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岭“石油公主”张踩铃:与短视频擦出火花

来源 :恋爱婚姻家庭·青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ibu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在短视频作品中,还是脱口秀节目《奇葩说》里,张踩铃都风格鲜明。她将生活变成段子,或纯享快乐,或批判自嘲,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成为互联网上的新晋网红,视频最高观看量一度突破5000万次。她用颇具喜感的东北口音和妙趣横生的打油诗,勾勒出一个欢乐的跨国家庭。

机缘巧合下开始短视频创作


  2013年去英国读研究生前,张踩铃笑称自己的大部分时光都在象牙塔里度过。一直读书是她课业勤奋的结果,也是家人的选择。父辈对她的设想是一路读到博士,然后在大学当老师,度过安稳的一生。
  每个人的成长过程,都是在某些方面取悦他人的过程。学生时期的张踩铃很想让父母满意,但她发现自己似乎更热衷于校园外的无限可能。读书期间,她曾在茶叶店打工,也想过在伦敦当一名脱口秀演员,或者开一家中文学校。
  然而,正当她准备走出象牙塔大展拳脚时,疫情给所有人的生活按了暂停键。幸运的是,这也为她打开了另一扇大门。
  疫情期间的百无聊赖,外加丈夫曾咳嗽不停,张踩铃决定用短视频记录家人在疫情期间的生活。第一个视频上传后,尽管制作并不算精良,甚至一个故事分成好几段,但也还是有观众。故事被人听到、看到,让她产生了继续做下去的热情。人们从她的视频中,能看到她与加拿大婆婆“斗智斗勇”、在双语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中英文能力井喷式爆发、沉迷中国文化的外国老公见到成龙喜极而泣……
  回国参加《奇葩说》之前,她还焦虑了一下,因为粉丝把她的视频搬运到YouTube,还加上了英文字幕,加拿大婆婆可以看到那些吐槽。起初张踩铃有一点儿担心,但后来发现,婆婆完全不介意,“她这人就这点儿好,她自己干了的事都承认,怎么吐槽她,她都接受”。现在婆婆也开始追她的更新,婆媳俩有意想不到的和谐。

讲故事是与观众的心理战


  疫情期间,许多网络红人脱颖而出,張踩铃也是其中之一。许多人初期以耸人听闻的国际新闻吸引人气,但当大家的注意力从海外疫情上转移后,却无法做到持续输出。
  张踩铃说,她想表达的始终是一个人在海外求学、求职的生活,一个妈妈和一个妻子的日常,不想蹭海外疫情的热度。粉丝对她持续的关注,也成了她源源不断的创作动力。“涨粉比赚钱更让我觉得有动力。”
  “我录视频的时候,最火的形式是Vlog。”张踩铃说,许多海外博主会让观众随着镜头了解异国生活,但张踩铃却摒弃了这种形式,她尝试的是单人脱口秀风格,简单来说就是“不打针不吃药,坐这就是跟你唠”,她的视频主要是在镜头前为大家讲故事。
  也许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就是这样简单直接的形式,让她在半年时间内疯狂吸粉超400万。许多人都在她的视频底下留言:“我每天就等着你的更新,就喜欢听你唠嗑!”
  学习电影和编剧的经历,让张踩铃对讲故事更有天赋,她的唠嗑可不是简单的唠嗑,她的段子讲究押韵,笑点密集,你只要停下来看个一分钟可能就没法再从她的短视频里走出去。她认为,无论是3个小时的电影还是3分钟的视频,核心都是让人想听。讲好故事,让观众津津有味地愿意听下去,“都是跟观众的心理战”。
  找准了自己的定位,用一种轻松幽默的方式把中国人看外国人的感觉和外国人审视中国人的感觉给表达出来,张踩铃就这样与短视频擦出了火花。

