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巧若拙

来源 :作文评点报·中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cg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①道,即天道,大巧若拙,体现了崇尚自然的中国哲学思想。“大巧若拙”由老子提出。人的一生必然会追求巧,巧,即技巧、技能。老子所说的巧,却不是一般的巧,一般的巧是凭借人工可以达到的,而大巧作为最高的巧,是对一般巧的超越,它是绝对的巧、完美的巧。大巧就是不巧,故老子以“拙”来表达。
  ②老子为什么将笨拙的状态作为最高、最完美的巧?这涉及到老子关于天工和人为关系的思想。老子认为,最高的巧,就是不巧,不巧之巧,可以称之为“天巧”,自然而然,不劳人为。从人的技术性角度来看,它是笨拙的,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但从天的角度来看,它又蕴涵着不可逾越的美感,它是道之巧,有纯全之美。在老子看来,一般意义上的技术之巧,其实是真正的拙劣,是小巧,是出自人机心的巧。机心即伪饰,伪饰即不能自然而然。如果说它有什么巧的话,也是局部的巧、矫情的巧。这样的巧是对自然状态的破坏,也是对人和谐生命的破坏。
  ③大巧若拙,强调的是素朴纯全的美,自然天成,不强为,无机心,不造作,朴素而不追求浮华。如《二十四诗品·冲淡》中所说的:“遇之匪深,即之愈希。脱有形似,握手已违。”那就是:不刻意求取,一刻意即有为,一有为就破坏物我之间玲珑微妙的契会,破坏冲和淡雅的逸致。放弃目的、理智、欲望的追求,也即放弃对“巧”的追求。诗人是以心去“遇”——无意乎相求,不期然相遇,而不是去“即”——孜孜以追求。拙,在老子看来,就是素朴。道家认为,素朴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④大巧若拙,突出了中国哲学以天为徒(徒:同类)的思想。在老子的宇宙论思想中,赋予天——自然,作为创造性本体的特性,老子哲学中的天取代了原始宗教中的至上神地位,成为人的文化创造永恒的范本。老子大巧若拙的思想,就是要回到天的角度来讨论问题,从天的角度寻找智慧的根源、生生的根源。
  ⑤大巧若拙,突出了道家哲学在其源头就存在的“反智主义”倾向。老子说:“慧智出,有大伪。”在老子看来,人企图运用知识改变世界,是一种愚蠢的文化冲动。老子强调拙,是因机心流行、文明发展所带来的虚伪性而提出的。老子看透了五色、五味、五声等对人的真性的破坏。“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他倡导一种自然而然的哲学。老子时代的繁缛虚华当然和现今无法相比,但相对而言,那个时代也有了很高的文明。文明所带来的虚荣奢华席卷着这个时期,声色犬马之乐,虚与委蛇之势,乃至繁缛的礼节,巧言令色的风行,等等。其实,这也可以说是“欲望的时代”,重视人的欲望享受,将世界客体化、对象化、异己化。老子反思这样的“流行文化”,这样的所谓的文明,是不是符合人的真性?老子提倡的“为腹”,如王弼说:“为腹者以物养己,为目者以物役己。”就是融于世界中,与世界悠游,不是靠机心去破坏这个世界,而是与世界同在,以“大是懵懂”的智慧滋养生命。
  ⑥守拙的哲学,是一种存在之道,它促进了中国人关于人的存在状况的思考。“拙”是人的本性,是人的本来面目,一切技巧都是为了某种欲望而启动的破坏本性的行为。人的本性是生活在“拙”的状态中,而不是在巧中展示的,不是在绚烂的色相世界中展示的。
  ⑦守拙更是一种人生境界。比如,陶渊明不仅以其诗垂范后世,而且也以他的人格风标衣被百世,这并不在于他选择了退隐,不为官,而在于他树立了一种本然素朴的精神风范。说“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归去的是他生命的园田。并不是农耕牧歌更适合他,而是自然率真的境界更适合他的生命栖居。
  ⑧大巧若拙,明道若昧,见小若明,糊涂中有聪明,痴心中有智慧。
  (选自《文苑·经典美文》,有删改)
  【阅读练习】
  1.为什么老子会认为“慧智(聪慧机智)出,有大伪(虚伪欺诈)”?请根据上下文作答。
  2.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
  3.本文阐述了“大巧若拙”的哲学思想,请分点概述这种哲学思想的基本主张。
其他文献
2016年8月9日,在里约奥运会男子双人十米台的跳水比赛当中,2008年北京奥运会该项目金牌得主林躍搭档首次参加奥运会的小师弟陈艾森,以496.98分的赛季最好成绩摘得金牌,帮助中国队实现了在奥运会男子双人十米台项目上的四连冠,这也是林跃时隔8年再度拿下奥运会的金牌。实际上翻开两人职业生涯的履历表,从2013年首次配对参加比赛开始,两位选手战无不胜,在所参加的全部比赛当中均拿到了冠军,获胜率是不可
期刊
