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当代初中语文诗词教学的意向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DICE3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诗词教学作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目的是让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继续传承并不断地发扬光大。在这一目的的引导下,当代初中语文诗词教学的意向也要发生改变,教学的侧重点因此也要发生变化。文章就从运用先进教学技术,突出诗词创作背景;增加情感教学,深层体会诗词意境;结合生活实际,学会经典诗词运用三个方面入手,分析当代初中语文诗词教学的意向,希望广大教师能够从中受到启发。
  关键词:初中语文;诗词教学;新要求;意向
  伴随初中语文《新课标》实施力度的不断加大,诗词教学的任务与目的正在发生着悄然变化,学生不仅要牢记诗词内容,更要掌握诗词内容中所隐含的深层寓意。基于此,广大初中语文教师要立足这些新要求,在诗词教学中不断地加以改变,进而确保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掌握所学诗词,还要助力学生将这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满足初中语文《新课标》为诗词教学所提出的新要求。
  一、 初中语文诗词教学的新要求
  随着素质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大力落实,学生知识与技能、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成为当前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所在。在这一背景之下,初中语文诗词教学要面临新的要求。其中,主要体现在如何让学生感受到诗词创作的背景、体会到作者创作的意境、学会应用经典诗词三个方面。为此,广大初中语文教师必须在这三个方面加以高度重视,由此才能满足当代初中语文诗词教学新要求,确保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二、 当代初中语文诗词教学的意向
  (一) 运用先进教学技术,突出诗词创作背景
  从当代初中语文诗词教学的目标来看,更加注重学生在诗词上的理解与体会,只有理解当时作者的创作背景,才能感受到作者为什么会有感而发,创作出这些传世佳作,学生也能够从中体会到诗词中所暗藏的思想和内涵,这也是学生理解和掌握诗词的关键所在。因此,运用先进教学技术,突出诗词创作背景应放在初中语文诗词教学的首要位置。笔者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在诗词教学中更加偏向于诗词创作背景的阐述,而这样的教学效果往往收效明显。例如:在《观沧海》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就运用先进的教学技术,将诗词创作的背景向学生做出明确的说明,学生通过观看相关的视频,由此感受到了作者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体会到这首诗中所带来的震撼力。笔者在课前在网上搜集、整理了相关视频,并将视频内容进行了剪辑,制作成了教学课件,在本课的课堂导入部分将这些视频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当时所处于的环境是怎样的,理解作者在创作这首诗时的情绪如何。学生在受到作者情绪的渲染之下,这显然更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诗句的理解和掌握,进而也为学生突破教学重点与难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由此确保了本课的教学效果。
  (二) 增加情感教学,深层体会诗词意境
  当代初中语文诗词教学,并不是要求教师让学生死记硬背所学的内容,因为学生就算记住所学的内容也不能详细掌握诗词的内涵是什么、价值是什么,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因此也会变得机械化,诗词教学的成效也不会体现出来。而当代初中语文诗词教学的意向也更加偏重学生体会诗词意境,通过意境来启发学生体会作者的心理感受,这样诗歌的内涵与价值也能够被学生深深地理解,教学的效果也会非常理想。笔者在诗词教学中,将学生深层体会诗词意境作为教学的基本目标之一,教学中的收效也是有目共睹的。例如:在《泊秦淮》一课的教学中,笔者首先将杜牧在创作该诗的历史背景向学生做出了明确阐述,让学生理解到此时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在此基础上,笔者将自己的一些情感加入进去,为学生带来情绪上的渲染。除此之外,笔者还将自己的一些想法与学生分享,确保学生能够意识到在此时、此景下创作这首诗的意义所在,学生带着与笔者相同的情绪来学习这首诗,恰恰感受到了当时的意境所在,进而理解并掌握该诗的效果充分地体现出来。
  (三) 结合生活实际,学会经典诗词运用
  在初中语文诗词教学中,还要偏向于学生如何会用经典詩句,让学生掌握的诗词不单单是为了考试提高分数,更是为了让这些诗词能够永远地传承下去,这也是当今初中语文诗词教学的意向所在,而做到这一方面则需要教师能够从生活实际入手。笔者在诗词教学中非常重视这一方面,学生不仅在诗词理解和掌握上有了长足的进步,同时学会了合理的运用经典诗句,为传承经典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例如:在《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课的教学中,笔者首先针对该诗的基本意思做出了明确的讲解,让学生能够了解到作者在创作中的心情是怎样的,是什么原因触碰了作者创作这首诗。学生在明确本事的大意之后,笔者向学生进行举例,结合生活中的某些真实事件,在举例的过程中向学生指出那些时候就可以用到“曲径通幽”这一词,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可以用到“万籁此都寂”,这样不仅仅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这首诗,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真正学会应用经典诗词。这样的诗词教学效果才能真正达到初中语文诗词教学新要求,让诗词能够深深印刻在学生内心之中。