跨国夫妻的甜蜜生活


  谈起与丈夫Jamie的相识,张踩铃用“一场美丽的误会”来形容。
  在厦门大学读书时,一天傍晚,张踩铃在自习室写作业。Jamie看教室里就剩下她一个中国人,误以为她想跟自己练英语,就上前主动搭话。聊了两句后,他听到张踩铃说自己要一个人去外地旅游,觉得这个娇小的女生独立又可爱,正是自己喜欢的类型。
  “外国人的浪漫和咱们不一样。”张踩铃回忆,Jamie的追求朴实无华。两人确定关系后,张踩铃决定赴英国读书,Jamie也决定相随。
  这一段跨国情缘,成为了张踩铃日后视频创作灵感的土壤,她笑称自己“每天都生活在文化碰撞之中”。两人结婚时,就闹了这样一个有趣的“误会”。
  中国人的婚礼向来讲究热烈喜庆。两人在东北铁岭办婚礼时,张踩铃家人租了11辆豪华汽车,但大部分宾客都自己开车到婚礼现场,于是这11辆车就来接新郎的外国朋友,数量也正好是11人。
  上了“专车”的外国友人没见过如此阵仗,再加上当天是良辰吉日,小城里有上百对新人结婚,在他们眼中,就成了全城都在欢庆张踩铃出嫁,于是觉得张踩铃一定来头不小,说不定是石油大亨的女儿。“石油小公主”的故事就这样出现在了张踩铃的视频中,这个称号也成了大家对她的昵称。

