着一辆崭新的轮椅,边推边述说着小城的奇闻趣事。车
期刊
龙脊持山高,常年多雾的特殊地理环境优势,营造出闻名遐迩的龙脊梯田,茶叶,以及民风醇朴、魅力四射的乡情乡音。  勤劳的龙脊人,在精心经营日子的同时,精心地经营种植辣椒。在田畴地角,在崖縫间,在山脊上,随意可见一块块或大或小,或方或圆的辣椒地里,繁忙着一个个满是汗珠的背影。  如同龙脊茶叶一般,龙脊辣椒得益于高山阳光的温和照耀和云雾缠绕的浸润。  龙脊云雾是一种奇观,飘飘渺渺,仙境一般漫步在龙脊山上,
期刊
只要你具有使命、格局、胸怀、视野、抱负,无论世界多么喧躁,我依然会在心开始的地方等待你同我共同启航梦想,让我们在星辰大海、诗与远方共享生命时光。世界不能没有阳光,人類不能没有智慧。篱前歧黄对诗语,闲来酒里话桑麻。世事参悟七个字,诗酒茶琴棋书画。诗歌礼乐复兴关乎家国的未来,因为文学的基因是诗歌,文化的基因是文学,文明的基因是文化,哲学的基因是文明,宗教的基因是哲学,科学的基因是宗教,政治的基因是科学
期刊
中秋节刚过,被晚霞裹着的太阳已经变成柿红色。  站于山石,斜对夕阳,父亲写满沧桑的脸上还有些许朦胧的醉意在浮游。风从大崮山的两侧吹来,丝丝凉意穿透衣物,穿过黝黑的皮肤,沁入他的心房。  今是他八十周岁的生日,吃完午宴,孩子们的身影刚刚绕过村口,他就披上那身沾着草屑和泥土的外套,顺手抄起过道门后的那把四齿钩子出了街门。  同样是这片山坡,同样是这块他记忆中就存在了不知几千年的山石。回首逝去的岁月,一
期刊
天已经放亮了,河对面的小山却尚未苏醒过来,河面上涌起的一股股氤氲的雾气,像是一件薄薄的蝉纱披在它的身上。与其他的季节不同,今冬的每一个清晨几乎一直都是这样。随着最后一颗星星的隐去,和草丛中一两声清脆的蛙鸣,河边那一片片油光碧绿的玉米,在柔和的晨风中微微拂动。茄子展开着硕大的叶片,枝桠间开出了一朵朵紫色的小花。西红柿开始结果了,一颗颗圣女果如同一粒粒綠色的玻璃球。一架架青翠的丝瓜、苦瓜,也在这个晴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