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绘画发展理论对新入职的美术老师教学的作用

来源 :美与时代· 美术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now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入职的美术老师在授课时,由于对课程的选择难易程度把握拿捏不到位,会导致学生觉得美术很难而丧失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是新入职的美术老师不了解各个阶段儿童的心理特征,另一方面就是理论知识和经验的缺乏,老师在点评儿童绘画作品时,应充分了解作品和儿童的心理发展、作品背景之间关系,只有这样审视作品才会变得富有诗意,才会深入到绘画情境中去感受学生绘画的主题和情感抒发。在教育中,艺术充当综合工具,需要强调领域间联系和关系。作为新入职的老师了解儿童绘画阶段的发展作用是毋庸置疑的,这些更是直接作用于美术教学的重要理论支持。
  关键词:儿童绘画发展理论;新入职;美术教学
  一、新入职的美术老师学习儿童绘画发展理论的背景
  美术老师对儿童绘画的阶段划分并不清楚,各个阶段绘画特点也不了解,同时新入职的老师理解儿童画时,会疑惑不知道怎么点评,这种现象不予以解决会导致新入职的美术老师的一些教学失误,则需要很长时间去找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新入职的美术老师在授课时,由于对课程的选择难易程度把握拿捏不到位,会导致学生觉得美术很难而丧失对美术学习的兴趣,面对儿童的作品会陷入迷茫成为美术教学中的绊脚石这种状态,大部分人会肤浅地把作品和实物进行比较,发现有什么不同或提出“画得像不像”类似问题或者就简单地点评画得好不好。这种“求真”的要求其实反映的是我们把儿童画的活动看作是对实物复制过程的看法,而这种把物理对象等同于眼睛感受到的视觉形象的看法是对儿童绘画的一种错误理解。因为刚入职,倘若对授课对象特点和表现不了解,那么可想而知,此时的美术教育会形成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又会如何发展?
  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一方面是新入职的美术老师不了解各个阶段儿童的心理特征,另一方面就是理论知识和经验的缺乏,可见学习研究儿童发展阶段理论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二、儿童绘画发展理论的学习与
  新入职的美术老师教学的关系
  (一)鲁道夫·阿恩海姆与皮亚杰的儿童绘画发展阶段
  按照杨景芝的划分方法,涂鸦阶段(2—4岁)、儿童绘画高峰期(5-6岁)、写实萌芽阶段(6-7岁),儿童在涂鸦阶段,是儿童对新的媒介的探索过程,发现自己可以用圆形式样来代表别的事物时,就开始用圆形式样来描绘一切。在此时圆形不同于成年人眼中圆形形状,在他们眼里圆形只是一个代表符号。圆形结构比较简单,是视觉对圆形形状的优先把握即简化原则。儿童的视觉开始对身体的运动进行调节时,那些不太守规则的旋转就开始变成一种方向比较确定的单一的轮廓线,而这样的轮廓线反过来又能为视觉更好地把握,当儿童能够靠自己力量画出一个清晰的、有秩序的图形时候,会感觉很有成就感。
  随着儿童视听觉的发展,从简单向复杂发展的第二个简单式样便是由多个圆初步结合而成的同心圆样式。随之又出现更高级的发展,出现了阳光放射式样,阳光放射性式样发出的光线大多是直线,渐渐地儿童领会了垂直水平关系式样,在视觉上把握最简单的垂直—水平关系,便继而试图去解决那些更为复杂的倾斜方向关系。倾斜关系逐渐被儿童运用到他画的一切事物上的时候,加上画面中会出现基底线从而使作品变得更加丰富、更有活力、更加富有个性,经过一段绘画能力的发展,儿童便开始通过一个区别性更强的共同轮廓,把几个部分融合在一起,这种融合是眼睛与手配合起来进行的。这种规律即支配融合性的规律,同样也适合儿童绘画时运动动作。这个阶段绘画具有连续性的特点,整幅画面成一体化笔势画下来,事实上在儿童发展到能够区别事物大小之前,绘画的每个单位一直被当作是大小相等的。 实际上部分与部分之间连起来的力,在前几张绘画中就有体现。在儿童绘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儿童画的人物的头、躯干和四肢等各个部分大小都差不多。罗恩菲德举出许多例子说明这种现象:在很多儿童作品中,人的面部与小汽车一般大、一所房子与一个儿童一般高、手几乎与头大小相等。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儿童在绘画时会赋予事物以主观价值,正是这种主观价值促使儿童把这些事物画得过大。
