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十年后的自己

来源 :风流一代·经典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chao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我五十岁;10年后,六十岁。一个很久很久之前从未想过的远方,远得仿佛在地图之外,可是,转眼就是下一站。
  二十五岁那年,我写了一篇文章,用自嘲的方式讽刺了一下电视主持的现状,名字起得有点傲娇——“渴望年老”。记得当时岁数大一些的同事,常常斜着眼看我,然后来上一句:“过些年你就不渴望了。”没错,这几年越发明白了他们斜着眼中的含义:青年莫笑白头翁,花开花落几日红?这不,轮到我了!
  从2017年的最后几天开始,感冒一直缠绕我到2018年1月中旬,症状持续加重,甚至让人怀疑人生。这是我近二三十年里最重的一次感冒。我猜想,这可能是人进入五十岁的下马威,又是畅想六十岁的预防针。这样想有道理,人到六十岁,理想谈得少了,身体该谈论得多一些,又或者,身体就是理想。
  老子在《道德经》中言:出生入死——人一出生就直奔死亡而去。这条路上,有三分之一的人长寿,还有三分之一的短寿,那另三分之一呢?老子幽了一默:原本长寿,但为了长寿,做了太多的事情,最后短了寿。
  老子的训诫得记住。身体是拿来用的,而不是一味地养。当然得用得有分寸。“踢球去吗?”我相信,还会是六十岁时每周都会接到一次的询问,而答案必须是:去!现在五十歲,依然每周一两次高强度的训练比赛,队友们早就相约,起码一起踢到六十岁,而且是保有一定水准,不是在足球场上快走。
  还有长跑,这些年已成习惯,六十岁也不会中断,一周四五次,一次六七公里,不拿表逼迫自己提高成绩,想跑就跑,不为减肥,不为活到天长地久,只为奔跑。岁数大了,得学会与身体和解、合作,一起找乐。人一生的故事,就是在自己的哭声中开始,在别人的哭声中结束。既然开头结尾都是哭声,中间多些笑声好一点儿。运动,是生命中让身体欢笑的方式。
  年岁小时,都觉得自己很重要,年岁大了,就明白自己很渺小。对我这个十年后六十岁的人来说,书越看越多,需求该越来越少,否则书是白看了,但别拿这个来批评年轻人书读得少,年轻就是硬道理。时代太强大,命运又太诡异,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复盘,又或者一直耿耿于怀,其实都毫无意义,除了折磨自己,又能怎样?到了六十,手里拿的蜡烛,哪怕是火炬,都该交到年轻人手里了。
  当一个可爱的老头,一直是我的一个理想。这个老头开明而不油腻,亲切有幽默感。不做一个既得利益者,始终向正确的方向而不是利益的方向去使劲。记得为年轻人说话,甚至有时替他们遮遮风、挡挡雨,并总是乐于为梦想敲鼓。这样的年老,是可以渴望的,十年后,机会就来了。
  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十年后,我该听到什么都觉得不那么刺耳了。
  但我猜,不会。
  听到不顺耳的,也许不会再像年轻时那样针尖对麦芒,可是要做到微笑着觉得好听、顺耳,还是有荒诞感。
  我是一个新闻人,从十八岁入专业,到如今三十多年,再过十年,就能把这三十多年信奉的东西推翻?时间,不会这么神奇。不能总说让人顺耳的,自己听到不顺耳的,不反抗也得反驳,哪怕小点儿声,委婉点儿,给人留一些面子。一个健康的社会,该包容下各种声音,都说好话,都爱听好话,是一个社会最危险的标志。
  学会更好地与自己相处,才是人过中年的关键,又或者说,何尝不是人生的关键?
