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前路间隙减压与开槽减压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来源 :第三届全国脊柱外科学术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aw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颈前路间隙减压与开槽减压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108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肢体疼痛26例,麻木89例,无力58例,步态不稳42例。胸腹束带感26例。主要临床体征:肌力减弱73例,Hoffmann征阳性78例,腱反射亢进72例,降低8例,感觉减退58例,踝阵挛阳性62例。实施颈前路间隙减压与开槽减压自体髂骨植骨钢板内固定术,单间隙减压植骨融合42例,单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融合51例,单椎体次全切除加单间隙减压植骨融合15例。采用电话,信函随访及门诊随访方式,共随访86例,随访时间9个月~3年1个月,平均20.9个月。随访结果参考贾连顺的评定方法,优:上下肢运动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自我感觉良好,无痛苦,排便功能正常,可参加轻体力劳动并能自理生活;良:四肢运动功能有明显改善,自我感觉较好,容易疲劳,有时肢体无力,生活能力可自理;可:运动功能仍有限制,手指无力,下肢常无力,易跌倒,仅能借助手杖行走,生活尚可自理,有时需他人帮助;差:步态不稳,双手握物无力,不能作精细动作,常需卧床。 结果:本组108例无术中并发症,术后一过性咽痛29例,术后神经症状加重1例,经脱水等治疗后缓解。术后1周、6周、3月、半年常规拍颈椎正侧位X线片,术后颈椎生理曲度得到改善。术后3月植骨融合率107/108(99.07[%])。未融合1例为3节段病变者。本组改善结果,优:40/86(46.51[%]),良:32/86(37.22[%]),可:13/86(15.12[%]),差:1/86(1.15[%]),优良率为83.73[%]。 结论:颈前路间隙减压与开槽减压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满意,是较好的手术方式。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股骨头髓心减压自体骨髓细胞松质骨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9例(90髋)成人股骨头坏死(ARGO分期Ⅰ-Ⅱ期),采用髓心减压自体骨髓细胞自体松质骨移植,术后
期刊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常见病,非手术治疗也可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已被大多数骨科医生了解。我们自2004—2007采用七叶皂苷钠滴注联合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了较好
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和经皮脊柱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是近几年来脊柱外科和介入放射科热点研究应用的技术,主要用于治疗骨质疏松
目的通过对手术治疗胸椎管狭窄患者进行分析,探讨影响手术效果的临床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32例手术的胸椎管狭窄症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本组共随访29例,随访时间1-5
目的总结多孔面螺钉峡部固定治疗腰椎弓峡部裂术后的远期疗效。方法对接受多孔面螺钉峡部固定治疗腰椎弓峡部裂3年以上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及影像学检查,并就患者的疼痛、功能
目的:探讨应用PCM人工椎间盘系统治疗颈椎病的初步疗效。方法:自2004年1月起,对26例单节段或多节段以颈椎间盘退变为主的颈椎病患者进行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男18例,女8例,年龄36-57岁,平均48岁;其中单节段置换17例,两个节段及以上置换9例,共33个节段;对术后神经系统功能恢复情况进行JOA评分,对颈椎曲度、人工颈椎间盘及相邻节段的高度、人工颈椎间盘的活动度以及人工颈椎间盘与椎间隙终板界
目的 比较常规配方药物和中西医结合配方药物在硬膜外注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疗效并探讨硬外注药疗法的治疗机制。方法腰椎间盘突出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常规组(C组)和中西医
目的探讨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98年6月-2005年6月手术治疗70岁以上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86例,其中58例合并内科疾病。36例采用单节段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