  儿童绘画从最简单的线条向复杂的形象发展,从最简单的线的样式来进行美术活动,然后进入到最简单的形状—圆形,再由圆简单组合。再进一步发展,儿童在作品中形成了以水平或垂直关系来表现物体,由于年龄的增长,最终在作品中增加了基底线、倾斜、部分与部分的融合直到出现立体的关系,这些关系逐渐被儿童运用到他画的一切事物上的时候,加上画面中会出现基底线从而使作品变得更加丰富、更有活力、更加富有个性。从而慢慢丰富了一幅画的表现力,由刚开始的不顾画面的整体感到笔画连续性的发展。也就是说,儿童美术正在经历由整体到分化、,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逐渐向成人化发展。
  阿恩海姆认为,随着视听觉的发展,儿童绘画形式以一种简化到几何化的发展倾向,可以用格式塔理论解释。格式塔理论认为,人类的认识是从整体到局部是逐渐分化的,是由知觉活动组成的经验中的整体,儿童美术绘画发展正好体现了这一特征。
  皮亚杰的儿童发展阶段理论认为儿童智慧和绘画的发展, 其阶段性都表现出以下特点:不同水平的阶段各有其特殊的主要行为模式, 发展的后一阶段的图式源于前一阶段, 前一阶段的图式又总是被整合到后一阶段, 即高级图式是从低级图式中分化发展出来的,儿童智慧和绘画的阶段发展具有一定程度的交叉重叠。儿童智慧和绘画阶段的发生因个体年龄和环境差异而有所不同, 可提前或滞后, 但差异无论多么巨大, 也不能改变其发展的定向性和先后秩序。
  (二)儿童绘画发展理论的学习对新入职的美术老师教学的必要性
  美国著名美术教育家、心理学家维克多·罗恩菲德经过多年的研究, 提出了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理论在儿童绘画领域中具有深远影响。他指出, 美术教育在于给儿童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 以引起并维系他们自我表现的信心。研究儿童绘画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特点是以儿童为研究对象, 以儿童生活实践和心理活动为研究途径,这对于美术教育工作者而言, 是深入了解儿童绘画发展特点的一个重要途径。作为新入职的美术老师,了解儿童的发展理论对教学的发展有积极而深远的作用。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基本理念是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相适应的,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课程设计思路要求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分学段设计课程内容和相适合的学习活动。
  作为教师,除了讲授学术知识,更重要的是授课对象,授课的方式是根据对象的改变而改变的。了解对象就像战场上了解对手一样,熟悉对手就是打赢这场硬战的砝码。教师在授课时,课题的选择难易程度把握拿捏不到位,会导致大部分学生觉得美术很难从而丧失对美术学习的兴趣。这些知识的缺乏告诉我们学习儿童绘画发展的重要意义。
  三、儿童绘画发展理论的掌握对美术老师教学的作用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了解到,儿童的绘画发展是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的发展,我们新入职的老师要考虑学生学习的领域性特征和年龄特点,尊重学生各个阶段的发展、尊重儿童自身的创造性发展,鼓励儿童大胆绘画。“罗恩菲德认为每个儿童都有发展创造力的潜能,儿童的发展本质上是整体性的,绘画中的形式与内容会受到儿童自身的多方面的影响,因此儿童的创造过程尤为重要,我们要重视儿童的这个过程而非完成品”。新入职的美术老师不仅要掌握儿童发展阶段理论的学习,同时也要培养自己敏锐的观察能力,注意儿童细小的变化,这些变化会成为儿童阶段发展的依据。
  此时的儿童绘画内容,大致上都是生活的再现,艺术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这个我们都是懂得的,我们作为新入职的美术老师,不要去限制孩子们的绘画内容和形式,同时,我们要鼓励孩子们勇于表现,鼓励他们动手去尝试新鲜事物、敢于对新事物提出质疑,这样的教学方式恰恰体现了创造力是培养方法的一部分。