身份的转变与探索


  成为短视频创作者可以说是张踩铃“人生的转折点”。
  快到30岁的时候,张踩铃发现身边有的人拿着高薪,有的事业已小有成绩,她也会对自己的人生感到非常困惑。但自从开始拍短视频,她心里就有了落地的实感,毕竟从文案创作到视频录制,都是实实在在的活儿“等着去干”。
  张踩铃之所以给自己取这个网名,是因为“自己天天踩着铃声进教室”。 在《奇葩说》里,她说自己本来想当个野编剧,但是野编剧一个月工资只有800块养活不了自己。于是她就去念了博士,想着以后可以当个大学老师。可是读博士期间她其实并不快乐,那些知识太理论太学术,不是她内心真正想从事的方向。
  “其实我对这种静止状态的学术东西非常受不了,我的心永远是活的,我总想干点别的。”拍短视频让张踩铃得到了快乐。拥有女博士的博学却不爱掉书袋,用最通俗的语言讲着生活琐事,和一般的网红不同,她的幽默很高级。
  对张踩玲来说,在抖音拍短视频也好,参加奇葩说当辩手也罢,都是传递和输出自己观点的渠道。
  自从有了大女儿Zelda,张踩铃生活的重心发生了巨大改变,但她却认为自己是“最不合格的父母”。旁人眼中,生长在跨国家庭的孩子似乎都会不止一种语言,Zelda也显现出惊人的语言天赋。但当谈到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时,张踩铃却表示对孩子没有任何要求。
  “父母尽量快乐地做父母,孩子也快乐地当孩子”是张踩铃的教育哲学。她认为,成年人的自制也表现在不把幻想和期待投射到孩子身上。自己能做好再要求孩子,“望子成龙”在这个幸福的四口之家没有任何市场。
  “只要未来她做的事自己喜欢,觉得挺好,那就行。”张踩铃说,“如果孩子喜欢学习,那是我的幸运。但我希望她热爱学习是因为自己感兴趣。”
  摘自《现代青年》
其他文献
今年28岁的阿萍是湖南永州人,婚后与丈夫一直过着平淡而温馨的生活。谁曾想到,老实本分的丈夫竟然在一次醉酒后与客户安排的三陪女发生了性关系,并被警察当场抓获,最后被处以5000元的罚款。事后,当阿萍无意中撞破这一嫖娼丑闻时,他们的感情顿时蒙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    平淡是真,丈夫是我的臂膀和港湾    1996年5月,在一次朋友的生日聚会上,我与丈夫相遇了。当时我对他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印象,因
期刊
要不是出门旅行时,意外摔断了腿,身为商业摄影師的七姐,恐怕这辈子也不会把镜头对准已经结婚10年的丈夫。  摔断腿之前,她是何等自由,每天穿着棉麻裙子,提着笨重的摄影器材:3台总价值超过20万元的照相机,以及七八个单价超过1万元的镜头,赶着瞬息万变的光线,追拍瑰丽的天象、飞扬的裙裾、疾走或骑车的美人……  商业拍摄是七姐重要的收入来源,尤其是婚礼跟拍、淘宝店铺与服装公司新产品的拍摄。为了应付接二连三
期刊
1940年,23岁的盛静霞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20岁时,她就创作了40首气势磅礴的抗战诗,和师姐沈祖棻一起,并称学校“两大才女”。不仅才华横溢,她还生得清新脱俗,一时之间,倾慕者众,其中有县长、教授,也不乏文艺青年。师长们纷纷帮她牵线,可是,她一个也没看上。  老师钱子厚调离学校时心有不甘,“你到底要找怎样的人,把条件告诉我,我到天涯海角替你找去!”盛静霞于是开出三个条件:“一要能写诗词,能和我
期刊
朋友H素以“情商高”著称,说话做事面面俱到,单位里上上下下维护得特别好。跑腿打杂他没怨言,喝酒圓场他得心应手,跟领导交流他也得体到位没障碍。领导去哪儿都愿意带着他,体验就俩字:顺心。  H家兄弟三个,他最小,也最忙,但老太太有啥事儿都找他,买药、修水管、交电费,第一个电话准打给他。因为“老大老二办事儿不利索,还爱挑刺儿,就这个小儿子,痛快,没毛病。”  然而老太太并不知道,她的小儿子其实有毛病。 
期刊
一天早上,妻子晓贞和平日一样擦拭着家具。擦到窗台时,她说:“这里应该有一个绿色的小花瓶,可以和窗外的芭蕉叶子相呼应。”  黄昏,我下班回来,递给晓贞一个小花瓶。瓶子模仿石榴的形状,圆鼓鼓的肚子,瓶嘴像石榴蒂似的呈花瓣形裂开。瓶子光滑细润,晶莹剔透。她惊喜地问:“哪儿来的?”“买的!在一个古董店里找到的,漂亮吗?”  “漂亮极了。这得多少钱?”  “1000元!”我轻描淡写地回答。晓贞跳了起来,“1
期刊
如果要找一个词,来形容我家先生的讨喜之处,我首先会想到“可爱”。没错,就是这个带着稚气的形容词。若是以前,我可能会说是“善良”“温和”,现在,我比较喜欢先生的这个个性。因为,我觉得正是他“年纪渐长,仍不失可爱”,让我们多年的婚姻生活没有变得乏味油腻,时不时在他可爱行径的调剂下,荡漾着鲜活的涟漪。  有一次吃鱼,我不小心被鱼刺卡住了喉咙,各种居家小妙招都不起作用,先生只好陪我去医院挂号就诊。轮到我的
期刊
莱莱从出生开始,基本上都是姥姥在带。最近老家有点事情需要姥姥回去解决,我就请来了莱莱的奶奶“救火”。莱莱的奶奶是一名即将退休的初中数学老师,这次特意请假过来,我内心很感激她,但是因为没有长时间共同生活过,所以我内心也很不安,想着如果遇到冲突的话,就用“婆婆只来帮忙3个礼拜,21天忍一忍就过去了”来说服自己。可是很快,矛盾就出现了……第一周  莱莱晚上在幼儿园吃,但基本上每天晚上8点多都会喊饿,婆婆
期刊
“你笑起来真好看,像春天的花一样,把所有的烦恼所有的忧愁,统统都吹散……”清新美好的歌词,纯真干净的童声,任谁听了都忍不住嘴角上扬。  这首由李凯稠、樊桐舟和李昕融一家三口共同演绎的《你笑起来真好看》一经上线,迅速火爆全网,不到两年时间,播放超过300亿次。而由爸爸李凯稠作曲,女儿李昕融演唱的另一首歌《听我说谢谢你》,在不寻常的2020年又有了特别的意义。爸爸作曲,全家演唱,一曲曲饱含亲情与爱意的
期刊
女儿告诉我,这个星期三照常有远足活动,她不想参加,让我给她请个假。我问她为什么,她说觉得累。不想参加远足这件事,女儿跟我提过两三次。于是,我开始留意,女儿说累的背后是不是有一些其他原因。因为在玩儿这件事上,孩子是不会觉得累的,哪怕身体真的累了,心里也是喜欢的。  于是,我们就这个话题聊了起来。我对女儿说,我很愿意帮她请假,但爸爸需要了解更多信息,才知道请假时怎么跟老师说。在我同意给她请假之后,我们
期刊
那天,在地铁上,听见一对母子的对话。妈妈一边整理书包,一边叮嘱儿子:“妈妈在你书包里放了牛奶,一会儿记得喝!”儿子“嗯”了一声,低下头,好一会儿,才抬起头说:“我可以不去读书吗?”妈妈摸着儿子的头说:“傻孩子,你不读书,干什么?”“但是妈妈你也不读书啊,而且你每天都可以玩手机,为什么我不行?”儿子问。妈妈愣了一下,竟无言以对……   儿子说出的这句话很扎心,也很现实。很多人,在成为父母以后,将全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