  “灯下细看我一头白发,去年风雪是不是特别大?……”这是台湾诗人杨牧年过五十后写下的一首诗《时光命题》的头两句,像是一种总结,也像是一种准备,与自己相处,先要有这种心境来打底。接下来,有书、有茶、有音乐,有一天从早到晚的阳光挪移,然后往有趣走,往乐观走,往更大的自由走。比世界更辽阔的,该是人的内心,自己的自由,是所有自由的前提,假如到了六十岁,还不能自由,机会就真的不多了。
  (张甫卿摘自360个人图书馆)
其他文献
美国《大众科学》月刊有报道称,即便对最有耐心的人来说,排队等候也可能是一种考验,但迪士尼游乐场却能够让最长的排队时间“转瞬即逝”,因为他们用上了几个“欺骗大脑”的妙招:  例如,当你排队等着玩“太空山”的时候,一面面墙壁会把游客隔开,使队伍排成之字形。这样你就无从得知前面究竟排了多少人,从而抑制了你从看似没有尽头的队伍中退出的冲动。  一旦你排上了队,迪士尼的“幻想工程师”就会分散你的注意力,以免
期刊
一只老鹰在树梢上休息,它什么也没做。  兔子很羡慕老鹰的样子,它恭恭敬敬地请教老鹰:“我也能像你那样坐在那里什么也不用做吗?”  “当然可以!”老鹰回答。  于是兔子學着老鹰的样子大摇大摆地坐到了地上休息。  突然一只狐狸出现了,它一下子扑向兔子,把它吃掉了。  如果想坐在那里什么事情也不做,就要坐到最高的位置上。
期刊
前两天我收到一封没有署名的电子邮件,向我宣传一种“按顺序构建起来的系统化知识(Built in Orderly Organized Knowledge)”,声称该产品无需电线,不用电池,没有电路、开关和按钮。结构紧凑,方便携带,甚至可在壁炉前使用。它由一系列标明序号的纸张构成,每一页都包含成千上万字节的信息。另外,还附带一个精美的装订保护封套,以保证内部页面的顺序正确。  在操作说明上,强调应使用
期刊
我们都知道,空腹血糖正常值是3.89mmol/L—6.11mmol/L,如果血糖离这范围差得很远,就是正在作践身体。  你肯定会问,为啥作,究竟咋作?  其实血糖就像粮食,低血糖就相当于“饿死鬼”,高血糖就相当于“撑死鬼”。无论哪种,都不如吃得刚好来得舒服。  对于饿,相信你早已深有体会,饥肠辘辘胃在不断低吼。不过,除了你想吃吃不着的那种低血糖外,剩下的低血糖,大多是病态的。比如严重的营养不良、肝
期刊
有几个人坐着渔船出海钓鱼,他们凝神垂钓,忘了时间。眼看天就要暗下來了,于是慌忙准备打道回府,可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海潮的流向发生了变化,他们失去了方向。在一片混乱中,天完全黑了,倒霉的是还没有月亮,他们打开灯想要搞清楚方向,却看不出所以然来。  这时,同船的一位智者叫他们把灯关掉。这下子,四下里就更是伸手不见五指了。然后,等眼睛慢慢适应了黑暗以后,他们惊喜地发现,原本以为是漆黑一片的周围竟然有一丝亮光
期刊
常听人说:“做东西的人,所有精力都在制作上,无暇贫嘴。”  确实如此,作品比我这些刍荛之言要诚实公正得多。人的眼睛,能將作品的表里看得分明,无一隐藏。上手一用则更了然。  在作品上倾注一切,其实是至难的技道。想要充分而熟练地运用材质,需要漫长岁月的历练,其中还时常会遭到材质难以预见的抵抗。所谓直觉,不是天赋,而是在一次次失败中依然不放弃对技艺的磨练,通过持续的培育和积累而获得的能力。  诚然,在工
期刊
夏天早起的人是有福气的,可以看到朝露。朝露,这个词真好,好在哪儿,说不清,道不明,看到了就会觉得万物美好,而你我都在其中。  夏天的清晨是特别美好的。我一直不喜欢夏天,太热,太忙,有限的记忆里,麦收,插秧,中考,高考,这些身体和心理上备受煎熬的事情都发生于夏天。夏天阳光炽热,颜色泛滥,风狂雨骤,暴烈,喧嚣。但夏天的清晨不是这样的,在烈日未来之前,有着难得的温婉和平静。  幼时我常随舅爹晨起。他壮年
期刊
亲爱的朋友!这个奇诡乖谬的夏季终于接近尾声了。就从现在开始,山峦又焕发出宝石般的光泽,轮廓变得格外鲜明,还染出清淡的、确实只属于九月份的钴蓝。每天清晨,草地上又凝结了浓重的露水,樱桃树叶日渐变紫,金合欢的羽叶也有点转黄的迹象。  在盛夏逐渐消逝的这段日子里,空气中特别地透着一份我称之为“属于画家的”清澈,吸引画家们挥动彩笔去捕捉它、赞美它。所有的颜色从来不曾焕发出如此神奇的、珠宝般的光泽,一切阴影
期刊
吃过晚饭,来到下吴村。天刚擦黑,村民们悠闲地坐在村口的亭子里、溪边的石凳上,拉家常、说年成——稻子又熟了!  走过门前溪,前面是一片三百多亩的水稻田。田野静悄悄,夜的薄幕在缓缓拉起。成片的晚稻叶青穗黄,稻叶吹着软的风,带着整片田野这边摇过来,那边晃过去。成熟的水稻田组成了乡村美好夜晚的一部分。  稻香是一种什么样的香?那是一种清清淡淡、让人安宁的香。它不是单纯的谷粒的香,而是伴着泥土的芬芳、山水的
期刊
1759年11月10日,弗里德里希·席勒出生于涅卡河畔的德国小城马尔巴赫。那里离斯图加特不远,当时属于符腾堡公国。因为在军中服役的父亲常需调防,符腾堡公国各处都留下了席勒童年的足迹。他自幼天资聪颖,口才过人,在14岁那年被符腾堡公爵卡尔·欧根相中,不由分说地把他录取进公国军校“卡尔学院”,先是学习法学,后来又改修医学。但年少的席勒却发自内心地抗拒这一桩旁人眼中的恩典。他厌恶学院内与世隔绝的生活与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