  分析当代初中语文诗词教学的意向,前提在于要将初中语文《新课标》进行深入解读,而这是一项非常庞大的工程,需要广大教师经过不断的努力方可实现。可是,文章所提出的观点中,必然会存在这样活着那样的不足,还希望广大教师能够从中提出宝贵的、有建设性的意见与观点,为不断提升初中语文诗词教学成果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刘明霞.品诵·欣赏·感悟——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探讨[J].学周刊,2017(23).
  [2]洪爱军.渗透古诗词鉴赏教学把握初中语文的韵律与情感[J].考试周刊,2017(102).
  [3]苏玉敏.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9).
  作者简介:
  刘雪珍,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横县云表镇第二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一、问题由来众所周知,<几何原本>是古代西方数学的经典之作,它对于世界数学的发展影响巨大.明朝末年,利玛窦将<几何原本>带人中国,稍后其与徐光启合作将它翻译成了中文.可是
在通过一系列的对比式声乐教学,不但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东方西方文化差异,还能够感受到本国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角色应用为提供自身的声乐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
摘要: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提问是一种经常使用的教学方法。正确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虽然很多老师都知道教学活动是在课堂上通过问题进行的,但由于提问方式不正确,如提问问题太难,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掌握正确的提问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初中化学;化学教学;课堂提问  化学是初中生新接触的一门课,学生之前不了解化学,在课堂
鸦片战争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条约制度在沿海、沿江通商口岸建立租界租借地以及在更广阔的乡村腹地建立教会,分割了清政府对社会的管辖权力,造成了管理上的混乱,导致近
本文评述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基德兰德和普雷斯科特在宏观经济理论上所做的贡献.他们提出了时间不一致性问题,说明坚持规则要比相机抉择更符合长远利益,说明在宏观经济政
他不是名扬四海的著名发明家,一如发明电灯的托马斯&#183;爱迪生、发明电报的塞缪尔&#183;莫尔斯、对飞机发明作出重大贡献的莱特兄弟;他不是叱咤风云、指点江山的卓越政治家
幼儿心智的开启得益于学习。国学蒙学教材中有许多道德、礼仪、名物常识等内容,对于幼儿的认知、智力发展和提高语言能力,帮助都非常大。
摘要:现阶段,教学形势不断发生改变,为顺应时代的大背景,相关部门提出了新课标教学理念。基于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水平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是,大多数教师对于新课标没有一个深入的理解,教学内容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本文基于对新课标的理解,提出了几点在新的教学形势下开展语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引导者;思考;教学形式  新课标,顾名思义,指的是新的课程标准。为什么要用新的课程标准呢?过去的一段
摘 要:从小学学科发展现状来看,小学数学学科不容乐观很多小学生比较头疼数学且对其抱有排斥性的学习态度,究其根源就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缺乏实效性,不能够有效地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育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为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注重教学革新,创新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中善于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引导他们全方位地提升自己的数学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课堂有效性;策略  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模式,过于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