  新入职的美术老师教学时不要一味按着一成不变的方法来束缚学生的创作思维,“一味地让儿童用一支削尖了的铅笔把一个模特描摹下来”,这种阻碍了儿童运用艺术方式去再现他所观察到的现实,我们在授课时可以多采取课堂外的教学方式,使教学与生活结合起来,让儿童通过触觉、视觉、听觉自己去感受欣赏大自然,保护儿童对事物的最自然的感性反应,还原孩子们的天性,教学时老师可以建立在美术课堂外,调动学生互动启发的氛围。
  不管是向学生拼命灌输专业的技巧教学方法,还是现代原始主义者对儿童的告诫:“这是一幅好画,但在第二阶段不要画鼻子”,这两种方式都会给学生带来伤害。儿童在画画时,是视觉到思维创造的过程,通过美术活动创造出一副具有感情的作品。一味地模仿使儿童。会有“丧失自己的直觉能力的危险,因为这时他们总是把自己的精力,放在对某种表现形式的模仿上,而不是放在这种形式的使用上”。老师在点评儿童绘画作品时,应充分了解作品和儿童的心理发展、作品背景之间关系,只有这样审视作品才会变得富有诗意,才会深入到绘画情境中去感受学生绘画的主题和情感抒发。在教育中,艺术充当综合工具,需要强调领域间联系和关系。作为新入职的老师了解儿童绘画阶段的发展作用是毋庸置疑的,这些更是直接作用于美术教学的重要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鲁道夫·阿恩海姆著.艺术与视知觉[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2]阿瑟·D·艾芙兰 著.艺术与认知[M].智玉琴 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8.
  [3]孙博.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理论对入职美术教师的启示[J].[分类号]G623.75,首都师范大学, 新课程研究(上旬刊)
  [4] 杨景芝著.儿童绘画心理与教育[M].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4 .
  [5]唐斌.儿童绘画与认知 ——不同认知风格的儿童线画作画过程和线画表现特点之个案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5.
  作者简介:
  林苗,海南师范大学。研究方向:学科教学(美术)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未来的21世纪对人才的需求将有较大的变化,特别是高新技术的问世,新兴产业的兴起,信息社会的发展,贸易壁垒的消失等等,对人才需要提出了新的标准。据
我国在引进外商直接投资中,必须处理好经济性特区与其他区域的关系,才能促进调整我国的产业结构和地区经济结构。我国经济性特区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外资发展经济,由政府特别批准,实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迅速发展的社会,日益激烈的竞争,时时刻刻冲击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大学生作为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大潮中要承受住这种冲击和压力
<正>~~
期刊
据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7月,溪洛渡-向家坝梯级电站月累计发电量首次突破100亿kW&#183;h,创造了月发电量123亿kW&#183;h的新高。7月7日16时,随着向家坝电站最后一台机组正式
目的:手性药物对映体的高效毛细血管电泳拆分。方法:非色谱法与色谱法。结果:手性药物对映体之间可能存在着不同的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结论:此方法具有高效、高速、低耗和价格低
过敏性结膜炎是一类免疫性疾病,是结膜接触到抗原性物质(变应原)而发生免疫增强,引起一系列组织与功能改变的变态反应。结膜刮片呈现为大量嗜酸细胞浸润、上皮细胞、纤维细胞增生
乙型肝炎病毒(HBV)能引起急性和慢性的乙型肝炎,慢性HBV感染可能导致肝硬变,最终引发肝细胞癌(HCC)。在世界范围内慢性HBV感染几乎波及三亿人,其中四分之三在亚洲。一些研究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的主动性、互动性和情境性,网络是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理想认知工具。网络以它的便捷性、交互性以及资源共享性进入到大学英语教学之中,从而创建新的、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