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对“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做出重要指示强调:“加强党的建设,首要任务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关键是教育管理好党员干部。”当前的国情党情都表明,党员教育要全面严起来,就不能忽视流动党员教育。而此前的实践和当前的实际都说明,要开展好流动党员教育,必须要有新的思维、新的手段和新的平台。
线上与线下结合
当前是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时代以数为据,为流动党员教育制造了最佳突破口。目前,很多地方都开辟了党员教育管理数字化平台。比如北京房山区的党建“智慧管理”平台,可实现实时监督、在线留痕和数据说话,流动党员教育能通过這一平台解决以往工作中出现的多重困难。在建设智慧平台的同时,还有很多地方开发了移动平台,并积极利用微信、QQ等公众通讯工具,实现了与流动党员沟通无阻,流动党员也可以通过这些渠道实时参与家乡的组织生活。在开辟线上阵地的同时,线下阵地同样不能忽视。流动党员常年在外,但总有回家的时候。利用流动党员节假日返乡契机开展集中培训,给他们“补课”,也是重要的教育手段。比如安徽省淮北市就将流动党员返乡集中学习形成制度,在春节前后重点组织流动党员突击“补党课”。淮北市还根据日常的线上沟通了解流动党员的就业情况和学习需求,在他们返乡时有针对性地安排就业技能培训。
流入与流出共管
多年来的实践证明,流出地和流入地传好“接力棒”,是流动党员教育工作必须重视的一个关键环节。要探索“双向管理”机制,实现流动党员流动过程中教育管理的无缝衔接。流出地要切实重视党员教育工作,充分利用一切手段,大力调动社会资源,实现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上课不缺席”。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还要积极建设异地流动党支部和流动远程教育站点。而流入地则要在接收一个人的同时也接手其教育责任,对流入党员一视同仁、一体待之,探索将本地党员教育场地和资源向流入党员全面开放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还需探索流入地和流出地的协调机制,实现党员信息共享和教育责任共担。
教育与服务兼顾
以往对流动党员,多数基层党组织都是重视管理而不重视教育,重视党员承担义务而不重视党员享有权益,这在实际操作中使流动党员积极性下降,使流动党员教育成为薄弱环节。今后,必须转变观念和方法,在重视管理的同时重视教育,在重视教育的同时重视服务,从而强化流动党员的归属感,提升流动党员自觉接受教育的积极性。如今已有很多地方开始充分重视这个课题。比如流入党员较密集的浙江省金华市,就在116个党群服务中心专门建设了区域党校,为“两新”组织党员提供教学服务。同时,金华市还积极协调,实现在“两新”党组织中,流入党员同等享有评议权和选举权。福建省安溪县则在实践中不断强化对流入党员的服务,依托茶产业园区,打造了流入党员教育服务中心,将每月16日定为“流动党员活动日”,开展“三会一课”,建立茶文化讲堂、电商课堂等。同时,还专门针对流入党员设立了流动党员创业表彰奖励。
形式与内容创新
流动党员教育形式单一以及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是个突出问题,改进流动党员教育的方式和内容也是近年来基层反映较多的一个呼声。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和移动终端,建立流动党员短信平台,积极开发“智慧党建”手机APP,开通网上党支部,打造“空中课堂”。同时,要强化对流动党员的需求调查,针对不同人群推送有针对性的教育内容,加强党员教育的形式便捷化和内容吸引力。此外,还应切实加强流动党员学习管理。在流动党员教育上,要一体对待,不能因为其群体的特殊性而放宽对其的教育管理,要在充满人情味的同时坚持制度化,不因人情而废制度,切实落实对流动党员学习的考评监督。
今后一段时间,党员流动只可能会扩大化,会越来越成为常态,继续深入探索流动党员教育的新手段也将成为一项长期任务。
线上与线下结合
当前是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时代以数为据,为流动党员教育制造了最佳突破口。目前,很多地方都开辟了党员教育管理数字化平台。比如北京房山区的党建“智慧管理”平台,可实现实时监督、在线留痕和数据说话,流动党员教育能通过這一平台解决以往工作中出现的多重困难。在建设智慧平台的同时,还有很多地方开发了移动平台,并积极利用微信、QQ等公众通讯工具,实现了与流动党员沟通无阻,流动党员也可以通过这些渠道实时参与家乡的组织生活。在开辟线上阵地的同时,线下阵地同样不能忽视。流动党员常年在外,但总有回家的时候。利用流动党员节假日返乡契机开展集中培训,给他们“补课”,也是重要的教育手段。比如安徽省淮北市就将流动党员返乡集中学习形成制度,在春节前后重点组织流动党员突击“补党课”。淮北市还根据日常的线上沟通了解流动党员的就业情况和学习需求,在他们返乡时有针对性地安排就业技能培训。
流入与流出共管
多年来的实践证明,流出地和流入地传好“接力棒”,是流动党员教育工作必须重视的一个关键环节。要探索“双向管理”机制,实现流动党员流动过程中教育管理的无缝衔接。流出地要切实重视党员教育工作,充分利用一切手段,大力调动社会资源,实现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上课不缺席”。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还要积极建设异地流动党支部和流动远程教育站点。而流入地则要在接收一个人的同时也接手其教育责任,对流入党员一视同仁、一体待之,探索将本地党员教育场地和资源向流入党员全面开放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还需探索流入地和流出地的协调机制,实现党员信息共享和教育责任共担。
教育与服务兼顾
以往对流动党员,多数基层党组织都是重视管理而不重视教育,重视党员承担义务而不重视党员享有权益,这在实际操作中使流动党员积极性下降,使流动党员教育成为薄弱环节。今后,必须转变观念和方法,在重视管理的同时重视教育,在重视教育的同时重视服务,从而强化流动党员的归属感,提升流动党员自觉接受教育的积极性。如今已有很多地方开始充分重视这个课题。比如流入党员较密集的浙江省金华市,就在116个党群服务中心专门建设了区域党校,为“两新”组织党员提供教学服务。同时,金华市还积极协调,实现在“两新”党组织中,流入党员同等享有评议权和选举权。福建省安溪县则在实践中不断强化对流入党员的服务,依托茶产业园区,打造了流入党员教育服务中心,将每月16日定为“流动党员活动日”,开展“三会一课”,建立茶文化讲堂、电商课堂等。同时,还专门针对流入党员设立了流动党员创业表彰奖励。
形式与内容创新
流动党员教育形式单一以及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是个突出问题,改进流动党员教育的方式和内容也是近年来基层反映较多的一个呼声。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和移动终端,建立流动党员短信平台,积极开发“智慧党建”手机APP,开通网上党支部,打造“空中课堂”。同时,要强化对流动党员的需求调查,针对不同人群推送有针对性的教育内容,加强党员教育的形式便捷化和内容吸引力。此外,还应切实加强流动党员学习管理。在流动党员教育上,要一体对待,不能因为其群体的特殊性而放宽对其的教育管理,要在充满人情味的同时坚持制度化,不因人情而废制度,切实落实对流动党员学习的考评监督。
今后一段时间,党员流动只可能会扩大化,会越来越成为常态,继续深入探索流动党员教育的新手段也将成为一项长期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