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为新闻报道,为什么有的作品能够吸引读者,有的作品却很平淡呢?笔者认为:好的新闻作品固然取决于主题的提炼、角度的选取和语言的表述等方面,但是对材料的取舍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选取材料其实没什么技巧可言,说到底也就是“取舍”二字,但是“取”易“舍”难。在具体的写作中,究竟要舍去哪些看似有用实则无用的材料呢?
一. 舍弃重复的材料
在写作中很容易陷入这样的误区:一是重复说事。有的作者为了表达一种思想或说明一个道理,本来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的事情,非要翻来覆去写上一大段,唯恐读者看不明白。实践证明,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只要作者表述准确、得体,读者一看就会明白。这正如动人的春色不需多,一枝迎春花的绽放,就能让人领略到生机盎然的春意了。二是堆砌材料。有些作者为了追求文章的思想深度,往往是面上的材料加点上的材料,一个事例再叠加一个事例,文章长了,可是深度还是不够。其实,文章的思想深度不仅取决于对材料的概括与分析是否透彻,还取决于作者“提纯”能力的高低。在新闻写作中,要善于高度提炼材料,能用一个事例说明白的就不用两个事例,能用面上的事例说明就不用点上的事例。这样,既能避免文章累赘多余,也能克服因堆砌材料而导致只见“厚度”没有“深度”的问题了。
二. 舍弃虚假的材料
虽然在我们的新闻报道中,无中生有制造假新闻的事例少之又少,但是含有虚假成分、“纯度”不够的新闻还是屡见不鲜。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一是作者喜欢合理想象,根据写作的需要“丰富”新闻事实。尤其是在采写先进人物时,常常会替先进人物豪言壮语……二是作者任意拔高主题。有些记者在采写新闻稿件时,为了宣传的需要,不管事实的本质,硬往一个主题上靠,随意提升新闻事实的高度。三是喜欢添枝加叶,一般是对新闻事实在一定程度上加以夸大,时空上换位,变远为近……新闻的生命在于真实,新闻的生动也在于真实,新闻自身所具有的生动是高于任何创造的。添枝加叶不仅会使新闻失真,还有损于新闻本身的生动性。从这个意义上讲,要坚决舍弃含有虚假成分的材料。
三. 舍弃注水的材料
在新闻写作中,有的作者喜欢给作品注水,爱把小东西放大,一件小事要写上几千字。笔者认为,写稿子不是做拉面,拉得越长越好,应当是洗面筋,把那些杂质洗掉,留下的才是精华。写文章要善于运用照相时的“聚光法”,事件的过程要选取最为典型的细节来写,把灯光打在该突出的地方,略去许多的枝枝蔓蔓。因此,许多出名的大家都善于把“大”文章写“小”。
四. 舍弃缺乏个性的材料
没有个性,就不会有特点。新闻作品之所以可读性不强、不耐看,就在于缺乏个性,千篇一律,这个单位和那个单位几乎没有多大区别;张三和李四模样相差无几,只不过是换了身衣服而已。写人状物必须要抓住个性,抓住了个性才能把新闻写活;写人叙事要凸显个性,对于那些能体现个性特点的细小材料,想办法也要将其派上用场。这样写出的文章便会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深度,不缺少色彩。要在文章中突出个性,广大新闻工作者在采访中一定要悉心搜集、捕捉新闻事实个性化的细节,不可只记事而忽略了个性化的细节,而对那些不能体现个性化的材料要毫不留情地舍弃。
新闻作品中材料的取舍问题是否恰当,可以说直接影响到整篇文章的效果。要想写出好文章,多出精品,一定要在材料的取舍上下功夫。善选取不如会舍弃,只有毫不吝啬地舍弃那些没有特点的材料,你的文章才会更精彩。
(作者单位:包钢新闻中心)
责任编辑:邰山虎
一. 舍弃重复的材料
在写作中很容易陷入这样的误区:一是重复说事。有的作者为了表达一种思想或说明一个道理,本来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的事情,非要翻来覆去写上一大段,唯恐读者看不明白。实践证明,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只要作者表述准确、得体,读者一看就会明白。这正如动人的春色不需多,一枝迎春花的绽放,就能让人领略到生机盎然的春意了。二是堆砌材料。有些作者为了追求文章的思想深度,往往是面上的材料加点上的材料,一个事例再叠加一个事例,文章长了,可是深度还是不够。其实,文章的思想深度不仅取决于对材料的概括与分析是否透彻,还取决于作者“提纯”能力的高低。在新闻写作中,要善于高度提炼材料,能用一个事例说明白的就不用两个事例,能用面上的事例说明就不用点上的事例。这样,既能避免文章累赘多余,也能克服因堆砌材料而导致只见“厚度”没有“深度”的问题了。
二. 舍弃虚假的材料
虽然在我们的新闻报道中,无中生有制造假新闻的事例少之又少,但是含有虚假成分、“纯度”不够的新闻还是屡见不鲜。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一是作者喜欢合理想象,根据写作的需要“丰富”新闻事实。尤其是在采写先进人物时,常常会替先进人物豪言壮语……二是作者任意拔高主题。有些记者在采写新闻稿件时,为了宣传的需要,不管事实的本质,硬往一个主题上靠,随意提升新闻事实的高度。三是喜欢添枝加叶,一般是对新闻事实在一定程度上加以夸大,时空上换位,变远为近……新闻的生命在于真实,新闻的生动也在于真实,新闻自身所具有的生动是高于任何创造的。添枝加叶不仅会使新闻失真,还有损于新闻本身的生动性。从这个意义上讲,要坚决舍弃含有虚假成分的材料。
三. 舍弃注水的材料
在新闻写作中,有的作者喜欢给作品注水,爱把小东西放大,一件小事要写上几千字。笔者认为,写稿子不是做拉面,拉得越长越好,应当是洗面筋,把那些杂质洗掉,留下的才是精华。写文章要善于运用照相时的“聚光法”,事件的过程要选取最为典型的细节来写,把灯光打在该突出的地方,略去许多的枝枝蔓蔓。因此,许多出名的大家都善于把“大”文章写“小”。
四. 舍弃缺乏个性的材料
没有个性,就不会有特点。新闻作品之所以可读性不强、不耐看,就在于缺乏个性,千篇一律,这个单位和那个单位几乎没有多大区别;张三和李四模样相差无几,只不过是换了身衣服而已。写人状物必须要抓住个性,抓住了个性才能把新闻写活;写人叙事要凸显个性,对于那些能体现个性特点的细小材料,想办法也要将其派上用场。这样写出的文章便会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深度,不缺少色彩。要在文章中突出个性,广大新闻工作者在采访中一定要悉心搜集、捕捉新闻事实个性化的细节,不可只记事而忽略了个性化的细节,而对那些不能体现个性化的材料要毫不留情地舍弃。
新闻作品中材料的取舍问题是否恰当,可以说直接影响到整篇文章的效果。要想写出好文章,多出精品,一定要在材料的取舍上下功夫。善选取不如会舍弃,只有毫不吝啬地舍弃那些没有特点的材料,你的文章才会更精彩。
(作者单位:包钢新闻中心)
责任编辑:邰山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