今年河南省的中考语文作文题是很常规的记叙文,依旧是写人记事的文章,这是初中生常写的话题。同学们可以填上自己比较擅长的内容,如补上“自信”“坚强”等词语。选题虽然容易,但是,想要将作文写得出彩却并非易事,同学们在动笔之前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立意要新颖。青春这一话题,并不是一个新话题。如何将这一话题写得新颖和别致还是需要同学们花费一番心思的。而青春又涵盖了太多的内容,它既有甘甜,又有苦
期刊
此枇杷不是彼琵琶  明代有个爱吃枇杷的知县,有人奉承他,买了一筐上等的枇杷作礼品送去。并且遣人先把帖子呈上,帖子上面写道:“敬奉琵琶一筐,望祈笑纳。”知县看罢,深感纳闷:为什么要送我一筐琵琶?琵琶为什么要用筐来装?待实物一到,才恍然大悟。原来是一筐鲜嫩的枇杷。知县笑了笑,提笔在那张写着“琵琶”的帖子上写了首诗: “枇杷不是此琵琶, 只恨当年识字差。若是琵琶能结果, 满城箫管尽开花。”  把鹿耳当鹿
期刊
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相继发表以后,各种宴请、采访、签名就包围着他,让他极为苦恼。这时,托尔斯泰正准备写一部揭露和抨击沙皇专制制度的长篇小说《复活》。为了专心致志地写好这本书,有一天,他把佣人叫到跟前说:“从今天起,我‘死’了,就‘死’在我的房间里。不过别忘了给我送饭。”从此,托尔斯泰把自己锁在屋子里,集中精力写作。每当有人来拜访,佣人便显出十分悲痛的样子对客人说:“
期刊
人生的东风才让青春的桃花得以绽放,命运的主宰者便竭尽所能,吮吸甘甜的春雨,呼吸清新的空气,集万物之精华,使它的桃花开得热闹而红火。因为那朵最鲜丽的花儿将结出最美味的果实。  平凡的我虽然未曾第一个绽放,也没有傲立枝头,但是我也在努力,看我的青春风衣同样飘扬。似乎学长们都爱和我抱怨,数学好烦!而我总是纳闷地看着他们无奈的面庞。“好笑哎!数学多俏啊!”我无辜地为数学辩解。从小我就喜欢数学,喜欢那青竹似
期刊
杜荀鹤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晚唐诗人。其诗语言通俗、风格清新,后人称“杜荀鹤体”。这首《闽中秋思》是诗人客居闽中(今福州市)时写的一首怀乡诗,全诗写景明丽,抒情委婉。前两句写闽中秋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以雨中紫菊的艳丽色彩和风里红蕉的清脆乐音,新鲜生动地写出了南国特点,声色并茂,形象鲜明。首句写雨后菊花,重在绘色,紫菊花开,簇簇丛丛,妩媚多姿,妖娆可人;经秋雨沐浴后的紫菊,
期刊
前段时间,我有幸拜读老翻译家王智量教授新译的帕斯捷尔纳克诗集《乌云中的孪生子》,诗作情切如此,令人悠然:“我饮下晚香玉的苦酒,秋日天庭的苦酒,其中有你的背离酿出的急切的水流。”好诗歌好译文,翻译完成两三年,竟没人出版。王智量洒脱豁达宠辱早已不惊。他在电话里说,哪天来,看中什么书就拿走。他说他老了,这些书也没多少用了。  我在电话里听着眼泪就流出来了,他不着急我着急。王智量一生坎坷,但勤于学精于思,
期刊
北陂杏花  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  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  绝胜南陌碾成尘。  【赏析】  这首绝句写于王安石贬居江宁(今南京)之后,可以说是他晚年心境的写照。  前两句写景状物,描绘杏花临水照影之娇媚。首句点明杏花生长的位置。“陂”指池塘。一池碧绿的春水环绕着杏树,代表着勃发的生机。“绕”字用得精巧,既写陂水曲折蜿蜒之流势,又写水花之相依相亲,给人以清婉、柔媚、幽静之感。次
期刊
齐白石先生在同胡橐论画时说:“我对鸡仔细观察、研究的时间,比画鸡的时间多好多,所以才能有神。”  他在《白石诗草二集》自序中说:“前清光绪壬寅,予年四十,友人相招,始远游。至宣统己酉,五出五归,行半天下,游兴尽矣,乃造借山吟馆于南岳山下,借补少小时旷废之功。青灯玉案,味似儿时,昼夜读书,刻不离手。如渴不离饮,饥不离食。”  1964年,他对胡橐说:“艺术之道,要能谦,谦受益,不欲眼高手低,议论阔大
期刊
①他是一位可敬可爱朝气蓬勃的“顽童”,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他是一枝“不起眼”的军中绿花,也是文艺界和人民“打成一片”的天使;他为新中国的文化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受到毛泽东同志的亲自接见,也曾入围“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他是一位词作大家、一级编剧,是文艺战线的一棵“常青树”“不老松”,他的人格魅力和火一样的热情,至今仍在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奋勇向前。  ②阎肃同志的一生,留下1000
期刊